組織部會議室的紅木長桌旁,座無虛席。晨光透過厚重的窗簾縫隙,在“社保系統改革專項研討會”的紅色會標上投下一道銳利的光痕,與桌前每個人臉上的凝重神色相得益彰。
周志高坐在主位,指尖輕輕叩擊著桌面,面前攤開的筆記本上,早已寫滿“民生信任”“監管漏洞”“基層治理”等加粗字樣。
“社保系統是民生的‘安全閥’,是老百姓的‘救命錢袋子’。”周志高的聲音打破了沉默,目光掃過在座的組織部領導層,從幾位副部長到各科室主任,每個人都挺直了脊背,“西城區苟思刁難群眾索賄,東城區覃娜、李建仁貪腐社保金,這不是孤立事件,是系統出了問題。”
“一旦老百姓對社保失去信任,對我們整個干部隊伍的信任都會崩塌,龍國發展的根基何在?”
負責干部監督的王副部長率先開口,他將一份厚厚的調查報告推到桌中央,每頁都貼著不同區縣社保亂象的標注“周部長說得對,我們排查了近三年的信訪記錄,社保領域的投訴佔比高達百分之二十六,其中‘故意卡流程’‘補貼不到賬’‘手續反復跑’佔了八成。”
“這些問題看似小事,實則是在透支政府公信力。”他頓了頓,話鋒一轉,“我的建議是,先建立‘業務辦理終身追責制’,誰審批誰負責,哪怕過了五年十年,出了問題照樣能追溯到個人。”
周志高抬眼示意他繼續,筆尖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
“另外,給每個窗口裝‘雙屏監控’,群眾能實時看到辦理流程和進度,避免工作人員暗箱操作。”王副部長補充道,“前期可以先在東西城試點,沒問題再全市推廣。”
“試點可行,但追責制要細化。”干部考核科的張主任立刻接話,他面前的平板電腦上正顯示著社保干部的考核數據,“比如業務失誤分‘過失’和‘故意’,前者培訓整改,後者直接調離。”
“還要把群眾滿意度和業務辦理效率綁定考核,連續兩次排名墊底的,直接取消年度評優資格。”
周志高微微頷首,這個建議正好契合他此前的想法。
他看向負責政策研究的李主任,對方推了推眼鏡,語氣沉穩“我補充三點,第一,簡化流程,把現在需要跑五六個部門的審批,整合到‘社保一站式服務中心’,實現‘一張表單、一次提交’。”
“第二,開發智能審核系統,用大數據比對材料真實性,減少人工操作的漏洞。”
“第三,公開所有補貼的發放標準和名單,接受群眾監督,防止李建仁那樣的冒領行為。”
“智能系統的開發周期和資金怎麼解決?”有人輕聲問道,話音剛落就意識到失言,趕緊低下頭,跟著周志高做事,沒人不知道他最反感只提困難不談辦法。
果然,周志高的目光落在那人身上,語氣平靜卻帶著分量“資金可以申請民生專項撥款,技術上聯合市大數據局共建,他們剛完成醫保系統的智能升級,有成熟經驗。”
“我要的不是‘能不能’,是‘怎麼能’。”
那人臉色泛紅,連忙起身補充“抱歉周部長,我考慮不周。”
“技術對接我可以牽頭,三天內拿出合作方案,爭取兩個月內完成系統測試。”
周志高沒再追究,轉而看向幾位副部長“你們站在全局角度,說說看法。”
分管基層干部的劉副部長沉吟片刻,翻開了自己的筆記“我最擔心的是基層執行走樣,再好的政策,到了窗口可能變成‘新形式主義’。”
“我的建議是,組建‘流動督查組’,由組織部、紀委、社保局三方人員組成,不打招呼、隨機抽查,發現陽奉陰違的,直接約談單位一把手。”
“還要加強干部教育。”另一位副部長接過話頭,“很多基層科員覺得‘干好干壞一個樣’,才動了歪心思。”
“可以搞‘廉政+業務’雙培訓,邀請退休的老社保干部講經驗,再讓苟思、李建仁的案例現身說法,比空洞說教管用。”
周志高的筆尖在紙上劃了個圈,這正是他想強調的“教育要抓,但門檻更要守。”
“以後社保系統招人,除了筆試面試,必須加試‘民生服務情景題’,比如群眾材料不全怎麼辦、遇到刁難如何應對,答不好的直接淘汰。”
“進來後實行‘師徒制’,老黨員帶新干部,從一開始就把‘為民’的根扎深。”
會議室里的討論越發熱烈,每個人都不再藏著掖著,紛紛拋出具體方案。
有人提出開通“社保問題直達熱線”,由組織部專人督辦。
有人建議給困難群眾開闢“綠色通道”,安排專員協助辦理。
還有人提議將社保干部的晉升與民生實績掛鉤,真正讓干事的人有奔頭。
周志高一邊听一邊記,筆記本上的思路越來越清晰。他突然停下筆,目光掃過全場“剛才大家提的都很好,但有個核心問題,為什麼之前這些漏洞沒人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因為有人覺得‘事不關己’,有人怕得罪人,還有人本身就不干淨。”
他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官場復雜,但復雜不是不作為的借口。”
“一味談困難,本質是能力不足,遇事繞著走,根本是初心不純。”
“我告訴你們,只知道擺問題、不想解難題的人,要麼是懶政,要麼是準備腐敗。”
“因為他們沒把心思放在做事上,全在琢磨怎麼混日子、謀私利。”
在座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沒人敢抬頭。
周志高的目光落在干部調配科的趙主任身上,對方昨天還在私下抱怨“社保改革難度太大,容易得罪人”。
“趙主任,你來說說,你負責的干部調配,怎麼保障改革期間的人員到位?”周志高突然點名。
趙主任猛地站起身,臉色發白“周部長,我……我已經梳理了全市社保系統的優秀干部名單,準備成立‘改革先鋒組’,優先調配到問題突出的區縣。”
“另外,對那些考核連續墊底、群眾投訴多的干部,堅決調離核心崗位,安排到基層社區鍛煉,不合格的直接解聘。”
“很好。”周志高的語氣緩和了些,“記住,調配干部要看實績,不是看關系。誰能為老百姓辦事,就給誰機會;誰擋著老百姓辦事,就給誰挪位置。”
會議開到中午,一份《社保系統改革三年行動計劃(草案)》已經成型,從制度建設、技術升級、干部管理到監督問責,每一項都有具體措施、責任人和完成時限。
周志高將草案推到桌中央,語氣堅定“三天後召開全市社保系統動員大會,這份草案要印發到每個窗口工作人員手里。”
“王副部長牽頭制度組,李主任負責技術組,劉副部長抓督查組,一周內拿出具體執行方案。”
散會後,干部們陸續走出會議室,沒人再像往常那樣閑聊,都步履匆匆地趕往各自的崗位。
趙主任追上王副部長,紅著臉道歉“王部長,昨天是我糊涂,不該抱怨困難,以後您多指點,我保證把干部調配工作做好。”
王副部長拍了拍他的肩膀“知道錯就好,跟著周部長做事,就得拿出真本事,別搞那些虛頭巴腦的。”
周志高留在會議室,看著桌上的草案,又拿起東城區社保貪腐案的卷宗。
李建仁冒領的失業補貼里,有一筆是剛畢業大學生的創業啟動金,還有一筆是獨居老人的醫藥費。
這些冰冷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家庭的急難愁盼。
他掏出手機,撥通了市社保局局長的電話“明天上午九點,我要去基層窗口看‘雙屏監控’的安裝進度,你親自陪同。”
“另外,把近五年的社保資金發放記錄全部調出來,審計組要逐筆核查。”
電話那頭的局長連連應下,語氣里滿是敬畏。
掛了電話,周志高走到窗邊,望著樓下忙碌的人群。組織部大樓前,幾位群眾正舉著錦旗等候,上面寫著“為民除害,公正廉明”,那是西城區的李大媽特意送來的,她的退休手續終于辦好了,養老金也按時到賬。
老鄭端著盒飯走進來“周部長,先吃點東西吧,您一上午沒歇著。”
周志高接過盒飯,卻沒動筷子,只是看著錦旗笑了笑“你看,老百姓多容易滿足。”
“我們只要多辦一件實事,他們就記在心里。可要是辦砸一件事,他們也會寒心。”
“現在改革方案出來了,以後這樣的好事會越來越多。”老鄭安慰道。
周志高點點頭,拿起筷子扒了兩口飯,又立刻放下“不行,得去趟大數據局,看看智能審核系統的技術細節。”
“要是系統有漏洞,又會給人可乘之機。”
他抓起外套就往外走,老鄭趕緊跟上。
車子駛在京城的街道上,窗外的陽光正好,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
周志高靠在椅背上,腦海里回放著會議上的討論,那些具體的方案、堅定的承諾,都讓他對改革充滿信心。
“老鄭,通知秘書,下午把改革草案發給省紀委和民政部,征求他們的意見。”周志高突然說道,“社保改革不是組織部一家的事,要聯合多部門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堵住漏洞。”
老鄭點點頭,立刻撥通了秘書的電話。
車子繼續前行,穿過繁華的商業區,朝著市大數據局的方向駛去。
周志高看著窗外,心里清楚,社保改革只是開始,基層治理還有很多硬骨頭要啃。
但只要能守住民生底線,能贏得老百姓的信任,再難的路他也願意走。
下午的大數據局會議室里,技術人員正在演示智能審核系統。
屏幕上,一份養老金申請材料被快速掃描,系統自動比對社保繳費記錄、戶籍信息和退休審批表,不到一分鐘就顯示“審核通過”。
周志高湊上前,指著系統的預警模塊“要是有人篡改繳費記錄,系統能立刻發現嗎?”
“能。”技術總監立刻操作演示,“我們接入了銀行、稅務等多個數據源,只要有一處不符,系統就會自動標紅,發送預警信息給督查組,還能回溯修改痕跡。”
周志高滿意地點點頭“很好,但還要加個‘群眾確認’環節,審核結果必須發短信通知申請人,防止有人冒領。”
技術總監連忙記下“我們今晚就修改程序,保證三天內完成升級。”
離開大數據局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周志高站在門口,看著城市的燈火漸次亮起,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一半。
他知道,改革不會一蹴而就,還會遇到各種阻力,但只要干部們能擰成一股繩,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明天的動員大會,要請李大媽來發言。”周志高突然對老鄭說,“讓她給所有社保干部講講,跑八趟手續的滋味是什麼樣的。”
老鄭愣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您是想讓干部們真正換位思考。”
“對。”周志高的眼神里滿是堅定,“只有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連著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他們才會真正敬畏權力、慎用權力。”
車子駛回組織部,周志高沒有回家,而是走進了辦公室。
他打開電腦,開始修改改革草案,每一個字都反復斟酌,每一項措施都力求周全。
喜歡重生權力巔峰之官場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權力巔峰之官場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