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華市高速口的晨光里,周志高臉上有著燦爛笑容。
“林書記,安華的底子不錯,只要守住民生底線,後續發展肯定沒問題。”他把一份手寫的民生工作建議清單發過去,上面密密麻麻記著“每月核查補貼發放”“季度走訪危房戶”等細節,“我走之後,這些事得多盯著。”
林凡接收清單後,回道︰“周部長,您放心,我們一定按您的要求做。”
“只是組織上催您回京城的電話,已經來了三次,您真不再考慮?”
周志高笑著搖頭,目光望向遠處的農田晨霧里,農戶們正在田里忙活,新播的種子剛冒出嫩芽。“京城的崗位重要,但龍國還有很多城市等著去看看。”
“等我走遍每一座城,看到老百姓都能安穩過日子,再回去也不遲。”
車子駛離安華時,老鄭看著後視鏡里漸漸模糊的身影,忍不住感慨︰“周部長,您這性子,真是認準了就不回頭。”
周志高沒接話,只是掏出手機,給組織上回了條信息︰“懇請組織再給兩三年時間,待基層民生問題逐一落地,必回京赴任。”
信息發出沒多久,永樂市市委書記趙凱的電話就打了進來,語氣里滿是急切︰“周部長,您可算願意來永樂了!”
“我們這兒經濟排名能進全國前百,可老百姓的日子卻沒跟上,您快來給我們把把脈。”
周志高應下邀約,車子轉道朝著永樂市駛去。
沿途的風景漸漸變了模樣,高樓越來越密集,高速公路上的貨車絡繹不絕,連服務區的物價都比其他地方高了一截。
“這永樂市,倒真是透著股‘富裕’的勁兒。”老鄭忍不住嘀咕。
可剛駛進永樂市區,周志高就發現了不對勁。
早高峰的地鐵里,年輕人背著沉重的雙肩包,臉上滿是疲憊。
路邊的早餐攤前,有人為了一塊錢的差價,猶豫著要不要買豆漿。
菜市場里,攤主們抱怨著租金上漲,利潤越來越薄。
“這哪像經濟百強市的樣子?”周志高皺起眉頭。
趙凱帶著班子成員在市政府門口迎接,剛想開口介紹永樂的經濟成就,就被周志高打斷︰“先別談數據,帶我去老百姓的生活里看看。”
第一站,是永樂市的老舊小區“晨光里”。
這里住著很多在周邊寫字樓上班的年輕人,房租卻佔了他們工資的三分之一。
28歲的程序員張磊,租了一間15平米的單間,每月租金3500元,還得跟另外三戶共用衛生間。
“周部長,我月薪一萬二,扣完房租、社保和生活費,每個月能存下的錢不到兩千。”
“想在永樂買房,就算不吃不喝,也得攢三十年。”張磊的語氣里滿是無奈。
周志高走進他的出租屋,看著堆滿雜物的狹小空間,心里一陣發酸。
“趙書記,永樂的平均工資多少?房價多少?”
趙凱的額頭滲出冷汗︰“平均工資八千五,平均房價兩萬八。”
“也就是說,一個普通年輕人,不吃不喝三個月,才能買一平米的房子?”周志高的語氣帶著質問,“經濟發展的成果,不能只體現在gdp上,更要體現在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上。”
第二站,是永樂市的建築工地。
正午的太陽下,建築工人王師傅正在綁鋼筋,汗水順著安全帽的帶子往下淌。
“我們每天干十個小時,月薪八千,看著不少,可除去房租、吃飯和給家里寄的錢,根本剩不下多少。”王師傅指著遠處的高檔小區,“那里面的房子,我們一輩子也買不起。”
周志高還發現,永樂市的物價遠超周邊城市,同樣一斤青菜,在安華賣兩塊,在永樂要三塊五。
同樣一碗面條,在其他城市八塊,在永樂要十二塊。
“為什麼物價這麼高?”周志高問隨行的市發改委主任。
主任支支吾吾地說︰“主要是房租高、運輸成本高,還有部分商家哄抬價格,我們也想管,可商家不配合,效果不太好。”
“不是效果不好,是沒真正去管。”周志高的聲音冷了下來,“下午就召開物價調控會議,拿出具體方案。”
“商家可以賺錢,但不能吸血過頭,把老百姓的血汗錢都榨干。”
當天下午,永樂市物價調控緊急會議在市政府召開。
周志高坐在主位上,面前攤著厚厚的物價調研數據,房租佔居民收入比例達42,食品價格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5,部分生活必需品存在哄抬價格現象。
“今天把大家叫來,不是要追責,是要解決問題。”周志高的目光掃過在場的干部,“我給你們三天時間,拿出房租管控、物價穩定、民生補貼的具體方案。”
“要是做不到,就自己向組織上請辭。”
住建局局長首先表態︰“我們會立刻出台《永樂市房租調控辦法》,劃定租金漲幅上限,建立租房補貼制度,對低收入群體每月發放500800元租房補貼。”
市發改委主任也趕緊說︰“我們會聯合市場監管局,對菜市場、超市進行價格巡查,打擊哄抬物價的行為。”
“同時,建立生活必需品儲備庫,一旦價格上漲過快,就投放儲備物資平抑物價。”
周志高點點頭,又看向市財政局局長︰“民生補貼的資金,能不能保障?”
“能!我們已經調整了財政支出結構,壓縮了非必要開支,確保民生補貼資金足額到位。”財政局長的語氣堅定。
接下來的幾天,周志高每天都泡在基層,監督方案落實。
他去了晨光里小區,看到社區張貼了房租調控公告,工作人員正在為符合條件的年輕人辦理租房補貼。
他去了菜市場,看到市場監管局的同志正在檢查價格標簽,對兩家哄抬菜價的攤主進行了處罰。
他還去了超市,看到儲備的大米、面粉、食用油正在平價銷售,老百姓排著隊購買,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在永樂市的第七天,周志高在地鐵口遇到了之前見過的程序員張磊。
“周部長,謝謝您!我申請到了每月600元的租房補貼,房租壓力小多了。”張磊的臉上終于有了笑容,“我還听說,市里要建人才公寓,以後我們年輕人也有希望在永樂安家了。”
周志高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當天晚上,趙凱找到周志高,遞上一份《永樂市民生改善中長期規劃》︰“周部長,我們根據您的要求,制定了未來三年的民生規劃,包括建設5萬套人才公寓、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降低教育醫療成本等。”
“您看看,還有什麼需要修改的地方?”
周志高接過規劃,認真看著,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這個規劃很好,關鍵是要落實。”
“以後每季度,我都會來永樂看看進展,要是發現有人敷衍了事,可別怪我不留情面。”
趙凱趕緊點頭︰“您放心,我們一定說到做到。”
離開永樂市的前一天,周志高去了人才公寓建設現場。
挖掘機正在轟鳴,工人們干勁十足,公示牌上寫著“預計2025年竣工,可容納10萬名年輕人入住”。
“這才是經濟百強市該有的樣子。”周志高心里暗忖。
車子駛離永樂市時,周志高從車窗里往外看,夕陽下的城市格外美麗,年輕人不再是滿臉疲憊,而是帶著對未來的期待。
菜市場里的攤主們不再抱怨,而是熱情地招呼著顧客,建築工地的工人師傅們,也哼著小曲兒,干勁十足。
看到永樂市的變化,周志高就知道自己的猜測沒錯,有些事情不是管不了,而是你根本不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