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高沒有急著回京城,而是先到了化安縣,與政府的一些老朋友們吃了個飯。
大家都在感慨周志高當初的經濟建設,還有提升民生安定的大計劃。
反正听來听去就一個核心點,那就是化安縣因為有了周志高,才有現在的山清水秀,和手里有錢。
一個曾經的貧困縣,現在卻有不少城市人員來打工,可見化安縣發展得有多好,再加上陽市的支持,現在的陽市可是非同一般,工資已經媲美北上廣。
能在家門口拿到這麼高的工資,誰還會背井離鄉?
周志高成功解決了大家的收入太低問題,自然連帶著解決了不少問題,比如留守兒童問題在化安縣就基本沒有。
“短短幾年時間,化安縣徹底大變樣,從當初的貧困縣,已經成為經濟強縣,在全國都能排進前三十了。”縣委書記笑呵呵的說道。
“領導,這都是你的功勞啊,我們不過是按著你的腳印一步一步向前走,完全沒有能力像領導你一樣,可以開闢出那麼多條路,讓化安縣經濟提升巨大。”
周志高微笑著回道,“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那麼多的同志們一起努力,才有今天的化安縣,不能將所有功勞都安在我頭上。”
“也許我在經濟提升上有點貢獻,卻遠遠沒有達到你們說的那個程度,在這世上團隊的力量才是無窮的,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
“今天能再次回到這里,說實話,看到化安縣現在越來越好,我真的很欣慰,也不枉我和劉曉雅同志等同志的努力。”
“等下我還得去陽市,便不再久留,我敬大家一杯!”
一頓飯吃了近兩個小時,這還是周志高提出要去陽市,不然的話,怕是這頓飯再多兩小時也結束不了。
酒桌文化就是這樣,能直接從中午吃到半夜還在吃,喝了酒後大家會有說不完的話。
與縣政府的同志們告別後,周志高坐上車前往陽市。
等到了陽市酒店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多,周志高開了兩個房間有。
甦晴今天也累著了,不過收獲也不少,以前只是听周志高說,這次是跟著周志高來基層做事,可以讓她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什麼叫為人民服務,什麼叫妥善解決問題。
周志高走進陽市酒店時,大堂的水晶燈正灑下暖黃色的光。
甦晴跟在身後,高跟鞋的聲音在大理石地面上回響,她下意識揉了揉發酸的腳踝——這一天輾轉三地,微信步數早已突破三萬。
前台經理遠遠認出了他們,快步迎上來︰“周書記,您的房間我們特意留了向陽的套房,還備了您愛吃的綠豆糕......”
“按普通標準安排,”周志高擺擺手,“別搞特殊。”
他轉頭對甦晴說,“早點休息,明天去看看咱們當年建的那個農民工子弟學校。”
甦晴點點頭,注意到他領帶已有些歪斜,眼角也添了幾道細紋——這個曾經在陽市日夜奔波的年輕書記,如今鬢角也有了白發。
深夜,周志高在房間里翻看陽市的最新財報。
gdp突破萬億的大紅標題下,是他熟悉的產業布局圖︰電子產業園、生態旅游帶、現代農業示範區......每一塊區域都像是他親手種下的種子,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
手機突然震動,是劉曉雅發來的照片︰女兒洛汐在燈下寫作業,旁邊放著他去年寄回家的貝殼標本。
第二天清晨,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們正在操場上做早操。
周志高站在教學樓前,看著曾經的土操場變成塑膠跑道,磚瓦房校舍換成了帶電梯的教學樓,眼眶微微發熱。
校長迎上來,激動地說︰“周書記,現在學校有兩千多名學生,去年中考升學率全市第一!”
他們走進教室時,正在上語文課的孩子們突然鼓起掌來。
甦晴好奇地看向黑板,只見上面寫著作文題目《最想感謝的人》。
一個扎羊角辮的小女孩站起來︰“我想感謝周伯伯!我爸爸說,要是沒有他建的電子廠,我們一家還在老家種地,我也讀不起書......”
從學校出來,周志高臨時決定去電子產業園看看。
門衛攔住他們時,甦晴掏出工作證,卻被周志高輕輕按住︰“別亮身份,就當普通參觀者。”
他們混在游客隊伍里,听著講解員介紹︰“這個園區解決了十萬農民工就業,平均月薪八千以上......”
甦晴注意到,周志高在听到“員工宿舍有空調和獨立衛生間”時,嘴角微微上揚。
中午在園區食堂吃飯時,周志高端著餐盤坐在幾個女工對面。
她們正討論著剛發的季度獎金,其中一個染著藍指甲的女孩突然說︰“听說咱們老板以前是窮山溝里的娃,後來跟著周書記干,現在成了上市公司老總!”
甦晴差點嗆到,周志高卻若無其事地接過話茬︰“那你們覺得周書記是個什麼樣的人?”
“好人!”另一個扎馬尾的女工毫不猶豫地說,“我家蓋新房的錢就是在這兒賺的,我娃再也不用當留守兒童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她從手機里翻出照片,“你看,這是我上周帶他去動物園拍的,他以前連老虎長啥樣都不知道。”
周志高看著照片里孩子燦爛的笑容,突然想起自己女兒第一次去動物園時,也是這樣興奮得直拍手。
離開園區時,甦晴終于忍不住問︰“局長,為什麼不告訴她們您是誰?”
周志高望著園區門口飄揚的國旗,輕聲說︰“比起被人知道我是誰,我更想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
“你看這些女工,她們臉上有光,眼神里有希望,這比任何政績都讓我高興。”
下午,周志高來到陽市政府。
現任市長是他當年一手培養的干部,匯報完工作後,神秘地說︰“老領導,有個人一直想見您。”
推開接待室的門,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顫巍巍站起來,竟是當年在長福鎮帶頭反對征地的趙大爺。
“周書記,”老人握著他的手直哆嗦,“我錯怪你了......現在我兒子在園區當技術骨干,孫女考上了重點大學......”
周志高扶老人坐下,注意到他袖口補著整齊的針腳,那是勞動人民特有的細致。
老人從布兜里掏出個油紙包,里面是曬干的野菊花茶︰“自家山上采的,你嘗嘗。”
甦晴看著這一幕,突然明白為什麼周志高總說“老百姓的認可是最高榮譽”——這包帶著泥土氣息的茶葉,比任何獎杯都更有分量。
傍晚,周志高獨自來到陽市江邊。
當年這里還是一片荒灘,如今已建成美麗的濱江公園。
廣場舞的音樂聲中,他看見幾個老人在下棋,旁邊圍著一群看熱鬧的年輕人。
一個賣的小販推車經過,他心血來潮買了一個,咬下一口,甜絲絲的糖絲粘在嘴角,恍惚間回到了在長福鎮加班的夜晚,劉曉雅總會悄悄塞給他一塊水果糖。
“周書記!”一個騎自行車的少年突然停下來,“您還記得我嗎?我是當年在工地搬磚的小偉!現在我在園區當程序員,年薪二十萬呢!”
少年的眼楮亮晶晶的,像極了當年那個在工地上偷偷看書的男孩。
周志高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未來是你們的。”
夜幕降臨,陽市的霓虹照亮了江面。
周志高站在觀景台上,看著自己曾經揮灑汗水的城市,終于明白劉老說的“平衡”究竟是什麼——不是權謀的權衡,而是讓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能有尊嚴地活著,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陽光下成長。
甦晴不知何時來到他身邊,遞上一杯熱茶︰“局長,該回去了。”
他點點頭,轉身時看見濱江公園的公示欄上,貼著最新的土地規劃圖。
在一片綠色的生態保護區旁,用紅筆圈著“留守兒童活動中心”“農民工再就業培訓基地”。
江風吹來,帶著濕潤的水汽,他突然想起女兒在作文里寫的︰“爸爸的工作是讓更多人回家。”
回到酒店,周志高打開筆記本,在“化安縣調研心得”後寫下︰“發展經濟不是目的,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才是。”
“所有的土地規劃、產業布局,都應始于民心,終于民心。”
窗外,陽市的夜景璀璨如星河,他知道,在這片土地上,還有無數個“小偉”“扎馬尾的女工”正在用雙手編織著夢想,而他有幸成為他們夢想的守護者之一。
這一晚,周志高睡得格外安穩。
夢中,他回到了長福鎮的老槐樹旁,樹下聚滿了鄉親,大家笑著遞來茶水、點心,還有孩子們采摘的野花。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臉上,溫暖而明亮,那是他最珍貴的勛章。
這次來長福鎮,不只是甦晴有著收獲,其實周志高的收獲也不小。
他重回基層的感受,是當初在這邊不一樣的,完全是不同的感受,他是從長福鎮一步步爬上去,到化安縣,再到陽市。
現在的他去了京城後,已經換了兩個部門,估摸著等國土總局得到實際改善後,爺爺還會讓他去別的部門任職!
喜歡重生︰權力巔峰之官場風雲!請大家收藏︰()重生︰權力巔峰之官場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