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戊戌日,朝堂之上,一片肅穆。在這莊重的氛圍中,一道旨意被緩緩頒布。這道旨意的主角,便是太尉、揚州都督、趙國公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這位權傾朝野的重臣,此次雖仍被授予揚州都督一職,但卻要被安置到遙遠的黔州。這一決定,無疑是對他政治生涯的一次重大變動。
旨意擬好後,內侍小心翼翼地捧著它,前往御書房,呈給李治過目。李治坐在龍椅上,接過旨意,仔細端詳起來。他的目光在旨意上緩緩移動,最終停留在了“黔州”二字上。
李治沉默片刻,手指在“黔州”二字上輕輕摩挲,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看著內侍,問道︰“供給的事都交代清楚了嗎?一品的規制,半點都不能少。”
內侍趕忙躬身回答︰“回陛下,都已經吩咐下去了。戶部會派專人跟進此事,確保供給方面不會出現任何差錯。”
李治微微點頭,表示滿意。他將旨意交還給內侍,吩咐道︰“那就頒下去吧。”
內侍領命而去,帶著這道旨意,匆匆趕往長孫無忌的府邸。
此時的長孫無忌,正在書房里整理著舊卷。他的心情似乎並未受到這道旨意的影響,依舊專注于手中的工作。
管家面色凝重地捧著聖旨快步走進房間,他的聲音略微有些顫抖︰“公爺,宮里來了旨意。”
長孫無忌聞言,緩緩放下手中的書卷,站起身來,接過聖旨。他展開聖旨,逐字逐句地閱讀著,臉上的表情始終平靜如水,沒有絲毫波瀾。
待看完聖旨後,長孫無忌將其輕輕卷起,放回桌上,然後對管家說道︰“知道了,你去準備一些行李吧,我們要前往黔州。”
管家一听,頓時焦急起來︰“公爺,您這官階並未被降啊,為何卻要被安置到黔州這麼偏遠的地方呢?要不,我讓人去宮里打听一下吧?”
長孫無忌擺了擺手,語氣堅定地說︰
“不必去問了,陛下自然有他的安排。我們只需按照旨意行事即可,切莫多事。”
他心里跟明鏡兒似的,這道聖旨雖然沒有明言降職,但實際上卻讓他遠離了長安的朝堂,這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然而,事已至此,再多說什麼也無濟于事。
沒過多久,長孫無忌的兒子長孫沖匆匆趕來,他的手中緊緊攥著剛剛听到的消息,滿臉憂慮地對長孫無忌說道︰
“阿耶,這旨意到底是怎麼回事啊?黔州地處偏遠,您去了那邊,日後可如何是好啊……”
長孫無忌突然插話,語氣沉穩地說道︰
“莫要驚慌失措,即便官職有所變動,供給依然是一品,生活水平不會有太大差異。你就安心留在長安,悉心照料家中事務,無需隨我一同奔波勞碌。”
長孫沖聞言,本欲繼續爭辯,但當他瞥見父親那堅定的神情時,便知再多言語也是徒勞。
無奈之下,他只得將到了嘴邊的話硬生生地咽了回去,默默地轉身去協助整理行李。
旨意如同一道驚雷,在朝堂之上炸響。官員們面面相覷,私下里卻早已炸開了鍋。
他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對這突如其來的旨意議論紛紛。
“趙公可是開國老臣啊,怎麼會突然被安置到黔州去呢?”
一位相熟的官員皺著眉頭,滿臉狐疑地對身旁的人小聲說道,“雖說供給沒有降低,但那黔州地處偏遠,遠離長安,這跟閑置又有什麼區別呢?”
另一位官員听了,無奈地嘆了口氣,搖著頭說︰“陛下的心思,咱們這些做臣子的可別胡亂猜測。既然旨意已下,咱們照辦就是了,誰敢多嘴啊?”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稱是,雖然心中仍有疑慮,但卻無人敢公開質疑。畢竟,君命難違,稍有不慎,恐怕就會引火燒身。
而在戶部,接到旨意後,主事的官員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吩咐手下人擬寫供給清單。
他拿著清單,仔細核對每一項物品,然後鄭重地對下屬說︰
“趙國公的供給,必須按照一品官員的最高標準來安排,米糧、布帛、僕從名額,一樣都不能少。每月都要按時送到黔州,絕不能出任何差錯。要是耽誤了正事,你們可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下屬們听了,如臨大敵,連忙應諾,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們迅速行動起來,安排專人負責對接此事,確保一切都能順利進行,以免遭受責罰。
長孫無忌這邊,在收拾行李的時候,顯得格外簡潔。他只挑選了一些平日里經常穿著的衣物,還有幾箱自己喜歡的書卷。管家見此情形,有些擔憂地建議道︰
“您這去黔州路途遙遠,是否應該多帶些貴重物件呢?以防不時之需啊。”
長孫無忌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去黔州是為了安置,並非去享福,帶那麼多東西反而會增添許多麻煩。”說罷,他繼續整理著自己的行囊。
然而,當他看到那把當年太宗皇帝賜予他的佩劍時,卻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這把劍對于長孫無忌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僅是一件兵器,更是他與太宗之間深厚情誼的象征。
他小心翼翼地將這把劍用軟布仔細包裹好,然後輕輕地放進箱子里,仿佛這是他唯一想要帶走的念想。
出發前一天,長孫無忌決定去一趟昭陵。
他獨自一人來到太宗皇帝的陵墓前,靜靜地站立了許久。
他沒有說太多的話,只是默默地凝視著那座宏偉的陵墓,心中涌起無盡的感慨和思念。
最後,長孫無忌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禮,以此表達他對太宗皇帝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禮畢,他緩緩起身,轉身離開了昭陵,沒有絲毫的猶豫。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長孫無忌的房間里。他早早地起床,洗漱完畢後,便來到了庭院中。車馬早已備好,車夫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著他的吩咐。
長孫無忌登上馬車,坐穩後,他看了一眼身後的府邸,心中有些許不舍。
但他知道,此去黔州,路途艱險,他不想讓家人為他擔心。
于是,他對長孫沖囑咐道︰“家里的事情就多靠你了,要多上點心,切莫給朝廷惹來麻煩。”
長孫沖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但他還是堅定地回答道︰
“父親放心,孩兒一定會照看好家中事務的。”
隨著車夫的一聲吆喝,馬車緩緩啟動,長孫無忌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道路的盡頭。
宮里,李治收到長孫無忌已啟程的消息,沒多說什麼,只讓內侍傳旨給黔州當地官員︰
“趙國公到了之後,好生照料,不許怠慢。”
內侍領旨而去,李治看著窗外,心里清楚,這安置既是對長孫無忌的處置,也是給朝堂一個交代
老臣雖有舊功,卻也不能凌駕于朝堂規矩之上,往後誰都得謹守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