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政事堂的地面上,朝會剛剛散去,大臣們紛紛起身離去。
李治卻突然叫住了幾位宰輔大臣,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皇帝有何事要單獨交代。
李治開門見山地說道︰
“中書令一職空置有些時日了,朕意讓李義府兼任,諸位以為如何?”
他的聲音不大,卻在安靜的政事堂里引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
東台侍郎上官儀率先躬身應道︰
“李侍郎自參預朝政以來,草擬詔令從無差錯,兼任中書令甚為妥當。”
他的語氣平穩,似乎對這個任命早有預料。
戶部尚書盧承慶也附和道︰
“中書省掌政令草擬,李義府熟悉典章制度,確是合適人選。”
他的話語簡潔明了,表達了對李義府能力的認可。
李治微微頷首,面上露出一絲滿意之色。
他目光掃過階下群臣,見眾人皆斂聲屏氣,並無異議,便不再猶豫,沉聲道︰
“既如此,便擬旨吧。”
階下內侍躬身應了聲“是”,轉身捧著空白的聖旨,腳步輕捷地退出大殿,將旨意送往門下省審議。
此時,中書省內,李義府正埋首案牘,處理著各地呈送上來的奏章。
他手持朱筆,時而凝神細閱,時而在奏章旁略作批注,神情專注。
忽聞殿外內侍尖細的傳召之聲,李義府心頭不由微微一緊,暗自思忖︰
“陛下此刻傳召,不知是何要事?”
他不敢耽擱,迅速放下手中朱筆,略整了整朝服的衣襟,便快步流星般朝著紫宸殿趕去。
紫宸殿內,氣氛肅然。李治端坐于御座之上,面容沉靜,目光深邃,帶著幾分平日里少見的嚴肅。
李義府快步進入殿內,走到丹墀之下,撩袍跪地,以頭觸地,朗聲道︰
“臣李義府,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治微微抬手︰“免禮平身吧。”
李義府小心翼翼詢問︰
“不知,聖人召微臣前來所謂為何事呀”
李治表情平淡︰
“朕今天叫你進宮,主要是有個消息要告訴你”
李義府也是一臉懵逼︰
“敢問聖人是什麼事情呀?”
李治微微一笑︰
“朕要委你重任,不知卿家有沒有這個興趣”
李義府當即跪地叩首︰
“微臣不敢,願憑聖人安排”
李治一听此話,哈哈大笑︰
“好! 朕看在你平時處理文書細致,望你今日後要更加愛崗敬業,恪守職責,明白嗎?”
李義府磕頭得“ ”響︰
“臣定愛崗敬業,恪守職責,定不會辜負聖人所托!”
李治抬手,李義府會意︰
“臣先行告退。”
回到中書令,李義府頓時得意洋洋對同僚講︰
“各位",從今天開始本官就兼任中書令了,你們可知道中書令的要務,就是幫助聖人草擬召令,審核奏折兩項。各位各司其職,如果遇到困難就及時告知于吾,不可擅自處理。”
主事官員們雖然內心對李義府表示不服,但還是要恭恭敬敬對李義府︰
“下官等,听從李中書的安排。”
午膳後,李義府就從家中駕車回到中書省處理事物,他立刻召集其他屬官到大廳議事。
剛一落座,尚書僕射于風治便說︰
“李中書,這是河西漕運的章程已經擬好,還您過目”
李義府接過文書仔仔細細翻看,時不時在頁邊做批注︰
“這里提及的員工月俸,還是要跟戶部再三核對的。”
他指著其中一處,問于風治︰
“你有沒有想過運轉的時間,你有沒有考慮過黃河汛期?這個還要提前半個月調度的。”
議事過程中,還門下省侍中吳所謂將新修訂的《考課法》草案送來︰
“李中書,這個是今年官員考試的新章程,如果中書省沒有異議的話,就通過頒布吧”
李義府一頁一頁檢查著,對其中“地方官政績考需要附和老百姓評價”是特別關注︰
“這個百姓評價是如何采集?需要制定具體辦法,免得流于形式。”
吳所謂點頭︰
“這個事情正需要中書省來擬定細則的。”
李義府忙完事情已經是傍晚,他揉揉自己有些發酸的脖子,起身離開,回到李府。
一進門,便見長子李津快步迎了上來,臉上帶著幾分關切︰
“阿耶,今日怎地回府這樣晚?”
李義府腳步未停,只淡淡“嗯”了一聲,並未直接回答兒子的話,隨口問道︰
“你阿娘那邊,晚膳可備好了?”
李津听了,眉眼頓時舒展開來,笑盈盈地回話︰
“早就備妥了。阿耶,您再遲些回來,那飯菜怕是都要涼透了。”
李義府點了點李津的額頭︰
“你這孩子,長這麼大,還是像小時候一樣的調皮呀”
父子倆一進內堂,就見李夫人站在門口等著,李夫人輕笑︰
“妾身,听聞今日聖人任義哥你為中書令了?”
李義府跟著母子倆走到食桌前坐下,方落了座,便接過話頭,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
“夫人所言極是。如今聖眷正濃,差事也越發多了起來,往後為夫怕是真要忙到腳不沾地,連家都要少回了。”
李夫人聞言,臉上露出一絲溫婉的笑意,伸手為他布了一筷子菜,柔聲道︰
“那是聖人看重義哥你的才干,這是多大的體面。只是,官場上的事復雜,你凡事還需多思量,切不可為了一時的風光,做出那違背良心、逾越道德底線的事情來。咱們不求大富大貴,只盼著一家人和和美美,平平安安的。”
李義府捻著山羊胡輕笑,伸手拍了拍夫人的手背︰
\"你當為夫是那等不知天高地厚的愣頭青?\"
燭火在他眼中映出細碎光亮︰
\"聖人眼皮子底下當差,哪個不是如履薄冰?前日戶部王侍郎只因說錯半句話,便被打發去了洛陽看糧倉。\"
他端起茶盞抿了口,指尖在溫熱的瓷面上輕輕摩挲︰
\"我這好不容易從蜀地爬到長安,家里三個兒子還等著蔭補入仕,哪敢拿全家前程賭一時痛快?\"
夫人將剝好的橘子遞過去,他卻擺手推開︰
\"你放心,我李義府在官場打滾這些年,什麼風浪沒見過?\"
窗外忽有夜露打在芭蕉葉上,他壓低聲音湊近了些︰
\"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那些傷天害理的勾當,便是金山銀山堆在眼前,我也斷不會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