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在後宮听聞各縣傳報,不禁喜上眉梢,連忙對李治說道︰
“媚娘剛剛听聞,有許多百姓自發地在城門口設案焚香,祈求上天保佑陛下龍體安康呢!”
李治此時正在批閱西域送來的奏疏,听到武媚娘的話後,他停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面帶微笑地說道︰“朕要的並非是百姓焚香祈福,而是希望他們能夠安居樂業,安心耕織。”
李治站起身來,走到輿圖前,指著洛水流域的位置,對武媚娘解釋道︰
“洛陽地處天下之中,漕運十分便利。若能在此地減免租稅,百姓們便會有更多的余力投入到春耕之中。
如此一來,待到秋收之後,糧草自然會充足起來,不僅可以滿足國內的需求,就連西域的軍需也能得到更穩妥的供應。”
李治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他對國家大事的深思熟慮。
他的目光落在輿圖上,仿佛能透過這張紙看到洛水兩岸肥沃的土地和辛勤勞作的百姓。
武媚娘靜靜地听著李治的話,心中暗自感嘆他的遠見卓識。
她走到李治身邊,與他一同凝視著輿圖,輕聲說道︰
“陛下聖明,如此一來,不僅百姓受益,國家也能繁榮昌盛。”
李治微笑著點點頭,他的目光從輿圖上移開,落在武媚娘身上,溫柔地說道︰“媚娘,你也深知百姓之苦,朕相信你會理解朕的決定。”
武媚娘微微頷首,她那如秋水般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敬佩之意。
她深知李治作為一國之君,所肩負的責任和壓力是何等巨大。
然而,在這重重壓力之下,李治卻始終心系百姓,殫精竭慮地為國家謀福祉。
兩人並肩而立,站在那幅巨大的輿圖前,共同商討著國家的未來。
燭光在他們身旁搖曳,將他們的身影映照得格外莊重。
輿圖上,山川河流、城池關隘,皆歷歷在目。
李治手指輿圖,侃侃而談,分析著當前的形勢和應對之策。武媚娘則靜靜地聆听,不時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傍晚時分,夕陽的余暉如金色的紗幔般灑在洛州府衙前的廣場上。
這片廣場被夕陽染成了一片金黃色,宛如夢幻中的仙境。
數千名百姓聚集在這里,他們手中提著新蒸的麥餅,懷里抱著剛摘的青菜,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這些百姓們,有的是附近村莊的農夫,有的是城中的小販,還有的是遠道而來的旅人。
他們听聞皇帝陛下和武媚娘娘娘今日在此,特地趕來一睹天顏。
此刻,他們看到皇帝和武媚娘站在府衙前,與民同樂,心中充滿了感動和喜悅。
人群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被眾人簇擁著走上前來。
他手中捧著一塊寫著“仁政安邦”四個大字的木匾,走到崔知溫面前,恭敬地說道︰
“這是俺們百姓的一點心意,多謝陛下體恤!”
崔知溫雙手恭敬地接過木匾,然後轉過身來,面向皇宮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的聲音洪亮而莊重︰“陛下聖恩,臣代洛州百姓謝過天恩!”
這一拜,仿佛將整個廣場的氣氛都點燃了。
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山呼萬歲的聲浪,那聲音如同洶涌的波濤一般,一浪高過一浪,震耳欲聾。
就連檐下的燕子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喧鬧聲驚得撲稜稜飛起,在空中盤旋了幾圈後,才重新落回巢穴。
回到宮中,李治坐在龍椅上,手中捧著崔知溫送來的萬民書。
他仔細端詳著那上面密密麻麻的百姓姓名,每一個字都寫得工工整整,透露出百姓們對他的感激之情。
武媚娘則站在一旁,細心地為他剝著荔枝,輕聲說道︰
“聖人今日施恩,不僅安撫了洛陽的民心,更是讓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您重視民生,輕視苛政啊。”
李治听了武媚娘的話,微微一笑,拿起一顆晶瑩剔透的荔枝,放入口中慢慢咀嚼。
那甘甜的汁液在他的口腔中蔓延開來,讓他感到無比的滿足。他感慨地說︰
“是啊,只有西域安定,中原才能安穩無後顧之憂。你看這些名字,每一筆都連著江山社稷啊。”
說罷,李治突然對侍立在一旁的內侍吩咐道︰
“傳旨給戶部,讓他們將洛州的經驗推廣到齊魯、燕趙等地。凡是遭受災害的地方,都要減免租稅,以緩解百姓的負擔。”
內侍領命而去,李治則繼續品味著荔枝的甜美,同時心中也為自己能夠為百姓做一點實事而感到欣慰。
夜幕降臨,洛陽城的大街小巷漸漸被燈火照亮。家家戶戶的窗戶里透出溫暖的光芒,與天上的繁星交相輝映。這座古老的城市在夜色中顯得格外寧靜而祥和。
張二牛拖著疲憊的身體,緩緩推開家門。
屋內,妻兒早已等候多時,桌上擺放著熱氣騰騰的白面饅頭,那是他許久未曾嘗過的美味。
張二牛看著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快步走到桌前,與妻兒一同享受這溫馨的晚餐。
與此同時,王老漢也回到家中。他小心翼翼地將免租的文書仔細折好,然後輕輕地放進木箱里。
這張文書對他來說意義非凡,它代表著今年的生活將會輕松一些。
王老漢坐在床邊,盤算著開春後要再多開墾半畝荒地,這樣來年的收成就能更豐富些。
李婆婆則蓋著新氈子,舒適地坐在炕頭。
她微笑著看著孫兒們在燈下認真讀書,那專注的模樣讓她滿心歡喜。
李婆婆的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皺紋,但此刻,那些皺紋都被笑容填滿,仿佛年輕了好幾歲。
而在含元殿中,燭火徹夜通明。
李治與武媚娘並肩而立,透過窗戶,眺望著窗外的萬家燈火。
武媚娘輕聲說道︰
“百姓的笑聲,比宴會上的贊歌更動听。”
李治微笑著點點頭,他的目光望向遙遠的西域方向,若有所思地說︰“若邊境也能如洛陽這般安穩,朕便無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