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二年二月癸亥,黎明時分,洛陽城的上空還彌漫著一層淡淡的晨霧,陽光透過霧氣,灑在天津橋上,給這座古老的橋梁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
此時,洛州刺史崔知溫早已帶領著一眾屬官,守候在宮門外。
他們身著官服,神情肅穆,靜靜地等待著內侍監的到來。
不一會兒,內侍監捧著一卷朱紅的卷軸,匆匆走來。
那卷軸在朝陽的映照下,泛著淡淡的光澤,仿佛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
內侍監走到崔知溫面前,停住腳步,將卷軸遞給了他。
崔知溫雙手接過卷軸,小心翼翼地展開,只見上面赫然寫著李治的敕令︰
“今日起減免洛州刑罰,赦徒刑以下罪犯,再免百姓年租,優撫百歲老人。”
崔知溫的手微微顫抖著,他深知這道敕令對于洛州百姓來說意味著什麼。
他連忙躬身應道︰
“臣即刻傳旨,讓百姓共享聖恩。”
半個時辰後,洛陽城的十二座城門下,都豎起了一面面黃色的榜文。
小吏們用朱筆蘸著米糊,將告示貼在木板上。很快,便有層層的百姓圍攏過來。
人群中,識字的書生被眾人推到了前面。他清了清嗓子,高聲念道︰
“門下︰顯慶二年二月癸亥,洛州囚徒罪減一等,徒刑以下盡皆釋放……”
就在李治的話音還未落下的時候,人群中突然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仿佛整個大地都在為之顫抖。
這歡呼聲如同洶涌澎湃的海浪一般,迅速席卷了整個廣場,讓人感受到了百姓們內心深處的喜悅和激動。
在這歡呼聲中,幾個帶著沉重枷鎖的囚徒正被衙役們押送著緩緩走過。
他們原本低垂著頭,一臉的絕望和無奈,但當他們听到這個消息時,突然間像是被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力量,猛地抬起頭來,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神情,眼眶中更是瞬間盈滿了激動的淚水。
與此同時,李治正在宮中與武媚娘一同用膳。
突然,一陣喧鬧聲從宮外傳來,李治好奇地問道︰
“外面何事如此喧嘩?
”一旁的太監連忙稟報︰
“回陛下,是百姓們在歡呼,听說陛下剛剛頒布了一道旨意,減免了百姓的租稅,還寬恕了一些罪囚,百姓們都高興壞了。”
李治听後,嘴角不由得泛起一絲微笑,轉頭對武媚娘說道︰
“昨日夜宴上,朕還說要與民同樂,今日這道旨意倒是應了景。”
武媚娘聞言,也微微一笑,柔聲回應道︰
“陛下心系百姓,減免租稅、寬恕罪囚,這不僅是對百姓的體恤,更是彰顯了陛下的仁政。
洛陽剛剛經歷了漕運整頓,百姓們正需要這樣一個喘息的機會。”
說著,武媚娘指了指案上堆積如山的氈被、粟帛等賞賜物品,繼續說道︰
“這些物件都已經按照品級準備好了,等午後就讓官吏們送去各個坊里,分發給那些需要的百姓。”
而在洛州監獄內,典獄長正帶著一群獄卒緊張地核對名冊。隨著牢門“吱呀”一聲被打開,一股陳舊的氣息撲面而來。被判徒刑一年的張二牛揉了揉眼楮,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眼前的一幕。
“官爺,這……這是真的嗎?俺真的可以出去了?”
張二牛的聲音略微有些顫抖,似乎還沒有從這突如其來的驚喜中回過神來。
典獄長面帶微笑,高高舉起手中的赦令,朗聲道︰
“陛下有旨,徒刑以下者全部赦免!快快收拾好你們的行李,回家去春耕吧!”
這句話如同一聲驚雷,在牢房里炸開了鍋。
犯人們先是一愣,隨後欣喜若狂,他們相互攙扶著,跌跌撞撞地往外走去。
有些人激動得熱淚盈眶,對著皇宮的方向連連叩拜,嘴里還不停地念叨著感恩戴德的話語;
還有些人則喜極而泣,哽咽的道謝聲和鐵鐐拖地的聲響交織在一起,在這青磚院落里久久回蕩。
與此同時,洛州各縣的衙役們也正忙碌地挨家挨戶傳達著這道政令。
在河南縣的田埂上,一位名叫王老漢的老農正彎著腰拾掇著農具,準備開始一天的勞作。
突然,他看見一名衙役捧著文書朝他走來,心中不禁一緊︰“官差小哥,這是又要征糧了嗎?”
那衙役見狀,連忙笑著搖頭道︰
“老人家,您誤會啦!這可是大喜事啊!陛下免了今年的租調,您家那三畝地的粟米都可以留著自家享用啦!”
王老漢聞言,猛地直起腰來,他那原本渾濁的眼楮此刻瞪得溜圓,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表情。
他伸出顫抖的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文書上的官印,仿佛生怕這只是一場美夢。
確認無誤後,王老漢突然“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對著長安的方向連磕了幾個響頭,口中高呼︰
“陛下聖明啊!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午時分,烈日當空,熾熱的陽光無情地炙烤著青石路,仿佛要將其熔化一般,連空氣都似乎被曬得發燙。
崔知溫帶領著一眾屬官,頂著炎炎烈日,緩緩地走在這條被曬得滾燙的青石路上。他們的目的地是西市附近的坊區,那里有一位百歲老人——李婆婆。
當他們終于抵達李婆婆家門口時,發現老人正安詳地坐在門口曬太陽。
她那滿是皺紋的臉上,歲月的痕跡清晰可見,但她的眼神卻透露出一種歷經滄桑後的寧靜。
崔知溫快步上前,身後的屬官們則小心翼翼地捧著氈被和粟帛。
李婆婆看到官差們捧著這些東西走來,原本平靜的面容突然變得緊張起來,她那干枯的手指緊緊地攥著拐杖,仿佛那是她生命中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老人家,這是陛下賜下的恩典。”
崔知溫微笑著說道,然後親手將那厚厚的氈子輕輕地鋪在李婆婆的膝蓋上。
“還有粟米三石、布帛五匹,這些都是陛下對您的關懷和照顧。”
崔知溫繼續說道,“希望您能讓兒孫們好生伺候您,安度一個幸福的晚年。”
李婆婆顫抖著雙手,緩緩地摸了摸那厚實的氈子,感受著它的溫暖和柔軟。
突然間,她的眼眶濕潤了,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涌出,順著她那布滿皺紋的臉頰滑落。
“謝……謝陛下……”
李婆婆的聲音哽咽著,帶著無盡的感激和感動。
“活了一輩子,沒見過這樣的好皇帝啊……”
當這個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大江南北時,就連那陰暗潮濕、彌漫著絕望氣息的死囚牢里,也突然變得熱鬧起來。
原本一個個面如死灰、仿佛已經失去了對生活所有希望的囚犯們,在听到“罪減一等”這個消息後,眼楮里突然閃過一絲光亮,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他們紛紛從角落里站起身來,拖著沉重的腳鐐,踉蹌著走到牢門前,急切地向獄卒打听著具體的情況。
“真的嗎?真的可以罪減一等?”
“那我是不是不用被砍頭了?”
“我被判了流放,現在能改成什麼刑啊?”
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讓原本死寂的死囚牢瞬間充滿了生機。
而在這其中,有一個名叫趙五的囚犯顯得尤為激動。
他因為盜耕牛而被判了流放之刑,原本以為自己這輩子就這樣完了,沒想到竟然還有轉機。
當他得知自己的刑罰被改為杖刑時,激動得差點哭出來。
“俺出去定好好種田,再也不做這等糊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