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元年十一月乙丑,天還沒亮透,長安城里頭,朱雀大街的青石板上就結了層薄薄的冰碴子。
寒氣直往人骨頭縫里鑽,可中書省的吏員們卻顧不得這些,踩著碎冰,腳步匆匆地往各個官署趕,靴底擦過冰面,發出細碎的“咯吱”聲。
黃門侍郎手捧著一個沉甸甸的鎏金銅盒,正穿過紫宸門。
他呵出的白氣,一遇到冷冽的空氣,便在唇邊、胡須上凝成了細細的霜花。
這位內侍官臉上帶著掩不住的喜色,昨夜三更時分,後宮里可是傳出了天大的喜訊
皇後武氏平安誕下了一位皇子!陛下龍顏大悅,親自為皇子取名為“顯”,當即就降下旨意,京城里的官員,還有那些從各地趕來的朝集使,每人都晉勛一級。
這消息,就好比是滾燙的開水里投進了一把新茶,頃刻間就在朝堂內外、官署坊間舒展開來,熱氣騰騰的。
吏部的衙署里,更是忙得熱火朝天。小吏們蹬著木梯子,在高高的書架上翻檢著一摞摞的勛級簿冊。
那些簿冊紙頁都已泛黃發脆,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載著,上柱國,柱國,上護軍等等勛號,每一個字,每一筆畫,都實實在在地連著官員們的俸祿、臉面和實打實的榮耀。
“王主事,您快來看!”
一個年輕的吏員眼楮尖,指著簿冊里的一處,興奮地嚷道,“您老去年才晉的上騎都尉,按這個旨意,這下該升成輕車都尉了!”
被喚作王主事的中年官員,是個微胖的中年人,他聞言,連忙湊過去,眯著眼楮仔細一瞧,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花。
他伸出手指,在“輕車都尉”那四個字上輕輕反復摩挲著,那神情,仿佛已經摸到了那枚即將到手的、亮閃閃的銀質勛官符牌一般,心里頭美滋滋的。
另一邊,那些暫住在驛館里的朝集使們,此刻也都聚在一塊兒,議論紛紛,個個臉上都帶著笑意。
一位來自洛州的長史,手里正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卷剛領到的敕牒,那羊皮紙的邊緣還帶著新鮮的墨香。
他揚著手里的敕牒,對著身旁一位來自並州的同僚,帶著幾分感慨又有些得意地說道
“想當年,跟著陛下廢王立武那會兒,我還只是個小小的騎都尉。如今啊,沾了咱們這位新生皇子的光,這就要晉上輕車都尉了!”
語氣里滿是對皇恩浩蕩的感激和對未來的期許。
並州的朝集使剛從市舶司那邊溜達回來,手里還捏著給內人捎的幾盒胡粉,听聞這話,臉上堆著笑,接茬道
“可不是嘛!咱們這些外官,一年到頭在地方上忙,能得見陛下聖顏的日子屈指可數。這回三殿下降生,真是天大的喜事,咱們也跟著沾光,能在京里多熱鬧幾日。”
驛館的廊檐底下,早堆了不少各地送來的貢物,用草席蓋著,露出來的邊角也能瞧出些門道
嶺南來的荔枝干,用紅綢裹著,透著股子甜香;
蜀地的錦緞,顏色鮮亮,摸上去滑溜溜的;
還有江南的茶餅,一個個圓滾滾的,裹著油紙。
這幾日,這些東西倒成了官員們互相串門道賀時,順手拎著的伴手禮,你送我一盒茶葉,我回你兩匹綢緞,客氣話里都透著喜氣。
宮里紫宸殿內,氣氛更是不同。李治坐在龍椅邊的軟榻上,正低頭望著襁褓里的小家伙,笑得合不攏嘴。
那小殿下閉著眼,小臉蛋紅撲撲的,小拳頭攥得緊緊的,像是握著什麼寶貝,眼睫毛上還掛著點胎脂,看著嫩生生的。
可就這麼個小不點兒,眉眼間卻隱隱透著一股與他兩個哥哥李弘、李賢不大一樣的英氣,瞧著就讓人喜歡。
武媚娘靠在里側的錦被上,剛生產完,臉色還有些蒼白,精神頭卻還好。
她伸出縴縴玉指,輕輕劃過兒子柔嫩的臉頰,聲音帶著一絲初為人母的沙啞和溫柔
“陛下給這孩子取名‘顯’,可是盼著他將來能明達聰慧,做個明白人?”
李治小心翼翼地把襁褓往她身邊又湊了湊,好讓她看得更清楚些,聲音里滿是為人父的喜悅
“明達是自然要的。不過,‘顯’字,更是要讓文武百官、天下百姓都知曉,我大唐皇室子嗣興旺,後繼有人啊!所以朕才下旨,百官晉勛一級,就是要讓這喜慶勁兒傳遍天下,讓大伙兒同樂!”
內侍省的小黃門們腳步匆匆,捧著一卷卷簇新的告身,往長安城各官署去。
那告身用的是上好的深紫綾羅,沉甸甸的,上面用泥金小楷工工整整寫著官員的姓名、籍貫,還有新晉升的勛級,看著就透著一股莊重體面。
尚書省左僕射府里,老大人正對著桌上攤開的《氏族志》出神。
他須發皆白,眼神卻還清亮,只是望著那些密密麻麻的姓氏郡望,微微有些失神。
直到門房引著內侍進來,高聲唱喏“陛下賜勛告身到”
他才回過神,忙整了整朝服,躬身接了。
展開那紫綾告身,眯著眼看了半晌,老大人忽然輕輕嘆了口氣,對侍立一旁的兒子道
“年頭,聖人為太子時,也是這般普賜百官,不過那時是加俸祿,如今卻是晉勛級。”
他指尖在“柱國”二字上輕輕摩挲著,又道
“這勛級,雖說不直接管著實事,升不了官,掌不了印把子,卻是天大的臉面啊。
你祖父當年跟著太宗皇帝南征北戰,一刀一槍在戰場上搏命,九死一生才掙下那個上柱國的勛號,何等不易。
如今倒好,三殿下降生,咱們這些只會舞文弄墨的文臣,竟也能跟著坐享這份潑天的恩寵,平白升了勛級。”
語氣里,有幾分感慨,也有幾分難以言喻的復雜。
消息傳到大理寺,那些平日里總板著臉的獄掾們,臉上竟也有了笑模樣。
大理寺素來是個沒甚喜氣的地方,不是斷獄就是審案,打交道的不是犯人就是卷宗,難得有這樣的熱鬧。
不知是誰提議,竟偷偷在值房里擺開了幾碟小菜,溫了一壺濁酒。
“張掾,你原先那個從七品的武騎尉,依著這次的恩詔,怕是能升成宣節校尉了吧?那可是正七品的勛官了!”
一個老獄掾端著酒盞,朝著角落里一個年輕些的掾吏笑道。
喜歡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