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時間來到了六月二十一日,這一天的紫宸殿外簡直熱得令人難以忍受,仿佛是一座積蓄了巨大能量、即將爆發的火山一般。
太陽無情地炙烤著大地,空氣中彌漫著熾熱的氣息,讓人感覺仿佛呼吸都變得困難起來。
在這樣的酷熱環境下,內侍和侍衛們都身著輕薄的紗衣,以盡量減輕身體的負擔。
他們懷中還抱著一個古代的降溫神器,竹夫人,這是李治為了應對炎熱天氣而特別為全體員工準備的。
竹夫人是一種用竹篾編制而成的圓柱形器具,中間空心,可以灌入涼水,抱在懷中能夠帶來一絲涼意。
與殿外的酷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殿內的溫度要低得多。
由于密不透風的廊柱和厚重的帷幕,以及幾座放置在周圍的冰鑒,使得殿內的空氣相對涼爽。
冰鑒是一種古代的冰箱,內部裝有冰塊,可以有效地降低周圍的溫度。
就在這時,一位中書省的吏員匆匆穿過丹墀,他的懷中抱著一摞泛黃的書卷。
這些書卷看起來有些年頭了,紙頁的邊緣已經泛起了褐色的霉斑,但仍然散發著淡淡的陳年墨香。
這些書卷正是武德年間編纂的《氏族志》,它們記錄了當時各個家族的世系和相關信息。
吏員的腳步匆忙,靴底踏過積水的窪處,濺起了細碎的水花。
這些水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這二十余年來的榮辱沉浮。
辰時三刻,陽光透過殿頂的琉璃瓦,灑在高宗李治的龍椅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斑。
李治端坐在龍椅上,他的龍袍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使他看起來更加威嚴莊重。
御案上,擺放著一份由許敬宗和李義府聯名的奏疏。
這份奏疏已經被打開,顯然李治已經事先看過了。
許敬宗和李義府兩人身著緋色官袍,站在大殿中央,手持笏板,躬身行禮。
當他們起身時,腰間的金魚袋相互踫撞,發出清脆的響聲,在空曠的大殿內回蕩。
許敬宗首先開口,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刻意壓抑的激動
“陛下,自貞觀六年修成《氏族志》以來,至今已經過去了二十九年。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社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舊志中所列舉的姓氏,大多是魏晉以來的門閥舊族,他們雖然在當時享有崇高的地位,但如今許多人卻身無寸功,卻仍然身居高位,竊據清要之職。這種情況實在不利于國家的發展,也違背了勸進賢能的原則。”
李義府緊接著許敬宗的話,繼續奏道
“陛下,臣出身寒微,當年《氏族志》修成時,竟然沒有李氏家族的一席之地。這不僅是對臣個人的不公,更是對天下寒門子弟的歧視。臣懇請陛下重新修訂《氏族志》,以公正的標準來評定姓氏的等級,讓真正有才能的人能夠得到應有的地位和機會。”
如今陛下已經登上皇位,統治天下,應該根據功績來評定官員的品級,怎麼能讓那些僅僅依靠門第出身的人凌駕于真正有功勞的大臣之上呢?”他的這番話猶如一把利劍,直戳高宗的內心深處。
想當年,太宗皇帝修訂氏族志時,雖然將皇室李氏列為第一等,但還是保留了山東七姓的尊貴地位。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這些門閥子弟通過聯姻等手段相互勾結,勢力逐漸壯大,隱隱約約有與皇權分庭抗禮的趨勢。
李治端坐在龍椅之上,右手食指輕輕敲擊著御案,發出清脆的聲響。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階下的群臣,每個人的表情都盡收眼底。
長孫無忌站在最前列,他的眉頭緊緊皺起,似乎對這個問題感到十分棘手。
在他身後,于志寧微微低著頭,雙眼緊閉,仿佛在沉思著什麼。
再看其他官員,那些出身于山東士族的高履行等人,臉上都流露出明顯的為難之色。
這些官員們的姓氏,大多都在《氏族志》中被列為上等,這是他們家族的榮耀和地位的象征。
然而,現在要對《氏族志》進行修改,無疑是對他們安身立命的根基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李治看著這些臣子們的反應,心中不禁有些無奈。
他知道,這次修改《氏族志》勢必會引起軒然大波,但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他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
沉默片刻後,李治再次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
“眾愛卿,對于如何修改《氏族志》,你們可有什麼好的建議?”
高宗的聲音雖然不高,但卻蘊含著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威嚴,仿佛整個大殿都被他的氣勢所籠罩。
許敬宗顯然早有準備,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從袖子里掏出一卷新擬好的章程,然後恭恭敬敬地呈給高宗。
“微臣認為,應當以官品為綱,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員,無論其出身如何,都應該被列入《姓氏錄》。
那些軍功卓著的人,即使他們出身于庶族,也應該被列在篇首;而那些舊族中沒有官爵的人,則一律除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許敬宗的這番話猶如一道驚雷,在殿內轟然炸響,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殿內頓時響起了一陣竊竊私語,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有些人緊緊地攥著手中的笏板,指節因為過度用力而變得蒼白。
巳時一到,高宗便傳旨讓群臣進行廷議。戶部尚書高履行終于按捺不住,挺身而出,出列奏道
“《氏族志》乃是太宗皇帝欽定的,其中記載了三百九十八個姓氏,這些姓氏都是海內的望族。如果現在以官品來定姓氏,恐怕會失去禮教的根本啊。”
高履行的話音剛落,許敬宗立刻反駁道
“《左傳》中有一句話說得好,‘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當年漢高祖劉邦不過是泗上亭長出身,最終卻能成為一代帝王;光武皇帝劉秀雖然出身于南陽宗室,但也是依靠著卓越的軍功才得以平定天下。難道他們的姓氏,就不如那些舊族尊貴嗎?”
在激烈的爭論中,李義府突然拋出了一句更為尖銳的話語
“去年山東的七姓家族竟敢私自通婚,完全無視朝廷的禁令,甚至公然宣稱‘娶公主還不如娶望族之女’,如此蔑視皇權的行為,都是因為舊志的存在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這句話猶如一把利劍,直刺高宗的心髒,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
高宗不禁想起了去年城陽公主改嫁薛 時的情景,當時山東的那些士族們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擔任贊禮官,這讓他倍感屈辱。那種被人輕視的感覺,至今仍在他的心頭翻涌。
眼看著時間已經到了午時,高宗決定暫時休會,他單獨召見了長孫無忌,並將他帶到了偏殿。
偏殿內的冰盆散發著絲絲寒氣,但這股寒冷卻無法驅散兩人之間凝重的氣氛。
長孫無忌見到高宗後,立刻跪地叩首
“陛下,門閥士族乃是國家的重要支柱,如果我們驟然對他們進行貶低和抑制,恐怕會引發意想不到的禍亂啊。”
高宗面帶微笑,眼神卻犀利如刀,他看著太尉,不緊不慢地反問
“太尉可還記得貞觀年間的事情?那時候,山東士族自恃門第清高,自稱為‘門地清華’,就連太宗皇帝都不禁感嘆道‘吾實不解山東四姓為何自矜?’”
他頓了一頓,接著說
“如今,朕要做的,並不是改變姓氏,而是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真正對國家有功勞的人,遠比那些徒有虛名的人更加尊貴!”
未時三刻,高宗步履穩健地返回紫宸殿。他的手中,多了一份用朱筆批注過的詔書。
當內侍小心翼翼地展開這份詔書時,整個大殿內的氣氛都變得凝重起來,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了。
眾人的目光緊緊盯著那卷詔書,呼吸也似乎在一瞬間停滯了。
只听得內侍用清脆而莊重的聲音宣讀
“自今往後,廢除《氏族志》,改修《姓氏錄》。凡諸將士軍勛達到五品者,皆可錄入其中。並且,以官品的高低來劃分等級,不再過問門第出身。”
喜歡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