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

第411章 赦囚解民困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枚君悅芙 本章︰第411章 赦囚解民困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床頭上,偶爾能听到窗外的鳥叫聲。

    長安城里的槐花簌簌落了滿地。太極宮延英殿內,李治批完最後一道折子,揉著發酸的脖頸看向窗外。

    自從去年舅舅長孫無忌主持修訂完《永徽律》,案頭的文書倒是少了些,可樁樁件件都是棘手的事。

    “陛下,鴻臚寺卿奏報,新羅遣使求見。”

    近侍的聲音在宮殿中回蕩,打斷了李治的思緒。

    李治微微皺眉,他的目光從案頭的密報上移開,看向近侍。

    那封密報上詳細記載了新豐地區的情況,百姓們因為賦稅過重和官府征走大半農具而聚眾鬧事,春耕也因此耽誤了農時。

    “知道了。”

    李治應了一聲,聲音平靜,但心中卻涌起一股憂慮。

    他知道賦稅對于國家的重要性,但也明白百姓的生活不易。

    如果不能妥善處理這件事情,恐怕會引起更大的民憤。

    李治深吸一口氣,決定先處理新羅使者的事情。

    畢竟外交事務也不容忽視,他需要保持與周邊國家的良好關系。

    “傳新羅使者覲見。”李治面沉似水,語氣沉穩地吩咐道。

    同時,他微微抬手,示意身旁的近侍將那份密報收好。

    新豐離長安不過百里之遙,然而就在這咫尺之間,竟然發生了如此嚴重的亂子,這讓李治心中不禁涌起一陣憂慮。

    李治登基至今已有四年,雖然他一直努力繼承父親唐太宗的貞觀遺風,但各地仍然不時傳出民怨之聲。

    這些聲音如同一根根細刺,刺痛著他的內心。

    他緩緩地揉了揉眉心,試圖緩解一下那逐漸緊繃的神經。

    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麼,轉頭看向近侍,開口問道︰

    “明日是什麼日子?”

    近侍趕忙躬身回答道︰“回陛下,明日是甲辰日。”

    李治心中微微一動,他想起按照祖制,甲辰日乃是宜赦的黃道吉日。

    而新豐的事情如果處理不當,恐怕會引發更大的亂子。

    他稍作沉思,然後喚來中書舍人,吩咐道︰

    “擬一道詔書,明日赦免新豐的囚犯,所有的刑罰一概免除。

    另外,再傳話給戶部,讓他們迅速調撥三百石糧食前往新豐,以解燃眉之急。

    至于春耕所需的農具,也從太府寺調撥過去。”

    中書舍人听後,略微遲疑了一下,面露難色地說道︰

    “聖人,赦免囚犯確實是合乎時宜的舉措,然而這調撥糧食和農具……恐怕會開創一個先例啊。萬一其他地方也紛紛效仿,那該如何是好呢?”

    李治面色凝重地打斷了他的話,語氣堅定地說道︰

    “無論如何,新豐的百姓都是我大唐的子民,我們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餓死!”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決然和責任感,仿佛這是一個不可動搖的決定。

    詔書很快就被擬好,上面的文字嚴謹而莊重。李治親自拿起玉璽,用力地蓋在了詔書上,那鮮艷的紅色印記仿佛代表著他的決心和承諾。

    然而,李治似乎突然又想起了什麼,他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後補充︰

    “再加上一條,讓雍州刺史親自前往新豐宣旨,務必要將朕的旨意傳達給每一個百姓,並妥善安撫好他們。”

    第二日清晨,一隊人馬出了長安城,直奔新豐而去。

    領頭的正是雍州刺史,懷里揣著那份赦免詔書。

    一路上,他心里直打鼓——雖說赦免囚犯不是什麼大事,可連著糧食農具一起發,這在本朝還是頭一回。

    新豐縣衙前,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听說長安來了大官,連被關在牢里的犯人家屬也來了不少。

    雍州刺史站在縣衙台階上,展開詔書高聲宣讀。

    當听到“赦免新豐囚犯,一應刑責俱免"時,人群里爆發出一陣歡呼。

    “刺史,我兒子冤枉啊!他不過是說了幾句氣話...”

    一位老婦人擠到前面,拉著刺史的袖子直哭。

    刺史扶起老太太,他安撫著︰

    "老媽媽放心,詔書里說了,不論什麼罪名,統統赦免。"

    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新豐。牢門打開的那一刻,囚犯們不敢置信地看著外面的天光。

    有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有人對著長安的方向磕頭不止。一個年輕的農夫抹著眼淚說︰

    “早知道朝廷沒忘了咱們,當初就不該跟著瞎起哄。”

    與此同時,太府寺的官員帶著農具和糧食也到了。

    農具按戶分發,糧食則存在官倉,按人頭按月發放。

    雍州刺史特意召集了鄉里的耆老,叮囑道︰

    “陛下體恤百姓,你們也要安分守己,好好耕種。往後有難處,盡管報給官府,莫要再鬧事。”

    回到長安之後,雍州刺史馬不停蹄地趕往李治處復命。

    踏入殿中,他恭敬地行了大禮,而後緩緩說起新豐百姓如今感恩戴德的種種情形。

    只見百姓們敲鑼打鼓,眼中滿是對朝廷的感激與敬意,逢人便訴說著朝廷的善舉。

    李治端坐在龍椅之上,听著雍州刺史的講述,微微頷首,目光平和而沉穩,緩緩開口道︰

    “百姓鬧事,大多是被生活逼到了無奈之境。

    他們本都是安分守己之人,若不是走投無路,誰又願意冒著風險去做那等事?

    只要朝廷肯多體諒他們的難處,多為他們的生計考慮,他們又怎會不知好歹,做出忘恩負義之事呢?”

    這件事很快在朝堂上引起了一番議論。大臣們聚在一起,各抒己見。

    有的大臣滿臉欽佩,稱贊皇帝心懷仁德,以百姓為本,如此體諒百姓,必能贏得民心,使國家長治久安︰

    然而,也有一些大臣面露憂慮之色,他們擔心皇帝此舉會讓一些心懷不軌之人鑽了空子,認為這會縱容那些刁民,以後會變本加厲地提出各種要求。

    就在眾人爭論不休之時,長孫無忌緩緩站了出來,他神情莊重,目光堅定地說道︰

    “陛下此舉,實在是高瞻遠矚。

    既彰顯了陛下的仁德之心,讓天下百姓都感受到朝廷的關懷與溫暖,又能安撫民心,使百姓安居樂業,社會更加穩定,實乃兩全之策啊。

    《永徽律》雖嚴謹,能約束百姓的行為,但治理國家不能僅僅依靠律法的威嚴,還需恩威並施。

    只有這樣,才能讓律法真正發揮作用,讓百姓心悅誠服。”

    喜歡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請大家收藏︰()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第411章 赦囚解民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第411章 赦囚解民困並對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