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民間志

第35章 鐘馗斬鬼圖顯靈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分零二秒 本章︰第35章 鐘馗斬鬼圖顯靈

    大宋慶歷三年的秋老虎,比往年來得更凶些。清河鎮的青石板路被曬得發燙,腳底板踩上去能燙出燎泡,連鎮口那棵上百年的老槐樹都蔫了葉子,蟬鳴聲嘶力竭,倒像是哭喪。

    王木匠蹲在自家門檻上,手里攥著塊剛刨好的梨木板,汗珠子順著額角往下滾,砸在木板上洇出一個個深色的小圈。他婆娘在屋里唉聲嘆氣,時不時傳來小兒子狗剩壓抑的哭腔,那哭聲像根細針,一下下扎在王木匠的心上。

    “他爹,你倒是想想辦法啊!”婆娘撩開門簾出來,眼圈紅腫得像爛桃子,“狗剩這都燒第三天了,眼珠直愣愣的,喊他也不應,就知道哭,再這麼下去……”

    王木匠把木板往旁邊一扔,騰地站起來,粗布褂子後背濕得能擰出水。“能想的辦法都想了!”他聲音發悶,帶著股子說不出的焦躁,“李郎中開的藥灌了三副,張道士畫的符燒了七張,就連西頭劉婆婆的香灰都求來了,有啥用?”

    這話戳到了婆娘的痛處,她一屁股坐在台階上,捂著臉嗚嗚地哭︰“這到底是咋了嘛……前兒個還好好的,跟著二柱他們在巷口玩彈珠,怎麼就突然中了邪似的?”

    狗剩的病來得蹊蹺。三天前傍晚,幾個半大孩子在巷子口瘋跑,狗剩跑得急,一頭撞進了隔壁空著的老宅院。那院子原是鎮上富戶趙老爺家的,去年趙老爺全家搬去了開封,宅子就空了下來,門楣上的朱漆剝落得厲害,院子里的雜草長得比人高,平日里連貓狗都繞著走。

    狗剩從那院子里出來時,臉白得像紙,手里攥著個灰撲撲的布娃娃,回來就開始發燒。起初只是渾身燙,後來就開始說胡話,夜里總指著牆角哭,說那兒有個穿黑衣服的人,直勾勾地盯著他看。

    王木匠夜里偷偷去那空宅院瞅過,月黑風高的,院子里靜得能听見草葉摩擦的沙沙聲,牆角的陰影里好像真有東西在晃,嚇得他後脖頸子直冒涼氣,沒敢細看就跑回來了。

    “要不……”婆娘抽抽噎噎地抬頭,眼里帶著點豁出去的決絕,“咱去求求鎮東頭畫年畫的周先生?听說他手里有幅老畫,是前清傳下來的鐘馗斬鬼圖,靈得很。”

    王木匠皺緊了眉頭。周先生是個怪人,五十來歲,留著山羊胡,整天關在屋里畫畫,鎮上人說他脾氣倔,不愛搭理人。更要緊的是,那鐘馗圖是周先生的寶貝,據說當年有人出十兩銀子想買,他都沒舍得賣。

    “人家能肯借?”

    “不試試咋知道?”婆娘抹了把淚,“狗剩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也不活了!”

    王木匠咬了咬牙,從懷里摸出個布包,里面是他攢了半個月的工錢,約莫有三百文。“我去!”他揣好錢,抄起牆角的草帽,“你在家看好狗剩,我這就去。”

    日頭偏西的時候,王木匠才走到鎮東頭。周先生的畫坊在一條窄巷里,門是塊舊木板,上面用朱砂寫著“墨香閣”三個字,筆畫蒼勁,倒有幾分氣勢。

    王木匠在門口站了半天,手心攥得全是汗,才鼓起勇氣敲了敲門。

    “誰?”屋里傳來個沙啞的聲音,像砂紙磨過木頭。

    “周先生,我是後街的王木匠,想求您個事。”

    門“吱呀”一聲開了條縫,周先生探出頭來,眯著眼楮打量他。老先生穿著件洗得發白的藍布長衫,頭發用根木簪子挽著,臉上溝壑縱橫,唯獨那雙眼楮,亮得嚇人。

    “啥事?”

    王木匠把狗剩的病一五一十說了,末了紅著眼圈作揖︰“周先生,求您發發慈悲,把那鐘馗圖借我家掛幾天,只要能救狗剩,我王老實給您當牛做馬都行!”

    周先生听完,眉頭皺了皺,沒說話,轉身往屋里走。王木匠心里一沉,以為沒指望了,正想再求,周先生卻又出來了,手里卷著個軸子。

    “這畫是我家傳下來的,道光年間的老物件,”周先生把畫軸遞給王木匠,聲音放緩了些,“不是我小氣,實在是這畫有靈性,掛出來容易驚著東西。你拿回去,掛在孩子床頭,三天後務必送回來。”

    王木匠接過畫軸,入手沉甸甸的,連忙把布包里的錢遞過去︰“周先生,這點心意您收下。”

    周先生擺擺手︰“救孩子要緊,錢不必了。只是有件事得囑咐你,掛畫的時候,心里得念著‘鐘馗在此,百鬼回避’,還有,夜里無論听到啥動靜,都別掀簾子看。”

    王木匠連連點頭,千恩萬謝地抱著畫軸往家趕。

    回到家時,天已經擦黑了。婆娘趕緊點亮油燈,屋里昏黃一片,狗剩躺在床上,小臉燒得通紅,呼吸急促。

    王木匠小心翼翼地把畫軸展開,借著燈光一看,心里不由得咯 一下。畫上的鐘馗,豹頭環眼,鐵面虯髯,穿著件紅袍,手里攥著把寶劍,劍上還纏著個青面獠牙的小鬼,那小鬼的眼楮像是活的,直勾勾地盯著人看,透著股子說不出的陰森。

    “他爹,這……”婆娘看得有點發怵。

    “周先生說有用就準有用!”王木匠定了定神,搬了張桌子放在狗剩床頭,小心地把畫掛了上去,對著畫恭恭敬敬作了三個揖,嘴里默念著“鐘馗在此,百鬼回避”。

    掛好畫,兩口子守在床邊,大氣不敢出。油燈的火苗忽明忽暗,照得鐘馗的影子在牆上晃來晃去,倒像是要從畫上走下來似的。

    約莫到了三更天,狗剩突然不哭了,呼吸也平穩了些。王木匠正想松口氣,就听見窗外傳來“嗚嗚”的聲音,像是有人在哭,又像是風刮過樹梢,听得人頭皮發麻。

    緊接著,屋里的油燈“噗”地一下滅了。

    “他爹!”婆娘嚇得抓住王木匠的胳膊,聲音都在發抖。

    “別出聲!”王木匠壓低聲音,想起周先生的囑咐,死死盯著門口,不敢亂動。

    黑暗里,好像有什麼東西從門縫里鑽了進來,帶著股子腐臭味。王木匠能感覺到有個冰涼的東西擦著他的腳邊過去,往床那邊挪。

    突然,床頭傳來“啪”的一聲響,像是有人用鞭子抽在了桌子上。緊接著,就听見一陣尖利的叫聲,那聲音不似人聲,又尖又細,听得人耳朵疼。

    婆娘嚇得捂住嘴,不敢哭出聲。王木匠也渾身僵硬,冷汗把衣服都濕透了。他想抬頭看,又想起周先生的話,只能死死攥著拳頭,听著屋里的動靜。

    那尖叫聲持續了好一會兒,中間還夾雜著像是骨頭被碾碎的“ 嚓”聲,還有什麼東西在地上拖拽的“”聲。王木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感覺那聲音就在耳邊,又像是隔著層什麼,虛虛實實的。

    不知過了多久,屋里突然安靜下來,那股子腐臭味也散了。王木匠試探著摸了摸身邊的火石,“ 嚓”一聲點亮,油燈重新燃起,屋里又有了光亮。

    他抬頭往床頭看去,一下子愣住了。

    牆上的鐘馗圖還掛著,只是畫上鐘馗手里的寶劍,好像比剛才更亮了些,劍上纏著的小鬼,原本圓睜的眼楮,這會兒卻閉了起來,嘴角像是還往下滴著什麼,在紅袍上洇出一個個深色的小點。

    再看狗剩,燒已經退了,小臉紅撲撲的,正咂著嘴睡得香,嘴角還掛著點口水。

    “狗剩!”婆娘低呼一聲,撲到床邊,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孩子的額頭,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不燒了!真的不燒了!”

    王木匠也松了口氣,腿一軟差點坐在地上。他看著那幅鐘馗圖,突然覺得畫上的鐘馗,好像比剛才更威嚴了些,那雙環眼,像是真的在盯著他看,帶著股子說不出的正氣。

    第二天一早,狗剩醒了過來,看見王木匠就喊“爹”,聲音雖然還有點虛弱,卻清亮得很。他說夜里做了個夢,夢見個穿紅衣服的大胡子叔叔,手里拿著寶劍,把一個黑乎乎的東西砍成了碎片,還摸了摸他的頭,說以後沒人敢欺負他了。

    王木匠兩口子听得直抹眼淚,對著鐘馗圖又磕了三個頭。

    三天後,王木匠帶著畫去還周先生。剛走到巷口,就看見好多人圍著趙家的空宅院議論紛紛。

    “听說了嗎?昨天在後院挖出個東西!”

    “啥東西啊?”

    “像是個死孩子的骨頭,都爛得差不多了,旁邊還扔著個布娃娃,看著人得很!”

    王木匠心里一動,擠進去一看,果然見幾個衙役正在院子里忙活,後院的土里挖出來個小布包,打開一看,里面是些零碎的骨頭,旁邊還扔著個灰撲撲的布娃娃,正是狗剩那天從院子里撿回來的那個。

    旁邊一個老太太嘆著氣說︰“唉,前幾年趙家不是丟過個小孫子嗎?才一歲多,說是掉進井里了,找了三天才撈上來,早就沒氣了。怕是那孩子死得冤,怨氣不散,纏著人呢。”

    王木匠這才明白,狗剩是被那枉死的孩子纏上了。他心里越發感激周先生,趕緊抱著畫軸往墨香閣走。

    周先生接過畫軸,展開看了看,突然“咦”了一聲。王木匠湊過去一看,只見畫上鐘馗的寶劍上,原本纏著的小鬼不見了,劍刃上多了幾滴暗紅色的印記,像是干涸的血跡。

    “周先生,這……”

    周先生捋著山羊胡,眯著眼楮笑了︰“看來是這小鬼戾氣太重,連鐘馗都看不過去,直接收了去。也好,省得再害人。”他把畫重新卷好,“這畫啊,也該歇歇了。”

    王木匠拿出錢,非要塞給周先生,周先生推辭不過,收了五十文,說夠買幾刀宣紙的就行。

    從那以後,清河鎮的人都知道,周先生有幅能顯靈的鐘馗斬鬼圖。有人想買,有人想借,周先生都一概回絕,只是每年除夕前,會把畫掛在門口三天,說讓鐘馗出來轉轉,保鎮上平安。

    王木匠後來給周先生打了個結實的畫框,用上好的梨木做的,周先生很是喜歡,把鐘馗圖裝在里面,掛在堂屋正中。

    有時逢年過節,王木匠會帶著狗剩去給周先生拜年,狗剩每次看見那幅鐘馗圖,都會指著畫說︰“爹,就是這個大胡子叔叔救了我!”

    周先生听了,總會摸著狗剩的頭笑︰“可不是嘛,這鐘馗啊,就是專管這些不平事的。”

    秋老虎過去,天漸漸涼了。清河鎮的青石板路不再發燙,老槐樹葉又綠了起來,蟬鳴聲也變得溫和。王木匠依舊在自家門檻上刨著木板,狗剩在旁邊追著蝴蝶跑,婆娘在屋里哼著小曲擇菜,日子就像門前的河水,安安穩穩地淌著。

    只是偶爾有晚歸的人,會看見墨香閣的窗戶里,透出一點昏黃的燈光,燈光里好像有個高大的影子,鐵面虯髯,手里握著把閃亮的寶劍,靜靜地守著這一方小鎮的安寧。

    有人說,那時周先生還在畫畫,也有人說,是鐘馗顯靈,在看著清河鎮的百姓。不管是真是假,鎮上的人心里都踏實得很,因為他們知道,只要那幅鐘馗斬鬼圖在,就沒有什麼邪祟敢來作祟。

    這故事一傳十,十傳百,漸漸傳到了別的鎮子,甚至傳到了開封府。有人專門來清河鎮看那幅畫,周先生總是閉門不見,只說畫是家傳之物,不是用來炫耀的。

    後來,周先生年紀大了,把畫傳給了他的徒弟。那徒弟也學著周先生的樣子,平日里把畫收得好好的,只在除夕前掛出來三天。

    再後來,清河鎮遭過一次水災,墨香閣被淹了,人們都以為那幅鐘馗圖肯定沒了。沒想到水退了之後,徒弟在廢墟里找到了那個梨木畫框,畫軸用油紙包著,一點沒濕,只是畫上鐘馗的紅袍,好像比以前更鮮艷了些,像是剛染過的一樣。

    徒弟抱著畫,對著廢墟磕了三個頭,說︰“師父,您看,鐘馗他老人家,還在呢。”

    又過了許多年,清河鎮變成了清河縣,墨香閣換了好幾個主人,但那幅鐘馗斬鬼圖,一直都在。有人說在戰亂時被士兵搶走了,有人說被道士拿去做法了,但總有見過的人說,在某個尋常百姓家的堂屋里,見過一幅鐘馗圖,畫上的鐘馗豹頭環眼,鐵面虯髯,手里的寶劍亮得晃眼,像是隨時能從畫上走下來,斬盡天下不平事。

    而那些听過鐘馗斬鬼圖顯靈故事的人,總會在遇到難處時,心里默念一句“鐘馗在此,百鬼回避”,好像只要這麼一念,就有股子正氣從心底涌上來,再難的坎,也能邁過去。

    就像王木匠常說的︰“這世上啊,總有管不平事的人,不管是人是神,只要心里有正氣,就沒有擺不平的邪祟。”這話他跟狗剩說過,狗剩又跟自己的孩子說,一輩輩傳下去,就像那幅鐘馗圖一樣,在清河縣人的心里,扎下了根。

    如今再去清河縣,還能看到墨香閣的舊址,只是早已改成了茶館。茶館牆上掛著幅新畫的鐘馗圖,是當地畫匠仿的,雖然不如老畫有神韻,但往來的茶客看見,總會念叨幾句當年的故事,說那老畫如何顯靈,如何護著一方百姓。

    茶館老板是個年輕人,听得多了,也學著老輩的樣子,每年除夕前把畫掛在門口三天。有孩子問他︰“老板,這畫真能顯靈嗎?”

    老板就笑著說︰“信則有,不信則無。但你得記住,心里有光,就不怕黑。”

    這話,倒真有幾分當年周先生的意思。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九州民間志》,方便以後閱讀九州民間志第35章 鐘馗斬鬼圖顯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九州民間志第35章 鐘馗斬鬼圖顯靈並對九州民間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