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十二年的長安麗正書院,十七歲的常敬忠合上古書《漢書》,對著目瞪口呆的學士們挑眉"要我背哪一卷?"當他行雲流水般將《高帝紀》倒背如流,連書頁間夾著的蛀蟲都嚇得鑽進書縫。消息傳到唐玄宗耳中,皇帝拍案而起"宣!朕倒要看看,這天上掉下來的神童,是真金還是黃銅!"誰能想到,這場驚艷朝堂的天才秀,最終成了致命的催命符。
一、過目不忘市井少年的逆天天賦
景龍三年的洛陽街頭,八歲的常敬忠蹲在舊書攤旁,听老秀才講《論語》。當老先生說到"學而時習之",他突然插嘴"下句是不亦說乎!"老秀才驚得打翻茶盞——這孩子明明只听了半遍!此後,他成了書攤的"編外店員",顧客丟了書,他能精準說出落在哪個角落;書商算錯賬,他心算比算盤還快。
某天,吏部侍郎甦 微服私訪,見少年捧著《史記》喃喃自語。"你讀這治國之書作甚?"甦 隨口一問。常敬忠合上書,把項羽本紀從頭到尾背了一遍,末了反問"大人,霸王若過烏江,天下會是何模樣?"甦 摸著他的頭長嘆"此子若入朝堂,必掀驚濤駭浪。"
二、金鑾試才七遍成誦震天下
開元十二年春,大明宮含元殿。常敬忠跪在丹墀下,偷瞄著龍椅上的唐玄宗。"听聞你讀書七遍便能成誦?"皇帝拋下一本《禮記》,"即刻讀來!"少年翻開書,第一遍默讀,第二遍輕誦,到第七遍時突然擲書于地"請陛下考校!"
當他抑揚頓挫地背完整本書,連"曲禮上第一"的生僻段落都分毫不差,滿朝文武的驚呼聲差點掀翻金鑾殿的飛檐。高力士捧著記錄的竹簡,手都在發抖"陛下,這這簡直是天人下凡!"唐玄宗龍顏大悅,當場賜他秘書省正字,官階從九品——這意味著,這個曾在書攤討生活的少年,一步登天進了皇家圖書館。
三、鋒芒畢露天才光環下的暗箭
麗正書院的夜燈總是常敬忠房里最晚熄滅。他不僅讀完了館內藏書,還開始批注校勘。某天,他指著《春秋》對同僚說"此處記載有誤,晉文公伐衛的日期應推後三日。"老學士氣得吹胡子瞪眼"豎子竟敢質疑先聖?"但當翻出出土竹簡印證,眾人啞口無言。
嫉妒的種子悄然發芽。翰林學士李邕在酒宴上陰陽怪氣"不過是記憶力好罷了,真論治國安邦"話沒說完,常敬忠突然接口"李大人可知管仲"倉廩實而知禮節"的深意?"滿座寂靜,李邕的臉漲得比豬肝還紅。從此,他的每篇奏疏都被莫名駁回,連茶水都常被人打翻在案頭。
四、毒酒鴆殺最燦爛的星驟然隕落
開元十五年中秋,常敬忠收到匿名請帖"月下論道,共賞《淮南子》。"他揣著新書赴約,卻不知等待他的是致命陷阱。當他端起友人遞來的桂花酒,對方突然別過臉去。酒液下肚的瞬間,他感到五髒六腑仿佛被烈火灼燒。
"為什麼"他抓住對方衣袖。那人顫抖著掏出一卷《韓非子》"你太耀眼了不除你,我們永無出頭之日"常敬忠望著天上圓月,想起初見唐玄宗時的榮耀,嘴角溢出黑血,最後呢喃"原來才華也會殺人"
五、千年嘆息被嫉妒吞噬的天才傳奇
常敬忠暴斃的消息傳來,唐玄宗雷霆震怒。可無論怎麼徹查,凶手都如人間蒸發。多年後,有人在他的批注本里發現一行小字"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字跡工整,卻在末尾洇開大片墨漬,像是淚水暈染。
如今,長安碑林里還留存著常敬忠的手跡,那筆力遒勁的楷書,仿佛還在訴說著千年前的傳奇。每當學子路過,總要駐足感嘆那個七遍成誦的天才少年,終究沒能逃過人性最黑暗的算計。而他的故事,也成了歷史長河里最痛的一聲嘆息——原來比毒藥更致命的,是人心的嫉妒。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嘻哈史詩看古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