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柿葉上的逆襲
開元初年的長安,慈恩寺的晨鐘驚飛滿樹寒鴉。鄭虔裹著補丁摞補丁的粗布袍,蹲在柿子樹下翻撿落葉。霜打的柿葉呈暗紅色,葉脈清晰如宣紙上的紋路,他小心翼翼地將完整的葉片放進竹筐,凍得通紅的手指上還沾著昨日練字的墨漬。
"又來撿葉子了?"掃地的小沙彌探出頭,"後廚還剩些糊鍋底的殘墨,你要不要?"
鄭虔抬頭露出憨厚的笑,發間還沾著幾片碎葉"多謝小師傅!等我練成書法,定要在寺里牆上題幅《慈恩秋色圖》。"他背著沉甸甸的竹筐往破廟走,路過滎陽鄭氏的巍峨府邸時,下意識地加快腳步。同為鄭姓,他這個旁支子弟連進府門當僕役都不夠格。
深夜,破廟里的油燈昏黃如豆。鄭虔將柿葉鋪在石板上,用蘆葦桿蘸著殘墨練字。筆尖劃過葉片的沙沙聲里,他仿佛看見王羲之在蘭亭揮毫,顏真卿在宣紙上力透紙背。突然一陣風灌進窗欞,吹亂了滿地柿葉,他慌忙去撿,卻發現墨跡未干的"永"字在月光下泛著奇異的光澤。
十年後,長安東市的書畫鋪前擠滿了人。鄭虔的《秋山寒寺圖》掛在顯眼處,畫中慈恩寺的紅牆掩映在柿林里,連飄落的每片葉子都栩栩如生。"這是誰家郎君的大作?"有貴婦人輕搖團扇。掌櫃的神秘一笑"您猜猜?這是用柿葉當紙、殘墨作畫的窮書生!"
消息傳到大明宮,唐玄宗召鄭虔御前作畫。金鑾殿上,鄭虔鋪開柿葉,用自制的狼毫筆蘸著御賜徽墨。當《千里江山圖》在葉片上徐徐展開時,滿朝文武倒吸冷氣——那些用葉脈勾勒的江河,竟比宣紙更顯靈動。玄宗大筆一揮"賜廣文館博士,專掌書畫!"
韓愈听聞此事,大笑著寫下詩句。當"慈恩寺里柿葉紅"的歌謠傳遍長安時,滎陽鄭氏的族老們望著族譜上鄭虔的名字,第一次將這個旁支子弟的事跡用朱筆圈起。
第二章 科舉場上的暗潮
貞元九年的貢院,槐花簌簌落在考生們的青衫上。寒門學子陸文遠攥著被汗水浸濕的考卷,看著隔壁號舍的世家子弟悠閑地喝茶。他知道,自己寒窗苦讀十年,抵不過人家一封推薦信的分量。
主考官楊綰展開滎陽鄭氏送來的"通榜"名單,金絲眼鏡閃過冷光。名單首位赫然是嶺南節度使之子,旁邊附著沉甸甸的玉扳指。他想起上個月鄭侍郎在相府的宴會上說"楊大人,犬子的文章還望多多關照。"
放榜那日,陸文遠盯著榜單上密密麻麻的姓氏,眼前陣陣發黑。自己的名字不見蹤影,倒是那些平日里只會斗雞走狗的世家子弟名列前茅。街角的酒肆里,書生們摔碎酒碗大罵"這科舉,分明是給世家開的後門!"
深夜,陸文遠翻牆潛入貢院。月光下,他在主考官的書房找到那份"通榜"名單,借著燭火逐字辨認。當看到鄭侍郎的批注時,指甲深深掐進掌心——原來自己的試卷,早在初審就被"文筆稚嫩"的理由駁回。
第三章 甘露之變的血色
太和九年的大明宮,夜色濃稠如墨。鄭注握著染血的匕首,望著倒在血泊中的宦官,嘴角勾起瘋狂的笑。他這個鄭氏旁支出身的江湖郎中,靠著給王守澄治病爬上高位,如今終于要實現誅殺閹黨的大計。
"報——!"密探渾身是血沖進來,"仇士良率神策軍殺過來了!"
鄭注的笑容凝固在臉上。他想起三天前在鄭氏祠堂的豪言"待我事成,定讓天下人知道,旁支子弟也能重振家門!"此刻卻只能帶著殘部倉皇出逃,身後是沖天的火光和此起彼伏的喊殺聲。
滎陽鄭氏的老宅里,族老們望著北方的濃煙,手捧族譜渾身發抖。當神策軍的馬蹄聲逼近時,老族長顫抖著將鄭注的名字從族譜上剜去"孽障!你一人作死,要連累全族啊!"
菜市口的刑場上,鄭注被押上斷頭台。他望著圍觀人群中滎陽鄭氏的族人,突然放聲大笑"我鄭注雖死,但至少讓天下人記住了——鄭氏子弟,不全是養尊處優的廢物!"刀光閃過的瞬間,他仿佛又看見年輕時在街頭賣藥的自己,那時的他,從未想過會以這樣的方式攪動風雲。
長安的夜色依舊,慈恩寺的柿樹又紅了一茬。鄭虔的書畫仍在皇宮珍藏,陸文遠的故事成了寒門學子的談資,而鄭注的名字,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滎陽鄭氏的族譜翻過新的一頁,那些光鮮與陰暗的往事,都化作了長安城上空不滅的星子,訴說著頂級門閥背後不為人知的傳奇。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嘻哈史詩看古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