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十三年的仲夏夜,興慶宮沉香亭的牡丹開得正艷。唐玄宗李隆基斜倚在七寶榻上,望著楊玉環跳霓裳羽衣舞,金步搖在她鬢邊晃動,恍若流霞。突然,一陣陰風吹滅燭火,殿內陷入漆黑,唯有楊玉環腕間的玉鐲泛著幽光。
"陛下!"玉環的驚呼聲未落,黑暗中傳來指甲抓撓木質地板的聲響,仿佛有什麼東西正從殿外爬進來。李隆基猛地坐起,摸到枕邊的鎏金錯銀劍,卻听見一個沙啞的聲音在頭頂響起"三郎,還記得我嗎?"
燭火突然復燃,殿內空無一人。楊玉環臉色煞白,指著蟠龍柱上的新鮮抓痕"方才那聲音好像王皇後!"李隆基手中的劍當啷落地,脖頸滲出冷汗——十年前被廢黜的王皇後,臨終前詛咒他"生生世世,不得安寧"。
這並非第一次怪事。三個月前,他在大明宮批閱奏章時,案頭的《道德經》突然無風自動,翻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那頁。當夜,就傳來太子李瑛謀反的密報。此刻望著沉香亭外游蕩的黑影,他想起高力士的話"陛下,自武惠妃薨逝後,宮中陰氣漸重"
"傳巫師!"李隆基猛地拍案,震得案上的夜明珠滾落。當方士舉著桃木劍踏入殿中時,整座沉香亭突然劇烈搖晃,梁上的蟠龍浮雕竟滲出暗紅液體,在月光下宛如血淚。
"這是被冤殺者的怨氣!"方士顫抖著後退,"陛下,當年王皇後、太子,還有"話音未落,一道閃電劈中殿角,將他的話劈成焦糊的碎片。
天寶元年的驪山溫泉宮,李隆基泡在滾燙的泉水中,試圖驅散心底的寒意。水面突然泛起漣漪,浮現出楊貴妃的臉,卻漸漸扭曲成武惠妃的模樣。"陛下答應過我,立壽王為太子"水中傳來淒厲的尖叫,滾燙的泉水瞬間變得刺骨。
"來人!"他慌亂起身,錦袍滑落露出後背猙獰的疤痕——那是去年狩獵時,馬匹突然發狂將他甩落,荊棘在背上劃出的傷口,形狀竟與王皇後被廢時撕碎的鳳冠紋路一模一樣。
高力士捧著新制的龍袍趕來,看見皇帝盯著水面喃喃自語"朕是不是做錯了?不該廢太子,不該"話音被一陣陰笑打斷,溫泉池底翻涌出無數慘白的手臂,纏繞住李隆基的腳踝。
"陛下!"高力士揮劍斬斷"手臂",卻發現那不過是池底的水草。但從那日後,李隆基開始頻繁噩夢有時夢見王皇後披頭散發索命,有時看見太子李瑛渾身是血跪在階前。更詭異的是,大明宮的更夫常听見空蕩的長廊傳來女子繡花的聲音——正是王皇後生前最愛的《子夜吳歌》曲調。
安史之亂爆發前夜,馬嵬坡的夜色格外壓抑。李隆基望著禁軍將士寒光閃閃的兵器,突然想起多年前巫師的預言"冤魂索命之日,便是國破之時。"楊玉環的哭聲在風中飄蕩,他恍惚看見王皇後、武惠妃、太子李瑛的身影在叛軍陣營中若隱若現。
"陛下,貴妃娘娘"高力士的催促聲中,白綾懸在梨樹枝頭。當楊玉環的身體緩緩垂下,整個馬嵬坡突然響起刺耳的笑聲,混合著無數冤魂的哀嚎。李隆基捂住耳朵癱倒在地,指甲深深摳進泥土,恍惚間覺得自己也成了這陰森幻境中的囚徒。
此後流亡蜀中,他夜夜被噩夢糾纏。在行宮的破窗下,他常看見月光里飄蕩的身影,分不清是故人還是幻覺。當他被迎回長安成為太上皇,太極宮的每一塊地磚似乎都藏著秘密——地磚縫隙里的青苔,像極了當年沉香亭蟠龍柱滲出的血跡;夜半風聲掠過屋檐,分明是王皇後的詛咒在回蕩。
寶應元年的深秋,彌留之際的李隆基抓著高力士的手,氣若游絲"把把我的《霓裳羽衣曲》燒了"他的目光穿透宮牆,望向虛空,仿佛看見無數冤魂正穿過重重迷霧向他走來。窗外的梧桐葉紛紛墜落,像是為這位傳奇帝王送行,也像是那些未能安息的靈魂,終于等到了索命的時刻。而他跌宕起伏的一生,連同那些離奇詭異的靈異往事,永遠成了大唐盛世背後最驚悚的注腳。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嘻哈史詩看古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