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的玄武門,血腥味混著晨霧彌漫在太極宮上空。李建成握著佩劍的手沁出冷汗,望著二弟李世民帶血的戰甲,突然想起七歲那年,父親李淵把他抱上戰馬時說的話"建成,你是嫡長子,要護好弟弟們。"此刻箭雨破空而來,他終于明白,皇家的兄弟情,原來比玄武門的石板還要冰冷。
第一章 太子的困局被光環壓垮的繼承人
作為李淵欽定的接班人,李建成的東宮永遠擺滿《周禮》和《資治通鑒》。但當他對著銅鏡整理太子冕旒時,看到的卻是叔父們嫉妒的眼神,還有弟弟們暗藏鋒芒的目光。"太子殿下,秦王又打了勝仗。"太監的通報讓他捏碎了茶盞,滾燙的茶水濺在《嫡長子訓誡》的書頁上,暈開一片深色的漬痕。
深夜的東宮,他望著滿天繁星發呆。突然想起十五歲那年,跟著父親在太原起兵。那時李世民還是個跟在他身後喊"大哥等等我"的少年,而如今,弟弟的軍功章已經堆得比他的太子印璽還要耀眼。"大哥,這是西域進貢的夜光杯,送給你。"李世民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李建成卻盯著杯中的倒影——那里映出的,分明是一把寒光閃閃的匕首。
第二章 秦王的野望戰功背後的血色野心
李世民的秦王府永遠是長安城最熱鬧的地方。房玄齡、杜如晦這些頂尖謀士圍坐在一起,討論的卻不是兵法,而是如何讓太子失寵。"殿下,太子近日與後宮來往頻繁。"尉遲恭的密報讓李世民把玩著虎符的手頓了頓,窗外的月光照在他新得的突厥戰馬上,鬃毛在風中獵獵作響。
他想起父親說過"世民,你只管打仗,太子之位自有安排。"可每次凱旋歸來,看著百姓夾道歡迎喊著"秦王千歲",他就覺得喉嚨發緊。當他把繳獲的可汗金冠獻給李淵時,皇帝欣慰的笑容里,他卻讀出了警惕。"二郎,莫要功高震主。"父親的警告猶在耳畔,他卻已在府中秘密打造兵器庫。
第三章 齊王的算盤夾縫中求生存的狠角色
李元吉在齊王府的密室里,反復擦拭著玄鐵匕首。燭光將他的影子投射在牆上,像一只蓄勢待發的惡狼。"大哥優柔寡斷,二哥野心勃勃。"他對著銅鏡冷笑,往臉上抹了把鍋底灰,"只有我,才能笑到最後。"
表面上他是太子的忠實擁護者,背地里卻與李世民的人暗通款曲。當他看到李建成寫給李淵的密信時,嘴角勾起一抹陰笑——信中建議削減秦王府的兵力。"真是個蠢貨。"他把信揣進懷里,盤算著如何把這個消息賣給更值錢的人。
第四章 玄武門之變最慘烈的家庭內戰
那個決定命運的清晨,李建成的戰馬剛踏入玄武門,就听見了金鐵交鳴之聲。他望著李世民搭箭拉弓的身影,突然想起小時候教弟弟射箭的場景。"大哥小心!"李元吉的驚呼傳來時,箭矢已經穿透了他的咽喉。
李世民沖進太極宮時,李淵正在釣魚。當他看到兒子渾身是血地闖進來,魚竿"啪"地折斷在水中。"父親,太子謀反,已被兒臣誅殺。"李世民跪在丹陛之下,額頭上的血混著汗水滴落,"請您立我為太子。"李淵望著這個最寵愛的兒子,突然覺得無比陌生。
第五章 勝利者的代價沾滿鮮血的皇位
登基後的李世民,每晚都會被噩夢驚醒。夢里是大哥驚恐的眼神,是三弟絕望的哭喊,還有父親失望的面容。他瘋狂地修改史書,試圖抹去那段血腥的記憶,卻在批閱奏折時,不自覺地對太子李承乾格外嚴苛。
"你可知玄武門之變?"他突然問年幼的李治。看著兒子懵懂的眼神,他輕輕嘆了口氣"記住,有些事,為了江山,不得不做。"但當他獨自站在凌煙閣,望著二十四功臣的畫像時,淚水還是忍不住奪眶而出——那些陪他打天下的兄弟,如今還剩幾個?
長安的百姓們只看到英明神武的貞觀天子,卻不知深夜的太極宮里,那個孤獨的帝王常常對著銅鏡,擦拭額角的冷汗。他開創了貞觀之治,卻永遠無法洗淨雙手的鮮血。而那些頂著"我爸是李淵"光環的官二代們,最終在權力的修羅場里,用生命詮釋了什麼叫做最殘酷的"拼爹"。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嘻哈史詩看古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