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越國諸暨的苧蘿村,有個浣紗的姑娘叫西施。每日清晨,她總提著竹籃,赤著腳丫子踩進清澈的溪水,輕柔的浣紗聲混著鳥鳴,成了村里最動听的曲子。村頭老人們常說,這姑娘生得太俊,連水里的魚兒見了她倒影,都會羞得沉到水底。
這日,越國大夫範蠡微服尋訪民間,在溪邊正巧撞見西施。只見她鬢邊沾著幾縷濕發,眉眼盈盈,素衣荊釵也掩不住絕代風華。範蠡心里猛地一跳,突然想起越王勾踐"尋美人惑吳王"的密令。他強壓下心頭悸動,上前作揖︰"在下乃越國使者,有要事相商。"
西施紅著臉退後半步,手里的紗巾都攥出了褶皺。听範蠡說起越王復國大計,她咬著嘴唇沉默許久,最終輕聲道︰"若能助越國脫困,西施萬死不辭。"
三個月後,經過禮儀歌舞的精心調教,西施被送往吳國。吳王夫差初見她時,正倚在姑甦台的雕花欄桿上,手中玉杯"當啷"一聲掉在地上。眼前人步步生蓮,眼波流轉間似有千言萬語,夫差只覺心都要化了,當下就將最華貴的館娃宮賜給她居住。
從此,吳國朝堂漸漸冷清。夫差整日陪著西施泛舟太湖,為博美人一笑,不惜耗費民力開鑿運河;听說西施怕冷,又連夜築起"響屐廊",讓她踩著木屐在西施裙裾翻飛時听清脆聲響。而越國那邊,勾踐正臥薪嘗膽,範蠡則暗中操練兵馬。
深宮里的西施,看似受盡寵愛,卻常在夜深人靜時對著銅鏡落淚。她記得範蠡臨別時說"等復國成功,定來接你",可看著夫差日漸沉迷,吳國百姓怨聲載道,她心里像壓了塊大石頭。
公元前473年,越軍終于兵臨姑甦城下。吳王夫差慌亂中披上戰甲,卻發現精銳兵馬都已調去攻打齊國,城內只剩老弱殘兵。他回頭望向哭得梨花帶雨的西施,突然想起多年前初見時的驚鴻一瞥,苦笑道︰"原來你從始至終,都是勾踐的棋子。"
城破那日,西施站在斷壁殘垣間,遠遠望見範蠡騎著高頭大馬而來。兩人對視的瞬間,千言萬語都化作無聲的嘆息。範蠡解下披風裹住她瑟瑟發抖的身子,低聲說︰"我們回家。"
誰也沒想到,助勾踐稱霸後,範蠡竟突然辭官。有人看見他帶著位神秘女子,乘著一葉扁舟消失在太湖煙波中。後來,齊國陶邑出現個富商叫陶朱公,他做生意眼光奇準,沒幾年就富可敵國。百姓們傳說,這位陶朱公總帶著夫人游山玩水,兩人恩愛的模樣,羨煞旁人。
某個月圓之夜,西湖邊的茶樓上,說書人正講著這段故事。有听客問︰"那西施跟著範蠡,真能放下家國恩怨?"說書人笑著飲盡杯中茶︰"你看那西湖水,載得動西施的淚,也藏得住範蠡的情。亂世中的兒女情長,本就與家國命運糾纏不清啊!"
暮色漸濃,湖面泛起層層漣漪,恍惚間似能看見千年前那對璧人,在五湖煙水中,相攜遠去的背影。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