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楚國的天空像被潑了墨汁般陰沉。楚平王听信奸臣費無極的讒言,將太師伍奢下了大獄。這還不算完,費無極攛掇著︰"伍奢的兩個兒子伍子胥、伍尚都有大才,要是不除,必成後患!"楚平王一道詔書,以伍奢為人質,召兄弟倆進京。
伍尚急得團團轉,拉著伍子胥的手說︰"父親有難,咱們不能不去!"伍子胥卻死死攥著佩劍,眼楮通紅︰"這分明是陷阱!去了就是送死,誰來給父親報仇?"兄弟倆爭執不下,最終伍尚含淚告別︰"我去救父親,你逃出去報仇!"
不出伍子胥所料,伍尚一進京,就和父親伍奢一起被斬了。消息傳來,伍子胥跪在父兄墳前,哭得肝腸寸斷。他對著蒼天發誓︰"楚平王、費無極,此仇不報,我伍子胥誓不為人!"
楚國全國通緝伍子胥,大街小巷都貼著他的畫像。伍子胥喬裝改扮,晝伏夜出,一路向東逃亡。可楚國邊境把守森嚴,最難的一關,就是昭關今安徽含山北)。這昭關地勢險要,兩側是陡峭的山峰,中間一條窄路,城樓上全是巡邏的士兵,想蒙混過關,比登天還難。
伍子胥在昭關附近的山林里躲了幾天,急得滿嘴燎泡。正巧遇到個叫東皋公的隱士,東皋公見他相貌不凡,又得知他的遭遇,心生憐憫︰"我有個朋友叫皇甫訥,和你長得有幾分相似。咱們如此這般……"
這天夜里,東皋公帶著伍子胥進了自家院子。只見一個書生模樣的人迎上來,伍子胥定楮一看, !這人的眉眼、身形,和自己還真有七八分像。原來,東皋公打算讓皇甫訥假扮伍子胥,引開守關士兵,再趁機送真伍子胥出關。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皇甫訥換上伍子胥的衣服,大搖大擺地朝著昭關走去。遠遠望見城樓上的士兵,他故意加快腳步,想跑又不敢跑的樣子。士兵們眼尖,大喊︰"伍子胥!別跑!"頓時,整個昭關亂作一團,士兵們傾巢而出,追著皇甫訥就跑。
真正的伍子胥則混在人群里,低著頭往關門口走。可他心里太緊張,腳步不自覺地加快,反而引起了士兵的注意。一個士兵攔住他︰"站住!你這神色慌張,莫不是……"
千鈞一發之際,東皋公拄著拐杖慢悠悠走來︰"軍爺,這是我家的長工,家里老母親病重,急著回去呢!"說著,還塞了些銅錢。士兵掂了掂錢袋,不耐煩地揮揮手︰"快走快走!"
伍子胥強壓著心跳,一步步挪出昭關。剛出城門沒多遠,就听見身後馬蹄聲大作——原來追兵發現抓錯了人,又折返回來了!伍子胥撒腿就跑,身後的箭"嗖嗖"地擦著耳邊飛過。他拼了命地跑,也不知跑了多久,眼前突然出現一條大江。
前有滔滔江水,後有追兵,伍子胥絕望地癱坐在地。就在這時,江面上飄來一葉扁舟,一位老漁夫喊道︰"快上船!"伍子胥大喜過望,連滾帶爬地上了船。老漁夫奮力劃槳,小船如離弦之箭,很快就把追兵甩在了後面。
伍子胥感激涕零,摘下身上的寶劍︰"這把劍價值百金,送給您老人家!"老漁夫卻搖搖頭︰"楚國懸賞五萬石糧食、封上大夫爵位來抓你,我要是圖財,何必救你?"說完,駕著小船消失在茫茫江面上。
歷經九死一生,伍子胥終于逃到了吳國。此時的吳國,公子光正野心勃勃,想奪位稱王。伍子胥看出公子光的心思,便幫他招攬刺客專諸,策劃了著名的"魚腹藏劍",刺殺了吳王僚。公子光如願登上王位,史稱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重用伍子胥,讓他主持國政。伍子胥也沒辜負這份信任,他整頓軍隊,發展經濟,還向闔閭推薦了兵聖孫武。在兩人的輔佐下,吳國的國力蒸蒸日上。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終于等到了復仇的機會。他親自率領吳軍,長驅直入,一舉攻破楚國都城郢都。此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開他的墳墓,鞭尸三百,才算報了血海深仇。
從楚國的通緝犯,到吳國的股肱之臣;從昭關前的九死一生,到鞭尸雪恨的快意恩仇,伍子胥的故事成了春秋亂世最驚心動魄的傳奇。他的堅韌、謀略和執著,至今仍讓人感嘆︰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一個人究竟能爆發出怎樣驚人的力量!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