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治所薊縣。
就在士頌發起渡黃河的戰役前幾天。
“兄長,田,牽二位將軍,已經率軍南行。”司馬敏低著頭,給堂中端坐的司馬懿帶來最新的消息。
“嗯。”司馬懿淡淡應了一聲。
他假稱自己身體不適,沒有去給田豫,牽招二人送行。
知道這兩人的人,其實不多。
但在司馬懿到幽州之前,正是這二位負責曹魏幽州軍政。
這二人說起來,也算是“降將”。
田豫最早是劉備麾下,非常得劉備重視,後來劉備丟了徐州,投靠曹操,成為豫州刺史的時候,田豫因為要照顧年老的母親,返回河北。
劉備當時拉著他手,哭著和他告別,說什麼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
《三國演義》里面,劉備送徐庶的片段原型,很可能就參考了劉備和田豫分別的場景。
歷史上的田豫,後來在公孫瓚麾下效力,公孫瓚滅亡後,跟著鮮于輔,最後勸說鮮于輔歸順于曹操。
之後,便是曹魏集團鎮守北疆的封疆大吏。
有田豫在幽州,烏丸,鮮卑等族,都被他壓制得死死的,翻不起一點浪花。
至于牽招,準確說起來,還是袁紹舊部。
袁紹死後,他本是袁尚部下,只是看著袁家兄弟二人,面對外敵曹操依舊兄弟鬩牆,背叛了袁尚,投效曹操。
由于他一直在袁家就是負責北面邊疆之事,曹操就把他放在田豫身邊當副手。
這個時空中,他們二人的組合,為曹魏幽州安定,貢獻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只是如今,南面戰事緊張。
司馬懿使詐,或者使了心眼,讓二人帶著幽州五萬精銳邊軍南下,前去支援曹丕,還籌集了大批的糧草物資。
至少在明面上,沒有人挑的出來毛病。
“兄長,他們二人,把幽州邊軍的老底子,全部都帶走了,一人兩萬戰兵,再加上他們的親衛部隊,加起來快小五萬主力部隊了,其余家中子弟曲部,也都是好手啊。”
司馬敏言語之中,頗為不甘,覺得田豫二人帶走了幽州的主力,只留下了一個空殼子給他們司馬兄弟。
司馬懿微微一笑,沒有繼續逗弄孩子,讓四歲的司馬昭跟著七歲的司馬師去後院讀書。
而後,他雙手背到身後,看向遠處的天空。
“若非如此,我如何能留在幽州,又如何能把他們兩小子弄過來。”
“去年陛下南渡黃河,攻略洛陽失敗,就想要調我南下,在軍中輔佐。”
“可南面軍中,也不是那麼好待的。”
他走上前來,拍了拍司馬敏的肩膀,長嘆了一口氣。
“當年魏武在時,便說我狼顧鷹視,有不臣之貌。若是宗室之中,無人可用,需用外姓謀主,我自然當仁不讓。”
“可如今,鄧王聰慧,多有奇謀,善于算計。陛下身邊,有我無我,已不重要。我若南下,不過是和鐘繇,閻圃一樣,在鄧王身邊,當個參贊罷了。”
司馬敏似乎還是不接受。
“可即便是將兄長外放,如今幽州局勢,好不容穩住,他們卻將主力大軍調走,如此一來,豈不是給了袁尚公孫康可乘之機,更是陷我們兄弟于陷地。”
司馬懿笑道︰“若非如此,如何能顯示出我的本事?”
“這建議,本來就是我給陛下提的。”
這一下,司馬敏更加糊涂了,他不知道司馬懿為何要這麼做。
司馬懿見周圍已經無人,拉著自己的幼弟回到堂中坐下。
“你以為曹魏和西楚,誰的贏面大?”
司馬懿的這個問題,司馬敏脫口而出。
“自然是西楚,但我曹魏,還有鄧王,還有兄長。南面季漢諸葛亮,也會協助。”
但司馬懿卻搖頭︰“在我看來,西楚拿下天下的可能,已有八九分。只要士頌自己不犯錯,只要他老老實實听賈詡的勸,如今這局面,他已經穩了。”
“而我司馬家,可是上了他西楚的必殺名單的。”
“大哥雖然在南面,但早就和我們斷了關系,而且我隱約覺得,士頌此人,對我司馬家頗有意見,那所謂的必殺令,就是針對我們家而來,不給我們司馬家活路。”
司馬敏苦笑一聲,顯然沒有听明白司馬懿話語中的意思。
“是啊,我們父親司馬防,可是有大恩于曹公的,我們司馬家也因此和曹魏綁在了一起,難以分開。”
“不僅僅是這點。”司馬懿本想解釋一二,但想想自家兄弟的能力,最後還是把自己的一番猜測給按下了。
當年士頌趁著赤壁大勝的東風,收取荊州,攻入司隸時。司馬懿作為副都督,輔佐賈逵在關中和士頌大軍糾纏。
那時候,士頌居然特地派黃忠來“斬首”自己。
當時那種情況,怎麼看,按照正常邏輯,士頌都應該去針對賈逵,而不是自己。但士頌就偏偏派出黃忠來針對自己。
後面,士頌的諸多謀劃中,都對自己透著一股殺意,這種殺意,和士頌對其他曹魏文物的敵意,全然不同。
雖然說不上什麼,但司馬懿知道,在士頌心中,對他司馬懿的印象絕對不好。
想到這里,因為有些事,必須自己這個弟弟去做,他也只能再次站起來,確認周圍沒有人,隔牆也沒有耳朵,他才壓低了聲音,把自己留在幽州的規劃說了出來。
“如今,西楚那邊,雖然還沒有松口。”
“但前有荀肅,後有蒯良。”
“他們一個是曹魏骨干家族,一個是荊州叛臣,都在士頌的必殺名單上。”
“但他們兩人如今是頂著被士頌斬殺的風險,拼死給士頌出力,雖然背後的家族,依舊還是要被士頌斬草除根,但他們二人,以及他們的小家,似乎有一線生機。”
司馬敏眼楮睜得大大的,此刻,他總算是明白了司馬懿為何要留在幽州了。
“兄長是打算,帶著幽州,一起投降西楚。”
“拿整個幽州,當投名狀,當我司馬家的買命錢?”
不得不說,司馬敏的想法有夠直接。
而且,若是司馬懿真就帶著幽州反了,宣布投入西楚麾下。對于士頌而言,還真不好處理。
雖然大概率,還是會想辦法弄死司馬懿,但明面上又得演好幾場戲了。
結果,司馬懿冷笑一聲,露出為難的表情。
“若是田豫他們這麼做,或許夠了。”
“但是我們司馬家,這麼做,絕對不夠。士頌一定還會想辦法滅我滿門,師兒,昭兒一樣會死。”
他盯著自己兄弟看了片刻,無奈笑道︰“說來可笑,我看到的唯一生路,居然是公孫康那個廢物想出來的辦法。”
“還記得上次我們和遼東軍作戰,從那些俘虜口中得到的情報嗎?”
司馬敏略微回憶,立刻明白司馬懿指的是什麼。
“兄長是說,那公孫康準備幫著士頌牽扯我們幽州軍力,而後在士頌滅了我大魏國後,他公孫家直接把遼東諸郡都獻給楚國。”
“而他自己,則在楚國的幫助下,向東北進軍,滅扶余國,建立安東都護府的謀劃?”
司馬懿這才點頭。
“目前看來,我唯一的活路,便是留在幽州。”
“若是陛下和鄧王,終究敗給了士頌。我獻上幽州不說,還幫楚國拿下遼東。後面也不求在楚國任職,也不用楚國給與幫助,我自己帶著人去平扶余國,去滅挹婁國。”
“在楚國疆域之外,建立安東都護府,還完全接受楚國的統治。”
“那時候,我也不求士頌饒命,我將師兒,昭兒過繼給你,自己死在東北,解除士頌對我的猜忌,只求留下師兒,昭兒一命。”
“如此貢獻和功勛,又無威脅,所求不過血脈得存,或許能換來一線生機。”
司馬敏听了,連連咂舌,心說若是你真的做成了這些事,把幽州,遼東,扶余國,挹婁國的疆域都佔據了,完全都可以自己成立一個國家了,何必白白便宜士頌。
扶余國,後世的東三省地區。
挹婁國,後世的外新安嶺以北,所謂的遠東地區。挹婁人,更是滿族先祖民族之一,在三國時代的歷史資料中,《魏書》對其有記載,說是有來中原朝貢。
接著,司馬懿的語氣輕松了一點,把話又轉了回來。
“當然了,若是陛下和鄧王能大勝一場,甚至是能在兩軍陣前,擊殺了士頌,那天下局勢,當有巨變。”
“而我,孤身一人,穩住幽州局勢,為前線提供兵馬糧草,怎麼看也是有功無過,我在曹魏,自然無事。”
“後面起兵南征,一樣有用得上我的時候。”
司馬懿的算盤,打得很精明。
說白了,司馬懿的謀劃和打算,都是從他司馬家的利益,甚至是從他司馬懿個人的利益角度出發。
而後再來考慮國家的利益得失。
“所以,兄長在幽州謀劃的一切,都是為了能留在幽州主政。而把田豫等人,還有效忠于他們,效忠于曹魏的幽州邊軍,也一起送走,也只是為了方便掌控幽州?”
司馬敏猛然發現,自家兄長,果然是好算計啊。而後,猛然想到這麼做的危險,他立刻詢問道。
“都說鄧王神童,聰慧過人,他難道沒有看出來嗎?”
司馬懿對此,無動于衷,臉色上沒有絲毫異動。
“不過是利益使然罷了。”
“我上書朝廷,給陛下提了兩個建議。”
“其一,袁尚和公孫康已經退兵,如今幽州局勢穩定,我可以帶著曲部,押送一批物資南下,到軍中效力,去給鄧王當副手。”
“其二,讓田豫和牽招率領五萬幽州邊軍主力精銳南下支援,而我依舊帶著自家曲部,重新在幽州招募青壯,對抗東部鮮卑和遼東聯軍。”
“你說,對于陛下和鄧王而言,現在這種局面下,是我司馬懿一個普通參謀重要,還是田豫,牽招,以及他們麾下的五萬百戰精銳重要。”
“若是能留下我一個人,就能穩住幽州軍陣局面,換得兩員上將,五萬精銳馳援。即便是有一些隱患,例如幽州被我司馬懿掌控。”
“兩相取舍之下,你以為陛下會怎麼選?鄧王會怎麼建議?”
是啊,這種情況下,面對士頌和西楚二十多萬主力大軍,曹丕自然是期望自己手上的主力戰兵,越多越好。
這也算是一種無解的陽謀,曹丕必然選擇五萬精銳。
此時此刻,司馬懿一個人,是頂不上五萬精銳部隊的價值的。
“可兄長,即便是你謀劃得逞,這幽州如何守住,現在我們的情況,可不妙啊。”
司馬敏的擔憂,司馬懿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哈哈哈!”
“若是別人在這里,或許有些麻煩,但在我看來,東部鮮卑三部也好,遼東聯軍也罷,不過都是些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為兄的謀劃和打算,已經告知于你,你先去布置招募新兵之事。”
“後面諸多安排,可要按我的謀劃來行事,我司馬家,已經被逼到絕境了。”
末了,司馬懿緊緊握住自家兄弟的手,這時候,他能信任,能用的人,也就只有自家的兄弟了。
城南,五萬曹魏主力,正浩浩蕩蕩,向南進發。
田豫和牽招對視一眼,都默默讓身邊的親衛散開。
“國讓,你說司馬懿這番安排,是公心為國,還是私心作祟?”牽招神態上帶著疑惑,對于司馬懿讓他們率幽州精銳南下,還提供了大量的糧草物資。
怎麼看,司馬懿面上都沒有任何問題,但他總覺得不對頭,總覺得司馬懿此舉,別有用意。
田豫回頭,遠眺了一眼幾乎已經看不清的薊城。
“就是你想的那個意思。”田豫倒是直接。
“我想說的意思,是什麼意思?”牽招被田豫的直接,弄的有些為難起來,有些話,他覺得不能直說。
“司馬之心,路人皆知。”
“但像他這樣,國事,私事,都不耽誤,我也無話可說。”
“此番南去,助陛下和士頌一戰,若是能贏,這幽州給司馬懿掌控又如何?”
“若是主力大軍敗了,有沒有這幽州,又有什麼關系呢?”
還是田豫想得明白,看得透徹。
別人司馬懿在行動上,並沒有辜負魏國,盡心盡力,把自己能做的事都做了。
若是曹魏在冀州輸掉了,別人司馬懿在幽州,不論做什麼,也都于事無補,還不如讓司馬懿帶著幽州投降,讓幽州百姓免去戰火。
若是曹魏在冀州贏了,司馬懿想要佔據幽州,進行半割據,那更不可能,何況別人司馬懿也沒有背叛,是正正經經的,曹魏任命的幽州留守。
有些事,心知肚明即可。
“那你說,我們能贏嗎?”牽招又問。
但這個問題,田豫這里,沒有答案。
他沉默許久,只能說。
“我希望我們能贏。”
“我也會全力以赴,為贏得勝利而努力。”
說白了,也就是︰盡人事安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