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的事情,倒是簡單了。
步練師也好,孫權其他的後宮女眷也好,直接被帶走了。
任憑孫權的子女如何哭喊,只能看著這些嫡母姨娘之類的女眷,被拖走。
而後,士頌收了孫權的印綬,接受了孫權的投降。
不過,他也只是保證自己現在不殺孫權,而是將孫權軟禁起來。
順便給了孫權一個任務,讓他親自去寫投降公告,而後傳檄江東。
“報。”
等到士頌走進吳王宮內,倒是有新的消息傳來。
“季漢使者簡雍,已經入城,前來求見,說是有要緊之事。”
按照士頌的打算,本來是準備在孫權的宮殿里面,召見一下“東吳群臣”,尤其是那些已經“臨陣起義”,或者明確投降的人。
在楚軍都已經打到家門口了,要麼投降要麼死的情況下,這些人宣布“起義”,士頌一直想不明白,這種“起義”,和投降有什麼區別。
老老實實說投降不好嗎,非要給自己臉上貼金。
但簡雍急匆匆跑來見他,他倒是沒有預料到。
“簡雍此來,是來討要地盤的。”賈詡不等士頌詢問,直接開口。
“料他季漢軍隊,此刻已到大江北岸,若是劉備動作快,廣陵郡那邊也出兵策應的話,吳郡在北面的幾座重鎮,想來也都已落入劉備手中。”
這話說完,旁邊的楊修立刻急道︰“難道又要和季漢開戰?太尉大人不是說,我軍可佔據長江以南,江東各州郡嗎?”
“若是吳郡北面諸城都被季漢佔據,我們如何隔斷長江?”
士頌笑道︰“所以簡雍此來,是想要以吳郡北面的那幾城,和我換江北廬江郡的半個郡嗎?”
賈詡點頭,而後輕聲道︰“只怕,還想要孫權的命。”
等到士頌坐在了孫權的王座上,賈詡,楊修等人分立左右,簡雍也被傳召進來。
“季漢簡雍,拜見楚王。”
士頌忽然調侃道︰“在這吳王宮殿內,拜見我這個楚王,簡大人感覺如何?”
簡雍卻神態自若,拱手道︰“吳王孫權,反叛朝廷,襲殺漢壽亭侯關羽,為朝廷所討伐。”
“如今楚王響應朝廷,滅了東吳,朝廷上下,多有嘉獎。”
“听聞孫權已經繳械,不知楚王何時,獻俘闕下?”
士頌看了賈詡一眼,心說還真被賈詡說中了,對于劉備而言,孫權這個人,是一定要拿到手上的。
“簡大人說笑了,這孫權既然已經投降于我,自然是我的俘虜,我自會處理,就不勞煩季漢皇帝陛下操心了。”
簡雍知道士頌這是在提條件。
他也實話實說,直接道︰“我家陛下,已經滅了呂蒙,收復淮南,三將軍提領一軍,就在長江北岸。”
“廣陵那邊,也有安排,想來丹徒,曲阿等城,也已入手。”
“我家陛下之意。楚王平叛有功,南面沿海的故會稽郡,以及故豫章郡諸地,可分封給楚王。”
“至于吳郡,丹陽郡,九江郡,廬江郡,自然是收回朝廷統領。”
他口中的故會稽郡,和故豫章郡,便是以東漢朝廷對于揚州的劃分中,那兩個大板塊的會稽郡和豫章郡。
這兩個郡在東吳手上都被劃分成為了七八個郡了。
“不對吧!”
楊修這時候站了出來。
“當日季漢讓出虎牢關,向我西楚求和之時,可不是這麼說的。”
“當時你們邀請我們一起出兵江東,說好了各憑本事,如今長江以南,你們除了趁亂偷佔了吳郡的幾個城池外,又有什麼作為?”
說到此處,楊修眼里閃過一絲寒光。
“莫不是你們季漢的奸相諸葛亮,又在耍什麼陰謀詭計?想要空口無憑的一句話,就要我家讓出兩郡之地?”
“呵呵。”
不喜主動出聲的鄭度,此刻也冷笑一聲,說道︰“廬江郡有一大半都在我楚國手上,難道也需要讓給你們季漢嗎?”
“若是如此,季漢皇帝陛下,是想要繼續逼迫我楚國開戰了嗎?”
鄭度話音落下,周圍文武,一個個都盯著簡雍,目光中,滿是敵意。
簡雍環視周圍,繼而哈哈一笑,心中有了自己的盤算。
“果然啊,就和元龍說的一樣,這士頌也好,楚國文武也好,早就存了隔斷江南的打算。”
他看向士頌,說道︰“楚王,不如這樣,若是楚王將孫權交出,我季漢可以將長江以南的丹陽郡和吳郡,也一並分封給楚王。”
“但北面廬江郡,我們還是以尋陽為界,交給朝廷管理的好,楚王以為如何?”
其實這個條件,已經是楚國可以接受的了。
但士頌依舊搖頭,他還想要更多。
“孫權現在,我還需要他為我安撫江東降臣,若是交出去,我怕江東會出亂子。”
“至于你家想要廬江郡,就拿丹徒,曲阿這些地方,換我大半個廬江郡,我怎麼看也是自己吃虧。”
見士頌不願接受季漢的條件,很可能讓季漢西楚,再次陷入全面戰爭,簡雍心里,有些急了。
去年和士頌鏖戰于河南尹,季漢失去了洛陽地區,讓出了虎牢關。
今年又和呂蒙鏖戰于壽春,合肥。
即便是中間有過幾個月的休整,但季漢的軍隊也好,國力也好,早就承受不住了。
更別說關羽兵敗,把淮南軍團損失殆盡。
季漢現在,需要時間來恢復。
他的腦海里,忽然想到一個點,而後露出了笑容。
“楚王說笑了,听聞楚王東征,這江東文武,地方世家,哪個不是望風而降。孫家的嫡系部隊,早就死得死,散得散。”
“沒有這個孫權,這些江東門閥,歸順的反而更加迅速。楚王和這些江東大族之間,對接起來,更加的方便。”
是啊,若是沒有了孫權,江東那些投降的文武,本來就和孫權關系微妙的江東世家,士頌反而更好治理。
這些人一般都是些不要臉的東西,他們會扯著喉嚨說他們本來就和孫權不對付,本來就心向楚國,不過是因為孫權,而被壓制了而已。
反正沒有了孫權,也沒有人可以和他們對峙。
此外,把孫權交給劉備處置了,這些人為士頌效力起來,也沒有心理負擔。
他們的主公孫權,都的下達投降命令了,他們的投降,又算得了什麼。
即便是劉備把孫權怎麼樣了,也不妨礙他們繼續心安理得的給士頌效力。
“對于楚王而言,把孫權交給我們,反而是為楚王省下了一個大麻煩。”
簡雍拱手道︰“我們帶走孫權,免去楚王的麻煩,同時讓出吳郡北面,楚王則將廬江郡西面,交給朝廷。”
士頌本來想要直接拒絕,在他看來,東吳已滅,按照賈詡的大戰略安排,現在是可以滅季漢的了,也應該要滅季漢的了。
但他不經意間看了看賈詡,卻見賈詡微微點頭,示意他同意。
幾乎在一瞬間,士頌明白了賈詡的意思。
是的,季漢這兩年損失不小,現在需要恢復。
但我們西楚,同樣損失不小。
雖然洛陽那邊開戰損失的人手不多,江東這邊也算是順利。只是這兩年打下來,還是有損失的。
另外,佔據了洛陽,佔據了江東,這些地盤需要治理,勝利的成果需要轉化。
“我最多,只會把孫權一人交出去。”
士頌話到了嘴邊,在拒絕和同意之間,決定折中一下。
季漢不是要孫權嘛,那行,就把孫權一個人給出去,但是孫家滿門,包括孫權的兒子女兒,繼續留在江東。
後面,他還把孫策的遺腹子孫紹推出來,用“孫策之子”的名頭,在這種情況下,安撫人心的作用,不會比孫權差多少。
“可以,我家陛下,只要押著孫權活祭漢壽亭侯即可。”
簡雍也是劉備原從派系,更是劉備同鄉,劉備起兵開始,他就跟著劉備了,知道劉備和關羽之間的情誼。
更是明白拿孫權祭奠關羽這事,對于劉備有多麼的重要。
“今日我新定秣陵,許多事物還需時間安排。”
“簡大人還請稍等幾日,後面我自會安排人,與你對接。”
士頌同意了簡雍的請求後,幾句話把他打發,繼續在這吳王宮殿等待著。
很快。
先是蔣干,帶著“江東二張”為首的秣陵城內,東吳眾臣前來。
後是徐庶,在甘寧的護衛下,押著他們那一路部隊的俘虜和歸順之人,也來到了吳王宮殿。
最後,是收到了孫權投降的詔書後,心不甘情不願,來到此間的“東吳忠義”。
“拜見楚王。”
這些人里面,自然還是張昭最有眼力勁,第一個上前,帶頭給士頌行禮。
跟在他身後的東吳文臣,見他領頭,也都跟上前來,一一給士頌行禮。
在尋陽就投降了的呂範,秣陵城內的張 ,吾粲,胡綜。
還有在南面被俘虜後,現在才歸順的駱統。
這些“東吳降臣”的謀士的派系,多半還是會以張昭領頭,後面逐步和江東四姓中早早就跟隨自己的顧雍合流。
名義上是東吳派系,但實際上和西涼派系依附于賈詡的荊北派系一樣。
這些人都會依附于荊南派系中的清遠派系代表顧雍那一條線上。
士頌為了安撫他們,笑嘻嘻地走到張昭這里。
“子布先生,乃是江東大才,這日後如何安定江東,還需要先生出來牽頭啊。”
只是士頌後面的話,讓張昭等人的心,涼了半截。
“我的新法,想來諸位還有些不理解,對于一些細節,還不清楚。”
“不過,不要緊。我會讓人好好給諸位介紹講解一番,到時候,還請諸位幫我落實到位啊。”
張 和呂範對視一眼,心說在自家院子里,蔣干就和自己說清楚了,自己歸順後,想要活下來,唯一的存在價值就是幫助士頌推行新法。
而士頌的新法,便是均土地,興教育,行科舉,打斷門閥世家對于田產,對于知識的壟斷。
更是為底層百姓,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晉升體系。
他們這些人,將沒有走後門的機會,只能老老實實地跟所有的底層百姓,去公平競爭,去參加科舉。
當然,士頌也留了一條路給他們,那就是所謂的“散官”體系,一種虛職的頭餃類官職。雖然是官,但無法參與到實際的軍政事務中。
若是不願意接受,也行,士頌還有最後一條底線。
那就是︰沒有你們這些世家大族,對他很重要!
你們不接受,那你們就去死!
殺光你們全族,挖了你家祖墳,你們家的田地,你們家收藏的典籍不就成為無主之物了,是不是那時候,就可以分開普通大眾了。
“喏,我等一定盡心竭力,幫助楚王,不,幫助大王,在揚州完成新法的執行。”
張昭應該是早有心理準備,又或者是被人暗示了什麼。
此刻,為了能活下去,什麼條件都答應下來先。
士頌對張昭,對江東這些怕死的世家代表們,還是很放心的,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後,他們都會老實把資產交出來。
“大王,江東之新法推行,可能和其余地方不同,當先改革戶籍,讓江東諸世家交出僕從曲部,而後再整理田地分配,和教育科舉。”
徐庶特地趕回來,可不僅僅是押送俘虜這麼簡單。
這次江東這邊的政務,只怕依舊還是由他徐庶牽頭。
至于張昭,張 ,呂範這些人,或許會留下幫個忙,但實際上,依舊還是徐庶拍板。
而徐庶的意思,則是其他什麼都可以放下,先把這些江東世家繳械了,讓他們手上不能再聚集起軍隊來,才是最關鍵的。
否則,後面和季漢起沖突後,這些人在南面,說不定就要搞事情。
“元直之言,甚合我心!”
士頌連忙認可,而後轉頭看向了投降的江東武將們。
這些人,以賀齊父子領頭,全琮,周魴,于詮,凌統,吳碩,張彌,韓綜等將都在。
其中,周魴,于詮,凌統三將,是看到了孫權的投降詔書後,才選擇了投降。
周魴,于詮二人也就罷了。
可凌統這里有點麻煩。
準確來說,全琮,凌統,韓綜三將的父親,都死于楚軍之手。
不過,全琮的父親死前,親口讓全琮投降。其實也是為了保全家族。
韓綜又是個不要臉的,貪財好色,輕易可以拿捏。
只有凌統,這個講情誼,講道理的人,也是最讓士頌為難的人。
歷史上,凌統在東吳,被活活憋屈死。
明明他們凌家,一直就跟著孫家打天下,父親凌操為此還被甘寧殺了,但是隨著甘寧投入東吳,證明有存在價值後,孫權對于凌統的態度就變了。
孫權也好,呂蒙也好,都勸說凌統,你爹死的時候,甘寧還不是自己人,那是戰場廝殺,是兩家敵對,是公事,現在不能殺甘寧報仇了。
後面,呂蒙自己的下屬被甘寧殺了後,呂蒙知道自己打不過甘寧,直接是擂鼓點兵,集合軍隊就直接沖甘寧軍營,也要殺甘寧報仇。
這個時候,呂蒙把勸說凌統的話,全部都拋于腦後了。
可惜那時候,凌統已經因為憋屈,早早郁郁而終。不知道勸他不要為父報仇的人,因為自己一個屬下被殺,就要帶著軍隊和呂蒙火拼。
只許自己放火,不許凌統點燈,這種不要臉的規則,被東吳玩得爐火純青。就是欺負凌統是個老實人。
整個東吳,也就只有凌統,因為有學識,有涵養,結果就被東吳集團,給“君子欺之以方”了,真就以為自己不能為父報仇。
不過若是帶入凌統自己的視角,也能明白他的難處,他固然可以不顧一切,拼死報仇。
但殺了甘寧之後呢?
他母親怎麼辦,他凌家銳士,他表哥,二舅,三姑父死後,留下的親眷怎麼辦?
這個時代,可不講究一人做事一人當。他要是真敢在內部火拼,這些凌家銳士,摯愛親朋的家眷親屬,都不會有好下場。
凌統是理智的,更是看重感情的,所以歷史上,最終他只能自己忍受這份憋屈,郁郁而終。
士頌也是明白了這點,才放心接受凌統的歸順,讓他此刻出現在這大殿之上。
“諸位。”士頌盯著凌統看了看,而後拱手道。
“今日諸位既然願意相信在下,那過往恩怨,我自是不會再提。”
“諸位麾下軍隊,我也會按照楚國軍制,進行改編。”
說著,士頌手指抬起,指向陸遜。
“這位陸遜,諸位即便不認識,也應該知道他陸家。”
“後面,江東這邊的軍旅事務,都會交給他來牽頭,江東鎮軍,或者叫揚州鎮軍的打造,也請諸位多加配合。”
“喏!”這些江東降將,轟然應聲。
士頌點點頭,又道︰“我也是先小人而後君子,諸位的家人,我會接到襄陽或者武陵居住,還請理解。”
這些人手上的軍權,士頌可以輕易拿走。
但這些人投降之後,自己不可能不用,若是這些人以後起了什麼心思,或者被劉備給策反了,自己多少還是得防上一手。
讓這些人手上捏兵權的人,交出人質,也算合情合理。
還好,眼前這些人都,明白他們此刻必須低頭。
至此,江東再無反抗力量。
整個長江以南,逐步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