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城內,吳王宮。
彌漫著一種棺槨般的死寂。
孫權坐在他的吳王寶座上,低著腦袋,好像在做思考,但卻又好像只斗敗了的公雞,垂頭耷腦的,沒有一絲生氣。
也不能怪他,此刻東吳,已經千瘡百孔,已經是一個等死的人了,怎麼可能會有什麼朝氣。
此刻,會稽郡那邊的防線也被擊穿的消息,也送了回來。
徐晃、甘寧的部隊,再次進入了吳郡,要不了多久,便也能來到秣陵。
而城外,西楚的樓船也終于到達。
孫權也好,東吳剩余的文武也好,站在石頭城上,看到西楚的樓船後,他們都明白了為何魯肅會敗得那麼慘,為何有消息說,黃蓋直接被樓船碾死了。
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士頌的部隊,在秦淮河西面,建立軍營,隨時可以渡河來強攻秣陵。
此刻的吳王宮內,還願意听召喚,走到殿內來的人,也都是東吳最後的死忠了。
雖然孫權早就下達了命令,讓秣陵城戒嚴,封禁。
但都到這個時候了,孫權的命令,下面的人,又有幾個人可以完全執行到位呢?
甚至不少江東門閥世族,都通過自己的渠道,偷偷離城,跑到周邊鄉鎮,乃至于山林間“隱居”起來。
願意留下來,還能有幾分見識,被孫權請到吳王大殿上來的人,屈指可數。
文臣之首張昭,須發盡白,腰背佝僂得如同風中的殘燭,緊閉雙眼,仿佛不忍再看這亡國的景象
他的身旁,張 ,諸葛瑾,吾粲,胡綜個個神色暗淡,面如死灰。
倒是另外一側,即便是局面敗壞至此,孫權的親衛爪牙董襲,依舊昂首站立,眼中依舊帶著戰意,那是一種明知是死,也會義無反顧的決絕。
其余凌統,吳碩,張彌,許晏諸將的神色,則多是無奈神情。
如今楚軍已到門前,當如何應對,這便是孫權找來他們想要問詢的事。
只是現在這種情況,哪里還有什麼破局之法。
順便,和孫權一起,見一見西楚的使者。
“楚國使者蔣干,鄧芝覲見。”一個內侍的尖聲通報後,寂靜的吳王宮殿上,可以清晰的听到腳步聲,由遠及近。
殿門之外,蔣干在前,鄧芝在後,身披整潔的楚國使者袍服,臉上都洋溢著勝利者的倨傲,步履從容地踏入這彌漫著亡國氣息的吳王宮殿。
蔣干的目光掃過東吳諸臣那一張張無奈,絕望,甚至木然的臉,嘴角勾起了一絲輕蔑的笑意。
“楚國使者蔣干,拜見吳王。”
說著,蔣干和鄧芝微微拱手,連身子都沒有彎。
這種態度,讓孫權的親衛隊長董襲,十分不滿。
他上前一步,大聲呵斥道︰“此乃我江東之主,吳王殿下,和你家楚王平級,你們二人為使,為何不大禮參拜?”
蔣干和鄧芝相視而笑。
“上邦之臣,不拜下國之主!”鄧芝輕笑一聲,用眼角輕瞥了董襲一眼。
這樣的態度,越發讓東吳諸將憤怒。
董襲更是怒目而視,吼道︰“大膽!就以你們二人不敬之罪,我就能把你們二人給砍了!”
“哈哈哈。”
這時蔣干也笑了起來,說道︰“也難怪東吳會殘破到如此地步,偌大一個江東,居然連我們兩個普通使者,也會如此畏懼苛待。”
“豈不知,東吳上下,前路怎麼走,都在今日這場會面之中嗎?”
董襲還想繼續爭論一二,卻被身旁的凌統攔住。
凌統好歹是個聰明人,知道現在這情況,不是吵架的時候。
而孫權,也已經挺直腰背,強撐一絲威嚴,說道︰“貴使遠來,所為何事?莫非是楚王想要親來秣陵城內,與孤把酒言歡不成?”
蔣干微微一笑,一點都不在意孫權言語之中的諷刺。
他笑著回應道︰“吳王說笑了,我西楚大軍前來,樓船蔽江,兵臨城下。又怎麼會輕易來城內飲酒呢?”
“听聞當年我家大王和孫討逆第一次見面時,也是邀請他去交州飲酒。今日吳王若是有意,當年的邀請,一樣做數。”
孫權的臉色微變,他听出蔣干話里的意思了。
西楚使者此來,不僅僅是要逼自己低頭,更是要直接逼自己投降。
“蔣干,你是想要我投降嗎?”
既然話說開了,蔣干也不藏著掖著,直接說道︰“東吳水軍盡墨,淮南之地又被季漢奪回,至于南面朱治,也已殞命。”
“我西楚大軍,即將合圍秣陵,季漢復仇之軍,也將渡江。”
“如此局面,蔣干反而想問,吳王為何不降?”
“我主仁厚,不忍見江東生靈涂炭,更念及吳王乃一方諸侯,有故舊情誼,特遣蔣干前來,為吳侯指一條生路。”
說到這里,蔣干頓了頓,目光如電,直視孫權︰“望吳王,順應天命,歸降我楚國。”
“狂妄!”
“笑話!”
一眾江東武將,紛紛出言。
就連拉著董襲的凌統,也正色對蔣干說道︰“蔣子翼,不必在此狂言。我江東兒郎,寧可戰死,絕不苟活!””
董襲更是直接吼道︰“秣陵城堅,城內還有十萬忠勇之士,楚賊想攻城,盡管放馬過來。”
蔣干看了眼東吳諸將,輕輕一笑,根本沒有放在眼中。
他的目光里,只有孫權一人。
言語之中,語氣變得冰冷,赤裸裸威脅道︰“江東兒郎,悍不畏死?可江東有多少兒郎,可供吳王去死?”
“魯肅黃蓋的熱血,擋得住我西楚的樓船?”
“程普朱治的忠勇,擋得住我西楚的兵鋒?”
蔣干的聲音陡然提高,字字誅心。
“吳王若是此刻歸順,讓秣陵城,讓丹陽郡免受戰火,自然可以性命無憂,保全富貴。”
“若是此番不降,哼哼。破城之後,玉石俱焚,孫家全族,只怕無一幸免,就連你孫權本人的首級,也會上交給朝廷。”
“畢竟投降我楚國,吳王也好,諸位也好,尚且還有一條活路。”
“若是等季漢大軍到來,嘿嘿,那為了給關羽報仇,早就殺紅眼了的劉備,可就未必願意接受諸位的歸順咯。”
明明是威脅,明明蔣干的話,十分不好听。
但這個吳王宮大殿內的人,偏偏不知道如何反駁的好。
有聰明人,例如張 ,諸葛瑾這兩人,就知道蔣干不過是在夸大其詞,什麼叫不能投降季漢。
這大殿上的東吳臣子,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可以投降季漢。
唯一一個不能投降季漢的人,估計就是孫權了。
畢竟,殺關羽的人雖然是呂蒙。
但派呂蒙出兵,給呂蒙兜底,給呂蒙下達命令的人,是孫權啊。
若不是你孫權叛亂,非要攻取淮南,派出了呂蒙,那關羽又怎麼會死。
從根子上來說,孫權才是害死關羽的根源所在。
看季漢軍隊這來勢洶洶的樣子,怎麼可能不殺你孫權。
見蔣干如此咄咄逼人,孫權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尤其是蔣干的威脅,在于別人那里也就算了,大不了當個狠話。但是在士頌這里,這種威脅,可就都是實話了。
士頌殺人滅門,挫骨揚灰,那真就是字面意思這麼干了。
孫權還在猶豫,大殿之上的張昭卻承擔不了這份壓力。
他家里宗族人口不少,若是真要抵抗士頌,被士頌確定要滅門,他張昭年紀大了,可承受不了全族被自己害死的那種心理負擔。
“吳王。”
這位江東三世老臣,顫巍巍地出列,老淚縱橫,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大勢已去啊!公瑾,子敬,都已不在,就連程普、黃蓋他們,也都先後戰死,如今西楚大軍圍城。”
“唉!非是我貪生怕死,為了這全城百姓,江東世家,萬千生靈,還有孫氏血脈,老臣泣血懇請,我們降了吧。”
說完,他以頭搶地,泣不成聲。
身邊,諸葛瑾等人,連忙把張昭拉起來。
諸葛瑾很想學著魯肅,給孫權說一句,誰都可以投降,只有你孫權不能投降。
但這話,他怎麼都說不出口。
他諸葛瑾可以死戰不降,那是他姓諸葛。
不論是季漢,還是西楚,真要攻克了秣陵,就他家諸葛府的牌匾,只怕都能保證安全。
說白了,他身上沒有死亡的壓力。
再看吾粲,胡綜等人,哪個不是心有淒淒。居然也是在此刻,默默走到了張昭身後,一面扶著張昭,一面對著孫權躬身行禮。
孫權看著這種情形,本能想要發怒,但最終,卻被一股巨大的悲涼和無力感所淹沒。
最後,他默默閉上眼楮,心中盤算起來。
而蔣干和鄧芝,就站在這里,默默地等著孫權給給回復。
等到孫權再次睜開眼楮,語氣平靜道︰“楚王想要孤投降,行!”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皆驚,目光復雜地看向孫權。
“但孤有三個條件!”
“其一,孤可去王號,但需保留吳郡太守之職,治理丹陽郡和吳郡故地如舊。由楚王加封我侯爵和官職,為楚國藩屬。”
“其二,楚王需要保證,江東士族,不會被楚國清算。兩郡之內,不行他楚國新法。”
“最後,我東吳既然並入楚國,他自然要為我擋住季漢復仇之軍,保證我孫家,不被劉備所害。”
“上面三條,楚王若是不允,孤寧可舉火焚宮,與這石頭城同歸于盡,也絕不投降!”
听完孫權的條件,蔣干也好,鄧芝也好,都覺得荒唐。
都到了這個地步了,你孫權並什麼給出這樣的投降條件。
鄧芝直接說道︰“吳王的條件,似乎有些多了。”
“若是吳王真心歸順,這第三條,自然是無虞,我楚國自然保孫家血脈。”
“可前面兩條,以如今的局面,東吳憑什麼覺得,還有獨立的資格?”
“就憑城內還有十萬熱血兒郎,依舊願為吳王效力!”董襲大喝一聲,帶著周圍的東吳武將站了出來。
蔣干拉住鄧芝,笑著說道︰“談判嘛,自然有來有回,吳王提出他的條件,我們給出我們的兩條,至于能不能成,我們雙方也都可以在考慮幾日。”
“畢竟,徐晃和甘寧的部隊,還在趕來的路上。”
“季漢的軍隊,也剛剛拿下合肥。”
“吳王還有一些時間考慮。”
說完這些,蔣干的話鋒立刻一轉,語氣也加重了幾分。
“只不過有句話想要告知吳王,這越是向後拖延下去,這談判的空間也就越小了。”
他看了鄧芝一眼,說道︰“至于吳王剛才說的條件,且讓我國副使,回去稟報楚王,如何?”
“這麼說,子翼先生,是還準備留在秣陵城內了?”孫權的笑容下,有著幾分警惕。
蔣干笑道︰“如今這局勢,說不定哪一天就有變動。我蔣干也是貪功,想要樁說服一國的功勛。在大軍攻城之前,萬一吳王什麼時候願意退讓了,可以立刻找到在下。”
蔣干的話說的倒是漂亮,意思就是說,只要孫權什麼時候願意無條件投降了,都可以第一時間找到他。
讓他蔣干,得到這個說降一國的功勞。
“好,好,好!你想要留下,那你就留下吧。”
孫權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光芒,有憤怒,有恐懼,也有不甘心。對面這個楚國的使者,是一點都不擔心自己會殺了他。
也是,這種時候了,自己又何必去為難一個小小的使者呢。
等到蔣干和鄧芝離開,孫權想來想去,還是找來了諸葛瑾,董襲和凌統。
他心中還是不甘心,他想要證明,自己給出的條件,對士頌就已經是很大的讓步了。
秦淮河對岸,楚軍大營。
士頌手上也收到了一封加急文書,這是暗組加急送來的“通知”。
歐夫人已經在江陵登上了一艘快船,正順江而下。
不用問,在歐夫人看來,現在便是士頌兌現諾言的時候了,孫堅全族,一個不留!
士頌對江東孫家,的的確確沒有半分好感。
他滅人滿門,殺的世家大族也不差這一個兩個。
只是現在殺孫家,真的好嗎?他這個內心腹黑,思想陰暗之人也有自己的打算。
他是準備勸降孫權,而後等到江東安定之後,隨便找個由頭,就說孫權想要造反,然後把孫家滿門殺了就是。
歷史上,孫權殺士燮的兒子,包括士頌這個身軀原來的主人,都是這麼干的。
但歐夫人,似乎等不及了。
是啊,這個蝮蛇一般的女人,已經等了這麼多年了,如今滅殺東吳孫家滿門的機會就在眼前,她怎麼願意錯過。
而鄧芝帶回來那孫權投降的條件,在士頌看來就是個笑話。
“既然你孫權自己找死,那也就怪不得我了。”
“這江東,大不了亂上一陣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