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第47章 武陵學院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本章︰第47章 武陵學院

    士頌帶著向朗,馮習回到武陵。

    第一時間見了劉巴,馬玄。給他們講述了自己的江北之行。

    “馬良這臭小子,竟讓主公如此冒險,我定饒不了他。”馬玄稍一激動便咳嗽起來。

    劉巴微微一笑,分析道︰“叔常不必如此激動,這次主公在江北,為劉表立下大功。荊州士人都看得明白,主公的智略遠勝劉表。”

    “龐家,習家讓向朗,馮習南歸,就是證明。如今只要我們發展好四郡,不出三年,主公便可有雄兵數萬。到時候,過江取荊北,易如反掌。”

    士頌點頭稱是,但心里卻另有打算,發兵荊北,他可不想等上三年。

    他又向兩人問了許多,了解這半年內,荊南各郡的發展情況。

    劉巴馬玄相視一笑,回稟士頌,如今不過初夏六月,但荊南四郡收到的商業稅收,即便是士頌再三減免,也比他們預計中的要高出許多。

    總計三千多萬錢的稅收賬目出來的時候,兩人還不敢相信,核對再三後,才認可了士頌重商的政策。

    不但如此,士頌推出的文武散官制,吸引了大批的富戶。

    尤其是商賈之家,捐出大批米糧,買了空頭散官之名。

    他們這些人,家里的規制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走在路上,那也是高人一等的官員。

    配合士頌重商的政策,揚州,交州,荊北,益州等地的不少富足商戶,都選擇舉家遷居來了荊南。

    這些人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改變自己的商人身份。

    他們買了士頌的官,即便別的地方不認,但在荊南,士頌認可就行。

    整個荊南的人口,也隨著這些富戶的遷入而提高。

    見兩人說得開心,士頌也對自己的新政很滿意,問道︰“一條鞭法如何了?”

    這事情是由劉巴主要負責,他笑道︰“這個情況也很好,人丁的增長,多半還是靠的這個。”

    “我荊南沒有勞役之苦,每月只用繳納定額官稅,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山民下山。甚至還有其他州郡的百姓,偷偷潛來荊南,就是為了躲避勞役。”劉巴笑嘻嘻對士頌的政策表示了肯定。

    馬玄說道︰“而且我們用收來的稅錢,花費重金,雇百姓修路。即便是交不起稅的人,只要是賣力干活,修一個月的路,也能掙到自己半年的稅錢。錢款流通起來後,百姓也有了活路。”

    士頌笑著擺手道︰“你們不用夸我。以工代賑,古人常在災荒年間使用,我不過是稍加修改而已。”

    見兩人還是笑容滿面,士頌知道他們還有喜訊。便催道︰“還有什麼好消息,就一並說出來嗎。”

    “公子天縱奇才,造福億萬士人學子,此功績,當名垂千古。”劉巴說完,對士頌深鞠一躬。

    士頌連忙起身,將劉巴扶起,接著攔住也要給自己鞠躬的馬玄。

    馬玄說道︰“公子,您要我們研究的活字印刷術,成了!”

    “成了?”士頌立刻明白,為何這兩人要給自己鞠躬了。

    漢朝傳播書籍,多靠人手抄,自己點撥他們使用印刷術,然後是活字印刷,這技術本身不難,難得是你得有這個主意。

    如今活字印刷的技術成型,印刷出來的書籍,當然能造福天下所有士子。

    但士頌還有自己的小心思,他說道︰“這技術,我準備和造紙術一樣,暫不公開。只留在我們自己手上。”

    劉巴馬玄兩人,似乎愣住了片刻。

    劉巴更是微微發出嘆息,但兩人幾乎都在瞬間,就恢復了正常神色。

    馬玄問道︰“公子是想借印刷術,為荊南造勢,收取天下士人之心呼?”

    士頌笑道︰“不是借用印刷術的名聲,而是借用印刷術的力量。”

    “如今天下動亂,想要讀書治學之人,根本找不到好的去處。我準備在這武陵郡內,劃出半個縣,興修一座大型學院,就叫武陵學院。”

    “劃出半個縣!”兩人大吃一驚,他們的腦海中,還沒有大學城的概念。

    而士頌開口就劃出來半個縣,更是讓兩人吃驚。

    士頌笑著給兩人解釋道︰“武陵學院,不僅僅是仿造太學,這里會修建講師和學生的宿舍。”

    “宿舍周圍,還會建立商業街,還有印刷廠也建立在這里面。另外,還會在武陵學院里面修建藏書館,但凡武陵學院師生,都能在藏書館內借閱書籍。”

    “就好像是座專門讀書治學的城鎮,這麼算下來,半個縣或許還不夠呢,不過前期,就用半個縣吧。”

    劉巴看著士頌,微微發呆,自己面前這人的想法,自己真心跟不上。

    若是沒有印刷術,這麼個學院城肯定修建不起來,但有了印刷術,光是這學院內的書籍,就足夠吸引天下士人。

    “若是如此,天下士人,盡入公子手中矣。”馬玄也贊嘆起來。

    但士頌的話,還沒有說完,他繼續說道︰“這些人來武陵學院讀書治學,成才之後,我當然不會放他們離開,當然要收為我所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以後荊南之官吏,除了舉薦孝廉者外,所需吏員,開科取士;為吏者,每年都要考核,若是考核不過者,降級。多次考核不過者,則除去官吏身份。為吏三年後,可以考官,同樣的,為官者,亦需每年考核,考核不過者,降級,直到降為吏員。”

    見兩人還有不解之處。士頌干脆便把張居正改革的另外一部分,也拿了出來。

    一條鞭法是對民用,考成法則是對政府的官員用。

    士頌麾下,若是人才不足,就只能讓自己的官吏隊伍良莠不齊。

    但若是武陵學院能成,手下人才充足,他當然要換上最好的。

    封建時代的吏治,士頌首推張居正的考成法。即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

    說完之後,劉巴,馬玄面面相覷。

    劉巴長嘆一聲,說道︰“若是大漢朝早用公子之法,這天下,如何會亂!”

    士頌心說,大漢朝我管不了。

    現在,我不過是想要開創自己的時代,早日一統中原,北上抗擊胡虜,讓中原免去五胡之亂而已。

    同時,也成就自己的事業,讓自己一遂心願︰若生逢亂世,我豈會只是一門下校吏。

    “好,我這就讓人安排,修建武陵學院。反正收了這麼多錢,總是要用出去的。”劉巴微微一笑,心里已經想好了如何布置。

    馬玄思考片刻後,問道︰“只是若是新修此學院,還需要招募些名士大儒坐鎮才行,不知道公子有意于何人?”

    士頌嘆息道︰“我在荊州,給劉表列過一個名單,包括綦毋、宋忠等人。待會兒,我便派人北上,讓劉表按名單給我送人來。”

    “現在袁術正要找他麻煩,他必定會送人來穩住我。另外,我準備帶著錢南下番禹,見一見我父親,從他那里買些糧草,同時,看看能不能從交州,把劉熙大師請來武陵。”

    “哦?若是能請來劉熙大師,這武陵學院何愁招不到生員。只是劉熙大師可不好請?”劉巴笑著說道。

    當然不會像請你那樣請他,你是治國之才,他不過是個搞學術研究的。

    士頌揣度著劉巴的意思,說道︰“劉熙大師最為著名的,乃是《孟子注》和《釋名》兩本書。我若是告訴他,我能一月之內,把這兩本書各印刷十萬本,只要他願意來武陵講習此書,您看如何?”

    “哈哈哈。”馬玄劉巴都笑了起來。

    在他們看來,劉熙絕對不會拒絕,而且來了武陵學院後,更不會離開。

    士頌休息數日後,和便和歐夫人一道南下,見到了已經率軍進駐番禹的士燮。

    “哼,臭小子,居然跟老子耍心眼!”士燮的態度果然不善。

    “你要花錢找我買糧草?你是不是看你三哥率軍攻入揚州,為父多有支持。而你在荊南,為父就沒有支持你,你心里不舒服是不是?”士燮見面就開始教訓起士頌。

    士頌跪在地上,磕頭說道︰“孩兒不敢,只是交州糧多,也是百姓繳納的糧稅。父親怎麼可以隨便給我帶去荊南,父親如何對交州百姓交代。”

    士燮冷哼一聲,反復念道︰“交州,荊南,交州,荊南。你倒是分得清清楚楚。”

    “在下士交州,敢問士荊南,這糧價要怎麼算呢?”他的語氣里面透著生分。

    士頌听出士燮口氣不對,不敢回話,只能低著頭听訓。

    旁邊的歐氏替他辯解道︰“老爺先前說過,清遠讓頌兒自理,這荊南之地,他沒有用交州一兵一卒,用清遠一縣之地的力量打下來的,這孩子想當然的以為,荊南就是他自己的了。”

    “你和士徽,一個北上荊州,一個東出揚州。世人都以為,是我派出自己的兩個兒子,去爭天下,可事實呢?不過是你們兄弟相爭罷了。”士燮的語氣里,充滿了頹廢之氣,仿佛在這一瞬間,老去了許多。

    既然話說的明白了,士頌也不退縮,又給士燮磕頭道︰“三哥是家中嫡子,頌兒不敢相爭。交州日後定然是三哥的,孩兒心中即便不甘心,也絕不敢和三哥作對。”

    “孩兒只想著在亂世中,開拓一片自己的基業。還請父親成全。”

    “你。”士燮指著士頌沒有說話,又看向歐氏,吼了句︰“都是你教出來的好兒子!”

    “老爺息怒。”歐氏也跪了下來,流出眼淚哭道︰“頌兒再怎麼說,也是老爺的兒子,他不服輸的脾氣,不是和老爺一樣嗎。”

    “說到底,他只是想向老爺你證明,他這個兒子也不差,也沒有愧對交州士家的門楣,他性子里面的剛強,也是想要老爺更多的關愛啊。”

    歐氏這麼一說,士燮沒有繼續吼下去。

    只是靜靜地盯著士頌看了半天,嘆息一聲,說道︰“罷了,荊南那邊,我說過不管,我就不會管。你自己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吧。”

    “交州的糧草,我按市價賣給你便是。我只希望,你和你三哥,日後不要學袁紹袁術兄弟那樣便好。”

    “多謝父親。”士頌知道,士燮終究是認可了自己荊南的獨立。

    就算是日後傳位士徽,荊南還是自己的。

    而且,士燮的位置,能不能順利傳給士徽,還未可知。

    士頌甚至起了不好的心思,實在不行,讓母親想辦法,除去自己這位嫡親哥哥就好。

    他在交州大肆購買糧草運去荊南,為了方便,還在桂陽和零陵兩地修建糧倉。

    同時,他繼續派人到益州和荊州、豫州收購糧草,分別在武陵和長沙,也修建了糧倉。

    總之,他盡可能的,把自己手上的閑錢,都換成了糧草。

    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帶著印刷出來的《孟子注》和《釋名》兩本書,找到劉熙。

    給劉熙介紹了自己對于書籍的印刷能力,描繪了武陵學院為天下士人學子教書的藍圖。

    劉熙听罷,當即同意和士頌一起返回武陵,住進了修建中的武陵學院。

    喜歡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47章 武陵學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47章 武陵學院並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