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黎衛彬很清楚,年家華如果真的要動,肯定不可能是往下走。
西江這個地方跟江南的情況差不太多,經濟上可以說是半斤八兩。
但是當初調任昌江市委書記之後,年家華一反常態地沒有對昌江的人事進行調整,而是大刀闊斧地改革了行政機關的辦事流程和工作作風,再反過頭來用制度和工作對人事問題開展了“拔釘子和補漏洞”的動作。
這種做法不僅僅確保了整體局面的穩定,而且行之有效地改善了昌江的工作效率和風氣。
連續兩年時間,不僅僅昌江社會面上的評價都很高,而且這兩年的經濟工作也完全算得上是卓有成效。
“這是好事情。”
“現在這個時間點動,我看姨夫恐怕是要上副書記的帽子了。”
電話另一頭。
盡管跟黎衛彬的推斷相仿,但是關于這個問題,年學成也不好多說什麼。
不過自己這個妹夫說的對。
對他們兩個而言,自家的老頭子如果能更進一步,那自然是好事情。
實事求是地說,不管是在做事情的魄力方面,還是在為人處事的頭腦上面,他都不如黎衛彬。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如果沒有老頭子這條路的話,在官場上,他年學成想走到現在這個位置,可能性其實並不大。
至于黎衛彬……同樣如此。
如果沒有老頭子,這家伙能不能走到松和縣委書記的位置上?
他年學成不敢小瞧天下英雄認為黎衛彬能力不足,但是肯定不會這麼快。
還不到三十周歲的縣委書記,不要說在江南省,恐怕就是放眼整個官場也再難找到幾個這樣的人物了。
……
暮色沉沉,早春的晚風里還透著絲絲涼意。
站在書房的窗戶口上,推開兩扇窗戶,看著小區對面城關大道上川流不息的車流,黎衛彬的心底其實很平靜。
遠處的霓虹燈交織,橘黃色的燈火染透了半邊天。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下來。
不知不覺,自己在松和已經度過第四個年頭了。
其實有時候他心里也會想,自己在松和這些年,到底要給松和這個地方留下一些什麼?
是一套好的工作方法和一條富有潛力的發展路子?
還是在經濟上有所突破,讓群眾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一個比較大的改觀?
如果是後者,其實這個目標他已經達到了。
從幾年前出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開始,他一直都在不惜一切地推動經濟工作向前邁進。
如今隨著早期的經濟戰略布局基本完成,松和縣不僅僅在年經濟產值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人均收入方面其實也已經完成了一次大的飛躍。
從這個角度來講,他黎衛可以問心無愧地說自己對得起組織上的培養,也對得起松和縣群眾的信任。
但是為官一任。
又有幾個人不想留名留姓?
他黎衛彬同樣想做出一些超越常人的成績。
更何況,縣處級這個階段,對一個干部的成長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基石作用,或許今後在松和的這一段經歷,將會成為他黎衛彬勇攀高峰最大的底氣所在。
要知道,當年他來松和的時候,這個地方幾乎具備了所有落後地區所共同存在的特點,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形式主義,思想守舊,缺乏遠見等等。
這些年松和的發展速度很快,但是有些方面仍然存在極大的短板,比如發展的思想問題。
實際上他也察覺到了,在松和這個地方,那種小富即安的觀點仍然有很大的市場,上到干部,下到群眾,仍然認為眼下的松和已經相當不錯了,沒有必要再去拼更大的藍圖。
當然,這只是一小部分人。
但是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發展的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發展的成果還沒有做到真正激起全縣所有的人內生的一種自豪感、榮譽感和奮斗的熱情。
為什麼東海的發展一日千里?
為什麼南邊的鵬州市能在幾十年間可以做舊衣換新顏?
政策是一方面,但是持續保持發展的根本原因,恐怕還是內生的那種進取精神和拼搏精神。
這種精神的存在支撐著他們的干部群眾一刻都不想停歇,要做就做到最好,做到第一。
所以從這個角度,他能做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而且是任重而道遠!
……
不管黎衛彬猜的對不對。
或者年學成的消息屬實不屬實。
隨著時間進入4月中旬,西江的人事格局的確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就在年學成跟黎衛彬通話過後不到幾天的時間,也就是4月14號,一則關于西江人事調整的通知一夜之間就傳遍了整個網絡。
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批準,年家華被正式任命為西江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在年家華出任西江的副書記之後,他此前擔任的昌江市委書記職務並沒有被免除。
從這一點上來看,得知消息的黎衛彬自然也能判斷得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次年家華不僅僅是進了一步,而且還是進了一大步。
當年年家華從江南調任西江,其實他就隱隱有所預感,劉文正跟鐘貴恆這兩位鐵桿的江南本地干部極有可能是在下一盤大棋。
用一個江南組織工作負責人的位置和一個淮陽市換取年家華更進一步甚至是幾步的機會,不管怎麼看自然都是富有遠見的選擇。
但是恐怕劉文正跟鐘貴恆都未必能料到年家華在西江會走的如此穩當。
畢竟從年家華這一次擔任新職的情況來看。
自己的這個便宜姨夫恐怕還有再進步的可能,而且可能性還不小。
“你小子不好好工作,打電話過來干什麼?”
“我看你跟學成一個樣,別的沒學會,形式主義倒是學了個一摸一樣。”
辦公室里。
撥通年家華的號碼。
黎衛彬恭喜的話還沒說出口,立馬就被話筒另一頭的年家華來了一次批評和口頭教育。
好在年家華的話說完,氣也順了。
沒等黎衛彬開口,立馬就接著說道“你們松和的情況,前段時間陳正清已經跟我匯報過了。”
“我還是那句話,做工作一定要務實,尤其是搞經濟工作,目光要放長遠,陳正清這次在國家科創園區上面差一點就栽了跟頭,這個錯誤你不要再犯。”
被年家伙莫名其妙地批評了一通,黎衛彬冤枉嘛當然是冤枉。
但是沒辦法,這一位既是長輩,又是領導。
不要說批評了口頭教育,恐怕就是當面把他罵個狗血淋頭,他黎衛彬也只能受著。
不過听到年家華的這兩句話,黎衛彬心底也是一動。
很顯然。
陳正清這一次遇到的問題比他料想中要更加嚴重。
否則陳正清斷然不可能把電話打到年家華那邊。
與其說陳正清是在跟老領導匯報淮陽的情況,不如說這是陳正清的求助之舉。
“年書記,這個問題我清楚。”
“松和的工作,目前總體上還是采用穩扎穩打的路子。”
然而黎衛剛說完,耳朵里就傳來年家華質問的聲音。
“你確定真的清楚嗎?”
“听說你現在在唱松豐經濟一體化的調子。”
“先不論想法對不對,作為松和的書記,你認為要推動這個目標實現,松和縣最大的底氣在什麼地方?”
一時間。
黎衛彬明顯被年家華這個問題問得有些愣住了。
喜歡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