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月就要秋收了,大隊也忙活了起來,最忙活的就是養殖場那邊了,幾乎每天都有東西拉出去賣,不是豬就是雞鴨鵝和蛋。
沒辦法,雖然還能長再長長,但他們的拖拉機等不了,必須全部賣掉換錢買拖拉機了。
雖然去年沒分錢,存了不少錢,但拿來買拖拉機還是不夠的,養殖場這批的東西必須得出掉一批才行。
這剛下的蛋也全部賣掉了,豬也賣掉了一半多,雞鴨鵝也賣了不少,這拖拉機也總算是買了下來了。
因為知道要買拖拉機,村里早就培養了拖拉機手的。
其實隊里本來就有兩個拖拉機手的,應該說有兩個人會開拖拉機。
因為拖拉機非常珍貴,派得上用處的地方也多,所以一直有備用拖拉機手的。
因此在這件事上是不需要太過于擔心的,拖拉機只要一買回來就能用。
現在培養拖拉機手只是再培養兩個備用拖拉機手出來而已,以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要是原本的拖拉機手萬一有點什麼事也有人能夠及時頂上,也不用那麼著急。
不過這選誰還是一件大事,畢竟這預備拖拉機手也是拖拉機手。
沒見原本的預備拖拉機手現在就轉正了嗎,現在大隊蒸蒸日上的,再買拖拉機也是遲早的事的。
即使不說這些,這也是一門技術,要是有了這門技術,以後就不用愁了。
因此紅星大隊再一次火熱了起來,都想競爭這兩個崗位。
不過這件事再火熱都和他們知青沒有太大的關系,因為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選他們知青的。
拖拉機還是在秋收之前就買進來了,看到新增的拖拉機,紅星大隊的人都興奮了起來。
畢竟這個是一個大件,一輛拖拉機就要三四萬,這一次又將整個大隊的家底都掏空了。
今年甚至明年都沒有錢分了,但是對于增添一件大件大家都還是非常開心的,甚至覺得非常值得的。
畢竟雞鴨鵝和豬都可以再喂再養,但拖拉機可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而且買來了就能夠一直用的。
新增了一台拖拉機,今年秋收的壓力就小了不少,而且明年還能開更多的地,甚至開更多的地都不會有以往那麼累了。
隨著拖拉機的入場,秋收的征程也開始了,在秋收之前,紅星大隊殺了三頭豬。
要是以往要是養的多的話,殺五頭的都有的,但今年沒辦法了,即使喂了那麼多豬,但賣了那麼多,現在養殖場那邊根本就沒有多少了。
不過對于這點豬肉大家都不在乎,什麼都沒有拖拉機重要。
無論是紅星大隊的隊員也好,還是知青點這邊的老知青也好,對于秋收他們都已經不陌生了,已經習慣了。
但是新知青可沒有習慣,哪見過這陣仗啊。
紅星大隊的福利是出了名的好,但春耕和秋收的時候也是出了名的累的,只不過這件事沒有傳開而已。
第一天新知青直接就累趴了,而且是全部,沒一個撐下來的,第二天就有人忍不住哭了,第三天就有人擺爛了。
秋收擺爛可不是平時的時候擺爛,那時候擺爛是沒人說你什麼的。
那個時候大家都忙得過來,就那點農活,你擺爛的話有的是人做,有的是人願意掙那工分。
但秋收就不一樣了,秋收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搶收,大家都是爭分奪秒的搶收糧食。
因為誰也不知道未來的天氣是怎麼樣的,你擺爛,要是到時候沒收完,就會多浪費一份糧食。
所以這個時候擺爛,那些小隊長罵起人來就沒有那麼仁慈,沒那麼收斂了,罵起人來還是非常狠的。
因此第三天哭的人就更多了,被罵哭的。
但擺爛是不敢再擺爛了的,即使身上又酸又痛,還得忍著。
這一次他們才感受到下鄉的生活到底有多累。
之前的時候他們雖然感覺到累,但想著也沒有多大事,沒有其他那些下鄉的人說的那麼夸張,他們雖然累但還是能夠忍受的。
這個時候他們真的有些忍受不住了,那些人真的沒有夸張,真的是生不如死。
感受到頭頂太陽的灼熱,麥子割到身上的癢痛,身心的疲憊,都恨不得去死。
等玉米全部收起來曬干了,魏薇幾人也松了一口氣,立馬轉戰曬谷場那邊搓玉米粒去了。
今年劉嬌嬌也購入了解放鞋,之前她是不太在乎那點工分的。
但現在她發現她們用解放鞋多出搓出來的那一些工分換來的錢,有個兩三年就能夠買一雙解放鞋了。
但是那些就拿來搓玉米粒的話,好像三年還搓不爛。
這等于不到兩年的時間就白買了一雙鞋,因此劉嬌嬌也加入了其中。
但是劉嬌嬌的速度是完全比不上魏薇和姜琦的,這兩人已經完全搓出經驗來了,搓起來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