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十年前,買彩票豈不是發財了

第499章 科研之道與人生百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斑馬木三 本章︰第499章 科研之道與人生百態

    午後的陽光透過老式茶館的木格窗,灑下一片斑駁的光影,落在氤氳的茶氣上,顯得有些不真切。

    林帆的姿態放得很低,雙手捧著茶杯,像個虔誠求教的學生,目光灼灼地望著對面那個穿著洗得發白的中山裝,滿臉溝壑縱橫的老人。

    “吳老,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是真心想為咱們國家做點事。可這科研到底該怎麼搞,我心里實在沒底,您是這行的泰山北斗,還請您給小子指條明路。”

    吳老頭渾濁的眼珠子動了動,慢悠悠地端起面前那只粗瓷茶碗,吹了吹漂浮的茶葉末,呷了一口,似乎在品味茶的苦澀,又像是在品味林帆話里的分量。

    良久,他才放下茶杯,用一種近乎漠然的語調開口“想讓馬兒跑,得先讓馬兒吃飽草。現在的年輕人,都好高騖遠,總想著一步登天,卻忘了最根本的東西。”

    他伸出兩根枯瘦的手指,在桌上點了點“安身、立命。就這麼簡單。”

    “安身?”林帆微微一怔。

    “對,安身。”吳老頭的聲音不大,卻字字敲在林帆心上,“你拉起來的隊伍,里面的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機器上的零件。他們有父母要贍養,有愛人要相伴,有孩子要撫養。你讓他們住在哪?房子問題解決了沒有?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麼安排?家屬的工作有沒有著落?這些事,看著是柴米油鹽的俗事,卻是壓在每一個科研人員心頭的大山。心不安,何以專心致志地搞研究?整天為了幾平米的房子、為了孩子上哪個學校發愁,你指望他能沉下心來,十年如一日地去攻克一個世界級的難題?”

    吳老頭的話像一把錐子,直戳要害。

    林帆陷入了沉思,他之前想的更多是設備、是方向、是宏大的藍圖,卻忽略了這最根本的人的需求。

    他誠懇地點頭“吳老,您說得對,是我疏忽了。安身,我記下了。那……立命呢?”

    “安身是基礎,立命是追求。”吳老頭靠在椅背上,眼神變得有些悠遠,“搞科研,是天底下最苦的差事之一。它需要的是長年累月的枯坐,是無數次失敗後的堅持,是面對未知時的孤獨。你得給他們一個奮斗的目標,一個讓他們覺得‘我這輩子干這件事,值了’的理由。這個理由,不是幾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尊重、看得見的未來,以及一個能讓他們心無旁騖、施展才華的平台。”

    說到這里,吳老頭話鋒一轉,目光重新變得銳利起來,仿佛要看穿林帆的五髒六腑“不過,光有這兩樣還不夠。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還請吳老賜教。”林帆愈發恭敬。

    “四個字,”吳老頭一字一頓地說,“欲速則不達。”

    他盯著林帆,語氣中帶上了一絲審視的意味“我看過太多項目,啟動時敲鑼打鼓,恨不得今天立項,明天就出成果,後天就震驚世界。結果呢?一年不出東西,投資方開始催;兩年不出東西,領導開始問責;三年一過,項目解散,人也散了,一地雞毛。小伙子,我問你,科學這東西,是能催出來的嗎?牛頓被隻果砸到腦袋,那是靈光一現,可他為了那一下的‘靈光’,前半輩子都在思考和演算。你想搞科研,有沒有做好十年、二十年只投入不產出的準備?”

    這個問題,如同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壓了過來。

    林帆非但沒有被問住,反而笑了,笑容里帶著一種與他年齡不符的釋然與通透。

    “吳老,不瞞您說,我最初的想法,就是奔著‘功成不必在我’這六個字去的。我只負責栽樹,開花結果,那是下一代人的事。我希望我建立的這個地方,能成為一片真正的科研沃土,讓最有智慧的頭腦,在這里安心地生根、發芽。哪怕我這輩子都看不到它長成參天大樹,只要知道它在健康地成長,我就心滿意足了。”

    這番話,讓吳老頭渾身一震。

    他那雙古井無波的眼楮里,第一次泛起了劇烈的波瀾。

    他重新審視著眼前的年輕人,臉上的淡漠和疏離如冰雪般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復雜難明的情緒,有驚訝,有欣賞,最終化為一聲長長的嘆息。

    “好一個‘功成不必在我’。”吳老頭喃喃自語,隨即苦笑了一下,“說實話,今天我本不想來見你。我以為又是一個拿著熱錢想來科研圈鍍金的毛頭小子。這些年,我見得太多了。”

    原來如此。林帆心中了然,難怪吳老頭一開始的態度那般冷淡。

    “那現在呢?”林帆趁熱打鐵,眼中閃爍著炙熱的光芒,“吳老,我這艘船,剛剛造好龍骨,正缺一位經驗豐富的舵手。我誠心誠意地邀請您,來為我們掌舵!”

    空氣仿佛凝固了。

    吳老頭沉默了,他端起茶杯,卻發現茶水早已涼透。

    他摩挲著杯壁上粗糙的紋路,像是在掂量林帆這個邀請的分量。

    “掌舵?”他沙啞地開口,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而是問了一個最現實的問題,“你手下的兵,你打算給他們開多少錢的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是一個無比尖銳的問題。待遇,是所有理想最終都要落地的基石。

    林帆挺直了腰板,沒有絲毫猶豫,斬釘截鐵地伸出了一根手指。

    “年薪,一百萬,起步。”

    “什麼?”饒是吳老頭見慣了大風大浪,也被這個數字驚得手一抖,杯中的涼茶灑出幾滴,落在他滿是褶皺的手背上,他卻渾然不覺。

    一百萬,在如今這個年代,對于頂尖的金融、互聯網人才或許不算什麼,但對于常年拿著微薄津貼、靠情懷和奉獻支撐的科研人員來說,這是一個足以改變人生的天文數字。

    林帆看著吳老頭的反應,知道火候到了,他加了最後一把柴。

    “這只是一百萬的底薪,起步價。根據項目貢獻和成果,上不封頂。”

    上不封頂!

    這四個字,像一道驚雷,在吳老頭的心湖中炸開。

    他猛地抬起頭,渾濁的眼楮里爆發出驚人的亮光,死死地盯著林帆,仿佛要確認他是不是在說瘋話。

    “你……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吳老頭的聲音都有些發顫,“一個頂尖的科研團隊,少說也要幾十上百人。光是這筆薪資,一年下來就是幾個億的開銷!這還不算設備采購、實驗室維護、日常運營……那是個無底洞!”

    林帆平靜地迎著他的目光,語氣篤定而沉穩“錢,不是問題。”

    “不是問題?”吳老頭的情緒激動起來,他幾乎是拍著桌子喝問,“你能撐多久?一年?兩年?還是五年?這種燒錢的速度,就算是世界五百強也得掂量掂量!我不想看到一群最有希望的年輕人,被你用高薪聚攏起來,然後因為你資金鏈斷裂而再次顛沛流離!那種打擊,對他們來說是毀滅性的!”

    這不僅僅是質疑,更是一種警告,一個老前輩對後輩最嚴厲的敲打。

    林帆深吸一口氣,沒有被吳老頭的氣勢所懾。

    他看著老人因激動而漲紅的臉,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地給出了他的答案。

    “吳老,我無法向您保證永遠。但我可以向您和我未來的每一位同事保證,在我倒下之前,這個項目的資金,至少——”

    他頓了頓,伸出了兩根手指。

    “二十年,不會有問題。”

    二十年。

    這個時間跨度,像一個擁有無窮質量的黑洞,瞬間吸走了茶館里所有的聲音,所有的光線,甚至連空氣的流動都停滯了。

    吳老頭的呼吸驟然一窒。

    他臉上的激動、質疑、憤怒,在听到這個數字的剎那,全部凝固了。

    他像一尊被風化了千年的石像,呆呆地坐在那里,只有那雙眼楮,在劇烈地收縮和放大。

    二十年……

    對于一個科研項目來說,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一代人,可以從青年走到壯年,將自己最寶貴的才華和精力,毫無保留地投入到一項事業中,而無需為稻粱謀,無需為人情故,無需為前途憂。

    這是……這是所有科研工作者夢寐以求的聖地啊!

    吳老頭的手,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

    他低頭看著自己那雙布滿老人斑、青筋畢露的手。

    這雙手,曾經也翻閱過無數前沿文獻,也曾在實驗台上創造過奇跡,但更多的時候,是在為了一筆可憐的經費而四處奔走,是在一張張申請報告上寫下言不由衷的客套話。

    他心中的那團火,那團他以為早在無數次失望和妥協中徹底熄滅的火,在這一刻,似乎被這句“二十年”的承諾,從死灰的最深處,重新點燃了一縷微不可見的火苗。

    他緩緩抬起頭,再次望向林帆。

    這一次,他的眼神里再也沒有了審視和懷疑,只剩下一種混雜著震撼、迷茫、以及一絲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名為“渴望”的復雜光芒。

    這個年輕人,他到底是誰?

    他憑什麼,敢許下這樣一個連國家級項目都難以企及的驚天承諾?

    好的,已將原文開頭與故事無關的內容剔除,並將英文人名“裴en”修正為“裴雯”,同時將可能因英文輸入法導致的內容修改為中文。

    以下是修改後的內容

    望著吳老頭花白的頭發下那張因興奮而略顯紅潤的臉,林帆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暖流。

    這股暖流沖刷著商業場上積累的疲憊與算計,讓他覺得眼前這位執拗又純粹的老人,竟有幾分說不出的……可愛。

    是的,可愛。

    一個年過古稀的老人,本該是兒孫繞膝,含飴弄孫的年紀,卻為了一個科研項目,為了那份他堅守了一輩子的事業,眼中重新燃起了不輸于年輕人的火焰。

    這種跨越了歲月風霜的赤子之心,比任何華麗的辭藻都更能打動人心。

    “好!吳老,就這麼說定了!”林帆爽朗一笑,端起茶杯,“我以茶代酒,敬您這顆不老雄心!未來五年,您的團隊、您的項目,我林帆全力支持!”

    吳老頭咧開嘴,露出發黃的牙齒,笑得像個得到了糖果的孩子。

    他用力地點了點頭,將杯中的熱茶一飲而盡,仿佛喝下的是壯行的烈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這頓飯吃得賓主盡歡。

    飯後,林帆沒有急著讓司機送吳老頭回去,而是提議去附近的公園走走消食。

    吳老頭欣然應允,對他而言,能有這樣一個既懂技術又肯投入的“金主”兼知己聊聊天,是求之不得的樂事。

    夜色下的公園靜謐而祥和,昏黃的路燈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忽長忽短。

    他們沒有再聊具體的項目參數和資金預算,反而談起了更深層次的東西。

    吳老頭聊起了他年輕時在戈壁灘上參與國家級項目的崢嶸歲月,講到如何在零下三十度的嚴寒里搶修設備,如何在漫天黃沙中為了一個數據的突破而徹夜不眠。

    他的語氣平淡,仿佛在訴說別人的故事,但林帆卻能從中听出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獨有的浪漫與豪情。

    “小林啊,你知道我們這代人,搞科研圖什麼嗎?”吳老頭突然停下腳步,看向林帆。

    林帆也站定,認真地搖了搖頭。

    “圖的,就是一張‘紙’。”吳老頭伸出一根手指,“一張能寫滿我們中國人自己研究成果的紙。以前,我們什麼都得向國外看,技術壁壘、專利封鎖,就像脖子被人家掐著,喘不過氣。現在不一樣了,我們能自己搞,能搞出更好的!我這把老骨頭,能為這張‘紙’上再添上哪怕一個微不足道的字符,這輩子,就值了。”

    林帆默然,心中肅然起敬。

    他忽然明白了吳老頭那份執拗的來源。

    那不是對金錢或名譽的貪戀,而是一種深植于骨血的使命感。

    將吳老頭安穩地送回家後,林帆才返回自己的別墅。

    一進門,客廳里燈火通明。

    小秘裴雯和那對雙胞胎姐妹——甦傾月和甦傾星正窩在沙發里看電影,見他回來,裴雯立刻迎了上來,接過他的外套。

    “老板,回來啦?事情談得順利嗎?”

    “非常順利。”林帆換上拖鞋,心情極好地在沙發上坐下,端起裴雯遞過來的溫水喝了一口,“我還認識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專家。”

    他興致勃勃地將吳老頭的故事,以及老人決定再戰五年的豪情壯志講給了她們听。

    甦家姐妹听得眼泛異彩,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吳老頭充滿了敬佩。

    然而,裴雯的反應卻有些不同。

    她眨了眨靈動的大眼楮,帶著一絲年輕人特有的審慎和懷疑,小聲問道“老板,您……確定這位吳老先生是真正的專家嗎?會不會是那種……就是那種退了休沒事干,在外面打著旗號,其實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老學究啊?”

    她的話音剛落,客廳里的氣氛瞬間就冷了下來。

    林帆臉上的笑容慢慢收斂,他沒有生氣,只是平靜地看著裴雯,那眼神卻讓小姑娘心里有些發毛。

    “雯雯,你知道一座金字塔是怎麼建成的嗎?”林帆突然問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

    裴雯愣了一下,下意識地回答“用……用很多很多的石塊,一塊一塊壘起來的?”

    “沒錯。”林帆點了點頭,語氣變得嚴肅起來,“任何一項驚天動地的科研成果,都像是金字塔的塔尖。它之所以能矗立雲端,熠熠生輝,是因為它腳下踩著數以萬計的、看似平平無奇的‘石塊’。這些‘石塊’,就是一次次失敗的實驗,一個個被否定的方案,是無數科研人員幾十年如一日的枯燥積累。”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三個女孩,“你們現在看到的,是各種炫目的科技,是ai,是量子計算,是可控核聚變。你們覺得這些東西很酷,很高大上。但你們沒有看到,為了這些‘酷’的東西,有多少像吳老先生這樣的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當成了鋪路石,默默地墊在下面。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拿出過驚世駭俗的成果,他們的名字可能永遠不會被大眾知曉。但是,沒有他們,就沒有塔尖的輝煌。”

    林帆的聲音不大,卻字字千鈞,敲在裴雯的心上。

    “所以,雯雯。”他最後看著垂下頭的小秘書,語重心長地說道,“永遠不要用你有限的認知,去質疑一個把自己奉獻給事業一輩子的真正的專家。你可以不理解,但必須敬重。這是為人的基本道理,也是我們做事業的基本態度。”

    裴雯的臉頰漲得通紅,她羞愧地小聲說“老板,我錯了……我不該這麼想當然的。”

    “知錯能改就好。”林帆的氣場收了回來,客廳的溫度仿佛也回升了。

    他拍了拍裴雯的肩膀,“你還年輕,多看,多學,多思考,是好事。”

    這個小插曲,也讓林帆更加堅定了要全力支持吳老頭項目的決心。

    他要讓這些年輕人看看,什麼是真正的匠人精神,什麼是時間的價值。

    轉眼到了周末。

    按照之前的約定,林帆給裴雯和甦家姐妹放了假,讓她們去南海的度假島嶼好好放松一下。

    看著三個女孩嘰嘰喳喳地討論著防曬霜和比基尼,林帆的臉上露出了老父親般的微笑。

    而他自己,則沒有休息的時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一個關于新能源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高級別閉門會議,正在京城等著他。

    周六一早,林帆輕車簡從,獨自一人坐上了開往京城的高鐵。

    他不喜歡前呼後擁的排場,尤其是在這種非商務的行程中。

    找到自己的商務座坐下,他摘下墨鏡,正準備戴上眼罩補個覺,鄰座的乘客也剛好入座。

    一股熟悉的、淡雅的香水味飄入鼻端。

    林帆下意識地轉過頭,微微有些驚訝。

    “張婷?”

    坐在他身邊的,竟然是他那位雷厲風行、能力超群的大秘——張婷。

    她穿著一身剪裁得體的米色風衣,長發一絲不苟地盤在腦後,臉上戴著一副金絲眼鏡,正專注地看著手里的文件,渾身散發著“生人勿近”的精英氣場。

    听到林帆的聲音,張婷也愣了一下,隨即扶了扶眼鏡,露出一絲職業化的微笑“林總,好巧。您也去京城?”

    “是啊,去開個會。”林帆笑了笑,身體放松地靠在椅背上,“你呢?回家還是出差?”他記得張婷的老家似乎就在京城。

    “有點私事,順便回家看看。”張婷的回答一如既往地簡潔干練,沒有多余的廢話。

    高鐵平穩地啟動,窗外的景物飛速倒退。

    車廂里很安靜,只有輕微的運行聲。

    對于張婷這位得力干將,林帆向來是欣賞有加。

    她做事滴水不漏,總能想在他前面,是他事業上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但與此同時,他也覺得張婷活得太“緊”了,像一根永遠繃著的弦。

    “工作再忙,也要注意生活。”林帆像是閑聊般地開口,“說起來,你年紀也不小了,終身大事考慮得怎麼樣了?”

    作為老板,關心下屬的個人生活,尤其是這樣一位他頗為看重的核心員工,在他看來是理所應當的。

    張婷翻動文件的手指停頓了一瞬,但臉上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表情。

    她抬起頭,透過鏡片看著林帆,語氣平靜地回答

    “謝謝林總關心,我暫時還不考慮這些。”

    她的回答干脆利落,像是在匯報工作,不帶一絲個人情緒。

    這種公式化的回應,反而讓林帆的好奇心更重了。

    他看著這位能力出眾、外貌亦是不俗的下屬,她總是那麼冷靜,那麼理智,仿佛一台精密運轉的機器。

    林帆沉吟了片刻,目光落在她那張沒有太多表情的臉上,試圖從那雙被鏡片遮擋的眼眸中,探尋出一絲真實的情緒。

    他感覺,她那句“暫時不考慮”的背後,似乎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原因,而非簡單的“工作忙”或者“沒時間”。

    這讓他忍不住想再深入地問一句。

    《重生之職場逆襲》

    第499章 科研之道與人生百態

    午後的陽光透過“帆舟科技”總部頂層辦公室巨大的落地窗,灑在光潔如鏡的黑檀木茶台上,將一套精致的紫砂茶具映照得溫潤古樸。

    茶香裊裊,縈繞在林帆和一位頭發花白、精神矍鑠的老者之間。

    這位老者,便是林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請出山的退休科研人員,吳承德,圈內人尊稱一聲“吳老”。

    “小林總,你描繪的藍圖很宏大,資金也給得足夠慷慨。”吳老呷了一口林帆親手泡的大紅袍,布滿褶皺的臉上寫滿了歲月的沉澱,但眼神卻依舊銳利如鷹,“但恕我直言,現在的科研圈,浮躁得很。拿著大筆經費,堆砌一堆昂貴的進口設備,然後發表幾篇不痛不癢的論文交差,這種事我見得太多了。”

    他放下茶杯,聲音不大,卻字字鏗鏘“我這把老骨頭,不想再摻和到那種事情里去,那是浪費生命。”

    林帆聞言,非但沒有不悅,反而露出了笑容。

    他要的就是吳老這份較真和風骨。

    “吳老,您說的這些,正是我要極力避免的。”林帆身體微微前傾,目光真誠,“我想要的,不是一個為了應付項目、申請補貼而存在的實驗室。我想要的是一個真正的研究院,一個能讓像您這樣真正做學問的人,可以心無旁騖、十年磨一劍的地方。”

    他繼續說道“帆舟科技不差錢,也不急著要成果變現。我可以給研究院長期、穩定、且不受短期kpi考核的資金支持。我只有一個要求——做真正有價值的、能推動行業進步的、甚至是開創性的研究。哪怕十年沒有成果,只要方向是對的,過程是扎實的,我都認。”

    吳老渾濁但精光內斂的眼楮緊緊盯著林帆,似乎想從他年輕的臉龐上看出這句話的真偽。

    在商場,尤其是在日新月異的科技行業,有幾個老板能有如此的耐心和魄力?

    “你圖什麼?”吳老終于問出了心底的疑惑。

    “圖一個未來。”林帆的回答簡單而有力,“圖我們國家在核心技術上,能少一些被‘卡脖子’的窘迫。這是我的私心,也是我的願景。”

    這番話,徹底擊中了吳老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他這一代科研工作者,家國情懷幾乎是刻在骨子里的。

    沉默良久,吳老端起已經微涼的茶,一飲而盡,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好!”他重重地將茶杯放在茶台上,“小林總,沖你這句話,我這把老骨頭就交給你了。研究院的架子,我來搭!科研的風氣,我來立!”

    林帆心中一塊大石落地,臉上洋溢出發自內心的喜悅“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吳老,歡迎您!”

    兩人相視一笑,一次關乎企業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合作,就在這茶香氤氳間,塵埃落定。

    送走吳老後,林帆的小秘書裴雯輕手輕腳地走進來收拾茶具。

    她是裴思思的親妹妹,大學畢業後就被姐姐“推薦”到了林帆身邊,從最基礎的秘書工作做起。

    女孩年輕活潑,做事也機靈。

    “老板,剛才那位吳爺爺好有氣場哦。”裴雯一邊收拾,一邊忍不住說道,“比我前兩天接觸的那幾個自稱‘行業專家’的人,感覺厲害多了。”

    她嘟了嘟嘴,有些抱怨地補充道“那幾個人,履歷寫得天花亂墜,一開口就是各種听不懂的新名詞,問到具體問題就含糊其辭。查了一下他們發的論文,引用率低得可憐,感覺好水啊。”

    林帆靠在椅背上,看著這個初入職場、還帶著學生氣的姑娘,不由笑了。

    “雯雯,這就是我讓你去接觸那些人的原因。”他循循善誘道,“你要學會分辨,什麼是內蘊光華的璞玉,什麼是看起來漂亮、一敲就碎的鍍金陶器。”

    他指了指吳老剛才坐過的位置“像吳老這樣的,是真正的‘大家’。他們一生的心血都傾注在學問里,不屑于包裝自己。而你見到的那些,是‘專家’,或者說是‘職業專家’。他們的專業,或許就是如何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專家。”

    裴雯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大眼楮里閃爍著思索的光芒。

    林帆知道,這些道理需要她自己慢慢去體會。

    他要培養的,不只是一個會端茶倒水、整理文件的秘書,更是一個未來能獨當一面的得力臂助。

    “慢慢學,多看,多想。”林帆鼓勵道,“這份辨人的眼力,比你看懂一百份財務報表還重要。”

    “嗯!我記住了,老板!”裴雯用力點頭,重新充滿了干勁。

    數日後,京滬高鐵上。

    商務座車廂里安靜而平穩,窗外的景色飛速倒退,模糊成一片流動的光影。

    林帆正在閉目養神,他此行是去北京參加一個重要的部委級行業會議。

    坐在他旁邊的,是他的首席秘書張婷。

    張婷比裴雯年長幾歲,行事沉穩干練,是林帆工作中離不開的左膀右臂,幾乎掌管著他所有的工作日程。

    “張婷,到北京後的日程再跟我對一遍。”林帆沒有睜眼,淡淡地開口。

    “好的,林總。”張婷立刻從隨身的平板電腦上調出日程表,條理清晰地匯報起來,“下午三點抵達,入住酒店。五點,與中科院的李教授有一個簡短的會面。晚上七點,是主辦方安排的歡迎晚宴……”

    匯報完畢,車廂內又恢復了寧靜。

    林帆忽然睜開眼,側頭看向身旁這位永遠一絲不苟、身著得體職業裝的得力下屬。

    “張婷,”他的語氣忽然溫和了許多,“你……今年有二十七八了吧?”

    張婷正專注地看著平板,聞言一愣,隨即有些不自然地扶了扶眼鏡,點頭道“嗯,過了年就二十八了,林總。”

    “工作雖然重要,但個人問題也要上心。”林帆的目光帶著一種長輩般的關懷,“整天跟著我天南海北地跑,連談戀愛的時間都沒有。有沒有考慮過自己的終身大事?”

    這突如其來的關心,讓一向冷靜的張婷臉頰微不可察地泛起一絲紅暈。

    她有些局促地低下頭,輕聲道“謝謝林總關心……主要還是……沒遇到合適的。”

    “是沒遇到,還是沒時間去遇?”林帆一語中的。

    張婷沉默了。

    林帆嘆了口氣,放緩了語氣“我不是在催你,只是想提醒你,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回頭我跟人事說一下,給你增加兩個副手,分擔一些你的工作。你自己,也要多留些時間給自己的生活。帆舟科技不能因為發展,就耽誤了員工的幸福,那不是我的初衷。”

    溫暖的話語,讓張婷心頭一熱,眼眶有些發酸。

    她抬起頭,看著窗外飛逝的景物,用力地點了點頭“……謝謝林總。”

    林帆笑了笑,不再多言,重新閉上眼楮。

    列車正高速地駛向首都,也載著他的人生,駛向一個遠比前世更加廣闊和復雜的未來。

    從科研布局到員工的悲歡離合,這重生後的事業與人生,真是百般滋味,千種姿態。

    喜歡重生十年前,買彩票豈不是發財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十年前,買彩票豈不是發財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十年前,買彩票豈不是發財了》,方便以後閱讀重生十年前,買彩票豈不是發財了第499章 科研之道與人生百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十年前,買彩票豈不是發財了第499章 科研之道與人生百態並對重生十年前,買彩票豈不是發財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