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處子嘻嘻哈哈的收了青陽補神丹,打發走了封須子于治。
他自然是不會真的去用什麼尋蹤望跡法的。
該有的因果,你于治有本事就自己找,找到了,那三個認命,找不到,你于治認命,老頭子我何須橫叉一杠子?
“還是跳不出來呀,老頭子我又何嘗不是在這場因果中呢?”
封處子由衷感慨,忽然身後傳來啪的一聲脆響,他 然回頭,發現代表天豐子的那個大窩瓜從當中裂開了,流出了黑中帶黃的汁液。
“天豐子完了。“封處子在心中嘆息。
大周,赤霞關。
鄭九揮刀砍掉了最後一名對手的頭顱,籠罩在頭頂的烏雲便很快散去。
很驚險,鄭九倘若再晚來一步,赤霞關就破了,馮嘯聲也絕難活命。
對涼州城久攻不下,胡人改變了策略,北路和中路大軍聯動,對大周發動了行之有效的奇襲。
中路軍分出一股精銳突然攻擊赤霞關,而盤踞在永州城的北路軍則大規模南下。
沿途連破三城,昨日又拿下了舞陽,兵臨衛陽城下。
在衛陽城和赤霞關之間,鄭九果斷選擇救赤霞關,李希已經被萃華宗明確放棄,他自然也不會亂趟渾水。
但隨之便帶來嚴重的惡果,來自黃信藥的線報,李希已經決定投降,而胡人北路軍大帥也答應了李希的條件。
扶植李希繼續做皇帝,向浩瀚國俯首稱臣,納歲貢。
同時宣布,活躍在西北、南方的討逆軍為叛匪,李默魚和韓王鄭九為叛匪頭子,人人可以誅殺。
浩瀚國軍隊作為李希邀請來的剿匪大軍,自然可以在大周境內合法存在。
大周名存實亡。
鄭九措手不及,他一直致力于心中的理想,協助大周抵抗外辱,抗擊瘟疫,拯救百姓于水火,反對白玉虛等等,自認為做了很多事,卻偏偏根本不懂什麼是政治。
按照黃信藥的說法,最遲晚間或明日,浩瀚國聖王和李希將聯合發布詔書昭告天下,同時向列國遞交國書。
到時候,鄭九和李默魚將非常被動,在所有列國眼中,他們只是亂匪。
“早知當初,就該殺了李希。”鄭九有些懊惱。
“無妨,臣有一策,可破之,不知道殿下是否願意。”
劉世功獻策,他剛剛被鄭九從榮城調到了涼州。
“你說說看?”鄭九問。
孰料劉世功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世功斗膽諫言,若是韓王殿下也稱帝,宣布李希為賣主求榮的逆賊,遞交國書與列國,此事可破。”
鄭九皺起了眉頭,但很快又哂然一笑,劉世功考慮的對。
大家對等,為爭正統而已,說白了就是胡攪蠻纏,至少在列國眼中就不那麼被動了。
可這個皇帝,他自然是不願意做的,李默魚可以。
雖然是這麼個策略,但鄭九必然要考慮跟在自己身邊這幫人的利益,否則一推六二五,劉世功等人也會寒心的。
“好辦法,不如你再替我仔細想一想,讓李默魚稱帝,我還是做個藩王更合適一點。”
“啊?!”劉世功最怕听到的就是這個,若鄭九把皇帝拱手讓出去,那他們這些人還混個屁?
“放心,只要你參與擁立李默魚的過程,我便可以確保你們的地位,她身邊只有武將,缺少文臣,話不用我說的太透。”
劉世功一個勁兒的磕頭,鄭九不再理會,但磕著磕著,劉世功似乎也想明白了,抹著老淚退下。
終究還是要見上一面。
鄭九去尋李默魚,許下見面承諾以來,被他賴了大半年,最終還是沒賴過去。
“哪陣風把韓王這尊大佛給吹了過來?”
早得到王九兒消息的李默魚,刻意打扮了一番,然後隔著一層簾子跟鄭九說話。
“亂臣賊子之風。”鄭九的回答也非常無厘頭。
鄭九的目的很簡單,讓李默魚稱帝,確保劉世功、費佳、章武和張平等韓王舊臣的地位。
李默魚冷笑,“你是在命令我?好大的威風。”
“你可以理解為命令,你不做,我就把李希的傻兒子搶過來稱帝,一樣的李家血脈。”
鄭九的回答差點把李默魚給氣吐血,就連王九兒听了也目瞪口呆。
倆人萬萬沒想到,鄭九會這樣說話,蠻橫到無法理解。
其實這就是修士思維,簡單的事情,不會去搞的太復雜,凡人哪里能理解?
若是李默魚再敢推三阻四,鄭九立刻會安排人手夜闖衛陽城。
若不是掛了個萃華宗長老的名頭,鄭九甚至還會順手宰了李希。
王九兒眼看勢頭不對,想發聲打圓場,鄭九卻不容置疑,“不用選什麼良辰吉日,也不要講什麼排場,今晚就稱帝,就在這將軍府中。”
說完話,鄭九便轉身離去。
“這算什麼?!”李默魚氣瘋了。
“他情緒不好的時候,就是這樣說話,莫要誤會……”
“誤會?你在旁邊可是听的清清楚楚,難道你我的耳朵不一樣?”
李默魚憤怒到不知道該怎麼發泄,嗆啷一聲抽出寶劍,對著廳堂里的陳設便是一通猛劈亂砍,嚇的王九兒也沒辦法勸解。
幻想了無數個跟鄭九見面的場景,李默魚什麼都想到了,就是未料到會是以這種方式見面並收場。
“我絕不干,就算稱帝,也絕不會按他說的來,他憑什麼指使我這樣那樣?”
“不干,絕不干!”李默魚憤怒的喊聲響徹將軍府。
只是她可能更沒有想到,她的任何憤怒和抗拒都被老藤妖听了去。
鄭九听了老藤妖的密報,立刻帶著五名修士出發了,目標衛陽城。
為了確保傀儡皇帝李希的性命,魔修自然也已經駐扎在了衛陽。
但是領頭的魔修錯誤的估計了形勢,投入主要人手貼身保衛李希。
卻被鄭九聲東擊西搞暈了頭,等反應過來時,有太監慌慌張張跑來報信,東宮的皇子和皇後都不見了。
剛剛入夜,涼州城府衙大院張燈結彩。
在院中布置一座簡易的龍庭,對鄭九手下的幾名修士來說手到擒來。
戌時初刻,大院里擠滿了文武百官,李默魚麾下的將領也悉數被綁了過來,管你願不願意,在修士手里,再如何勇猛的戰將都無還手之力。
李希的傻兒子李新建稱帝登基,國號依然是大周,史稱建勛帝。
李希的老婆周皇後被尊為太後。
鄭九照舊當他的韓王,將舊韓地盡數納入大周版圖,暫時定都涼州。
這個意義非常重大,兩地版圖合並,新大周的實力暴增。
拜尉遲長明為大將軍,馮嘯聲為驃騎將軍,拜劉世功為相,費佳為太子少保,拜鄭九為帝師。
登基儀式全部由劉世功一手操辦,搞得也算像模像樣,當晚昭告天下,並由鄭九手下的修士向列國遞交國書。
浩瀚國的國書,由鄭九親自去,不用跑到聖都,就在北路軍大帥的營帳里,把托木爾大帥嚇掉了半條命,因為鄭九當時想宰了此人。
但一想到千瘡百孔的涼州城,還是忍了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