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七趕來的速度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快,看見鄭九只是愣了一下,便一把拽起他騰空而起。
李不二正坐在石頭上看風景,跟猿猴打架打累了,難得的安靜。
很多懶漢下山了,沒人陪著喝酒,所以今日的李不二很難搞。
王自七的擔心似乎是多余的,閉關了整整一個月的鄭九從修為境界來看,沒什麼明顯變化,但整個人的氣質與一個月前相比,完全不一樣了。
出于禮貌,王自七沒有用神識深入了解,但發現困住鄭九靈力的大天王鼎正在虛化,或許鄭九再破一個大境界後,便可以徹底打破這個非常強悍的道門枷鎖。
鄭九坐在李不二身邊一起看風景,眺望雲霧中的遠山,投入時會對變幻莫測的雲霧產生聯想,這是一種非常超脫的自我放松。
王自七坐在不遠處十分緊張,為了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小心,腦子里的一根弦始終繃的極緊。
受王自七的影響,那猿猴今日也安分了很多,安安靜靜的坐在那里,學著人的樣子也在看風景,至于它眼中的風景是何等樣子,便無從知曉了。
可是令王自七沒有想到的是,這一看,便從正午看到了夕陽西下。
鄭九長舒一口氣,從石台上躍下,整個人看上去十分輕松。
而李不二則搖搖晃晃的便要仰面栽倒,王自七搶步而上,一把抱住李不二,發現師父居然睡著了。
“什麼情況?”
“今日的治療就到這里,之後還需要五到六次。”鄭九的回答很簡單,但言語間充滿了自信。
王自七听了點點頭,心里卻是驚訝和激動的,沒想到鄭九現在治療手段如此高明,居然不動聲色?在無法外放靈力和神識的前提下,他是如何做到的?
激動的是,之前鄭九面對各種疑問,回答的總是很謹慎和模稜兩可,可今日一反常態,十分自信,這說明李不二可以完全恢復。
這對神隱峰、對萃華宗來說都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自然,對王自七這個徒弟來說更為重要,這份兒人情欠大了。
“以後,每隔兩日來一次。”鄭九臨走時給出了一個更加確定的答案。
將鄭九送回孟縣,王自七始終沒提方曉遠赴燕國的事情,鄭九也沒有主動詢問,這種該死的默契讓王自七很憋悶。
“做草頭王也要注意安全,道門有人時刻在盯著你。”其實王自七也非常想不通,鄭九為什麼非要混跡在凡塵中。
“我省的。”
鄭九心里自然很清楚,先挑戰白家,後跟大魏國作對,想不被道門注意都不可能。
可鄭九不清楚的是,道門注意他,並非因為他的所作所為。
他更不知道,王自七和道門的洪生全已經打過一架了,而且打的挺狠,倆人都受傷了。
這可以視作是萃華宗對道門的一種警告,但太平子哪管你什麼警告,一個洪生全不夠,那便再安排一個,同樣是三清閣的長老,排行第三的柳之相。
兩名三清閣的長老天天盯著鄭九,這讓王自七的壓力巨大。
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王自七知道這倆人對鄭九暫無惡意,但時間長了不好說。
可惜的是,現在的萃華宗繃的太緊了,根本騰不出人手。
就連馳援錦瑟堂都派不出人手,只能方曉親自去,也幸虧是方曉親自去了,在靈寶子、費律經和東州派蒙面高手面前,別人去都是白扯,弄不好把小命都丟在那里。
方曉自身帶傷,可他一現身便是震懾,並且以極快的速度斬殺了那名東州派蒙面人,嚇跑了靈寶子,費律經無奈,也只能退了。
但是,這極為短暫的一戰,方曉盡管大佔便宜,卻無力挽回錦瑟堂的覆滅,重傷的錦瑟夫人在被救回萃華宗的路上便溘然而逝。
錦瑟堂爆發危機的時候,燕國國主已經在皇宮內自縊,整個大燕國的國土實際上已經淪喪,錦瑟堂殘存的門人弟子既無立錐之地,全都被迫跑到萃華宗避難。
方曉給這些門人弟子劃了兩座山峰居住,可他們若想重新恢復昔日的錦瑟堂,恐怕遙遙無期。
經此一戰,方曉觸發了嚴重傷情,境界掉落的危機出現,不得不重新閉關。
站在神隱峰之巔放眼望去,偌大的萃華宗群峰,顯得十分寂靜、單調,就連王自七自己都從未感受過如此的孤寂與蕭瑟。
“這是第四回了,還有兩次吧?”王自七問鄭九,這是他唯一感到高興和有溫度的念想。
鄭九治療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李不二已經不再嗜睡,也很少再有發病癲狂的時候,甚至能跟王自七聊幾句話,記憶明顯的在快速恢復中,若是此時其他的懶漢們都在山中,該有多好。
“對,還有兩次。”鄭九肯定,但他又猶豫,李不二一旦完全恢復,他會不會滿世界瘋狂的去尋仇?
萃華宗在眼見中衰敗和凋零,在鄭九眼中更是非常明顯,無須旁觀者清,王自七自己都在嘆息,如此下去,還能好的了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此甚好……”
“只是,後日那次要緩一緩?”鄭九又道。
“這是為何?”
“因為最後三個血咒符文有凶險,我需要再反復琢磨一番,馬虎不得。”
鄭九的謊言脫口而出,而且非常的溜,他自己都很驚訝面對王自七的急切表情,他居然面不紅、心不跳。
“哦,那是應該的、應該的,安全第一。”
王自七明顯有點失望,但不疑有他,自然是無條件的贊同鄭九的謹慎。
回到孟縣的鄭九,自觀打坐了一晚,次日便讓長史劉士功傳令升殿議事。
籌備了近半個月,鄭九真正以韓王的身份與群臣在大殿議事。
韓王府雖然簡陋了一些,但王府大殿還算氣派,文臣武將加起來有上百號人,湊在一起,果然濟濟一堂。
文臣有四十多位,武將竟然多達七十八人,站在前三排的全是大將軍,甚至是上將軍。
沒辦法,這是劉士功搞出來的一套官制,那些投靠來的草頭王自然要封一個上將軍才勉強能被安撫,以前就跟著鄭九東拼西殺的老人自然也要跟著升幾級,所以滿殿的大將軍。
鄭九看著想笑,但見劉士功和費佳二人一臉嚴肅的樣子,便強行忍住未笑。
所議事項只有一件,北伐,攻擊榮城,開始收復韓國失地。
因為有劉士功在事前不斷鼓吹做鋪墊,北伐一事很快一錘定音,得到了所有臣子的贊成和擁護。
喜歡列國大修士請大家收藏︰()列國大修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