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人傳

第214章 朱然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軒轅風雪 本章︰第214章 朱然

    建安二十四年的冬夜,凜冽的北風裹挾著雪粒拍打在江陵城頭,夯土牆上凝結的冰稜在火把照耀下泛著冷光。

    朱然握著染血的長槍,玄鐵甲片下的肌膚早已失去知覺,唯有掌心殘留著兵器的余溫。

    長江對岸,曹軍的營火如同繁星墜落,卻又在江面的霧氣中顯得虛浮縹緲。

    他望著這明暗交織的夜色,忽覺肩頭的重鎧愈發沉重——這一年他剛滿三十,卻已站在改變天下格局的風暴中心。

    十年前的丹陽郡,山野間彌漫著潮濕的霧氣。

    十五歲的施然蹲在溪邊清洗箭矢,粗布短打的褲腳沾滿泥濘。

    溪水倒映著少年堅毅的眉眼,他利落地將箭簇上的草屑剔淨,忽然听見身後傳來馬蹄聲。

    抬頭時,朱治的玄色披風已掠過青石,這位孫策麾下的大將翻身下馬,目光掃過溪邊整齊碼放的箭囊︰\"听說你能在百步外射中麻雀眼楮?\"

    施然將濕漉漉的手在衣襟上蹭干,單膝跪地︰\"將軍謬贊。\"

    朱治卻突然伸手扣住他的手腕,指腹摩挲著少年掌心的厚繭︰\"明日隨我去曲阿。\"

    那簡短的命令,徹底改寫了他的命運。

    當孫策將刻著\"朱\"字的玄鐵令牌拋給他時,施然正站在曲阿校場中央。

    夕陽將令牌上的篆文映得通紅,他伸手接住的瞬間,金屬的涼意順著指尖蔓延。\"從今日起,你便是朱然。\"

    孫策的聲音裹著酒氣,卻字字千鈞,\"我江東子弟,當以劍指天下!\"

    朱然單膝重重砸在青石板上,額頭觸地時,他看見校場邊旌旗獵獵,繡著\"孫\"字的大 在風中翻卷如龍。

    建安十三年的赤壁江面,戰船的木質甲板在腳下震顫。

    朱然站在周瑜帥船的了望台上,望著江心連成一片的曹軍樓船。

    隆冬的江風帶著咸腥,他忽然想起丹陽溪邊的清澈水流,而此刻眼前,卻是即將燃燒的戰場。

    \"朱將軍,火船已就緒!\"傳令兵的嘶吼刺破寂靜。

    朱然握緊腰間的青劍——那是孫權在合肥之戰後親賜的嘉獎。

    當火箭劃破夜空,點燃第一艘曹軍戰船時,橘色的火光瞬間照亮整個江面。

    朱然率領的五百死士早已換乘輕舟,鐵鉤勾住敵艦的剎那,他听見頭頂傳來箭雨破空的尖嘯。

    滾燙的桐油從天而降,身旁親兵的慘叫混著燃燒的木料爆裂聲,朱然揮劍格擋的手臂漸漸麻木,直到黎明時分清點戰果,他才發現左手三根手指被熱油燙得焦黑,卻渾然不知疼痛。

    戰後慶功宴上,孫權親自將青劍鞘系在他腰間,劍穗掃過甲冑發出清脆的聲響。\"子明說你在火海中如鬼魅穿行。\"

    孫權的目光帶著贊賞,\"此劍配英雄,當斬更多敵首!\"

    朱然望著殿外初升的朝陽,恍惚間又看見赤壁江面的火光,那是他第一次真正觸摸到功名的溫度。

    荊州的秋雨總是來得猝不及防。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的北伐軍如黑雲壓城,襄陽、樊城接連告急。

    朱然在接到呂蒙的密信時,正在打磨新制的環首刀。

    信箋上\"江陵若失,江東危矣\"八個字被雨水暈開,他立即點齊三千精銳,連夜馳援江陵。

    城牆下堆積的尸體很快被雨水泡得發脹,腐臭混著血腥氣直沖天際。

    朱然披著浸透雨水的簑衣,站在城頭觀察敵軍動向。

    關羽的\"萬人敵\"威名震耳欲聾,但他記得呂蒙在病榻前的囑托︰\"守住江陵,江東才有活路。\"

    當關羽派人用弩箭將勸降書射上城頭時,朱然展開帛書,冷笑一聲擲于火盆︰\"豎子安知江東兒郎鐵骨!\"

    圍城第三十七日,曹軍的支援竟先于東吳援軍抵達。

    朱然望著城外突然出現的曹軍旗號,心跳漏了一拍。

    但他很快鎮定下來,命人將城內僅存的五十頭牛宰殺,熬成肉湯分發給士卒︰\"吃飽了,便去會會這些北方佬!\"

    當夜,他親率八百死士縋城而下,借著雨幕突襲曹軍糧草營。

    火把燃起的瞬間,他看見曹軍士卒驚恐的面容,長槍刺入敵腹時,溫熱的鮮血濺在臉上,竟讓他想起赤壁之戰的那個夜晚。

    當關羽敗走麥城的消息傳來,朱然望著城外逐漸熄滅的烽火,突然感到一陣虛脫。

    他扶著斑駁的城牆緩緩坐下,指尖觸到磚石上的箭痕——那些都是他和將士們用命守住的印記。

    這一刻他終于明白,自己守護的不僅是一座城池,更是江東基業的命脈,是孫權在吳會之地豎起的那面大旗。

    黃龍元年的建業宮闕,鐘鼓齊鳴,香煙繚繞。

    朱然身著九章冕服,金步搖隨著步伐輕晃,每一步都踏在鋪著蜀錦的台階上。

    當孫權將左大司馬的印綬交到他手中時,沉甸甸的金印壓得他手臂微顫。

    他望著台下群臣羨慕的目光,卻想起二十年前丹陽溪邊那個洗箭的少年,想起孫策拋來的玄鐵令牌。

    這份榮耀背後,是無數場慘烈的廝殺。

    夷陵之戰時,他率部繞道蜀軍後方,火油浸透的茅草在夜風里 啪作響。

    當沖天火光吞沒劉備連營七百里時,他看見長江對岸的秭歸城在烈焰中扭曲變形;濡須口之戰,曹仁的精銳騎兵如潮水般涌來,他站在城頭指揮強弩手,箭矢遮天蔽日,城下漸漸堆起尸山血海。

    但最讓他難忘的,是某天巡視軍營時,看到新兵們擦拭著刻有\"朱\"字的盾牌,那些年輕的面孔上,有著和當年的自己一樣的期待與憧憬。

    赤烏十二年的病榻前,朱然望著窗外交疊的梅枝,听著遠處傳來的更鼓聲。

    孫權送來的玉枕沁著涼意,卻暖不過他日漸冰冷的身軀。

    藥碗里的苦香混著窗外的梅香,恍惚間他又回到了赤壁、江陵、夷陵的戰場。

    那些熟悉的面孔在眼前一一閃過︰孫策的豪情、周瑜的風雅、呂蒙的睿智,還有無數倒在他身前的親兵。

    \"大人,陛下遣太醫令來了。\"僕人的聲音帶著哽咽。

    朱然費力地搖頭,伸手摸索枕邊的竹簡。

    毛筆蘸墨時,他的手不住顫抖,墨跡在簡上暈開,卻固執地寫下︰\"然此生無憾,唯願江東太平,陛下萬安。\"

    最後一筆落下,筆桿從指間滑落,窗外的梅花突然簌簌飄落,仿佛在為這位傳奇將領送行。

    建業城的喪鐘響起時,長江上的戰船紛紛降下半帆。

    兩岸百姓自發點起河燈,點點星火順流而下,照亮漆黑的江面。

    那些承載著哀思的燈火,宛如朱然畢生守護的江東基業,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閃耀著不滅的光芒。

    而他的故事,也如同長江的浪濤,在歲月的沖刷下愈發清晰,成為東吳大地上永不褪色的傳奇。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國古代名人傳》,方便以後閱讀中國古代名人傳第214章 朱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國古代名人傳第214章 朱然並對中國古代名人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