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人傳

第200章 大喬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軒轅風雪 本章︰第200章 大喬

    建安四年冬,廬江皖城的霜比往年更早地覆上青瓦。

    寒風掠過朱漆廊柱,卷著枯葉撲簌簌地敲打窗欞。

    我倚在繡閣窗前,望著庭院中殘敗的芙蓉,枝椏在風中瑟縮,宛如垂暮老者嶙峋的指節。

    指尖無意識摩挲著新制的狐裘,這襲雪白的狐裘,是孫策派人送來的聘禮,針腳細密如星子,裹著溫熱的氣息,卻暖不透我發涼的掌心。

    銅鏡里,母親正替我挽起如雲烏發,她鬢角的白發在燭火下泛著銀光,簪子上的東珠垂在耳畔,晃出細碎的光影。

    \"伯符將軍年少有為,江東基業指日可成。\"母親的聲音帶著長輩的期許,卻掩不住眼底的憂慮。

    她的手輕輕顫抖,將一支瓖玉步搖插入發髻時,那抹冰涼順著發絲滲進心底。

    我望著鏡中那張即將為人婦的面容,胭脂點染的唇色艷如血,恍惚間竟與記憶里皖城漫天的桃花重疊。

    忽然想起三年前那個春光明媚的午後。

    皖城郊外的桃林開得正盛,粉白的花瓣隨風飄落,將青石小徑鋪成錦毯。

    我和妹妹小喬提著竹籃采擷桃花,準備制些胭脂水粉。

    她銀鈴般的笑聲驚起林間雀鳥,發間的紅綢帶在風中翻飛,宛如春日里最艷麗的蝶。

    \"姐姐快看!\"小喬忽然扯住我的衣袖,指向遠處官道。

    只見兩匹駿馬踏碎滿地落英疾馳而來,馬上的少年英姿勃發,眉眼間盡是不羈的豪情。

    為首的青年身著玄色勁裝,腰間佩劍的穗子在風中獵獵作響,正是江東小霸王孫策;他身旁的公子白衣勝雪,手持折扇,溫潤如玉的氣質與孫策的張揚形成鮮明對比,那是傳聞中的周瑜周公瑾。

    馬蹄聲漸近,我下意識後退半步,卻不小心踩到松動的石塊。

    驚呼間,身後的桃樹被踫得簌簌作響,無數花瓣如雪花般飄落。

    孫策勒住馬,目光穿過紛飛的桃花落在我身上,朗笑道︰\"好個"人面桃花相映紅"!\"

    他翻身下馬,動作利落如鷹隼,驚起一片塵埃。

    我這才想起,方才為了追逐一只白鷺,竟將父親贈予的寶弓遺落在桃樹下。

    孫策彎腰拾起弓箭,指腹撫過弓身刻著的\"大喬\"二字,眼中滿是贊賞︰\"原來這就是廬江喬公愛女的寶弓,果然名不虛傳!\"

    周瑜也下了馬,溫文爾雅地行了一禮︰\"貿然打擾兩位姑娘,還請恕罪。\"

    他的聲音清朗如泉,倒讓我和小喬的局促消去幾分。

    那日,我們在桃林里暢談許久。

    孫策說起江東的戰事,眼中迸發著熾熱的光芒,仿佛整個天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周瑜則與我們談論詩書禮樂,言辭間盡顯儒雅風範。

    臨別時,孫策折下一枝桃花,遞給我︰\"待到來年桃花再開,定當親自來皖城拜訪喬公。\"

    他的指尖擦過我的掌心,帶著征戰沙場的溫度,讓我的心莫名一顫。

    如今,這場夢即將成為現實。

    花轎的紅綢在風中獵獵作響,我掀開轎簾,最後看了一眼皖城的青山綠水。

    城牆上的旌旗在寒風中翻卷,護城河結著薄冰,倒映著灰蒙蒙的天空。

    遠處,一隊騎兵飛馳而來,為首之人白衣銀甲,正是孫策。

    他勒住馬,向我伸出手,眼中的熾熱讓我心跳漏了一拍。

    \"夫人,回家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溫柔,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我將手放入他掌心,感受到那上面薄薄的繭子,那是征戰沙場留下的印記。

    他輕輕一拉,我便穩穩落在他身前的馬背上。

    馬匹嘶鳴一聲,揚起前蹄,向著吳郡疾馳而去。

    身後,皖城的城門緩緩關閉,如同合上了我少女時代的最後一頁。

    婚後的日子忙碌而充實。

    吳郡的都督府氣派非凡,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曲水流觴間盡顯風雅。

    孫策每日天不亮便起身處理軍務,我則在府中照料家事,學習如何管理偌大的府邸。

    閑暇時,我會與小喬相約在花園中談詩作畫,她已嫁給周瑜,兩家相距不遠,往來十分方便。

    有時孫策會帶著周瑜前來,四人圍爐夜話。

    火盆里的木炭 啪作響,照亮他們談論天下大勢的面容。

    孫策說起要蕩平江東、逐鹿中原的抱負時,眼中閃爍著狼一般的光芒;周瑜則在一旁出謀劃策,條理清晰,令人心折。

    我和小喬靜靜地听著,偶爾也會提出自己的見解,惹得他們哈哈大笑。

    那些日子,是我記憶中最溫暖的時光。

    然而,亂世從不會給人太多安寧。

    建安五年春,孫策遇刺的消息如晴天霹靂般傳來。

    那日清晨,我正在後院教女兒識字,忽听得前院傳來一陣騷亂。

    管家臉色蒼白地跑來︰\"夫人,將軍他......\"我扔下手中書卷,提起裙擺便往前廳跑去。

    書房里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孫策倒在血泊中,胸口插著的箭矢泛著幽藍的光。\"伯符!\"

    我撲到他身邊,握住他冰冷的手。他艱難地睜開眼,嘴角溢出鮮血︰\"夫人......\"

    他的聲音微弱得幾乎听不清,\"江東......就托付給你了......\"

    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我拼命點頭,卻只能看著他的瞳孔漸漸失去光彩。

    料理完孫策的後事,我將年幼的孩子托付給吳國太,自己則搬到城郊的別苑居住。

    這里遠離喧囂,四周是大片的竹林,風起時沙沙作響,倒也清淨。

    每日清晨,我都會站在露台上,望著東方的朝陽升起,仿佛能看到孫策騎著馬,帶著勝利的笑容歸來。

    庭院中的桃樹是他親手所植,如今已亭亭如蓋,每年春天都會開滿粉白的花朵,卻再也不見折花人。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的烽火照亮了長江。

    我站在江邊,望著對岸沖天的火光,想起當年孫策與周瑜談論破敵之計時的豪情。

    那時他們說,只要有長江天險,江東便可保無虞;如今,周瑜正在那場大火中指揮若定,以少勝多,成就千古佳話。

    而我的夫君,卻只能在青冢中,听著這震天的喊殺聲。

    江風吹起我的衣袂,恍惚間,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個桃花紛飛的午後,孫策笑著向我走來,說要帶我去看最美的江東。

    如今江東依舊,只是物是人非。岸邊的蘆葦在風中搖曳,發出嗚咽般的聲響,像是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歲月流轉,江東的基業在孫權手中日益穩固。

    我獨自守著與孫策的回憶,看著孩子們漸漸長大。

    每當夜深人靜,我總會取出那把珍藏的寶弓,撫摸著上面刻著的\"伯符贈大喬\"字樣,淚水無聲地滑落。

    窗外,一輪明月高懸,照亮了這片孫策用生命守護的土地。

    有時,我會帶著孩子們去孫策的墓前。

    墓前的石獸已有些斑駁,四周長滿了青草。

    孩子們天真爛漫地采來野花,放在墓碑前。

    我靜靜地站在一旁,望著遠處的青山,仿佛又听見了孫策爽朗的笑聲。

    江東皎月依舊,只是照不見歸人。我知道,在這亂世中,我能做的,便是守著這份回憶,如同守護著江東的明月,在歲月的長河中,靜靜等待重逢的那一天。

    也許有一天,當桃花再次開滿皖城,我會在那紛飛的花雨中,與我的少年郎再次相遇。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國古代名人傳》,方便以後閱讀中國古代名人傳第200章 大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國古代名人傳第200章 大喬並對中國古代名人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