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人傳

第173章 王平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軒轅風雪 本章︰第173章 王平

    東漢末年,熹平年間的巴郡大地籠罩在沉沉暮色里。

    宕渠縣的吊腳樓依山而建,在陡峭的山壁間錯落有致地排列著。

    王平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生,他的家坐落在半山腰,推開竹窗,便能看見蜿蜒的山路在山間盤旋,仿佛一條沉睡的巨龍。

    宕渠山民以漁獵為生,王平的父親是個獵戶,身形魁梧,常年在山林中穿梭,練就了一身好本領。

    他的母親則是個勤勞善良的婦人,操持著家中的大小事務。

    家里雖清貧,但充滿了溫暖與歡笑。

    每當夜幕降臨,一家人圍坐在簡陋的火塘旁,父親就會講述先輩們的英勇事跡,那些關于人勇士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故事,像種子一樣播撒在小王平的心中。

    幼年的王平,常常赤著腳在山間奔跑。

    他對一切充滿好奇,尤其痴迷于觀察山中野獸的行動軌跡,模仿它們的敏捷身姿。

    他會花上一整天的時間,跟蹤一只野兔,觀察它如何在草叢中跳躍,如何警覺地躲避天敵。

    這種觀察和模仿,讓他的身體變得越發靈活,反應也更加敏銳。

    閑暇時,他就用從山上砍來的樹枝當作武器,模仿著父親講述的戰斗招式,在空地上揮舞。

    汗水濕透了他的粗布衣裳,他也渾然不覺,依舊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直到精疲力竭。

    隨著年齡的增長,王平的武藝逐漸嶄露頭角。

    他身材高大,虎背熊腰,雙臂有力。

    在村里的比武中,同齡人都不是他的對手。

    每當他獲勝,村民們都會投來贊賞的目光,這讓他心中的豪情壯志愈發強烈,他渴望有一天能走出這大山,去外面的世界闖蕩,建立一番功業。

    此時的益州,局勢動蕩不安。

    州牧劉焉野心勃勃,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派張魯任漢中督義司馬,讓他去鎮壓漢中的反叛勢力。

    張魯到了漢中後,卻趁機割據一方,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

    他利用當地百姓對鬼巫的信仰,傳播自己的教義,勢力逐漸壯大。

    張魯不時到宕渠“傳教布道”,當地的人大多敬信鬼巫,紛紛前往信奉,人七姓夷王樸胡、杜嗞因此與張魯交好。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親率大軍,氣勢洶洶地向漢中進發。

    張魯自知不敵,最終選擇投降。

    三巴太守樸胡、杜嗞、袁約見大勢已去,也帶著民、巴夷依附曹操。

    王平也在遷移的人群之中。

    在前往洛陽的途中,王平展現出了過人的膽識和領導才能。

    一次,隊伍遭遇了一伙山賊的襲擊,眾人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王平卻毫不畏懼,他迅速組織起身邊的青壯年,手持簡陋的武器,與山賊展開搏斗。

    他身先士卒,勇猛無比,帶領眾人擊退了山賊,保護了大家的安全。

    這一英勇行為,讓他得到了曹操部下的賞識,被任命為代理校尉,初入軍旅。

    然而,在人才濟濟的曹操陣營,王平的日子並不好過。

    曹操帳下名將如雲,謀士如雨,像王平這樣出身低微的將領,很難得到重用。

    他雖然滿腔熱血,渴望為曹操建功立業,多次向曹操進獻計策,可這些計策就如同石沉大海,沒有激起任何波瀾。

    他常常獨自一人,望著軍營外的明月,心中滿是無奈和不甘。

    他意識到,在曹操這里,自己的才華很難得到施展,他的抱負也難以實現。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與曹操為了爭奪漢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大戰。

    在定軍山一戰中,劉備的大將黃忠勇猛無比,斬殺了曹操的大將夏侯淵,曹軍頓時大亂。

    王平在這場戰役中,親眼目睹了劉備軍隊的勇猛和劉備的仁義之舉。

    他深知曹操生性多疑,且自己在曹營中難有出頭之日,而劉備素有仁義之名,禮賢下士,善于用人。

    經過深思熟慮,王平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投降劉備。

    劉備得知王平來降,十分高興,親自迎接。

    他拉著王平的手,親切地與他交談,詢問他對局勢的看法。

    王平的見解獨到,讓劉備對他更加賞識,當即任命他為牙門將、裨將軍。

    王平感激涕零,他知道自己終于找到了明主,決心在劉備麾下盡心盡力,為蜀漢的大業奉獻自己的一切。

    蜀漢建興六年228年),丞相諸葛亮心懷壯志,興兵北伐曹魏。

    此次北伐,諸葛亮精心部署,派參軍馬謖為主將,王平為副將,駐守戰略要地街亭。

    街亭地勢險要,是蜀軍前出關中的重要據點,一旦失守,蜀軍的進擊或退卻都將喪失戰略支撐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馬謖自幼熟讀兵書,對兵法理論倒背如流,可實戰經驗卻十分欠缺。

    到達街亭後,他自恃才高,不听諸葛亮在出兵前的指令,也對王平的規勸置若罔聞。他執意舍水上山扎營,認為居高臨下,可勢如破竹。

    王平心急如焚,多次苦苦相勸︰“將軍,山上無水,若被敵軍斷了水源,我軍必敗無疑。應當當道扎營,構築工事,阻擋曹軍,如此才能保街亭不失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然而,馬謖卻一臉傲慢地說︰“我自幼熟讀兵書,這點道理豈會不知?兵書上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待敵軍來攻,我軍將士必能奮勇殺敵,以一當十!”王平無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馬謖將軍隊帶上了山。

    不出王平所料,魏將張合率領大軍趕到後,迅速截斷了馬謖軍隊的水源。

    蜀軍頓時陷入了混亂,士兵們又渴又餓,士氣低落。

    張合見狀,抓住時機,發起猛攻。

    蜀軍士兵們紛紛逃散,馬謖在亂軍中也無法控制局面,大敗而逃。

    而王平所率領的一千兵馬,卻臨危不亂。

    他鎮定自若地站在陣前,大聲呼喊,穩定軍心。

    他指揮士兵們敲起戰鼓,鼓聲震天,擺出嚴陣以待的架勢。

    張合率領軍隊追到王平的營寨前,見營中旗幟整齊,鼓聲不斷,心中頓生疑慮,懷疑王平設有伏兵,不敢貿然進攻。

    就這樣,王平成功地迷惑住了敵軍,然後他慢慢收攏各營逃散的士卒,率領軍隊有條不紊地安全撤回。

    街亭之戰的失敗,讓諸葛亮痛心疾首。

    他追究責任,揮淚斬了馬謖,並剝奪了將軍黃襲等人的兵權。

    而王平卻因在街亭之戰中的出色表現,得到了諸葛亮的賞識和提拔。

    諸葛亮將他升為參軍,統領由青羌人組成的精銳部隊——無當飛軍,同時協助自己處理軍營事務。

    不久,王平又因功升任討寇將軍,封亭侯。

    無當飛軍的士兵們大多來自山地,他們身材矯健,熟悉地形,擅長攀爬和山地作戰。

    王平根據他們的特點,制定了獨特的訓練方法。

    每天天還沒亮,他就會帶領士兵們在崎嶇的山路上奔跑,鍛煉他們的體力和耐力。

    在訓練場上,他親自示範各種戰斗技巧,手把手地教導士兵們如何使用武器,如何在山地環境中進行戰斗。

    他不僅訓練他們的武藝和戰斗技巧,還注重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服從命令的意識。

    他經常對士兵們說︰“我們是一個整體,只有團結一致,听從指揮,才能戰勝敵人!”

    在王平的嚴格訓練下,無當飛軍成為了一支紀律嚴明、戰斗力極強的精銳之師,令敵人聞風喪膽。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再次北伐,包圍祁山。

    王平奉命駐守南圍,曹魏大將軍司馬懿派張合前來進攻。

    張合是曹魏的名將,作戰經驗豐富,勇猛無比。

    面對張合的大軍,王平毫不畏懼。

    他站在城牆上,看著敵軍黑壓壓的一片,心中沒有絲毫慌亂。

    他深知,此時最重要的是穩住軍心。

    他在城中巡查,鼓舞士兵們的士氣︰“將士們,我們身後就是蜀漢的百姓,我們絕不能後退!只要我們堅守營寨,敵軍就拿我們沒辦法!”

    張合來到南圍後,對王平的營寨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他命令士兵們架起雲梯,試圖強行登城。

    王平指揮士兵們用滾木石進行還擊,敵軍一次次的進攻都被打退。

    張合見強攻不行,就派人在城下叫罵,試圖激怒王平,引他出戰。

    可王平不為所動,他對將領們說︰“這是敵軍的激將法,我們不能上當。只要我們堅守不出,等敵軍疲憊之時,就是我們反擊的機會。”

    張合久攻不下,無計可施,最終只能無奈退兵。

    這一戰,再次彰顯了王平卓越的軍事才能,他也因此在軍中的威望越來越高。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時,不幸病逝于五丈原。

    蜀軍失去了主心骨,陷入了混亂之中。

    此時,大將魏延卻趁機作亂,他認為自己的才能不在諸葛亮之下,不甘心听從楊儀的調遣。

    他率領軍隊佔據南谷口,襲擊楊儀等人,並揚言要將楊儀等人斬殺。

    王平得知後,挺身而出。

    他深知魏延之亂如果不及時平定,蜀軍必將陷入內亂,後果不堪設想。

    他率領著無當飛軍,迅速趕到戰場。

    面對魏延的叛軍,王平站在陣前,大聲呵斥︰“魏延!丞相剛剛離世,你不思為丞相報仇,反而起兵作亂,背叛蜀漢,你對得起丞相的知遇之恩嗎?你們這些將士,都是蜀漢的好男兒,難道要跟著魏延一起造反,遺臭萬年嗎?”

    魏延的部下們原本就對魏延的做法心存不滿,听到王平的斥責後,紛紛放下武器,離開了魏延。

    魏延見大勢已去,只得倉皇逃竄。

    王平則乘勝追擊,最終協助楊儀平定了魏延之亂。

    因為平定魏延之亂有功,王平被升任為後典軍、安漢將軍,協助車騎將軍吳懿鎮守漢中。

    漢中是蜀漢的北方門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王平深感責任重大。

    他到任後,立刻開始加強漢中的防御工事。

    他親自帶領士兵們修繕城牆,將破損的地方一一修補加固;在險要的地方增設烽火台,安排士兵日夜值守;還對漢中的地形進行了詳細的勘察,繪制了地圖,制定了周密的防御計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每天都在軍營中訓練士兵,提高他們的戰斗技能和作戰意識。

    在他的努力下,漢中的防御固若金湯,成為了蜀漢抵御曹魏的堅實屏障。

    建興十五年237年),王平晉封安漢侯,接替吳懿成為漢中太守,全面負責漢中的軍事事務。

    此時的王平,已經成為了蜀漢舉足輕重的大將,他手握重兵,肩負著保衛蜀漢北方邊境的重任。

    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反而更加兢兢業業,日夜操勞。

    他經常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疾苦,關心他們的生活。

    他知道,只有百姓安居樂業,蜀漢才能長治久安。

    延熙六年243年),蔣琬病重,王平被任命為前監軍、鎮北大將軍,成為蜀軍北方前線的總指揮,統率漢中軍務。

    他深知自己的使命重大,絲毫不敢懈怠。

    為了更好地抵御曹魏的進攻,他經常親自巡視邊境,了解地形地貌,制定詳細的防御策略。

    他還與其他將領保持密切的聯系,加強協同作戰的能力。

    他會定期組織軍事演習,模擬各種戰斗場景,讓士兵們在實戰中積累經驗,提高戰斗力。

    延熙七年244年),魏國大將軍曹爽率領步騎十萬人進攻漢中,魏軍前鋒已至駱谷。

    消息傳來,漢中城內人心惶惶,蜀漢的將領們大多主張堅守漢、樂二城,等待涪城的援軍。

    他們認為,漢、樂二城城牆堅固,糧草充足,足以抵擋魏軍的進攻,等援軍一到,再里應外合,擊敗魏軍。

    然而,王平卻有著不同的見解,他認為這樣做太過被動,一旦涪城的援軍不能及時趕到,漢、樂二城很可能會被魏軍攻破,到時候漢中就會落入敵手,蜀漢的北方防線將徹底崩潰。

    于是,王平提出了自己的計策︰由護軍劉敏佔據興勢山,憑借險要地形阻擋魏軍,自己則率領一支軍隊作為後援;如果魏軍分兵進攻黃金城,他就親自率軍前往救援,與劉敏形成合擊之勢。

    等到涪城的救兵到來後,再對魏軍進行全面反擊。

    起初,很多將領對王平的計策表示懷疑,認為這樣做風險太大,一旦興勢山被魏軍攻破,我軍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但王平堅信自己的判斷,他耐心地向將領們解釋自己的戰略意圖︰“興勢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只要我們佔據有利地形,魏軍就難以突破。而且我們在黃金城也有部署,一旦魏軍分兵,我們可以及時支援,打亂他們的部署。只要我們堅持到援軍到來,就能反敗為勝!”

    最終,護軍劉敏贊成了王平的意見,其他將領也被王平說服。

    于是,他們按照王平的計策開始部署軍隊。

    戰斗打響後,劉敏率領軍隊在興勢山頑強抵抗,他們利用山上的巨石、樹木等作為武器,不斷地向魏軍發起攻擊。

    魏軍久攻不下,損失慘重。

    正如王平所料,曹爽果然分兵進攻黃金城。

    王平得知後,立刻率領軍隊前往救援。

    他騎著快馬,沖在隊伍的最前面,大聲呼喊︰“將士們,黃金城的兄弟們正在浴血奮戰,我們一定要趕過去,打敗敵軍!”

    在他的鼓舞下,士兵們士氣高漲,日夜兼程,迅速趕到了黃金城。

    王平到達黃金城後,沒有絲毫猶豫,立刻率領軍隊向魏軍發起了攻擊。

    他身先士卒,揮舞著手中的武器,沖入敵陣,與魏軍展開了激烈的拼殺。

    他的勇猛無畏感染了每一個士兵,大家紛紛跟隨他的腳步,奮勇殺敵。

    在王平的帶領下,蜀漢軍隊與黃金城的守軍內外夾擊,打得魏軍節節敗退。

    與此同時,涪城的援軍也陸續趕到,與王平的軍隊會合。

    在蜀漢軍隊的聯合攻擊下,魏軍大敗而逃,丟下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糧草。

    這場戰役的勝利,充分展現了王平卓越的軍事智慧和指揮才能。

    他以不足三萬人的兵力,成功抵御了曹爽十萬大軍的進攻,力保疆土不失,成為了蜀漢後期國之干臣。

    經此一戰,王平的威名傳遍了天下,他也成為了蜀漢軍隊的一面旗幟。

    百姓們對他贊不絕口,紛紛傳頌他的英勇事跡。

    王平雖然出身軍旅,不識字,但他非常好學。

    他深知知識的重要性,即使軍務繁忙,也會抽出時間讓人讀誦《史記》《漢書》等歷史書籍給他听。

    每當听到精彩之處,他都會陷入沉思,思考其中的道理。

    听完後,他總能明白其中的大概意思,並且在議論時也不會偏離書中的原意。

    他口述表章和軍政事務,讓別人代寫,意思表達明確、條理清晰。

    他一生遵循法度,嚴于律己,平時不苟言笑,整天端正坐姿,即使在閑暇之時,也保持著軍人的風範,軍中將士對他既敬畏又欽佩。

    延熙十一年248年),這位戎馬一生的蜀漢大將,因積勞成疾,最終病逝于軍中。

    消息傳來,整個蜀漢為之悲痛。

    漢中的百姓們自發地為他舉行了悼念儀式,他們痛哭流涕,懷念這位曾經保護他們的大將軍。

    他的兒子王訓繼承了他的爵位,繼續為蜀漢效力。

    王平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在三國亂世中崛起,成為了蜀漢的中流砥柱。

    他在街亭之戰中的臨危不亂,在北伐中的英勇表現,以及在漢中的堅守防御,都為蜀漢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的軍事才能和忠誠精神,贏得了蜀漢君臣和百姓的敬重與愛戴,也成為了後世傳頌的佳話。

    在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王平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書寫了屬于自己的傳奇篇章,他的故事,將永遠被銘記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國古代名人傳》,方便以後閱讀中國古代名人傳第173章 王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國古代名人傳第173章 王平並對中國古代名人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