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人傳

第111章 呂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軒轅風雪 本章︰第111章 呂雉

    秦末,單父縣的集市像一鍋沸騰的熱粥,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喧囂無比。

    呂家的馬車緩緩駛入這片嘈雜之中,車輪碾過青石板,發出沉悶的聲響。

    車內,呂公眉頭緊鎖,眼神中透著憂慮——為躲避仇家,一家人不得不背井離鄉,遷居沛縣。

    消息傳開後,沛縣有頭有臉的人物听聞呂公與縣令私交深厚,紛紛帶著厚禮登門道賀。

    沛縣縣衙,雕梁畫棟,眾人按照身份地位依次入座。

    亭長劉邦也在人群之中。

    他身無分文,卻扯著嗓子大喊“賀錢萬”,聲音在大堂里回蕩,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呂公听到這洪亮的聲音,目光越過人群,落在劉邦身上。

    只見劉邦雖身著粗布麻衣,卻身姿挺拔,氣宇軒昂,眉眼中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豪邁與不羈,面相貴不可言。

    呂公心中一動,不顧妻子呂媼在一旁焦急地拉扯和低聲埋怨,當場決定將女兒呂雉許配給劉邦。

    回到家中,呂媼心中的不滿和憤怒終于像火山一樣噴涌而出。

    她瞪大眼楮,滿臉怒容地質問呂公︰“你平日里總是夸贊咱們的女兒生得不凡,將來必定能嫁入豪門,成為貴人之妻。沛縣縣令多次登門求親,你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可如今,你怎麼就把她許配給了劉邦這個整日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的混混呢?”

    呂公靜靜地坐在那里,他的手緩緩地捻著胡須,似乎並沒有被呂媼的質問所激怒。

    他的目光深邃而篤定,仿佛早已看透了一切。

    過了一會兒,呂公才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劉邦絕非池中之物,他的面相預示著他日後必定會有一番大作為。雖然他現在看起來有些放蕩不羈,但這只是表象而已。相信我,女兒嫁給他,將來一定能夠享盡榮華富貴。”

    呂媼听了呂公的話,心中的怒氣並沒有消減多少。

    她覺得呂公的話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一個整日無所事事的混混怎麼可能有什麼大出息呢?

    然而,她也知道呂公一向很有主見,一旦他做出了決定,就很難再改變。

    就在這時,呂雉正靜靜地站在屏風後面,將呂公和呂媼的這番對話听得真真切切。

    她的心中充滿了不安和迷茫,對于自己的婚姻,她完全沒有發言權,只能听從父母的安排。

    在那個時代,女子的命運就如同風中的柳絮一般,無法自主,只能隨風飄蕩。

    呂雉無奈地嘆了口氣,她知道,自己除了默默接受這一切,已經別無選擇。

    婚後,呂雉和劉邦一同搬進了那間簡陋的房舍。

    這房子雖然破舊,但呂雉卻沒有絲毫怨言。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晨光還未照進院子時,呂雉便已早早地起身。

    她熟練地生起火來,準備好一家人的早飯。

    接著,她又拿起掃帚,仔細地清掃著庭院,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白天,呂雉會前往田間,辛勤地耕地除草。

    烈日當空,陽光無情地灑在她身上,汗水很快就濕透了她的衣衫。

    然而,她並沒有停下手中的動作,依舊認真地勞作著。

    長時間的勞作讓她的雙手變得粗糙,農具在她手上磨出了厚厚的繭子,但她卻毫不在意。

    夜晚,當夜幕降臨,呂雉會在那昏暗的燈光下,飛針走線,編織著麻布。

    她的手指靈活地穿梭在針線之間,不一會兒,一塊漂亮的麻布就完成了。

    盡管工作辛苦,但呂雉的心中卻充滿了對家庭的責任感和對未來的期待。

    後來,呂雉生下了一兒一女,生活變得更加忙碌起來。

    除了日常的家務和田間勞作,她還要照顧年幼的孩子。

    為了貼補家用,呂雉還養了一些雞鴨。

    每天,她都會細心地喂養它們,看著它們一天天長大。

    日子雖然清苦,但呂雉卻覺得這樣的生活充滿了煙火氣。

    她用自己的雙手,努力經營著這個小家庭,為家人創造一個溫暖的港灣。

    劉邦身為亭長,時常因公事外出。有一次,他負責押送刑徒前往驪山。

    一路上,刑徒們趁著夜色和混亂不斷逃脫。

    劉邦深知,照這樣下去,到了驪山也無法交差,自己必定性命不保。

    于是,他在芒碭山停下,借著酒勁,索性放走了所有刑徒。

    劉邦對眾人說︰“你們都逃命去吧,我也從此要亡命天涯了。”

    有幾個刑徒被劉邦的義氣所打動,願意追隨他。

    從此,劉邦隱匿在山林之中。

    呂雉不僅要獨自操持家務,照顧公婆和孩子,還要冒著生命危險,穿越崎嶇的山路,為劉邦送去衣物和食物。

    每一次前往山林,她都提心吊膽,生怕被官兵發現,但一想到丈夫,她便鼓起勇氣,在荊棘叢中艱難前行。

    秦末的烽煙終于在大澤鄉燃起,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四方豪杰紛紛響應。

    劉邦在沛縣起兵,呂雉全力支持丈夫的大業。

    她一邊安撫家中老小,讓劉邦無後顧之憂,一邊協助劉邦聯絡沛縣的豪杰志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她穿梭在街巷之中,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口才,說服了不少人加入劉邦的隊伍,為軍隊的組建出謀劃策。

    然而,隨著劉邦勢力的壯大,戰爭的陰影如影隨形,籠罩著他們的生活。

    在一場與項羽的激烈交鋒中,劉邦戰敗,軍隊如鳥獸散,四處奔逃。

    呂雉和公公劉太公來不及撤離,被項羽的軍隊俘虜。

    楚軍大營內,簡陋的營帳里彌漫著腐臭和血腥的氣息。

    呂雉和劉太公被囚禁在此,周圍是荷槍實彈的士兵,稍有不慎,便會招來打罵和羞辱。

    項羽企圖以劉太公的性命威脅劉邦投降,在陣前架起大鍋,高聲喊道︰“劉邦,若不投降,我就煮了你父親!”

    劉邦強壓內心的痛苦,故作鎮定地回應︰“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呂雉在營帳中听到這番對話,淚水奪眶而出,她深知劉邦的無奈與艱難,也明白他們的處境愈發危險。

    在楚軍漫長的囚禁日子里,呂雉和劉太公相互扶持,彼此鼓勵,熬過了一個又一個漫長而黑暗的日夜,度過了三年生不如死的囚禁生涯。

    公元前203年,楚漢雙方達成鴻溝和議,呂雉和劉太公終于獲釋。

    回到劉邦身邊,呂雉卻驚覺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劉邦身邊多了年輕貌美的戚夫人,她肌膚勝雪,身姿婀娜,宛如春日盛開的桃花。

    戚夫人能歌善舞,舉手投足間盡顯嫵媚之態,時常依偎在劉邦身旁,撒嬌獻媚,逗得劉邦開懷大笑。

    而呂雉因多年的操勞和磨難,容顏憔悴,眼角爬滿了皺紋,雙手粗糙干裂,與戚夫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盡管心中滿是委屈和不甘,呂雉卻將這些情緒深埋心底,繼續為劉邦出謀劃策,協助他鞏固統治。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建立漢朝,呂雉被封為皇後,兒子劉盈被立為太子。

    然而,戚夫人並不滿足于此,她妄圖讓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取代劉盈成為太子。

    于是,她日夜在劉邦耳邊哭訴,撒嬌嗔怪,請求劉邦立劉如意為太子。

    劉邦也覺得劉如意性格果敢,像極了年輕時的自己,漸漸地動了廢立太子的念頭。

    呂雉得知此事後,如墜冰窟,心急如焚。

    她意識到,這不僅關乎自己的地位和尊嚴,更關系到兒子和呂氏家族的命運。

    呂雉找到張良,神色凝重地說︰“先生,如今太子之位岌岌可危,懇請先生為我出謀劃策,救救太子。”

    張良沉思良久,緩緩說道︰“陛下一直想要請出‘商山四皓’,卻未能如願。這四位高士德高望重,若太子能將他們請來輔佐,或許能改變陛下的想法。”

    呂雉依計而行,派使者帶著厚禮,多次前往商山。

    使者們翻山越嶺,歷經艱辛,言辭懇切地邀請四位高士出山。

    在呂雉的不懈努力下,終于請出了“商山四皓”。

    一次宴會上,劉邦看到太子身後站著四位白發蒼蒼卻氣質不凡的老者,心中大驚。

    經詢問,得知是“商山四皓”,他意識到太子羽翼已豐,廢立之事已難以實現。

    戚夫人得知後,如遭雷擊,癱坐在地,傷心欲絕,淚水如決堤之水般涌出。

    她在劉邦面前痛哭流涕,試圖挽回局面。

    劉邦無奈地安慰她︰“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

    公元前195年,劉邦病逝,劉盈即位,呂雉成為皇太後。

    此時的呂雉,終于迎來了掌控命運的時刻。

    她深知宮廷斗爭的殘酷無情,為了鞏固兒子的皇位,開始鏟除異己。

    首先,她將矛頭對準了戚夫人和劉如意。

    呂雉下令將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剃去她的長發,給她穿上粗布囚服,讓她舂米勞作。

    戚夫人不堪忍受這樣的屈辱和折磨,一邊舂米,一邊作歌抱怨︰“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

    呂雉听聞後,怒不可遏,決定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她先是派人召劉如意進京,企圖將其殺害。

    劉盈心地善良,擔心弟弟遇害,親自到城外迎接劉如意,並與他同吃同住,形影不離,讓呂雉一時無從下手。

    然而,一天清晨,劉盈早起外出打獵,劉如意還在熟睡之中。

    呂雉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派人給劉如意送去毒酒。

    劉如意毫無防備,一飲而盡。

    待劉盈趕回時,劉如意早已氣絕身亡,冰冷的尸體讓劉盈悲痛欲絕。

    隨後,呂雉又對戚夫人施以殘忍的“人彘”之刑,砍去她的手腳,挖去雙眼,燻聾耳朵,灌啞喉嚨,將她扔在豬圈里。

    劉盈看到戚夫人的慘狀後,驚恐萬分,大病一場。

    他派人對呂雉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後子,終不能治天下。”

    從此,劉盈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身體和精神狀況日益惡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盈在位僅七年便病逝,呂雉立劉盈年幼的兒子劉恭為帝,自己臨朝稱制。

    她繼續推行劉邦時期的休養生息政策,減輕百姓的賦稅和徭役,鼓勵農業生產。

    她頒布政令,號召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使得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在她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經濟逐漸恢復。

    同時,為了鞏固呂氏家族的地位,呂雉大肆分封呂氏子弟為王。

    她的這一舉措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強烈反對,右丞相王陵直言︰“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

    呂雉听後,心中不悅,表面上對王陵客客氣氣,不久便將他明升暗降,剝奪了他的實權,改任他為太傅,實際上將他排除在核心權力之外。

    在呂雉的統治下,漢朝的經濟日益繁榮,社會秩序也愈發穩定。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呂雉的身體每況愈下。

    她時常感到疲憊不堪,病痛纏身。

    公元前180年,呂雉病重。

    她深知自己時日無多,為了防止呂氏家族在自己死後遭到清算,任命佷子呂祿為上將軍,統領北軍;呂產統領南軍。並告誡他們︰“高帝已定天下,與大臣約,曰‘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今呂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為變。必據兵衛宮,慎毋送喪,毋為人所制。”

    不久,呂雉病逝,享年六十二歲。

    她的去世引發了一場激烈的政治斗爭。

    齊王劉襄率先起兵,討伐呂氏。

    朝中大臣周勃、陳平等人也趁機發動政變,誅殺了呂氏子弟,迎立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

    呂雉從一個普通女子,一步步成為漢朝的實際統治者,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她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意志、過人的智慧和果斷的決策,在歷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盡管她的手段殘忍,飽受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為漢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她的故事,也成為了中國歷史長河中一段難以磨滅的傳奇。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國古代名人傳》,方便以後閱讀中國古代名人傳第111章 呂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國古代名人傳第111章 呂雉並對中國古代名人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