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人傳

第72章 孟嘗君田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軒轅風雪 本章︰第72章 孟嘗君田文

    在華夏歷史那片波瀾壯闊、充滿傳奇色彩的戰國時代,七雄並立,戰事紛紜,權謀縱橫。

    在這亂世紛爭中,孟嘗君田文宛如一顆奪目的星辰,以其獨特的風采與卓越的智慧,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的一生,是一部充滿傳奇、跌宕起伏的宏大敘事,他展現出的政治謀略、人格魅力以及對人才別具一格的見解,歷經千年歲月的洗禮,至今依然被人們傳頌不衰,成為後世反復品味與研究的經典。

    在那古老而繁華的齊國大地上,有一處府邸巍峨壯觀,府內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奇花異草爭奇斗艷,府外車水馬龍、門庭若市,這便是田氏家族的宅院,一個真正鐘鳴鼎食之家。

    每日清晨,悠揚的鐘聲便會在府邸上空回蕩,仿佛在訴說著家族的榮耀與輝煌;夜晚,鼎中美食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歡聲笑語在府邸中此起彼伏,盡顯富貴與奢華。

    田文,就出生在這樣一個顯赫的家族之中。

    他的父親田嬰,那可是齊國朝堂上響當當的人物。

    田嬰身為齊威王的少子、齊宣王的異母弟,自小便在宮廷的權謀斗爭中摸爬滾打,練就了一身過人的政治智慧和手腕。

    在齊國的政治舞台上,他猶如一顆耀眼的星辰,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長期擔任相國一職,朝堂之上,他運籌帷幄,決策千里,滿朝文武皆對他敬畏有加;朝堂之外,他權傾朝野,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然而,田文的降臨,並未給這個家族帶來期待中的喜悅,反而像是一片陰雲,籠罩在了整個家族的上空。

    那是一個看似平常卻又暗藏玄機的日子——五月初五。

    在當時那個迷信盛行的時代,這個特殊的日子被人們視為不祥之兆。

    坊間傳言,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就像是被邪惡詛咒的化身,會給父母帶來厄運,甚至會影響整個家族的運勢。

    田嬰,這位在朝堂上叱 風雲的人物,在面對這種迷信說法時,也未能免俗。

    他深信不疑,看著這個剛剛呱呱墜地的嬰兒,眼中沒有一絲父愛的溫柔,只有滿滿的厭惡和嫌棄。

    他毫不留情地對著田文的母親下令,要求立刻將這個剛出生的嬰兒拋棄,仿佛這個孩子是一個會帶來災難的不祥之物。

    田文的母親,是一位溫柔善良的女子。她看著懷中這個粉嫩可愛的小生命,心中滿是慈愛與不忍。

    這個孩子,是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是她十月懷胎、辛苦孕育的結晶。

    她怎麼忍心將自己的親生骨肉拋棄在荒郊野外,讓他自生自滅呢?

    于是,這位勇敢而偉大的母親,做出了一個決定。

    她瞞著丈夫,偷偷地將田文撫養長大。

    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田文逐漸成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身上顯露出超乎常人的聰慧與敏銳的見識。

    一次,年少的田文勇敢地直面父親,言辭懇切地表達自己對命運的思考,他直視著田嬰的眼楮,質問道︰“您為何僅僅因為出生日期就決定一個人的生死?人的命運究竟是由上天注定,還是由人自身的努力決定?”

    他的話語條理清晰,思維敏捷,充滿了對傳統觀念的挑戰與質疑。

    田嬰被這個兒子的膽識與智慧所震撼,不禁對他刮目相看。

    從那以後,田嬰開始允許田文參與家族事務,而田文也憑借著自己的才華與努力,逐漸在家族中嶄露頭角。

    田文所處的戰國時代,各國紛爭不斷,人才成為了決定國家興衰的關鍵因素。

    田文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他廣開大門,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接納來自五湖四海的賢才。

    無論對方出身是高貴還是低賤,只要有一技之長,都能在他的門下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他對待門客真誠相待,毫無架子,與他們同甘共苦,共享富貴。

    這種真誠與尊重,使得他的名聲遠揚,吸引了無數人才慕名而來。

    他的門客數量最多時達到了驚人的三千人,這些人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有著截然不同的背景和才能,組成了一個龐大而又獨特的群體。

    其中,有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文人墨客,他們能引經據典,為田文出謀劃策。

    有武藝高強、俠肝義膽的俠客義士,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保衛田文的安全。

    有擅長辯論、口才出眾的縱橫家,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在各國之間周旋縱橫。

    甚至還有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雞鳴狗盜之徒,卻在日後的關鍵時刻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眾多門客之中,有一個名叫馮歡的人,他的到來為田文的事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馮歡初到孟嘗君門下時,顯得十分落魄,身上的衣衫破舊不堪,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自信與從容。

    他沒有像其他門客那樣急于展示自己的才能,反而常常抱怨待遇不好,先是要求有魚吃,接著又要求有車坐,最後甚至要求為自己的家人提供衣食保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田文的其他門客都對馮歡的行為感到不滿,認為他過于貪婪和傲慢。

    但田文並沒有因此而嫌棄他,反而一一滿足了他的要求。

    田文深知,真正的人才往往有著獨特的個性和需求,不能以常人的標準來衡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馮歡逐漸發現田文是一個真正禮賢下士、值得托付的人。

    于是,他決定為田文效力,以報答他的知遇之恩。

    有一次,田文需要派人前往自己的封地薛邑收債。

    這本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因為收債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麻煩和阻力。

    馮歡得知後,主動站了出來,毛遂自薦,願意承擔這個任務。

    田文見他態度誠懇,便答應了他的請求。

    馮歡來到薛邑後,並沒有急于按照常規的方式收債。

    他先是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生活狀況和疾苦。

    他發現,許多百姓因為生活貧困,根本無力償還債務,如果強行催收,只會讓他們陷入更加悲慘的境地。

    于是,馮歡以田文的名義,將所有的債券都召集到一起。

    他當著百姓的面,宣布免除那些確實無力償還債務的人的債務,並將債券一一燒毀。

    百姓們听到這個消息後,頓時歡呼雀躍,對田文感恩戴德,高呼萬歲。

    馮歡完成任務後,迅速回到齊國,向田文復命。

    田文得知馮歡燒毀債券的舉動後,十分驚訝,他質問馮歡︰“我派你去收債,是為了收回欠款,以維持我門下眾多門客的開銷。你卻將債券全部燒毀,這是為何?”

    馮歡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您現在並不缺錢財,缺的是百姓的民心。我燒毀債券,看似損失了一些錢財,但卻為您贏得了薛邑百姓的衷心擁護和愛戴。民心所向,才是真正的財富,這是比錢財更重要的東西。”

    田文听後,恍然大悟,心中對馮歡的遠見卓識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意識到,馮歡絕非等閑之輩,而是一個有著深遠政治眼光和謀略的人才。

    後來,田文在齊國的政治斗爭中受到了其他權貴的排擠和陷害,被迫離開齊國,前往他國尋求庇護。

    當他路過自己的封地薛邑時,百姓們听聞他的到來,紛紛自發地夾道歡迎,以最熱情的方式款待他。

    他們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和美酒,表達對田文的感激之情。

    田文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感慨萬千,他這才真正體會到了馮歡為他買民心的重要性。

    在馮歡的建議下,田文又通過一系列巧妙的政治手段,成功地重新回到了齊國,並且鞏固了自己在齊國的地位。

    除了馮歡之外,田文的門客中還有許多其他的奇人異士,他們各自有著獨特的技能和才華,在不同的場合為田文排憂解難。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雞鳴狗盜”的故事。

    有一次,田文出使秦國,秦昭王對他的才華和名聲早有耳聞,對他十分欣賞,希望能夠將他留在秦國,擔任秦國的相國。

    田文深知秦國的強大和秦昭王的野心,如果能夠在秦國擔任相國,無疑將擁有巨大的權力和影響力。

    但他也清楚,秦國與齊國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利益沖突,自己作為齊國的貴族,在秦國任職可能會面臨諸多風險。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田文最終決定接受秦昭王的邀請。

    然而,田文的決定引起了秦國大臣們的強烈反對。

    他們擔心田文會因為對齊國的忠誠而暗中為齊國謀取利益,對秦國構成威脅。

    于是,他們在秦昭王面前不斷進讒言,詆毀田文。

    秦昭王本就生性多疑,在大臣們的不斷勸說下,逐漸對田文產生了懷疑。

    最終,他下令將田文囚禁起來,準備找個合適的借口將他殺掉。

    田文得知自己的處境後,心急如焚。

    他明白,如果不能盡快逃脫,自己必將性命不保。

    在這危急關頭,他的門客們紛紛出謀劃策,試圖幫助他擺脫困境。

    其中一個門客自告奮勇地說︰“我听說秦昭王最寵愛的妃子喜歡一件白色狐裘,而您在出使秦國時,曾經送給秦昭王一件價值連城的白色狐裘。如果我們能夠將這件狐裘偷出來,送給秦昭王的妃子,或許她會在秦昭王面前為您說情。”

    田文听後,覺得這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但他又擔心這件事情太過危險,難以成功。

    然而,這個門客卻信心滿滿地表示,自己有把握完成這個任務。

    原來,這個門客是一個技藝高超的盜賊,他擅長各種盜竊技巧,能夠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偷走任何東西。

    當天晚上,他憑借著自己的精湛技藝,成功地潛入了秦昭王的宮殿,找到了那件白色狐裘。

    他小心翼翼地將狐裘偷了出來,然後交給了田文。

    田文拿到狐裘後,立即派人將它送給了秦昭王的妃子。

    妃子得到狐裘後,十分高興,她果然在秦昭王面前為田文說情。

    秦昭王經不住妃子的軟磨硬泡,最終下令釋放了田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田文獲釋後,深知秦昭王的脾氣秉性,擔心他會反悔,再次派人追殺自己。

    于是,他立刻帶著門客們逃離秦國。他們日夜兼程,不敢有絲毫懈怠。

    很快,他們就來到了函谷關。

    按照秦國的規定,函谷關要在雞叫之後才會開關放行。

    而此時天色還早,離雞叫還有很長時間。

    如果等到天亮,秦昭王的追兵很可能就會趕到。

    就在大家焦急萬分、不知所措的時候,田文的另一個門客站了出來。

    這個門客擅長模仿各種聲音,尤其是雞叫,他的模仿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只見他深吸一口氣,然後學起了雞叫,聲音清脆響亮,宛如真正的公雞在啼鳴。

    周圍的公雞听到他的叫聲後,也紛紛跟著叫了起來。

    守關的士兵听到雞叫聲,以為天已經亮了,便按照規定打開了城門。

    田文和他的門客們趁機迅速通過了函谷關,成功地擺脫了秦國的追兵。

    “雞鳴狗盜”的故事雖然看似荒誕離奇,但卻生動地展現了田文門客們的智慧和才能。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奇人異士的幫助,田文才能夠在危機四伏的戰國時代一次次化險為夷,成就自己的一番霸業。

    田文不僅在國內廣納賢才,致力于打造自己的人才團隊,還積極投身于國際外交舞台,與其他諸侯國展開頻繁的交往與合作。

    他憑借著自己在各國之間積累的威望和影響力,與各國的權貴們建立了廣泛而深厚的聯系。

    在他擔任齊國相國期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外交才能,積極推動齊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為齊國的發展營造了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

    在他的努力下,齊國的國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成為了戰國七雄中的佼佼者,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然而,田文的一生並非總是一帆風順,充滿了鮮花和掌聲。

    他在政治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引來了許多人的嫉妒和怨恨。

    在他晚年,齊國國內的政治局勢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各種政治勢力之間的斗爭日益激烈。

    田文逐漸失去了齊王的信任和支持,權力和地位也受到了嚴重的削弱。

    但他並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自暴自棄。

    相反,他憑借著自己多年積累的政治經驗和人脈資源,繼續在齊國的政治舞台上發揮著一定的影響力,為齊國的穩定和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最終,田文在自己的封地薛邑安詳地去世,結束了他波瀾壯闊、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他的事跡被後人記錄在史冊中,傳頌不衰,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段膾炙人口的傳奇。

    他所倡導的禮賢下士、重視人才的理念,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寶貴的精神財富。

    孟嘗君田文,他是戰國時代的風雲人物,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豪杰。

    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在亂世中書寫了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波譎雲詭,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與力量。

    他是中國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無論時光如何流轉,都永遠閃耀著迷人的光芒,激勵著後人不斷追求卓越,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國古代名人傳》,方便以後閱讀中國古代名人傳第72章 孟嘗君田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國古代名人傳第72章 孟嘗君田文並對中國古代名人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