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忙到中午,該來的人差不多都過來了。
林源見狀對著林山說道︰“大爺,客人基本來的差不多,我看可以開席了。”
林山見院里十桌坐的滿滿當當,院外的十桌也基本坐滿了。
“桌上基本也坐滿了,是可以開席了,你去伙房問問牛師傅,準備的怎麼樣,要是差不多,我就安排人過去端菜了。”
今天負責端菜的人是林源附近的鄰居,食品廠工人的家屬,都是半大的小伙子,這次都被家里給派過來幫忙了。
林源去了伙房,“牛師傅,怎麼樣可以開席了嗎?”
牛師傅正揮舞著鏟子,“可以了,基本都差不多了,就差要你操作的蔥燒海參,和兩個海鮮湯了。”
林源听後去找林山,“大爺,伙房那邊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著上菜了,剩下的交給你了,我得去伙房幫忙了,還有一個菜等著我上手呢。”
林山也知道有菜得林源上手,所以大手一揮,你忙你的吧,剩下的交給我就行了。
然後林源就直接進了伙房。
林山開始安排人上煙酒,碗筷。
林源一進伙房,牛師傅就把灶台上的食材指給他看︰“林源,這蔥燒海參就靠你了,食材都備好了。”
林源挽起袖子,熟練地開始處理海參,將海參洗淨、改刀,放入鍋中焯水。
同時,他把大蔥切成段,在熱油中炸至金黃,撈出備用。
接著,他在鍋中加入適量的高湯,放入海參,加入調料炖煮。
不一會兒,海參變得軟糯入味,湯汁濃稠。
林源將炸好的蔥段鋪在盤子底部,把海參盛在上面,再淋上濃郁的湯汁,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蔥燒海參就完成了。
此時,林山安排的端菜小伙子們也陸續進了伙房。
牛師傅開始安排這些小伙子上菜。
這些小伙子平常連坐席的 時 候 都少,什麼時候見過這麼豪橫的酒席。
牛師傅笑著說道︰“各位爺們,都擦擦嘴角,回頭別哈喇子都留下來了,我給你們留了一桌,等你們上完菜就可以吃了。”
牛師傅的話惹得一群半大的小子哄笑不已。
牛師傅開始把四個涼菜端在小伙子的托盤上,開始上菜。
林源又開始準備做海鮮湯和三鮮湯,他把新鮮的蝦、貝類等食材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和調料,開始熬制海鮮湯。
今天來的客人要比林源結婚的時候,素質要高,所以涼菜上桌,這些人也饞肉,但是還能忍住。
特別是院里坐的各個領導,看著桌上的涼菜,有人說道︰“要說吃肉還得是在林源這,誰家辦酒席舍得上兩個肉菜當涼菜。
這鹵肉和下水拼盤,燻雞和燻魚可是絕頂的下酒好菜。”
其他人附和著,“那可不咋地,在其他地方吃席上再多的禮,也吃不到這麼多的肉和這個味道。”
林山在院里院外各個桌的來回走動,就怕出什麼紕漏,照顧不周。
隨著這群小伙子,開始上熱菜,林源家院里院外,到處都彌漫著肉香。
如果說剛才的涼菜,讓他們只是小饞,那熱菜一上桌,眾人可就徹底按捺不住了。
紅燒肉色澤紅亮,皮q肉嫩,咬上一口,滿滿的膠原蛋白;糖醋魚外酥里嫩,酸甜的味道在口中散開,讓人回味無窮。
大家紛紛動起筷子,一邊大快朵頤,甚至連酒都顧不上喝了,而且還一邊夸贊林源和牛師傅的廚藝。
特別是蔥燒海參,這可不是在後世,稍微大點的館子里都有這個菜。
現在因為運輸不便,導致海鮮的傳播範圍很小,即使盛京距離上次林源去的營城就兩百多公里。
林源在盛京也沒怎麼見過海鮮。
但是院里的坐著的人,無論是政府的領導,還是各個廠里的領導,即使沒有嘗過這蔥燒海參,但是還是听過這個魯菜的老家菜。
見蔥燒海參上桌,大部分的人都朝著盤子里的海參夾去。
他們能想到林源的酒席肯定豐盛,但是他們可沒有想到林源這酒席上還有這菜吃。
雖然蔥燒海參的份量沒有其他菜多,但是嘗嘗味還是可以的。
和周天華坐一桌的政府領導對著周天華說道︰“林源今天為了這滿月酒也是費勁了心思啊!!
這海參可不是常見的東西,也虧了他有能耐弄到這個。”
周天華笑著回道︰“這不是去年他和媳婦去營城,救了一個孩子嗎,這孩子家里就是加工海鮮的,所以林源才能買的到,要不然咱們想在盛京吃這個,可不容易。”
喜歡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請大家收藏︰()我的年代怎麼還有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