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的北風呼嘯著刮過校園,光禿禿的樹枝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搖曳。期末考試剛結束,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準備回家過年,林喬卻接到一個意外通知。
“林喬,陳教授讓你去一下實驗室。”班長在宿舍樓下喊了一嗓子。
林喬裹緊棉襖,小跑著穿過寒風凜冽的校園。實驗室里,陳教授正和幾個老師討論著什麼,表情嚴肅。
“教授,您找我?”
陳教授抬頭,示意她坐下“寒假有什麼安排?”
“準備回家過年”林喬有些疑惑。
“有個特別項目,需要幾個學生留下來幫忙。”陳教授直截了當,“是關于衛星姿態控制系統的初步研究,和航天院有合作。我想推薦你參加。”
林喬的心猛地一跳。航天院!那可是真正的一線科研單位啊!
“我願意!”她幾乎脫口而出,隨即又猶豫了,“可是我得先給家里打個電話。”
電話那頭的母親果然有些失望“一年就回這一次家什麼項目這麼重要?”
“媽,是航天院的合作項目,機會特別難得”林喬握著話筒,手心冒汗。
沉默良久,母親嘆了口氣“罷了,你爸那邊我去說。記得多穿點,別餓著肚子干活。”
掛掉電話,林喬長舒一口氣。回到實驗室,陳教授露出難得的笑容“搞定了?好,明天早上八點,第三會議室集合。記住,這個項目要保密。”
項目的保密級別比林想象的要高。第三天會議室門口有專人值守,每個參與者都要佩戴特殊通行證。讓林喬驚訝的是,組里除了她和陳教授,只有五個學生——而且都是大三大四的學長。
“小學妹也來了?”大四的趙師兄有些意外,“這個項目難度可不小。”
林喬只是笑笑,找了個角落坐下。這時,兩個陌生中年人走進會議室,穿著中山裝,氣質與眾不同。
“這位是航天院的劉工和李工。”陳教授介紹道,“接下來兩周,由他們指導我們完成初步設計方案。”
劉工開門見山“我們要研究的是衛星姿態控制系統的關鍵部件——動量輪。大家都知道,衛星在天上要保持穩定姿態,靠的就是這個。”
他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目前的難點在于如何減小體積和重量,同時保證精度和可靠性。”
討論開始後,學長們紛紛提出想法,大多是基于文獻上的傳統方案。林喬認真听著,手指無意識地在筆記本上畫著——前世的她參與過類似項目,知道幾種創新結構。
“那個女同學,你有什麼想法嗎?”李工突然點名。
林喬嚇了一跳,下意識合上筆記本“我覺得也許可以采用磁懸浮技術,這樣可以消除機械摩擦”
會議室頓時安靜下來。趙師兄皺眉“磁懸浮?太超前了吧?現有的技術根本做不到。”
但兩位工程師交換了一個眼神,劉工開口“說說具體思路。”
林喬鼓起勇氣走到黑板前“就像這樣,通過電磁場讓轉子懸浮起來,不僅可以消除摩擦,還能提高轉速和精度”她越說越投入,完全沒注意到大家驚訝的表情。
等她回過神來,發現劉工正若有所思地摸著下巴“這個思路很有意思。雖然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實現起來很困難,但是個值得探索的方向。”
項目組的任務分配下來了。林喬負責的是最基礎的數學模型建立——需要推導出一整套復雜的控制方程。
沒有計算機輔助,所有計算都要手工完成。林喬整天泡在圖書館,面前堆滿了參考書和稿紙。很多公式在這個時代還沒有現成解法,她不得不憑借前世的記憶,小心翼翼地“逆向推導”。
一天晚上,她正對著一組偏微分方程發愁,突然有人遞來一沓稿紙。
“試試這個變換方法。”是李工。他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在了她身後,“我看你用的方法很特別,但是到這里卡住了對吧?”
林喬驚訝地抬頭。李工指著一處推導“這里,如果用傅里葉變換,會不會簡單些?”
在李工的指點下,林喬豁然開朗。臨走時,李工突然說“你的數學功底很扎實,而且思路很新穎。繼續保持。”
最困難的環節是加工微型部件。學校的機床精度不夠,項目組不得不去市里的精密儀器廠。作為組里唯一女生,林喬經常被廠里的老師傅質疑。
“小姑娘懂什麼精度要求?”一個老師傅看著林喬給出的圖紙直搖頭,“這公差要求太高了,根本做不到。”
林喬沒有爭辯,而是拿起一個零件仔細檢查“師傅,如果改用磨削工藝,而不是車削,是不是能達到這個精度?”
老師傅驚訝地看她一眼“喲,還懂工藝?來來來,你說說看”
在和林喬詳細討論後,老師傅終于點頭“我試試看吧。不過要是做壞了,可不能怪我。”
等待零件加工的那幾天,項目組暫時空閑下來。劉工和李組織大家去參觀附近的航天展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展覽館里,一枚長征火箭的實物模型巍然矗立。林喬仰頭看著那白色的箭體,心中涌起難以言喻的激動。
“這就是我們正在研究的領域。”劉工輕聲說,“每一個部件,哪怕再小,都關系到整個任務的成敗。”
李工接話“現在我們的技術還落後國際先進水平很多。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中國航天會迎頭趕上。這個重任,就在你們年輕人肩上。”
林喬默默握緊了拳頭。
加工件終于完成了。測試那天,整個項目組都緊張地圍在實驗台前。林喬設計的磁懸浮結構能否工作,就在此一舉。
“通電!”
“磁場建立!”
“轉子起旋!”
隨著轉速逐漸升高,懸浮在電磁場中的轉子平穩旋轉,沒有一絲摩擦聲。
“轉速300050008000轉!”負責記錄的數據員聲音發顫,“遠超傳統軸承的極限!”
實驗室里爆發出歡呼聲。劉工激動地拍著林喬的肩膀“成功了!小姑娘,你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思路啊!”
但慶祝很快被一個問題打斷——高速旋轉下的轉子出現了輕微振動。
“還是不行。”趙師兄沮喪地說,“振動會導致控制精度下降。”
大家陷入了沉默。這時,林喬突然想起前世的一個解決方案“也許可以增加主動振動控制?用傳感器檢測振動,然後實時調整電磁場”
這個想法太大膽了,以80年代的技術水平幾乎不可能實現。但劉工卻若有所思“雖然現在做不到,但是指明了方向。林喬,把這個思路詳細寫進報告里。”
項目結束的前一天,劉工特意找到林喬“你的表現很出色。畢業後有沒有考慮來航天院工作?”
林喬的心跳驟然加速“我可以嗎?”
“只要你保持這種創新思維和踏實作風,航天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劉工鄭重地說,“不過要記住,航天事業需要長期堅持,可能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看到成果。你準備好了嗎?”
林喬用力點頭“我準備好了。”
回家的火車上,林喬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田野,心中滿是充實感。這個寒假,她不僅接觸到了真實的航天項目,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自己在這個時代的價值。
打開日記本,她工整地寫下
“今天,我觸摸到了真實的航天工作。它不像想象中那麼浪漫,更多的是枯燥的計算和反復的試驗。但正是這些一點一滴的積累,終將匯成沖向太空的力量。我很慶幸,自己能成為這洪流中的一滴水。”
火車隆隆向前,就像中國航天的腳步,雖然緩慢,卻堅定不移地向著目標前進。
喜歡快穿局女員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快穿局女員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