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福建月港人聲鼎沸。林喬站在海關衙署的高台上,望著遠處海平面上漸漸清晰的帆影,手指不自覺地攥緊了欄桿。這是開海後首批歸來的商船,它們的成敗將直接影響政策的未來。
"大人,是陳德昌的"福海號"!"身旁的通判激動地喊道,"後面還有三艘,都回來了!"
林喬長舒一口氣,懸了三個月的心終于放下。自從商船啟航,朝中反對派就不斷散布"商船遇難血本無歸"的謠言,甚至有人上奏要求立即重新禁海。如今船隊平安歸來,謠言不攻自破。
碼頭上的氣氛如同過節。商賈、水手、挑夫、小販,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等待船只靠岸。當"福海號"的舷梯終于搭上碼頭時,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
陳德昌第一個走下船,曬得更黑的臉龐上洋溢著掩不住的喜色。他三步並作兩步來到林喬面前,深深一揖"托大人的福,此行滿載而歸!"
隨著船員們將一箱箱貨物搬下船,林喬的眼楮越睜越大。除了預期的南洋香料、珍珠、珊瑚,還有許多前所未見的奇物造型古怪的機械裝置、皮革封面的厚重書籍、甚至還有幾支制作精良的火銃!
"這些是"
"回大人,這是在滿剌加遇到的佛郎機商人交換的。"陳德昌壓低聲音,"他們說這些是歐洲最新的發明,願意用來換我們的絲綢和瓷器。"
林喬心跳加速。他隱約感覺到,這些奇物背後隱藏的價值,可能遠超它們的實際外觀。
海關衙署內,陳德昌詳細匯報了航行經過和貿易成果。最令人振奮的是經濟數據——扣除所有成本,四艘船淨賺十五萬兩白銀,是投入的三倍還多!而繳納的海關稅款就達兩萬兩,足夠供養一支水師。
"大人,這是詳細的航海日志和貿易清單。"陳德昌呈上一本厚厚的冊子,"還有佛郎機人送的幾件禮物,特意指明要交給您。"
禮物中有一架精巧的黃銅制天體儀,上面鐫刻著陌生的文字和復雜的星圖;一套繪制在羊皮紙上的地圖,展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世界格局;還有幾本裝幀精美的書籍,里面的文字如同蚯蚓爬行,完全無法辨認。
"007,能翻譯這些文字嗎?"林喬在腦海中急切地問。
"拉丁文檢測部分內容可識別。"系統回應,"此為托勒密《地理學》復制本,包含經緯度概念和已知世界地圖。"
林喬的手微微發抖。他听說過這本西方地理學經典,沒想到竟以這種方式見到實物。更令他震驚的是那套世界地圖——上面清晰地繪出了歐羅巴、阿非利加、亞美利加等大洲,甚至還有一條繞過阿非利加南端通往東方的航線!
這與大明傳統的"天圓地方中國居中"觀念截然不同。如果地圖屬實,那麼大明的世界觀將面臨根本性挑戰。
"陳先生,船上有懂佛郎機語的人嗎?"
"有一個混血通譯,不過"陳德昌有些為難,"那人粗通番話,對這些深奧書籍怕是"
林喬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看來要理解這些西方知識,首先得解決語言障礙。他更加堅定了設立翻譯館培養專業人才的決心。
回到京城,首批海貿的成功引發了轟動。皇帝龍顏大悅,當朝表彰了林喬和陳德昌等人。但更讓林喬欣慰的是,小樹對那些西方器物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興趣。
"爹!這個圓球上的線條是什麼意思?"小樹圍著天體儀打轉,小手小心翼翼地觸摸著上面的刻痕,"這些符號和我們用的二十八宿好像,但又不一樣"
"這叫天體儀,是番邦人用來研究星象的。"林喬解釋道,"據說他們認為大地是圓的,天空也是一個球體。"
"大地是圓的?"小樹瞪大眼楮,"那另一邊的人不會掉下去嗎?"
這個問題讓林喬語塞。他其實也不太理解西方的地圓說,但又不願敷衍兒子"這個爹也不全懂。不過番邦人有他們的道理,等翻譯館建好了,我們就能讀到他們的書了。"
"那我要學番邦話!"小樹突然宣布,小臉上滿是堅定,"我要讀這些書,弄明白他們為什麼這麼想!"
林喬笑著摸摸兒子的頭。孩子的好奇心是最珍貴的財富,他一定要好好保護。
翻譯館的籌建比預想的順利。皇帝對西方奇器很感興趣,特批在國子監旁劃出一塊地皮;李主事推薦了幾個懂葡萄牙語和拉丁文的傳教士;而最讓林喬驚喜的是,小樹竟然在短短半個月內,跟著一個佛郎機商人學會了基礎葡萄牙語!
"爹!我記住了100個番邦詞!"一天晚飯後,小樹興奮地拉著林喬來到書房,指著桌上的物品一個個用葡萄牙語念出來,"書—livro,筆—pena,桌子—sa"
林喬震驚不已。這孩子才九歲,語言天賦竟如此驚人!他當即決定帶小樹一起去見那位佛郎機商人——安東尼奧,請對方評估孩子的語言能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安東尼奧住在京城專為外商設立的驛館里。見到林喬父子,他熱情地行了個禮,然後用葡萄牙語說了幾句。
"他說歡迎巡撫大人和聰明的小公子。"小樹不假思索地翻譯道,然後害羞地補充,"至少我是這麼猜的"
安東尼奧哈哈大笑,改用生硬的漢語"小公子猜得對!您有個天才兒子,大人!"
接下來的交談中,小樹的表現更是令人咋舌。他不僅能快速記憶新單詞,還能模仿安東尼奧的發音,甚至開始摸索語法規律。連安東尼奧都連連驚嘆,說這孩子若在歐洲,定會被大學爭相錄取。
"大人,您兒子有非凡的天賦。"安東尼奧真誠地說,"如果願意,我可以教他更多。歐洲有很多先進的學問,值得學習。"
林喬欣然同意。從那天起,小樹每天下午都會去安東尼奧那里學習一個時辰葡萄牙語和基礎算術。而他的進步速度,讓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一個月後,翻譯館正式開館。林喬特意安排小樹作為特別學員旁听,雖然這孩子比最小的正式學員還要小五歲。開館儀式上,皇帝御賜匾額"格物致知",表明了對汲取外來知識的開放態度。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樂見這種變化。儀式結束後,禮部尚書嚴世蕃攔住了林喬"林大人,引進番邦異學,恐擾亂士子之心啊!"
"嚴大人多慮了。"林喬微笑回應,"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番邦之學,擇其善者而從之,有何不可?"
"哼!"嚴世蕃冷笑,"就怕有些人學了番邦之術,忘了聖人之道!"
這番對話讓林喬意識到,翻譯館面臨的阻力可能比開海更大。因為這里傳播的不只是技術,還有可能動搖傳統世界觀的思想。
果然,第二天就有御史上了彈劾奏章,指責翻譯館"用夷變夏敗壞學風"。更陰險的是,奏章中暗示林喬與番邦商人過從甚密,有里通外國之嫌。
這種指控在以往足以讓一個官員身敗名裂。但令林喬意外的是,皇帝只是將奏章留中不發,並未追究。這微妙的信號表明,年輕君主對西學其實抱有濃厚興趣,只是礙于輿論不便公開支持。
林喬決定趁熱打鐵,在翻譯館內設立了一個小型展覽,陳列海貿帶回的西方器物和書籍,邀請朝中官員參觀。他親自講解天體儀、地球儀的運作原理,演示西方數學的便利之處,甚至請安東尼奧展示最新式的望遠鏡。
"諸位大人請看,"林喬將望遠鏡遞給一位翰林學士,"透過此物,能清晰看到月亮表面的凹凸,證明其並非完美球體,這與我國古代"月中有蟾蜍"的說法不謀而合。"
那位學士將信將疑地舉起望遠鏡,隨即發出一聲驚呼"果真如此!月面竟如橘皮,滿是坑窪!"
這一發現很快在士大夫圈中引發熱議。有人驚嘆西方技術的精妙,有人堅持這是"奇技淫巧",還有人試圖用傳統理論解釋新發現。無論如何,西學的話題再也無法被忽視了。
小樹在這種氛圍中如魚得水。他不僅迅速掌握了基礎葡萄牙語,還能協助翻譯簡單的數學和天文術語。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對幾何學展現出非凡的理解力,能夠輕易解決許多成年學員都覺得困難的題目。
"林大人,您兒子是個數學天才。"翻譯館的首席教習徐光啟——一位曾與傳教士學習過的舉人——激動地說,"歐幾里得《幾何原本》中的命題,他往往一點就通,甚至能提出自己的解法!"
林喬既驕傲又憂慮。驕傲的是兒子的才華得到認可;憂慮的是這種"離經叛道"的學問可能給他帶來非議甚至危險。
"爹,為什麼三角形內角和等于兩直角?"晚飯後,小樹突然問道,"徐先生說這是不證自明的公理,但我總覺得應該有個更深的原因"
林喬啞然。他從未想過這類問題,傳統教育強調的是記憶和模仿,而非追問為什麼。看著兒子渴求知識的眼神,他深感傳統學堂已經無法滿足這個孩子了。
"這個問題,爹也不清楚。"他坦誠相告,"不過安東尼奧先生說,番邦的大學里有專門的數學教授,或許他們知道答案。"
"那我以後要去番邦的大學!"小樹宣布,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這個宣言讓林喬既欣慰又心酸。欣慰的是兒子有如此遠大的志向;心酸的是以目前的國策,出國求學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除非開海政策持續深化,中外交流成為常態。
就在林喬為翻譯館和小樹的成長忙碌時,一個壞消息從東南傳來兩艘商船在琉球附近遭遇"倭寇"襲擊,損失慘重!更蹊蹺的是,據幸存者描述,那些"倭寇"操著流利的漢語,甚至穿著大明水師的制服。
"這是有人假扮倭寇!"林喬一拳砸在案幾上,"目的是制造開海引禍的假象!"
"007,分析襲擊事件的異常點。"他冷靜下來後命令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襲擊時機可疑,目標選擇精準,行動方式不符合倭寇常規模式。"系統迅速回應,"87概率為內部人員策劃,建議重點排查反對開海的利益集團。"
林喬立即想到了慶王。這位王爺自從被罰俸後一直懷恨在心,而他的封地就在福建,完全有能力策劃這樣的陰謀。但缺乏確鑿證據,貿然指控只會引火燒身。
他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面上書皇帝,請求加強海防,保護商路;另一方面密令陳德昌等海商留意可疑人員,收集證據。
朝堂上,反對派果然借機發難。孫侍郎聯合多名官員上奏,聲稱襲擊事件證明開海政策"招致外患",要求立即重新禁海。
"陛下!"林喬據理力爭,"此次襲擊諸多疑點,顯系有人蓄意破壞。若因噎廢食,豈不正中奸人下懷?"
"林大人此言差矣!"孫侍郎冷笑,"若非開海,何來此禍?祖宗禁海,自有深意!"
雙方唇槍舌劍,爭執不下。年輕皇帝听得眉頭緊鎖,最後決定海貿繼續,但增派水師護航,同時嚴查襲擊事件。
這個決定勉強保住了開海政策,但林喬知道,如果不能盡快查明真相,下一次襲擊就可能徹底改變皇帝的立場。
回到吏舍,林喬發現小樹正和幾個同窗在院子里擺弄一個奇怪的裝置。走近一看,竟是一個用竹片和絲線制作的簡易幾何模型。
"爹!"小樹興奮地招手,"我們在做正十二面體!徐先生說這是柏拉圖認為的宇宙基本形狀之一!"
看著兒子閃閃發亮的眼楮,林喬暫時忘卻了朝堂的煩惱。這個孩子代表的是未來的希望,無論阻力多大,他都必須堅持開海和西學引進的道路。
"大人,有密信。"林柏悄悄遞上一封沒有署名的信函。
信是陳德昌寫的,說在福建發現慶王府的人與一些退役水師官兵頻繁接觸,而這些人恰好與襲擊事件的時間地點吻合!
"終于露出馬腳了"林喬眼中寒光一閃。他立即寫了一封密折,將線索詳細呈報皇帝。同時,他命令007系統全力分析所有相關情報,尋找決定性證據。
三天後,一個意外突破出現了。小樹在跟安東尼奧學習時,偶然听到幾個佛郎機商人談論曾在福建海岸看到"假倭寇"訓練。
"他們說那些人白天躲在岬角後面,晚上才出來活動。"小樹認真地轉述,"還說領頭的是個臉上有疤的大漢,右臂刺著一條龍。"
這個描述與陳德昌的線索完美吻合!林喬立即派人核查,很快鎖定了一個叫龍四的退役水師千戶——此人正是慶王府的護院教頭!
鐵證如山,林喬不再猶豫,聯合張御史上了一道措辭嚴厲的奏折,彈劾慶王"指使部屬假扮倭寇,破壞海貿,欺君罔上"。
皇帝震怒,下令徹查。慶王見勢不妙,急忙拋出幾個替罪羊,聲稱自己毫不知情。雖然沒有直接牽連到慶王本人,但這一風波足以讓他收斂許多。更重要的是,開海政策得以保全,海貿繼續蓬勃發展。
秋去冬來,翻譯館的第一批譯作終于完成,包括《幾何原本》前六卷、《西洋歷法概要》和《航海術基礎》。林喬特意組織了一場發布會,邀請朝中官員和知名學者參觀。
小樹作為年齡最小的學員,當眾演示了幾何定理的推導過程,引得滿堂驚嘆。更令人震驚的是,他還能用葡萄牙語與安東尼奧流暢交流,並現場翻譯部分內容。
"此子日後必成大器!"一位翰林學士由衷贊嘆。
活動結束後,皇帝竟微服前來,饒有興趣地參觀了展覽,還特意與小樹交談了幾句。
"听說你能讀番邦書?"皇帝和藹地問。
小樹恭敬行禮"回陛下,只會簡單的。歐幾里得先生的幾何學很有趣,它證明了很多我們靠直覺認為對的事情。"
皇帝似乎被這個回答逗樂了"哦?比如什麼?"
"比如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小樹眼楮亮了起來,"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這在我們《周髀算經》里也有記載,但歐幾里得先生給出了嚴密的證明!"
皇帝驚訝地看向林喬"林卿,你養了個小數學家啊!"
林喬連忙謙虛,心中卻充滿自豪。更讓他欣慰的是,皇帝對西學的興趣顯然超出了預期,這對未來的改革是個好兆頭。
夜幕降臨,林喬站在院中望著滿天星斗。小樹已經睡下,懷里還抱著那本《幾何原本》的譯稿。過去一年發生的一切如同夢境——開海禁、建翻譯館、引進西學每一步都充滿阻力,但每一步都堅定地走了過來。
"007,評估當前改革進程。"他在腦海中輕聲問。
"政治改革進度37,經濟改革進度45,科技改革進度28。"系統冷靜回應,"警告反對勢力正在重新集結,未來六個月沖突概率高達79。"
林喬微微一笑。無論前路多艱,他都不會退縮。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為了小樹這樣的下一代能在一個更加開放、進步的環境中成長,他願意面對任何挑戰。
寒風掠過庭院,吹動書房窗前的燭火。那光芒雖然微弱,卻足以照亮桌上的世界地圖——一個比傳統認知廣闊得多的世界。在那個世界里,大明只是眾多文明中的一個,既不唯一,也不必然最優。這個認知令人不安,卻也充滿了無限可能。
林喬輕輕走進書房,為熟睡的兒子掖了掖被角。孩子的小臉上還帶著獲得新知識的喜悅。在這個靜謐的冬夜,他仿佛看到了未來的曙光——一個融合東西方智慧,既尊重傳統又擁抱變革的新時代。
喜歡快穿局女員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快穿局女員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