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紫禁城熱浪滾滾,乾清宮前的銅鶴香爐中升起裊裊青煙,卻驅不散朝臣們心頭的躁動。林喬手持象牙笏板,站在文官隊列中,後背的官服已被汗水浸透,但他的目光依然堅定如初。
今日大朝,將討論他的《請開海禁疏》。
"有本奏來,無本退朝——"司禮太監拉長的嗓音在大殿中回蕩。
"臣有本奏!"兵科給事中鄭明德率先出列,高舉奏折,"臣彈劾戶部侍郎林喬妄議開海,違背祖制,其心可誅!"
林喬嘴角微微抽動。果然,保守派的攻擊比預想的來得更快更猛。
"鄭卿此言過矣。"皇帝的聲音從御座上傳來,不溫不火,"林卿所奏,朕觀之頗有見地。開海與否,當以國計民生為重,豈可一味泥古?"
這番話讓林喬心頭一松。看來皇帝已經傾向于支持開海,至少願意認真討論。
"陛下!"禮部尚書嚴世蕃顫巍巍出列,"太祖皇帝禁海,實因倭患猖獗。今倭寇未靖,若開海禁,豈非引狼入室?"
"嚴大人此言差矣。"林喬不慌不忙出列反駁,"倭寇之起,正因海禁太嚴。沿海百姓以海為田,禁其生計,必鋌而走險。若開放有限貿易,使良民有路,倭寇自然消弭。"
"荒謬!"鄭明德厲聲打斷,"林侍郎莫非收了海商賄賂,才如此賣力鼓吹開海?"
朝堂上一片嘩然。這樣的公然指控已經近乎人身攻擊。
"鄭大人!"林喬聲音陡然提高,"下官一心為國,此心天日可鑒。倒是鄭大人如此反對開海,莫非是擔心斷了某些人的私鹽之路?"他意味深長地瞥了一眼站在鄭明德身後的孫侍郎。
這一眼讓孫侍郎面色大變。自從鹽商汪家通倭案發後,與鹽商集團有牽連的官員都如驚弓之鳥。
"夠了!"皇帝一拍御案,"朝堂之上,豈容無端攻訐?開海之事,朕意已決,先在福建月港、浙江雙嶼兩處試行,設海關征稅,由林卿全權負責。退朝!"
這個決定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花。林喬跪拜謝恩時,能清晰地感受到四面八方投來的復雜目光——有欽佩,有嫉妒,更有深深的敵意。
退朝時,張御史悄悄湊近"林大人,恭喜了。不過開海一事觸動太大,千萬小心行事。"
林喬微微頷首。他當然明白,這場勝利只是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
回到戶部衙門,書吏們看他的眼神都多了幾分敬畏。能說服皇帝開海禁,這在本朝可是破天荒的頭一遭。但林喬顧不上這些,他立即著手組建開海事務班子,調閱沿海地圖和貿易檔案,忙得連午飯都顧不上吃。
"大人,有客來訪。"林柏輕聲通報,"自稱是福建海商代表,姓陳。"
林喬眉毛一挑。開海的消息剛傳出,海商就找上門來了?"請他進來。"
來人四十出頭,面容黝黑粗糙,一看就是常年經受海風洗禮,但舉止談吐卻頗為文雅"草民陳德昌,拜見林大人。冒昧打擾,實因大人開海之舉,令我沿海商民歡欣鼓舞,特來致謝。"
"陳先生請坐。"林喬不動聲色地打量對方,"開海乃朝廷決策,本官不過盡忠言耳,何謝之有?"
陳德昌從懷中取出一卷絹圖,恭敬呈上"此乃南洋諸島與佛郎機人貿易路線圖,是草民多年航海所得,願獻與大人參考。"
林喬展開絹圖,眼前一亮。圖上詳細標注了從福建到南洋各島的航線、風向、港口,甚至還有各地特產和貿易習慣。這正是朝廷急需的海貿資料!
"陳先生如此熱心,想必有所求吧?"林喬合上絹圖,直截了當地問。
陳德昌坦然一笑"大人明鑒。我等海商只求三點一是貿易合法,不再被視為奸民;二是官府保護,免受倭寇侵擾;三是稅制公平,不遭層層盤剝。"
這三點要求合情合理,林喬暗暗點頭。若能滿足,海商們自然會成為開海政策最堅定的支持者。
"本官記下了。開海章程正在擬定,陳先生若有建議,可隨時來見。"
送走陳德昌,林喬立即命人復制海圖,同時通過007系統比對核實。系統確認這份海圖準確度高達89,遠超朝廷現有的任何航海資料。
接下來的日子,林喬忙得腳不沾地。白天要與各衙門協調開海事宜,晚上要起草海關條例和貿易細則。更棘手的是,保守派雖然明面上不敢違抗聖旨,暗地里卻處處設障——工部拖延撥付修建海關衙署的款項,兵部遲遲不派水師護航,禮部甚至提出要對出海商人進行"道德考核"。
這天深夜,林喬正在書房熬夜批閱文書,突然听到窗外有 的聲響。
"誰?"他警覺地抬頭。
窗戶被輕輕推開,小樹的小腦袋探了進來"爹,我能進來嗎?"
林喬又好氣又好笑"這麼晚了不睡覺,爬什麼窗戶?"
小樹利落地翻進書房,懷里還抱著那個西洋自鳴鐘"爹,我發現這鐘表的一個秘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原來這孩子一直在研究那個佛郎機鐘表,竟然發現其中運用了一種特殊的齒輪傳動原理,比大明現有的鐘漏精準十倍不止。
"爹,您說佛郎機人是怎麼想出這麼精巧的結構的?"小樹眼楮亮晶晶的,滿是求知欲,"李兄說他爹那里還有佛郎機人寫的算學書,里面的數字寫法跟我們完全不同,但計算起來特別方便!"
林喬心中一動。他之前只關注開海的經濟利益,卻忽視了西方可能擁有的技術優勢。如果這些先進技術能為我所用
"小樹,你想學這些番邦學問嗎?"他輕聲問。
"想!"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知道他們還有什麼我們不會的東西!"
這個回答讓林喬陷入沉思。或許,開海的意義遠不止于貿易,更在于打開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
第二天,林喬特意拜訪了李主事。這位工部官員因職務關系,接觸過不少外國商人和傳教士,家中收藏了一些西洋器物和書籍。
"林大人對番邦學問感興趣?"李主事有些意外,但很快熱情地展示他的收藏,"這是佛郎機人的《幾何原本》,這是紅毛番的航海圖,這是他們的自鳴鐘設計圖"
林喬如獲至寶。這些資料展現了一個他完全陌生的知識體系——從地球是圓的的理論,到精確的數學計算,再到精巧的機械設計,無不令人嘆服。
"李大人,我有個想法。"林喬突然說,"何不設立一個翻譯館,專門翻譯這些番邦典籍?"
李主事眼前一亮"妙啊!下官認識幾個懂番語的傳教士,可以請他們協助。"
兩人越談越投機,當即草擬了設立翻譯館的奏折。林喬還特意提出,翻譯館不僅要譯書,還要培養通曉外語和科技的人才,為朝廷儲備新式力量。
就在開海準備工作緊鑼密鼓進行時,一個緊急軍報打破了平靜——西北韃靼大舉入侵,連破三鎮,邊關告急!兵部奏請立即調撥百萬軍餉,否則難以御敵。
軍情如火,皇帝急召重臣商議。國庫雖經林喬整頓有所好轉,但一下子拿出百萬兩仍是捉襟見肘。
"陛下,臣有一策。"戶部尚書趙文華出列奏道,"可暫時加征田賦,以解燃眉之急。"
"不可!"林喬立即反對,"去歲直隸試行"一條鞭法",農民負擔剛有減輕,若再加賦,恐生民變。"
"那林侍郎有何高見?"趙尚書不悅地問,"莫非讓邊關將士餓著肚子打仗?"
朝堂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等著林喬的回答。這確實是個兩難困境——不加賦,軍費無著;加賦,則可能引發民變,使改革成果毀于一旦。
林喬深吸一口氣,朗聲道"臣請提前開放海貿,允許商人預繳稅款,同時發行"海貿債券",以未來海關稅收為擔保,向富商大賈借款。如此可不加賦而籌得軍餉!"
這個前所未有的提議讓朝堂炸開了鍋。以未來稅收為擔保借款?這在本朝可是聞所未聞!
"荒謬!"嚴世蕃厲聲呵斥,"朝廷向商人借貸,成何體統?"
"有何不可?"林喬反問,"邊關將士性命攸關,難道還要拘泥虛名?況且以海關稅收償還,不需增加百姓負擔,正是兩全之策!"
皇帝听得眼中精光閃爍"林卿所言債券,具體如何操作?"
林喬早有準備,詳細解釋了債券的發行和兌付機制。這套方案其實借鑒了007系統中現代國債的一些理念,但在古代背景下做了適當簡化。
"臣願以身家性命擔保,若此法不行,甘當重罪!"最後,林喬重重叩首。
這番赤誠打動了皇帝"準奏!即日起開放海貿,發行債券,由林卿全權負責。退朝!"
退朝後,林喬立即召集東南沿海各大商幫代表,說明債券發行方案。令他驚喜的是,商人們反應極為熱烈,尤其是那些渴望合法出海的海商,認購踴躍。短短十日,就籌集了一百五十萬兩白銀,遠超預期!
"大人,這是商民對開海政策的信心啊!"陳德昌激動地說,"多年來我們冒著殺頭的風險走私,如今終于能光明正大做生意了,豈能不鼎力支持朝廷?"
軍餉問題解決,西北戰局很快穩定下來。林喬的聲望如日中天,連當初反對最激烈的嚴世蕃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能力。
但林喬沒有沾沾自喜,他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開海政策能否持續,關鍵要看第一批合法海貿的成效。
為此,他親自前往福建月港,監督海關設立和首航準備。看著碼頭上整齊排列的商船,水手們忙碌的身影,林喬心中涌起一股豪情——這不僅僅是一次貿易航行,更是一個古老國家向海洋邁出的第一步。
"大人,有佛郎機商人求見。"林柏前來通報。
來人是葡萄牙商船長安東尼奧,一個紅頭發、高鼻梁的中年男子,穿著古怪的緊身衣和蓬松短褲,但漢語說得相當流利。
"尊敬的大人,"安東尼奧行了一個夸張的鞠躬禮,"我代表里斯本商會,請求擴大貿易範圍。我們願意用白銀購買更多的絲綢、瓷器和茶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林喬通過翻譯與他深入交談,了解到歐洲正處在航海大發現的時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建立了全球貿易網絡,而大明卻還在為是否開海爭論不休。
"大人,你們的國家如此富庶,卻將自己封閉起來,實在可惜。"安東尼奧直言不諱,"在里斯本,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堆積如山。我們的學者在研究地球是圓的,我們的船隊已經繞過了非洲好望角"
這番話讓林喬深受震撼。回到驛館,他立即給皇帝寫了一份密折,詳細匯報了與安東尼奧的談話內容,並強烈建議加大開放力度,否則大明將在世界潮流中落後。
奏折送出後,林喬夜不能寐,站在窗前望著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海面。這片浩瀚的海洋連接著無數未知的國度和文明,而大明,終于要揚帆起航了。
突然,他想起小樹對西洋鐘表的痴迷,想起那些精妙的齒輪和陌生的數字。或許,這個孩子將來能比他走得更遠,真正架起連接東西方的橋梁?
"007,"他在腦海中輕聲問,"按照歷史發展趨勢,開海政策會給這個國家帶來什麼改變?"
"資料不足,無法準確預測。"系統冷靜回答,"但可以確定的是,封閉必然落後,開放才有未來。"
林喬微微一笑。是啊,無論前路多艱,開放的方向不會錯。明天,第一批合法商船就要啟航了,這是一個開始,一個充滿希望的開始。
月光下,海浪輕輕拍打著碼頭,仿佛在訴說一個關于海洋與夢想的古老故事。
喜歡快穿局女員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快穿局女員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