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的青磚灰瓦在晨光中顯得格外肅穆。林喬站在衙門前,整了整衣冠,心跳比平時快了幾分。縣丞突然召見,吉凶難料。
"林先生來了?隨我進去吧。"一個衙役從側門出來,朝他招手。
穿過兩道回廊,林喬被帶到一間偏廳。縣丞正在案前批閱文書,見他進來,抬頭笑了笑,"林教習不必多禮,坐。"
這個稱呼讓林喬心頭一松。縣丞稱他"教習"而非"林喬",說明是以縣學先生的身份相待,而非流民首領。
"謝大人。"林喬恭敬地行了一禮,在旁邊的椅子上虛坐了半邊屁股。
縣丞放下毛筆,直入主題"找你來,是為縣學藏書樓的事。那樓年久失修,前日大雨又漏了幾處。張教諭提議重修,但縣里銀錢有限。"
林喬安靜听著,心中飛快盤算。縣丞繼續道"听聞你家族人多手巧,連造紙都會。這修繕工程,不知可願承接?"
原來如此!林喬眼楮一亮,隨即謹慎地問"不知工程多大?銀錢幾何?"
縣丞從案頭抽出一張單子,"這是清單。縣里只能出二十兩銀子,其余需你們自己籌措。"
林喬接過單子細看屋頂換瓦、地板修補、門窗加固、書架重做確實不是小工程。二十兩銀子遠遠不夠,但——
"學生願接。"他斬釘截鐵地說。
縣丞略顯驚訝,"不夠的錢,你從何而來?"
"族中有些積蓄,再向相熟商戶賒些材料。"林喬胸有成竹,"大人放心,定不誤學子讀書。"
縣丞滿意地點頭,"好!三日後開工,限期一月。若做得好,日後縣里還有活計給你們。"
離開縣衙,林喬腳步輕快。這工程明著是虧本買賣,實則是千金難求的機會——做好了,林家就能正式進入青山縣"良民"行列,再不是無根浮萍似的流民了。
回到窯場,他立刻召集族人開會。听說要接縣學工程,眾人議論紛紛。
"二十兩銀子?連料錢都不夠吧?"趙大錘嘟囔道。
"喬哥兒,咱們哪會修什麼藏書樓啊?"王大山也一臉愁容。
林喬不慌不忙地展開一張草圖——這是他在回路上根據記憶畫的藏書樓簡圖。
"料錢不必擔心。屋頂用蘆葦代替部分瓦片,既輕便又防雨;木材可找陳三介紹的劉掌櫃賒欠;我們自己有會木工的人,工錢就省了。"他指著草圖一一解說,"關鍵是,這工程做好了,咱們林家就能在縣里站穩腳跟!"
族人們漸漸被他說服。林老四拍板道"喬哥兒見識比我們高,听他的!"
當天下午,林喬就帶著林小河和王大山去實地勘察。縣學藏書樓是一棟兩層木結構小樓,確實破敗不堪屋頂瓦片殘缺,地板吱呀作響,書架霉跡斑斑。
"007,掃描建築結構,制定修繕方案。"他在腦海中命令道。
"掃描中建議優先加固地基和承重結構,屋頂可采用蘆葦與瓦片混合鋪設以節省成本。"系統迅速給出了專業意見。
接下來三天,林喬忙得腳不沾地找劉掌櫃談木材價格,組織族人收割蘆葦,安排工匠分工連五歲的小樹都被分配了任務——幫著撿拾合適的石子用來墊地基。
開工那天,林家老少齊上陣,引來不少縣學士子和路人的圍觀。林喬將族人分成幾組趙大錘帶人拆舊屋頂,王大山負責地板加固,林小河領著幾個後生做新書架,婦女們則編織蘆葦席和搬運材料。
林喬自己則樓上樓下地跑,監督每一處細節。正午時分,張明遠帶著幾個學生前來查看。
"林教習,這——"老教諭看著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屋頂,眉頭緊鎖。
林喬趕緊解釋"大人放心,拆是為更好地修。學生發現梁柱有蟲蛀,若不及時更換,恐有坍塌之險。"
他引張明遠看了幾處隱患,又展示了新準備的木料和加固方案。老教諭的臉色漸漸緩和,"不想你于建築也有研究。"
"家父生前做過木匠,學生耳濡目染罷了。"林喬謙虛道。這當然是托詞,真正的知識來自007的資料庫和快穿局的任務經驗。
傍晚收工時,林喬發現小樹蹲在角落,小手黑乎乎的,正認真地往一個木盒里裝石子。
"爹,我在撿最圓的石子!"孩子舉起一顆光滑的小石頭,滿臉驕傲。
林喬心頭一軟,蹲下身摸了摸他的頭,"真能干。但記得別離工地太近,當心砸著。"
"嗯!"小樹用力點頭,"爹,修好這個樓,我們就能有自己的家了嗎?"
林喬喉頭一哽。孩子雖小,卻已懂得家的珍貴。他輕聲道"會的,爹一定給你個真正的家。"
工程進展比預想的順利。林家人日夜趕工,連林萱都帶著婦女們幫忙打磨木材、編織防雨用的蘆葦席。第七天傍晚,當最後一片新瓦鋪上屋頂時,眾人忍不住歡呼起來。
"喬哥兒,你瞧!"王大山指著夕陽下的藏書樓,"咱們修的屋頂,多齊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林喬仰頭望去,青瓦與蘆葦交錯排列,在落日余暉中泛著金色的光芒,確實比原先純瓦頂更顯別致。更關鍵的是,這種創新設計節省了近三成的瓦片費用。
當晚,林喬在油燈下重新核算賬目。由于精打細算和族人的無償勞動,原本捉襟見肘的二十兩銀子竟有了結余。
"007,計算一下,若保持這個進度,工程結束後我們能賺多少?"
"初步估算,扣除材料費和必要開支,淨利潤約五兩銀子。"系統回答,"但更大的價值在于社會聲譽的提升和人際關系的拓展。"
林喬點點頭。確實,這幾天他已經結識了好幾位縣里的人物木材商劉掌櫃、磚瓦窯李老板,還有幾個常來查看進度的縣學士子。這些都是寶貴的人脈資源。
第十天,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張明遠帶著幾位鄉紳來視察,其中就有周員外。那是個五十多歲、身材發福的男子,穿著綾羅綢緞,手指上戴著碩大的玉扳指。
"這樓修得倒快,只是用蘆葦代瓦,未免太寒酸了吧?"周員外摸著胡子,語帶譏諷。
不等林喬回答,張明遠便道"周兄有所不知,這蘆葦經過特殊處理,防水防蛀,比尋常瓦片更耐用。且交錯排列,別具一格。"
其他鄉紳也紛紛稱贊這種創新設計。周員外踫了個軟釘子,臉色不太好看。臨走時,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林喬一眼,"林教習好手藝,只是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這話里的威脅意味不言而喻。林喬面上恭敬,心中卻已警惕——周家對林家的打壓,恐怕還會升級。
工程過半時,林喬的認真負責贏得了張明遠的徹底信任。一天傍晚,老教諭特意留下他喝茶。
"林教習,老朽觀你言行,不似尋常農家出身。"張明遠捋須道,"可曾讀過四書?"
林喬心中一凜,謹慎回答"家父在世時請過西席,學生粗通文墨。"
"哦?"張明遠來了興趣,"《大學》首章,背誦來听听。"
林喬從容背來,不僅一字不差,還能講解其中精義。老教諭越听越驚訝,最後拍案道"奇才!逃荒路上竟藏著這等人才!"他沉吟片刻,突然道,"林喬,你可願拜我為師?"
林喬一時愣住。張明遠雖是縣學教諭,但早年曾中過舉人,在青山縣文壇地位頗高。能拜在他門下,對提升社會地位大有裨益。
"學生學生不敢高攀。"他連忙起身行禮。
"不必過謙。"張明遠笑道,"我平生最惜才。你若願意,待工程結束後,行個拜師禮便是。"
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機會!林喬當即跪下,行了半個拜師禮,"蒙先生垂青,學生銘感五內!"
消息傳回窯場,族人們欣喜若狂。讀書人在古代地位崇高,有了這層關系,林家再不是任人欺凌的流民了。
"哥,這下周員外不敢再欺負咱們了吧?"林萱高興地說。
林喬卻搖搖頭,"正相反,我們更要小心。周家不會善罷甘休的。"
果然,第二天就出了事。林小河急匆匆地跑來報告,說木材商劉掌櫃突然要加價,否則就停止供貨。
"豈有此理!明明說好的價錢!"王大山怒道。
林喬卻異常冷靜,"劉掌櫃不是言而無信之人,突然變卦,必有緣故。"他親自去找劉掌櫃喝茶,幾番試探後,對方終于吐露實情。
"林先生,不是我不講信用,是周家放了話,誰敢給你優惠,就別想在青山縣做生意。"劉掌櫃苦著臉說,"我小本經營,實在得罪不起啊"
林喬沉思片刻,突然問"劉掌櫃,您除了木材,可還做別的買賣?"
"主要經營木材,偶爾也販些山貨"
"紙張呢?"林喬壓低聲音,"我家族人會造紙,質量雖比不上上等宣紙,但價格只有其三成。若有銷路"
劉掌櫃眼楮一亮。紙張利潤豐厚,若能穩定供貨,確實是一筆好買賣。兩人密談半晌,最終達成協議劉掌櫃按原價供應木材,同時代銷林家造的紙,利潤五五分成。
就這樣,林喬不僅化解了危機,還為家族的造紙業找到了穩定銷路。回工地路上,007在他腦海中提醒"周家的打壓會越來越強,建議加快購地步伐。"
"我知道。"林喬在心中回應,"但必須先解決資金問題"
機會來得比預想的快。工程第二十天,縣丞突然來視察,對修繕成果非常滿意。閑談中,他提到朝廷剛下了文書,要求各縣整理地方志。
"咱們縣的志書還是二十年前修的,如今要重編,卻苦于無人執筆"縣丞嘆道。
林喬心頭一動,"學生不才,願效犬馬之勞。"
縣丞驚訝地看著他,"你還會修志?"
"家父生前好收集地方軼事,學生耳濡目染。"林喬謙虛地說,其實這又是快穿局任務的積累——他曾穿越到一個修纂地方志的文人身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縣丞將信將疑,答應讓他試寫一篇。當晚,林喬熬夜寫出《青山縣地理考》,不僅文筆流暢,還糾正了舊志中的幾處錯誤。縣丞看後大為贊賞,當即決定讓他參與修志工作,酬金十兩銀子。
"加上工程利潤和造紙收入,再有一個月就能湊夠買地的錢了!"那晚,林喬在族會上興奮地說。
族人們歡欣鼓舞,只有林老四憂心忡忡"喬哥兒,周家能讓咱們如願嗎?"
林喬目光堅定,"四叔放心,我已有打算。"他沒細說,但心中已有一個大膽的計劃——通過張明遠的關系,直接向知縣申請購地,繞過周家的阻撓。
藏書樓工程進入尾聲時,林喬抽空去了趟城西那片荒地。那里雜草叢生,但地勢較高,不易淹水,離江不遠不近,既方便取水又無洪患之憂。最重要的是,土質適合耕種。
"007,模擬一下,若將這片地規劃為族田和住宅區,最佳布局如何?"
系統立刻在他腦海中生成一幅立體圖東側建住宅區,西側開闢族田,中間留出祠堂和族學的位置,甚至還規劃了一條引水渠。
"很好,就按這個規劃準備。"林喬滿意地點頭。
就在他勘察地形時,卻沒注意到遠處的樹林里,一個周家的僕人正暗中窺視
當晚,周員外府上燈火通明。
"什麼?那幫流民真要買城西的地?"周員外拍案而起,臉色陰沉,"好大的膽子!那塊地我早就看中了!"
管家小心翼翼地說"老爺,听說那林喬深得縣丞和張教諭賞識,恐怕"
"放屁!"周員外怒喝,"一個逃荒來的窮酸,也配在青山縣買地?"他眯起眼楮,對身旁一個滿臉橫肉的漢子低聲道,"趙三,你去聯系黑風山的兄弟是該給這些外鄉人一點教訓了。"
那漢子獰笑著點頭,"老爺放心,保管讓他們屁滾尿流地滾出青山縣!"
與此同時,林喬正在窯場的油燈下奮筆疾書,為縣里編纂地方志。小樹已經睡熟,小臉上還帶著笑意——今天他幫忙遞工具,得到了大人們的夸獎。
林喬停下筆,輕輕摸了摸兒子的臉。這個懂事的孩子,值得一個真正的家,一個可以扎根成長的地方。
"快了,"他輕聲自語,"就快了"
喜歡快穿局女員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快穿局女員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