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中的第三天清晨,林喬被一陣輕微的腳步聲驚醒。她條件反射地摸向枕下的小刀,卻見李嬤嬤端著一盞油燈走了進來。
"小姐,好消息。"李嬤嬤臉上帶著久違的笑容,"劉一刀昨夜在逃亡途中墜崖身亡了。他那些爪鳥也樹倒猢猻散,被陸大人派去的人一網打盡。"
林喬坐起身,一時間不知該喜該悲。劉一刀死了,意味著林家滅門慘案的直接凶手伏誅。但直覺告訴她,事情不會這麼簡單結束。
"太後怎麼說?"
"太後命人徹查劉一刀這些年的往來。"李嬤嬤壓低聲音,"果然發現他與禮部侍郎趙大人有密切聯系。"
禮部侍郎?林喬心頭一震。趙侍郎是朝中保守派的領袖,一直反對先皇的改革政策。如果他與劉一刀勾結...那麼林家滅門案背後的黑手很可能就是他!
"陸尋呢?"
"陸大人天不亮就被召進宮了。"李嬤嬤幫林喬梳理長發,"太後命老奴帶小姐去個地方。"
半個時辰後,林喬跟著李嬤嬤來到了皇宮西北角一處荒廢的宅院。院牆已經被煙火燻黑,但門楣上"御廚府"三個鎏金大字仍依稀可辨。
"這是..."林喬站在門前,一陣莫名的戰栗從脊背竄上來。
"小姐小時候住的地方。"李嬤嬤眼中含淚,"大火後先皇下令保持原貌,不許人動。"
推開吱呀作響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院落。正廳和廂房大多只剩殘垣斷壁,唯有後院的廚房奇跡般地保存相對完好。
林喬緩步走向廚房,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記憶的碎片上。恍惚間,她似乎看到一個中年男子在灶台前忙碌,一個小女孩踮著腳偷嘗鍋里的菜肴...
"父親..."她輕聲呼喚,淚水模糊了視線。
廚房內部積滿灰塵,但布局依然清晰。林喬的手指撫過灶台,突然在某個磚縫處觸到異樣。她用力一按,一塊磚石竟然松動了。取出磚石,後面藏著一個鐵盒——與她之前在御膳房庫房發現的如出一轍。
"這是..."
"老爺的秘匣。"李嬤嬤激動地說,"當年他常把最重要的食譜藏在這里,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鐵盒里是一本薄薄的冊子,封面上寫著《古今味》。翻開第一頁,林天放工整的字跡映入眼簾︰
"巧兒,若你讀到這些文字,說明為父已不在人世。這本《古今味》記錄了我畢生鑽研的烹飪心得,特別是如何將傳統與創新結合。廚藝如治國,既不可全盤否定傳統,也不能固步自封..."
林喬如饑似渴地閱讀著每一個字。在這本筆記中,父親不僅記錄了各種創新菜式,還寫下了許多烹飪哲學。其中一頁特別引起了她的注意︰
"今日與先皇論及"翡翠白玉羹"之改良。先皇笑言,若能在傳統中注入新意,如治國一般,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必能使國運昌隆。此言甚妙,當謹記..."
"小姐,你看這個。"李嬤嬤從鐵盒底部取出一塊小巧的玉牌,"這是老爺從不離身的物件。"
玉牌通體碧綠,上面刻著一個奇怪的符號,像字又像畫。林喬翻來覆去地查看,總覺得這符號似曾相識。
"我好像在哪里見過這個..."
李嬤嬤正想說什麼,外面突然傳來腳步聲。陸尋大步走進廚房,官服上還帶著晨露的濕氣。
"果然在這里。"他松了口氣,"太後命我來尋你們。趙侍郎今早在朝堂上被彈劾,證據確鑿,已經認罪伏法。"
"這麼快?"林喬驚訝地問。
陸尋點點頭︰"劉一刀死前留下了認罪書和往來信件。趙侍郎為阻止先皇改革,指使劉一刀縱火殺人,目的是毀掉林天放保管的先皇密詔。"
"密詔...是關于改革的?"
"正是。"陸尋的眼中閃爍著敬佩,"先皇臨終前將改革方案交給林天放保管,準備在時機成熟時由太後公布。趙侍郎不知密詔內容,只道是能置他于死地的罪證。"
林喬握緊了手中的玉牌︰"那密詔現在在哪里?"
陸尋的目光落在玉牌上,突然凝住了︰"這是..."
"父親的遺物。"林喬遞給他,"上面的符號很特別。"
陸尋接過玉牌,仔細端詳後倒吸一口冷氣︰"這是先皇的私印!我曾在御書房見過一次。"他激動地指著符號,"這不是普通圖案,而是一種古老的文字,讀作"和",象征平衡與調和。"
"所以這是..."
"鑰匙。"陸尋斬釘截鐵地說,"如果我沒猜錯,密詔就藏在御書房暗格中,而這玉牌是開啟的鑰匙。"
太後見到玉牌時,雙手微微發抖。在御書房最隱蔽的角落,果然有一個與玉牌形狀完全吻合的凹槽。當玉牌嵌入並旋轉時,一道暗門無聲滑開,露出里面的黃絹密詔。
"先皇遺志..."太後輕聲念出密詔內容,淚水滑過臉頰。這是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從賦稅制度到科舉考試,從農田水利到商業貿易,無不體現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智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密詔末尾,先皇特別注明︰"此方案由林天放協助擬定,其中"古今調和"之理念多賴其烹飪哲學啟發。望後繼者能如烹小鮮般治國,既尊重傳統,又勇于創新..."
林喬站在一旁,心中百感交集。父親不僅是御廚,更是先皇改革的重要智囊。那道"翡翠白玉羹"不僅是美食,更是治國理念的象征。而現在,這一切的傳承落在了她的肩上。
離開御書房時,太後叫住了林喬︰"巧兒,哀家想請你做一件事。"
"太後請講。"
"三日後是劉一刀御前廚藝比拼的日子。"太後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哀家希望你能代表御膳房出戰,用你父親的"古今味"理念,做一道既尊重傳統又勇于創新的菜肴。"
林喬深深行禮︰"民女定當竭盡全力。"
那天夜里,林喬在御膳房反復試驗菜式,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凌晨時分,她疲憊地揉著太陽穴,突然意識到一個根本性問題——她仍然在潛意識里將自己視為穿越者林喬,而非林巧兒。這兩個身份在她心中割裂,導致她的菜肴也缺乏靈魂的統一。
"我到底是誰..."她喃喃自語,望著窗外的明月。
"你既是林喬,也是林巧兒。"陸尋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他不知何時來到了廚房,手里捧著那本《古今味》。
"你看過這個了?"林喬驚訝地問。
陸尋點點頭︰"你父親生前常對我說,最好的廚師能將不同流派、不同理念融合創新,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美味。人也是如此——我們的經歷、記憶,無論來自何方,最終都會融合成獨一無二的自己。"
他的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林喬心中的鎖。她突然明白,自己不必非此即彼地選擇身份。她可以既是現代的林喬,又是古代的林巧兒,兩者的記憶與技能融合在一起,才能創造出真正的"古今味"。
靈感如泉水般涌來。林喬迅速行動起來,將各種食材擺上案板。這一次,她的手法行雲流水,既有林天放筆記中的傳統技藝,又融入了現代烹飪的創新理念。陸尋安靜地站在一旁,眼中滿是贊賞。
三日後的御前比試,林喬以一道"新翡翠白玉羹"驚艷全場。她在傳統配方中加入了幾味來自西域的香料,用現代低溫慢煮的方法處理食材,最後以分子料理的技巧制成晶瑩剔透的"珍珠"點綴其中。這道菜既保留了經典的精髓,又煥發出全新的風味。
太後品嘗後,感慨萬千︰"這味道...讓哀家想起了先皇與你父親討論改革的那些日子。傳統與創新,就如這湯中的翡翠與白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劉一刀的徒弟在比試中偷偷在林喬的食材中下毒,卻被她敏銳的味覺當場識破。調查後發現,這竟是劉一刀生前安排的最後一招——無論比試結果如何,都要置林喬于死地。
隨著趙侍郎伏法、劉一刀陰謀徹底敗露,林家滅門案終于真相大白。太後下旨重修御廚府,賜予林喬居住;同時擢升她為御膳房總管,全面負責皇室膳食。
但最讓林喬驚喜的是陸尋的舉動——在御廚府重修完工的那天,他在庭院里那株幸存的櫻花樹下,將一塊祖傳玉佩系在了她的腰間。
"這是我母親留給未來兒媳的。"他的聲音有些顫抖,"十年前那場大火後,我以為這輩子都不會有機會送出它了。"
林喬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從懷中取出一塊精心制作的"同心酥"——這是她按照現代食譜改良的傳統點心,外表是古樸的蓮花造型,內餡卻融入了巧克力與咖啡的現代風味。
"古今調和,如君與我。"她輕聲說,將點心一分為二,與陸尋各執一半。
櫻花紛飛中,兩人的身影漸漸靠近...
十年後,京城最繁華的街市上,一家名為"尋巧園"的食肆日日客滿。這里既是餐廳,也是廚藝學院,主人正是卸任御膳房總管的林喬與辭官歸隱的陸尋。
"夫人!"一個小女孩興奮地跑進廚房,"今天的客人說您的"新翡翠白玉羹"比御膳的還好吃呢!"
林喬笑著擦掉女兒臉上的面粉︰"那是因為爹爹種的菜特別新鮮呀。"
陸尋從後院走進來,手里捧著一把剛摘的青菜︰"今日收獲不錯。對了,太後派人送來請帖,下個月皇上壽宴,想請我們全家入宮獻膳。"
"做什麼菜好呢?"小女孩仰著臉問。
林喬與陸尋相視一笑,異口同聲︰"古今味!"
夕陽西下,"尋巧園"的燈籠一盞盞亮起,溫暖的光芒照亮了門楣上的對聯︰
"一味調和千古事,
三餐嘗盡世間情。"
這既是林喬的廚藝理念,也是她在這個世界找到的人生真諦。從穿越者到林巧兒,從孤女到妻子與母親,從御廚到廚藝導師...她終于明白,所謂歸屬,不在時空的起點或終點,而在心之安處。
喜歡快穿局女員工請大家收藏︰()快穿局女員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