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哲的輪椅停在icu病房外,走廊的燈光慘白刺眼,像是要把所有隱藏的情緒都照得無所遁形。
消毒水的氣味濃烈地鑽進鼻腔,混合著醫院特有的冰冷氣息,讓他太陽穴突突直跳,仿佛有一把小錘在不停地敲打神經。
他的目光始終盯著那扇緊閉的大門,耳朵捕捉著里面傳來的每一點動靜——儀器的滴答聲、醫護人員的低聲交談、甚至是病床輪子滾過地面的輕響。
終于,醫生推門走了出來,白大褂的袖口還沾著一點暗紅的血跡。青年猛地直起身子,輪椅因為突然的動作微微後滑,撞在牆上發出“砰”的一聲悶響。
“她......她怎麼樣?”他的喉嚨發緊,聲音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連自己都覺得陌生。
醫生摘下口罩,露出疲憊的面容,用職業性的平靜口吻說道︰“幸虧送來得及時。”
這句話讓陳明哲的呼吸稍稍順暢了些,但大夫的下一句話又讓他的心髒狠狠揪緊︰“再晚半小時,血液酒精濃度就足以致命了。”
他聞言,胸口猛地疼了一下,像是被人用鈍器重重擊打,手指無意識地抓緊膝蓋,布料在掌心皺成一團。
“現在做了血液淨化,暫時脫離危險了。”醫生翻動著病歷本,紙張發出輕微的沙沙聲︰“但患者有嚴重的酒精過敏史,這次又過量飲酒,導致全身性蕁麻疹合並喉頭水腫,差點窒息。”
醫生的聲音在小伙子耳中漸漸變得模糊,最後化作一陣尖銳的耳鳴。
他的視線死死鎖定在icu那扇緊閉的門上,透過門上狹小的玻璃窗,能看到里面閃爍的監護儀發出的藍光,和各種管線連接著的、躺在病床上的瘦小身影。
“她什麼時候......能醒啊?”他艱難地擠出這句話,嗓子啞得幾乎發不出聲音,像是很久沒有喝過水一樣干澀疼痛。
“要看她的代謝情況。”醫生嘆了口氣,將病歷本合上︰“家屬先去辦一下住院手續吧。”
小伙子一听,機械地點點頭,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移動。他的視線像是被黏在了病房里那個蒼白的身影上——
她安靜地躺在那里,被氧氣面罩遮住了大半張臉,只露出緊閉的雙眼和額頭上未消退的紅疹。
可她曾經是那麼的鮮活,帶著燦爛的笑容闖進他的世界,現在卻像一具沒有生氣的木偶,只能靠儀器維持生命。
輪椅的金屬扶手被他攥得咯吱作響,手心滲出冰涼的汗水,腦海里不斷閃回昨晚的畫面︰她全身紅腫,顫抖著縮在被子里。
正在這時,一位護士匆匆走來,遞來一疊厚厚的單據︰“家屬需要簽一下字。”
人家的聲音很輕,卻像驚雷般炸響在陳明哲耳邊。
他伸手接過,才發現自己的手抖得厲害,連筆都握不穩。
簽字欄上歪歪扭扭的名字,每一筆每一劃都帶著沉重的負罪感。
就這樣,走廊的時鐘指向凌晨三點。這個時間本該萬籟俱寂,但醫院永遠燈火通明。
青年靠在冰冷的牆壁上,感覺自己的體溫正在一點點流失。
窗外,天色依然漆黑,只有幾顆星星固執地亮著,像是誰不肯熄滅的希望。
直到他鼓起勇氣,展開了那封被方臨珊藏在枕頭底下的信——
親愛的阿哲︰
如果你看到這封信,說明我終于鼓起勇氣跟你表白了,嘿嘿......
第一次知道你,是在我十三歲的生日那天,我爸說我長大了,于是送了我一部手機。
因為那時候,同學們都會討論小說漫畫之類的。所以我隨手就下載了一個看小說的軟件,想要緊跟他們的步伐。
之所以會注意到你,是因為你那時候的頭像很特別,居然是一張空白的a四紙。
點進主頁一看,竟還是個新人作者,沒有一個粉絲,只有一本六萬字的小說。
但你知道嗎,再之後的日子里,你那六萬字,我反反復復的看了幾十遍,把一個少年對父親的思念,一字不落地背了下來。
十五歲,我偷偷注冊了微博,搜到了你的賬號,但是你那個賬號沒有一次動態更新,半個月後就注銷了。
十八歲生日那天,我做了件大膽的事——坐了兩個小時的車,去了你曾經提過的那家咖啡館。
點了一杯美式因為你總在粉絲群里說寫稿時要喝這個),坐在角落的位置,想象你也許曾經就在這里構思故事。
店員問我等人嗎?我說︰“等一個可能永遠不會來的人。”
後來,你的書真的出版了,我也選擇在書店工作,總覺得這份工作會離你近一點。
簽售會那天,我排了三個小時的隊,卻發現,原來你並沒有到現場,現場只是在賣你已經簽好名字的書。
但命運真的很有意思,它偏偏讓我們在那樣狼狽的情況下相遇——而且還用了一個特別奇怪的方式。
那一刻我才明白,我喜歡的從來不只是你寫的書,更是那個在簽售會取消時會給讀者退票的你,是那個明明很溫柔卻總假裝冷漠的你。
阿哲,你知道嗎?我做過最奢侈的夢,就是幻想有一天能成為你的“方小姐”。不是讀者,不是粉絲,而是能光明正大站在你身邊的人。
現在,這個夢我想讓它成真。
—— 你的粉絲方臨珊
附︰信封里有兩游樂場的門票,如果你不來,我就自己坐旋轉木馬,在最高處對著天空喊“陳明哲是大笨蛋”!)
青年的指尖微微發抖,信紙在蒼白的燈光下泛著柔和的米黃。那些字跡像一把鈍刀,緩慢地剖開他築起的所有防線。
“十三歲、咖啡館、簽售會、連他的第一本書,她都看過......”
原來,是自己陪著她長大的呀!
游樂場的票根從信封里滑落,他彎腰去撿,輪椅發出輕微的聲響。
病房里,監護儀的滴答聲規律地響著,而他的世界,已經在這幾百個字里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