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延召這次要做一回主,勸道︰“清清,也別辜負了董芸的一番心意,你就先收著吧。”
李清清見孫延召都難得開口了,董妹妹又是一番好意,也就不再堅持,輕輕地點頭。
董芸笑著拿出銀票遞到師太手中,然後拿起簪子,遞給了孫延召,“讓你借花獻佛,還不快給姐姐戴上。”
李清清心里甜滋滋的,也不說話,微微低下了頭。
孫延召接過簪子橫著插進了李清清的發絲,這翠綠色的簪子與李清清的膚色相配,煞是好看。
此時,就連翠雲都覺得這位董家小娘子可愛可親的很,一點也不反感她住在家中,哪怕住上一輩子也不是不行。
“接著走吧,後面還有一些番邦的玩意。”孫延召領著他們三人,往大相國寺的後山走去。
這後山人就少了很多,此時有一些番邦模樣的人正在擺攤售賣,董芸上前想要攀談,有些卻連官話都講不利索,實在難以交流。
而且這里的東西有真有假,要全憑眼力。
這大相國寺的後山最初是一個番邦的使臣趁著來朝貢時,賣些不常見的小玩意,後來就漸漸興起,越來越多的番邦人都趁著閑時來這里販賣。
起初還有西域琉璃、稀有香料、金銀器、玉器一類從朝貢禮品中遺留下來的,可以供人撿漏。
可時間長了,這後山賺錢的門路就被人盯上了。如今的後山多是為了刻意掩人耳目賣些來路不正的東西。
東西真真假假,可卻瞞不了董芸的眼。畢竟從小家中就是開當鋪的,什麼稀奇玩意沒見識過。大多的攤子上都是一些仿造的劣等貨色,根本不值一提。
不過一個賣香料的攤鋪卻吸引了孫延召的注意。他走到近前,蹲下身子,拿起小小的一顆,仔細看了看,再用手輕輕捻了捻,又湊近了嗅了嗅。
沒有錯,這不是花椒,而是胡椒!
花椒並不稀奇,宋地便有種植的。可這胡椒只產自東南亞一帶,宋遼兩地皆無法種植。加上胡椒去腥增香的效應,與肉食絕配。所以胡椒在遼國貴如黃金,一般都是朝貢品,非高門大戶、貴族難以享用。
這可是難得的,這番邦攤販怎會有的?十有八九是從偷拿出來的,見不得光,不然也不會到這里售賣。
孫延召抬起頭,見這攤主面色黝黑,大鼻子,黑眼楮,一頭髒兮兮的卷毛,長得就像是東南亞那一片的。
他嘗試著溝通,拿起胡椒問道︰“你會說官話嗎?這怎麼賣的?”
那攤主左右瞧了瞧,邊用手比劃,邊用有些生硬的官話說道︰“客官,這些,十兩,白銀,不銅錢。”
孫延召用手在這皮袋子里翻了翻,確認全都是胡椒無疑,又提了提,估摸著有三斤重。這些要是賣到遼國,價格起碼翻好幾番。便是在留在汴京販賣,一轉手也是大賺特賺。
一旁的董芸起初還沒瞧出這白色小顆粒到底是什麼,畢竟她是千金小姐,也沒進過廚房,即便在廚房里也多半是被磨成了粉的。
“這是什麼?”她悄悄在孫延召的耳邊問道。
“是胡椒。”
董芸聞言也是大驚,胡椒她食用過,有些辛辣。但數量稀少,多是供應了皇家,沒有門路極難獲得。黑市上的價格,堪比黃金。
孫延召雖然不知道這攤主是如何搞到胡椒的,可一次性就可以搞到數斤,背後顯然是有供貨渠道的。有渠道就好說,只要給足了利益,不怕對方不就範。
就像《資本論》里說的那樣,當利潤達到10時,便有人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有人敢于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100時,他們敢于踐踏人間一切法律;而當利潤達到300時,甚至連上絞刑架都毫不畏懼。
這胡椒在產地售賣根本不值錢,帶來宋地一斤就值數兩白銀,這利潤又何止300。
而這幾斤胡椒若在孫延召的手中售賣,物以稀為貴,只在汴京就能輕易賣出一百多兩白銀,若是賣到了遼國,還要更多。同時再用上一些營銷手段,那售賣的價格就是另外一番場景了。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發財良機。
“還有嗎?有多少我要多少!”孫延召說道。
“真的?”這販子眼前一亮。
“真的,有多少,要多少!”
“還有十斤,全賣你!那販子從其他香料的底下掏出皮袋子來,打開一看,果然都是胡椒,孫延召檢查了一下,又上了秤,重量差一些,但也不多。他又讓董芸付了約定的銀票。
那販子看著手中的銀票,激動的雙手顫抖,還不等孫延召問他從哪里得的,他已經按捺不住一顆想要發財的心,主動說道︰“我的家鄉……種這個的。要多少,有多少!幾千斤,幾萬斤!數不清。”
孫延召與董芸相互對視了一眼,皆看到了其中蘊藏的商機。
那販子接著說道︰“我叫普特拉,我們那,很多,但不許我們賣,國家收,價格便宜,上貢給你們,我們沒有錢。”
孫延召大致听明白了,就是胡椒種植,不允許私人售賣的,他們國家統一收購的,收購的價格很低,種植的農民賺不到錢,可國家卻可以利用朝貢體系賺取大量的白銀。
這是一個難得的商機,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孫延召自然是想要長期合作的,又管董芸要了五百兩的銀票,直接遞給了普特拉,說道︰“我們有數不清的銀子,你們有數不清的胡椒,咱們合作?”
普拉特激動地接過銀票,“放心,我,現在回國,幾個月,找你!”
孫延召听明白了,就把自家的住址告訴了普特拉,“你再來就把胡椒直接送到這里,銀子,很多!”
然後他又問了一些普特拉國家的情況,這才知道,普特拉所在的國家叫三佛齊,按照海圖的位置,所謂的三佛齊國就是現代的印度尼西亞,甦門答臘島。
既然知道這里種植胡椒,就算將來這普特拉不回來,他也會組建商隊過去貿易。
待結束了談話,普特拉收拾完香料後著急離開。孫延召也帶著三女出了大相國寺,這一天也走累了,他們找了一間茶室休息。
李清清一路憂心忡忡,好像有話要說。
孫延召關心道,“清清,你怎麼了?”
李清清面沉似水,說道︰“大郎,董妹妹的銀子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你不聲不響要了五百兩,她臉皮薄,不好駁你面子,我得說你兩句。你這般花錢如流水,非是君子所為。再者你就不怕那番人騙咱們?到時候血本無歸,如何給妹妹交待?”
被夫人斥責了一番,孫延召一臉苦笑只把目光轉向了董芸,示意她幫自己說說好話。
其實董芸也沒想到李清清會為此而生氣,輕輕摟住了李清清的手臂,靠了過去,道︰“姐姐多慮了,其實這叫‘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姐姐知道你有錢,可也不是這麼花的。收不回來,豈不是白白虧了許多。”
董芸趕緊解釋道︰“那五百兩不過是九牛一毛,即便收不回來,也不會傷筋動骨。一來讓番人知曉我們背後的實力,二來也給那番人一些本錢。那番人不蠢,已然看到了機會,必然會想方設法運送大量的胡椒過來。只要有一次,咱們賺的可就不止那五百兩了。”
孫延召心想董芸果然是在遼國首富董如海的燻陶之下成長的,小小年紀已具有一定的商業眼光。
這在現代叫天使投資,很多時候確實會血本無歸,可只要成了,那就賺的盆滿缽滿。哪里只是五百兩了,五十萬兩都一不定打得住。
他也跟著解釋道︰“董芸說的不錯,五百兩不過是給他一些甜頭。而且這銀子也不算白花了,我們也知曉他們胡椒的產地,即便他不回來了,後續也可以組建遠洋商隊,與三佛齊國進行直接貿易。到時候一樣可以賺的許多。”
“這建造遠洋的商船哪有那麼容易,要大筆的銀子的。”李清清又說道。
“咱們是沒這個本事,可董家有啊。這麼賺錢的貿易,就不信董叔叔不心動,以前他在汴京沒有根基,可如今有了咱們。”孫延召笑道,“董芸,咱們也該談談正事了。”
董芸狡黠一笑,道︰“我們董家,還有什麼你不知道的嗎?”
“自然是有一些,都說你們董家富可敵國,可做南北貿易的商人不在少數,可為何偏偏是你家能脫穎而出,其中必然有什麼秘密。這個可以說嗎?”
這等商業秘密自然是不能輕易告訴外人的,可在董芸的心中,他……不是外人。
董芸開始解釋︰“其實所謂的貿易,就是把北面低價買入,運送到南面再高價賣出。賺取的差價就是利潤。然後再從南面買入,運到北方賣,再賺取一個差價。”
“嗯,不過家家商戶都是這麼做的,不過是辛苦錢而已。可為何你們董家能成為龍頭?”
董芸神秘兮兮地說道︰“這里面當然是有秘密的了。可知道了我們董家的秘密,就一生一世逃不掉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