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江霧尚未散盡,氤氳在水道與山間,如同一幅未干的水墨畫。
探馬送來的軍情稱,駱秉彰部自徽州出發後,並未如預料那般,選擇崎嶇難行的徽杭古道來襲擾馬當鎮。
而是從徽州府治歙縣,經濟寧、婺源,朝景德鎮方向行進。
這條路寬闊平坦,極便于大軍攜火炮輜重的推進。
蕭雲驤听罷稟報,沉吟片刻,即命趙烈文起草文書。
向左靖西通報全殲聯合艦隊之戰果,並請其調駐湖口的第二十一師,向景德鎮方向移動,協同完成對駱秉彰部的合圍。
軍令既出,二人遂率警衛連離開馬當,奔往十九師指揮所駐地。
行至茅灣村時,日頭已升得老高。
晨霧散盡,天空湛藍如洗,陽光毫無遮攔地灑下,將村舍屋頂的殘雪,照得晶瑩閃爍。
指揮所設于村中山麓的一座土地廟,廟宇依地勢而築,青灰瓦頂,檐下冰凌參差垂落,折出剔透碎光。
廟門兩側灰牆斑駁,貼了一張西軍布告,紙角在微風中不時卷動,發出細碎輕響。
推門而入,可見正殿內,原先安放神像之處,已被改為作戰指揮室。
中央一張柏木長桌取代了香案,桌上軍事地圖鋪展平整,四角壓著鎮紙,地圖中央,則放著一柄軍刀。
兩側偏房懸著青布門簾,權作軍官休憩之所。
殿角鐵爐里柴火正旺, 啪作響,爐上坐著一把錫壺,白汽噴涌,驅散殿中的寒意。
當值的,正是十九師參謀長錢開泰。
見蕭雲驤一行人到來,他立即遣人外出,通報師長張秀眉與軍師陶漢生。
錢開泰原系駱秉彰帳下幕僚,湘省寶慶府人,舉人出身。
昔日奉駱秉彰之命,與王貴同守柴桑城。
王貴戰死後,經左靖西親自相勸,方歸降西軍。
他年約三十,面容清朗,目光明銳,頜下短須修葺整齊,通身透著讀書人特有的矜持與儒雅。
蕭雲驤與趙烈文在指揮室中落座,接過錢開泰遞來的熱水。
蕭雲驤微笑,喚他的字
“韞之,張師長和陶軍師去哪了?”
錢開泰于下首坐下,回答清晰“張師長一早,就往南面桃紅嶺勘察地形去了。陶軍師此時,應在江邊碼頭調度後勤物資。”
蕭雲驤點頭,等待間隙,頗覺閑適,便含笑望向錢開泰,語氣舒緩
“韞之,你曾是駱秉彰帳下舊人,不如與我說說——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錢開泰略作沉吟,手指無意識地輕撫茶碗溫熱的邊緣,聲調平穩
“駱公今年已過耳順,粵省花縣人,道廣十二年進士。”
他稍稍停頓,似在梳理記憶,
“初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授編修,掌撰記之事。後歷侍講學士、御史、鄂省按察使、湘省巡撫,至今官居兩江總督。”
坐于一旁的趙烈文忽然笑問“粵省花縣人?那豈不與洪天王是同鄉?”
錢開泰唇角微揚,露出一絲若有似無的笑意
“昔日在駱公幕中,同僚亦拿此事相詢。駱公與洪……洪天王確系同縣,兩家相距不過八十里。”
他略作停頓,續道,“然駱公年長洪天王二十余歲,且十九歲中秀才,二十余歲連捷中舉人、進士,科場一路順遂。”
“與那位連秀才也未能考取的洪天王,並無甚麼交集。”
蕭雲驤從錢開泰語氣中,听出幾分對駱秉彰的敬重,對洪天王則稍顯不屑。
但他無意糾纏于此,直接問道
“此人理政、治軍之能如何?特別是臨陣對決、指揮調遣方面,可有突出之處?”
錢開泰習慣性地輕捻短須,望向蕭雲驤,神色間略有探詢“大王,既然如此相詢——我便實話實說了?”
蕭雲驤朗聲一笑,目光鼓勵“來找你,不就是要听真話麼?”
錢開泰鄭重點頭,繼而說道
“駱公任湘省巡撫期間,大力整頓吏治,嚴懲貪腐,裁撤冗余稅卡,又將漕糧改征銀兩,此舉使湘省歲入翻倍;”
“設立‘湘社倉’以備災荒,嚴控米市投機,鼓勵墾殖農桑。”
他語帶欣賞,“更難能者,其人任御史時便以彈劾權貴、不避恩怨著稱;及至升任巡撫,仍布衣蔬食,儉樸一如寒素,官場上下,無不嘆服。”
蕭雲驤微一頷首,總結道“即是說,他的治政之能、個人操守,皆極為突出?”
“是,”錢開泰應聲,又接前言,
“至于治軍,駱公最顯著之長,乃在知人善任、從諫如流。”
“能依據各人能力脾性委派職事,揚長避短;且肯傾听下屬建言,不獨斷專行;善于調和麾下諸將矛盾,凝聚眾力以成大事。”
蕭雲驤不語,只以眼神示意他繼續。
“然兩軍對決,臨陣指揮,實非駱公所長。”
“此類事務多交由帳下將領如周達武、胡中和、唐友耕等執行。可以說,駱公之能,在于為帥而非為將。”
言至此處,錢開泰語氣稍沉,言辭間透出幾分復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駱公平日待百姓頗為和善,然一旦剿平亂事,對那些被裹挾從賊的民眾,卻往往誅戮甚重。”
“加之他對青庭忠心不貳,以𥕜衛朝廷綱常為己任,對天國及我西王府……都極為憎惡。”
蕭雲驤听罷,默然良久,心中不禁暗嘆。
他來自後世,又從事過文史研究,豈不知駱秉彰大名?
此人實是晚清少有的一位有抱負、有理想、亦有能力的能臣干吏。
在原本的歷史中,他務實肯干,打破常規拔擢人才,譬如重用僅具舉人功名的左靖西、郭嵩燾等;
又巧妙調解甑滌生、左靖西之矛盾,使二人盡可能形成合力,免于內耗。
他雖非湘籍,麾下文武卻十之八九出自湘省,可謂相軍初代的核心人物。
任職湘省巡撫、川省總督等封疆大吏期間,也是政績斐然。
後世若論晚青所謂的“中興四大名臣”,如果範圍稍擴至五六之數,駱秉彰必居其一。
就個人能力與操守而言,他確堪稱能吏清官的典範。
可其所竭力維護的,終究是封建帝制的綱常倫理,是舊時代秩序的屏障,不過是瞞青的一位裱糊匠。
清廉救民的能臣,與血腥護道的衛道士,是他一體兩面的真實寫照——既救民于苛政,又屠民以護綱常。
而瞞青最終的崩塌,也印證了一個冰冷事實
此類舊式精英縱使個人能力再強,終究逆不過時代洪流,終將被歷史的車輪無情碾過。
(今天需要出差,晚上回到賓館才能更新,所以第二章可能會很晚,大概在九十點鐘吧,先給大佬們報備一下哈。)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