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愛躍上“不屈”號甲板,右手握柯爾特,左手反持刺刀。
一名嚶軍水兵掄起纜錘正要偷襲,他抬手便是一槍。
如此近距離根本無需瞄準,對方頓時滿臉是血,應聲倒地。
他側身閃開一記彎刀突刺,左手刺刀順勢捅進敵人肋下;右手槍聲再響,側面撲來、高舉扳手的輪機手也被擊中,旋轉著栽倒。
他這般凶悍,極大的激勵了身旁的西軍士兵。
更多西軍水手,翻過那一米不到的舷差,陸續登艦。
戰斗迅速推向白熱化。
甲板空間狹窄,雙方幾乎是臉貼臉搏殺。
火槍聲響很快被冷兵器砍入骨肉的悶響、垂死者的哀嚎、怒吼與各式語言的咒罵淹沒。
血浸透了柚木甲板,又黏又滑,不斷有人失足滑倒,轉眼便被亂刀砍死。
嚶軍雖遭重創,死傷慘烈,但活下來的不是久歷戰陣的老兵,便是絕境中殺紅眼的水手。
他們放棄甲板,退入船艙,憑借對地形的熟悉,借助障礙掩護,一邊躲開西軍的手槍射擊,一邊拼死抵抗。
登船斧勢大力沉,水手刀刁鑽凶狠,纜錘虎虎生風。
一名西軍剛擊斃眼前的敵人,就被側面飛來的登船斧劈中肩膀,慘呼倒下。
另一人刺死躲在角落的嚶軍,卻被繞後的水兵一匕首捅進後腰。
但西軍畢竟人多勢眾,接舷之初又佔盡火力優勢,加之有備而來、士氣正旺。
往往一名嚶軍才砍倒一個西軍,便立即被四周射來的子彈或刺刀擊中。
黃金愛身處戰局中央,手中柯爾特已射光了子彈,刺刀上也血污滑膩,再難握緊。
他扔下槍與刀,隨手拾起一把登船斧,一斧劈死一名蜷在角落、正企圖點燃彈藥箱的嚶軍傷兵。
環視四周,還能站立的紅制服已寥寥無幾,抵抗被壓縮至最後幾個角落——尤其是軍官休息室。
“清理干淨!一個不留!”
黃金愛抹掉糊住眼楮的血與汗,厲聲吼道。
因持續的咆哮和激烈搏殺,他的嗓子早已嘶啞。
他們開始向軍官休息區推進。
凡是視線所及的嚶軍士兵,西軍都毫不留情——用手槍射擊,用刺刀捅殺,或將點燃的手榴彈,丟進獨立艙室。
終于,眼前再看不到一個站立抵抗的敵人。
只有滿地的尸首、斷肢,和低聲呻吟的傷員。
鮮血沿甲板接縫流淌,甚至從船身破洞滴入江中。
黃金愛喘著粗氣,走到艦長室那扇厚重的鐵門前。
門從內部閂死,門後隱約傳來慌亂的腳步聲和英語叫喊聲。
“里面的人听著!最後一遍——放下武器,滾出來!不然就把你們全都炸死在里面!”
黃金愛以斧敲擊艙門,用漢語怒吼。
回應他的是門內幾聲零星的燧發槍響,子彈叮叮當當打在鐵門上。
“他娘的!敬酒不吃吃罰酒!”
黃金愛罵著後退,朝左右喊道︰“拿手榴彈!炸開這破門!再扔幾個進去,請他們吃席!”
這時,上士石青山湊上前來。他臉上混著血污,卻帶著一絲不確定的興奮︰
“副統領!等等!要不……試試大王教的那句‘咒語’?說不定真有用?”
“剛才那一通好殺,估計早嚇破他們的膽了!”
黃金愛皺眉,想起戰前那場近乎荒誕的培訓,再看向緊閉的鐵門——死馬當活馬醫吧!
但他仍說︰“我嫌丟人。你嗓門大,你來喊!”
石青山清清嗓子,深吸一口氣,面對艙門用盡平生力氣,吼出他自以為最標準的一句︰
“射軟的俺懦夫!滾出來投降!饒你們狗命!”
這一嗓子極其突兀,周圍正預備強攻的西軍士兵都愣了愣,隨即也有人想起這回事。
于是看熱鬧的、真想試試的,紛紛跟著朝門內雜七雜八地吼起來︰
“射軟的俺懦夫!”
“射軟的俺懦夫!緊點出來投降�@ br />
“射軟的俺懦夫!龜兒子,快出來!”
西軍官兵本就來源駁雜,口音五花八門,各種南腔北調的呼喊混在一起,形成一副既滑稽又怪誕的場面。
門內原本緊張的英語交談聲,竟毫無征兆地驟然沉寂。
緊接著,傳來一陣明顯夾雜驚慌、猶豫和激烈爭論的英語交流聲。
然後,在門外所有西軍士兵難以置信的注視中,那扇被從里面死死頂住的厚重鐵門,竟真的發出“嘎吱”輕響,緩緩拉開一條縫。
一面白色的、像是用襯衣或內衣臨時撕成的布條,怯生生地從門縫中伸出,有氣無力地左右搖擺。
所有西軍,包括黃金愛,瞬間屏息凝神,緊握武器全神戒備——幾乎懷疑自己,是不是在血戰中產生了幻覺。
門越開越大。一名面色慘白、年輕嚶軍少尉軍官,顫抖著率先走出。
他眼神恐懼,不敢直視周圍如血人般虎視眈眈的西軍士兵,顫巍巍地將手中的水手刀,輕輕放在血污甲板上。
然後舉起雙手,用生硬的漢語結結巴巴說道︰
“窩…窩們…投翔…請…請不要炸門…”
在他身後,二十幾名幸存下來的嚶軍水兵和軍官,個個帶傷、衣衫襤褸、神情萎靡,依次魚貫而出。
他們仿效少尉,紛紛將火槍、彎刀、斧頭、匕首等武器丟在腳下,順從地舉起雙手,任西軍士兵上前,用繩索捆綁。
直到最後幾名俘虜垂頭喪氣地走出,黃金愛才終于在這群人的末尾,看見了他心心念念的“大魚”——查爾斯•艾德華•霍利奧克準將。
黃金愛看著這一幕,緊繃的神經終于徹底放松,心中卻涌起一種極其強烈的荒謬感。
這他娘的……那句鬼話居然真他媽的管用?!這到底說的是個啥?!
注1、名詞解釋︰“射軟的俺懦夫” 是 “surrender and ive”投降可活命)的音譯。各位英語八級的大佬,就不要和西軍水師這群大頭兵們,糾結其發音是否準確了。
請大家多多評論,催更,烏鴉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