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朝廷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紛至沓來。重壓之下,肅順等革新大臣提出諸多變革之策,卻遭祁�藻等守舊朝臣極力反對。
肅順主張揚漢抑滿,公開指斥“旗人多是混蛋”,重用曾國藩、駱秉章、胡林翼等漢人名士;
打破滿人壟斷,舉薦非科舉精英,如四川署理巡撫岑毓英;
支持地方編練鄉勇,壓制宗室特權,削減八旗俸銀,打擊滿人貪腐。
祁�藻則認為應延續重滿輕漢傳統,以滿人主導核心權力,視八旗為清廷統治根基。
他雖提倡選拔人才,但更傾向維護傳統士大夫階層,主張通過科舉和儒學標準選官。
肅順主張鐵腕反腐,嚴刑峻法,以“戊午科場案”處斬大學士、滿蒙高官柏 音‘俊’),處理“戶部寶鈔案”時對滿蒙特權階層毫不留情。
祁�藻認為應通過道德教化和傳統禮制整飭官場,反對嚴刑峻法,曾因反對肅順嚴懲戶部寶鈔案涉案滿人貴族與其產生直接矛盾。
肅順主張貨幣改制,推行鑄大錢、發行紙幣寶鈔),緩解戰爭導致的財政崩潰,還向商人階層抽重稅以充實國庫。
祁�藻認為應維護傳統賦稅,通過常規稅收和節流措施解決財政危機,反對激進改革,認為肅順的政策擾亂市場,加劇民生困苦。
肅順力薦駱秉章為兩江總督,曾國藩為湖南巡撫,支持湘軍獨立籌餉厘金制度),直言“八旗無用”,要求裁撤冗余軍餉,集中資源支持漢人武裝。
祁�藻則認為八旗是滿清根基,應將資源優先向八旗傾斜,反對過度依賴地方武裝。
肅順主張以強硬手段應對外交爭端,支持咸豐帝初期對英法采取軍事抵抗。
祁�藻則傾向妥協,主和避戰,避免與列強直接沖突。
肅順的支持者有軍機大臣、戶部尚書文慶,刑部侍郎、署理左翼總兵、軍機大臣穆蔭,工部右侍郎、入值軍機處的杜翰等。
祁�藻的支持者有工部尚書翁心存,軍機大臣、吏部侍郎彭蘊章,禮部侍郎周祖培等。雙方針鋒相對,爭執不休。
咸豐帝心無定見,猶豫不決。時而覺得肅順的措施可行,推行了地方編練鄉勇政策;
時而又認為祁�藻的辦法合理,派出滿臣鉗制漢臣。
施政搖擺不定,局勢漸趨惡化,地方官員也分為兩派,互相彈劾攻訐。
如當前曾國藩與官文互撕,賽尚阿與駱秉章對壘,核心問題便是重用滿臣還是漢臣。
清德,全名富察•清德,隸屬滿洲瓖黃旗富察氏旁支。
其祖上為清初入關功臣,世襲輕車都尉爵位,至清德一代,家道中落。
清德憑借八旗武舉入仕,道光年間任湖北綠營副將,駐守荊州,因出身滿洲貴族,深得湖廣總督官文器重。
曾國藩編練湘軍時,清德受官文保舉,出任湖南提督,統領湖南綠營軍。
綠營軍與湘軍分屬不同體系,這是官文掣肘漢臣的慣用手段。
清德以滿洲血統自傲,視湘軍為“漢人鄉勇”,拒絕配合曾國藩練兵,還譏諷︰“八旗鐵騎方為國之干城,團練豈能成事?”
官文故意將湘軍糧餉劃歸“地方團練”預算,僅為綠營的三分之一,曾國藩無奈之下,只得向長沙士紳攤派軍費。
今年上半年,駱秉章退守九江府。
石達開派部將彭大順率偏師突入江西,試圖攻擊南昌府,分散九江府駱秉章的兵力。
曾國藩奉朝廷詔令,派曾國荃率數千人入贛作戰,協助駱秉章擊退了彭大順。
然而,湘軍入贛作戰期間,曾國藩默許曾國荃“以殺立威”,致使江西多地十室九空,地方官員奏折稱“近百年未能恢復”。
官文和清德抓住把柄,彈劾曾國藩“苛斂民財、濫殺無度”。
賽尚阿今年六十歲,是嘉慶、道光、咸豐三朝元老。
太平軍在廣西起事,他以欽差大臣身份率兵鎮壓,因軍事能力一般,數次被太平軍擊敗,後被安排在二線負責征集糧草兵源。
如在廣西時,他雖為向榮上司,但前線指揮作戰的是向榮。
清廷對長江數省總督巡撫大調整時,賽尚阿積極活動,謀求兩江總督之位。
肅順卻保舉駱秉章上位,並命他率兵進駐江西撫州,負責二線征集糧草和兵員工作,支援駱秉章,防止太平軍南下。
這讓他心中不服。
駱秉章與石達開在安慶府血戰,他對支援駱秉章的糧草供應,稍微打了折扣,援兵行程也稍微遲緩一點。
駱秉章兵敗安慶後,他與朝中要員商議,籌謀數月後彈劾駱秉章,不料駱秉章得知信息後,也向朝廷彈劾他。
祁�藻說完議題,搶先道︰“皇上,臣認為滿蒙八旗乃我大清根基,不可輕棄。清德與曾國藩、賽尚阿與駱秉章之爭,不宜過分偏袒漢臣,以免動搖我大清根基。”
“故臣建議派一大員到南方查驗實情,據實上報,待皇上聖裁。”
肅順見狀,忽地站起,滿臉憤慨︰“祁尚書,前方軍情如火,按你這般做法,至少要三四個月才能有定論。”
“到時候武昌說不定都被攻下了,你這調查有何用?”
祁�藻目瞪口呆︰“肅中堂,你這是危言聳听吧。現今駱秉章已在九江站穩腳跟,粵賊怎會如此快攻克武昌?”
肅順冷笑嘲諷︰“我說的是西賊。”
軍機大臣、吏部侍郎彭蘊章站起問道︰“肅中堂,西賊正在漢中至關中的幾條通道築壘固守,一心割據四川,如何能打到武昌來?”
注︰祁�藻等一干漢臣,卻主張維護滿蒙特權;而肅順,文慶等滿清貴族,卻主張“重漢抑滿”,重用漢臣。
左宗棠因為“樊燮案”差點被殺掉,就是被肅順全力保下來的。
真實的歷史就是這般魔幻。)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