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歸回

第1701章 尼羅潮涌攜初心,華夏薪火照非洲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陽光燦爛的時光 本章︰第1701章 尼羅潮涌攜初心,華夏薪火照非洲

    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尼羅潮涌攜初心,華夏薪火照非洲

    夜幕像一塊厚重的黑絲絨,將非洲大陸的蒼穹裹得嚴嚴實實,唯有尼羅河的浪濤在月下泛著粼粼銀光,拍打著岸邊的紅土,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像是大地在低聲訴說著千年的故事。李淵牽著甦瑤的手站在營地的了望台上,掌心的溫度透過粗布衣袖傳遞過來,驅散了夜風中的微涼。他望著遠方綴滿星辰的夜空,目光像是能穿透雲層,越過紅海,直抵萬里之外的華夏故土。

    “在想什麼?”甦瑤輕輕靠在他肩頭,聲音柔得像尼羅河的水。她鬢邊別著一朵剛摘的野菊,是白天李陽和李悅在營地附近的草叢里采來的,黃色的花瓣還沾著夜露,在月光下透著幾分嬌憨。

    李淵低頭,指尖拂過妻子鬢角的花瓣,眼底泛起溫柔的漣漪,卻又藏著幾分深邃的堅定“在想十年前第一次踏足這片土地的時候,那時營地還是一片荒灘,連口干淨的水都要靠車從百里外拉來。如今你看——”他抬手指向營地深處,那里燈火通明,一座座紅土夯築的房屋整齊排列,窗格里透出暖黃的光,隱約能听到孩子們的笑聲和農具踫撞的輕響,“學堂的燈還亮著,老王他們還在檢修灌溉的水泵,連村西的那片麥田,都已經抽穗了。”

    甦瑤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嘴角勾起笑意“還記得李陽第一次跟著村民去田里學種麥,把麥苗當野草拔了半畝,被老阿布追著在田埂上跑嗎?”

    “怎麼不記得!”李淵忍不住笑出聲,眼角的細紋里滿是回憶,“那小子還嘴硬,說老阿布的麥種長得不如咱老家的好,結果當晚就蹲在麥田邊,偷偷把拔錯的麥苗一棵一棵栽回去,栽到後半夜,眼楮腫得跟核桃似的。”

    正說著,了望台的木梯傳來“  ”的腳步聲,李陽扛著一把鋤頭,李悅抱著一個布包,兄妹倆一前一後走了上來。李陽今年十七,身形已經和李淵一般挺拔,臉上帶著少年人特有的英氣,只是眉宇間的沉穩,倒有幾分父親的影子;李悅小兩歲,扎著利落的馬尾,布包里裝著她白天在學堂給孩子們批改的作業,指尖還沾著淡淡的墨香。

    “爹,娘,你們怎麼還沒睡?”李悅把布包放在石桌上,伸手揉了揉眼楮,“剛從學堂回來,看見了望台上有燈,就知道你們在這兒。”

    李陽放下鋤頭,走到李淵身邊,目光望向尼羅河的方向“爹,今天跟老阿布去巡田,他說今年的麥收肯定能比去年多三成,還說要把第一批新麥磨成粉,給咱們做他們族里最隆重的‘麥餅宴’。”

    李淵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心中滿是欣慰。十年光陰,曾經在華夏街頭追著蝴蝶跑的孩童,如今已經能跟著非洲的老農巡田、識土,能說出尼羅河兩岸不同土壤的肥力,能分辨出不同作物的病蟲害。他想起初到非洲時,李陽和李悅因為語言不通,躲在帳篷里哭著要回家,如今兄妹倆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當地語言,還能用土話給村里的孩子講華夏的故事,講長城的磚石,講黃河的波濤。

    “麥餅宴好啊,”甦瑤笑著說,“到時候娘給你們做些家鄉的醬菜,配著麥餅吃,讓老阿布他們也嘗嘗咱華夏的味道。”

    李悅眼楮一亮,拉著甦瑤的手“娘,我也要學!上次你教我做的蘿卜干,老阿布的孫女吃得直豎大拇指,說比他們的辣木醬還好吃。”

    一家人圍坐在石桌旁,夜風帶著尼羅河的濕氣和麥田的清香吹過來,遠處偶爾傳來幾聲鬣狗的嚎叫,卻絲毫不讓人覺得害怕——這片曾經讓他們陌生的土地,如今早已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李淵看著妻兒的笑臉,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一塊玉佩,那是出發前母親給他的,玉佩上刻著“平安”二字,邊緣已經被歲月磨得光滑。

    “爹,你還在想‘中埃2號’的事嗎?”李陽看出了父親的心思,輕聲問道。他知道,“中埃1號”農業合作項目用了五年時間,讓附近三個村落的百姓擺脫了靠天吃飯的日子,如今“中埃2號”要往更偏遠的草原地帶推進,那里不僅條件更艱苦,還時常有武裝部落出沒,父親肩上的擔子,比從前更重了。

    李淵點頭,目光重新投向星空“‘中埃1號’是種子,如今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發了芽,‘中埃2號’就是要把這顆種子播得更遠,讓更多人能吃上飽飯,能讓孩子走進學堂。只是那邊的情況比這邊復雜,草原上的部落之間常有沖突,還有些別有用心的人,不想看到我們和埃方好好合作。”

    他想起上個月,一支負責運送農具的車隊在半路遭到了襲擊,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車上的種子和農藥被燒毀了大半。後來才知道,是當地一個被境外勢力收買的部落首領干的,他們怕“中埃2號”項目成功後,百姓們都不再受他們的控制。

    “爹,我跟你一起去!”李陽猛地站起身,語氣堅定,“我現在能騎馬,能跟部落的人溝通,還能幫著檢修農具,你帶上我,多個人多份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我也去!”李悅也跟著站起來,把布包抱在懷里,“我可以去那邊的學堂教書,給孩子們講知識,還能幫著娘給村民們講衛生常識,預防疾病。”

    甦瑤看著兩個孩子,眼中滿是驕傲,卻也有幾分擔憂“那邊太危險了,你們還小——”

    “娘,我們不小了!”李陽打斷母親的話,“十年前你和爹帶著我們來非洲,就是為了讓更多人過上好日子,現在該我們幫你們了。再說,有爹在,我們不怕!”

    李淵看著孩子們堅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孩子們長大了,他們不僅繼承了自己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更繼承了那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初心。他握住甦瑤的手,又分別拍了拍李陽和李悅的肩膀“好,我們一家人,一起去!不過你們要記住,到了那邊,凡事都要听我和你娘的安排,不能沖動,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兄妹倆用力點頭,臉上滿是興奮。李悅從布包里拿出一張紙,遞到李淵面前“爹,這是我畫的‘中埃2號’學堂的圖紙,我想在學堂後面種上咱們老家的梧桐樹,等樹長大了,既能遮蔭,又能讓孩子們知道,咱們華夏有‘鳳凰棲梧桐’的故事。”

    李淵接過圖紙,紙上畫著一座小小的學堂,屋頂是當地特色的茅草,牆壁卻是華夏風格的白牆,學堂後面畫著幾棵挺拔的梧桐樹,旁邊還歪歪扭扭地寫著“希望小學”四個字。他看著圖紙,眼眶微微發熱——這就是他們一家人的使命,不僅要帶來糧食和技術,更要帶來文化和希望,讓華夏的薪火,在非洲的土地上與當地的文明交融,開出最美的花。

    夜色漸深,尼羅河的浪濤依舊在耳邊回響。李淵站起身,牽著甦瑤的手,李陽扛著鋤頭,李悅抱著圖紙,一家人沿著木梯走下了望台,朝著營地的房屋走去。路燈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疊在一起,像是一座小小的燈塔,照亮了腳下的路。

    走到房屋門口,李淵忽然停下腳步,回頭望向尼羅河的方向。月光下,他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背著行囊,站在尼羅河畔,心中滿是忐忑和憧憬;他仿佛看到了“中埃1號”項目啟動時,村民們懷疑的眼神,和如今他們感激的笑容;他仿佛看到了“中埃2號”項目成功後,草原上的孩子們坐在學堂里讀書,田埂上的農民們捧著豐收的糧食,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在想什麼?”甦瑤輕聲問道。

    李淵轉過頭,看著妻兒,眼中滿是堅定的光芒“在想,我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尼羅河的浪會記得我們,非洲的風會記得我們,這里的百姓會記得我們。我們要帶著初心和使命,在這片土地上繼續走下去,讓‘希望的種子’生根發芽,讓‘友誼的果實’溫暖人心,讓這份跨越山海的堅守,像星河一樣璀璨,像薪火一樣,永遠照亮遠方。”

    甦瑤點頭,靠在他的肩頭。李陽和李悅站在他們身邊,目光望向遠方的星空,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夜風拂過,帶來麥田的清香,也帶來了遠方的希望。這一夜,尼羅河畔的營地燈火通明,像是一顆瓖嵌在非洲大陸上的明珠,照亮了黑暗,也照亮了無數人的未來。

    次日清晨,天剛蒙蒙亮,營地就熱鬧了起來。村民們牽著牛,扛著農具,來到營地的廣場上,他們是來給李淵一家人送行的。老阿布手里拿著一個用紅繩系著的護身符,走到李淵面前,把護身符掛在他的脖子上“李,這是我們族里最靈的護身符,能保佑你和你的家人平安。你們放心去草原,這里的麥田,我們會好好照顧,等你們回來,一定給你們留最好的新麥。”

    李淵握著老阿布的手,眼眶微微發紅“老阿布,謝謝你。我們一定會回來的,等‘中埃2號’成功了,我們還一起種麥,一起辦麥餅宴。”

    村民們紛紛圍上來,有的給他們塞水果,有的給他們送自己做的食物,還有的孩子把自己畫的畫遞到李陽和李悅手中,畫上是他們一家人在麥田里勞作的場景,雖然線條稚嫩,卻滿是真誠。

    甦瑤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滿是感動。她知道,這十年的付出,沒有白費。他們不僅給這里的百姓帶來了糧食和技術,更收獲了最珍貴的友誼。這份友誼,跨越了種族,跨越了語言,跨越了文化,像尼羅河的水一樣,綿長而深厚。

    出發的號角吹響了,李淵一家人坐上了越野車,身後跟著幾輛裝滿農具、種子和藥品的卡車。村民們站在路邊,揮手送別,直到越野車消失在遠方的塵土中,還在不停地揮手。

    越野車在紅土路上行駛著,車窗外的風景不斷變換,從綠油油的麥田,到稀疏的灌木叢,再到遼闊的草原。李陽坐在副駕駛座上,拿著地圖,給李淵指著路線“爹,按照地圖,我們再走三個時辰,就能到草原上的第一個部落——桑布魯部落。老酋長已經派人在半路接應我們了。”

    李淵點頭,目光專注地看著前方的路。他知道,接下來的路,會比之前更難走,但他心中沒有絲毫畏懼。因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有妻子的陪伴,有孩子們的支持,還有身後無數百姓的期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中午時分,越野車終于遇到了桑布魯部落的接應隊伍。為首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的老人,穿著傳統的獸皮服飾,頭上戴著羽毛頭飾,正是桑布魯部落的老酋長。老酋長看到李淵一家人,連忙走上前,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道“李,歡迎你們!我們已經等你們很久了!”

    李淵下車,握住老酋長的手“老酋長,辛苦你們了。我們帶來了種子、農具和藥品,還有學堂的建材,希望能盡快幫你們把麥田種起來,把學堂建起來。”

    老酋長笑著點頭,指著身後的草原“我們部落的人,早就盼著你們來了。草原上的土地很肥沃,就是沒有好的種子和技術,每年都要餓肚子。現在有你們在,我們再也不用怕了!”

    在老酋長的帶領下,李淵一家人跟著接應隊伍來到了桑布魯部落的營地。部落的營地是由一個個圓形的茅草屋組成的,周圍用樹枝圍起了柵欄,營地中央有一個巨大的篝火堆,顯然是部落集會的地方。看到李淵一家人,部落的百姓們都圍了上來,雖然語言不通,但他們眼中的好奇和熱情,卻讓人倍感溫暖。

    接下來的日子,李淵一家人開始忙碌起來。李淵帶著李陽和部落的男人們開墾土地,教他們如何翻土、施肥、播種;甦瑤則帶著李悅和部落的女人們,教她們如何識別野菜,如何預防疾病,還幫著她們照顧孩子;晚上,李悅會在篝火堆旁,給部落的孩子們講故事,講華夏的長城、故宮,講尼羅河的文明、草原的傳說,孩子們听得津津有味,眼中滿是對外面世界的向往。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半個月後的一天,一群手持武器的人突然闖入了部落的營地,他們穿著黑色的衣服,臉上蒙著面罩,二話不說就開始搶奪營地的糧食和牲畜。部落的百姓們嚇得四處逃竄,老酋長試圖阻攔,卻被他們打傷在地。

    “爹!不好了!有人搶東西!”李陽氣喘吁吁地跑到李淵身邊,他剛剛在田里播種,听到營地的動靜就趕了回來。

    李淵听到動靜,立刻拿起放在身邊的一把砍刀——這是他用來開墾土地的工具,此刻卻成了保護百姓的武器。他對甦瑤說“你帶著李悅和孩子們躲進茅草屋,鎖好門,我去看看!”

    “爹,我跟你一起去!”李陽說著,也拿起了一把鋤頭。

    李淵點頭,父子倆朝著營地中央跑去。此時,那些黑衣人已經搶走了不少糧食,正準備牽著牲畜離開。李淵大喝一聲“住手!把東西放下!”

    黑衣人听到聲音,轉過頭來,為首的一個人冷笑道“哪里來的黃皮猴子,也敢管我們的事?識相的就趕緊滾,不然別怪我們不客氣!”

    李淵怒視著他們“這里是桑布魯部落的營地,這些糧食和牲畜是部落百姓的命根子,你們不能帶走!”

    “命根子?”為首的黑衣人狂笑起來,“在這片草原上,誰的拳頭硬,誰就能說了算!兄弟們,給我打!”

    說著,幾個黑衣人就朝著李淵和李陽沖了過來。李淵手持砍刀,眼神堅定,他雖然不是專業的戰士,但這些年在非洲的歷練,讓他早就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他躲過一個黑衣人的攻擊,反手一砍刀,砍在了那人的手臂上,那人慘叫一聲,倒在地上。

    李陽也不甘示弱,他拿著鋤頭,朝著一個黑衣人的腿打去,那人重心不穩,摔倒在地。父子倆背靠背站在一起,與黑衣人展開了搏斗。部落的百姓們看到李淵父子在保護他們,也鼓起勇氣,拿起身邊的木棍、石頭,朝著黑衣人扔去。

    黑衣人沒想到部落的百姓們會反抗,一時之間有些慌亂。為首的黑衣人見狀,從腰間掏出一把手槍,對準了李淵“都不許動!再動我就開槍了!”

    就在這危急關頭,遠處傳來了一陣汽車的轟鳴聲。為首的黑衣人臉色一變,他知道,這是埃方的軍隊來了——李淵早就料到會有意外發生,提前跟埃方的駐軍聯系好了,一旦有情況,就立刻派人支援。

    “撤!”為首的黑衣人不敢戀戰,連忙帶著手下的人,丟下搶來的糧食和牲畜,倉皇逃竄。

    埃方的軍隊趕到後,看到營地的情況,連忙派人去追擊黑衣人,同時給受傷的百姓們治療。老酋長走到李淵身邊,感激地說“李,謝謝你。如果不是你,我們的糧食和牲畜就都被搶走了。”

    李淵搖了搖頭“老酋長,不用謝。保護你們,是我們應該做的。這些黑衣人肯定還會再來,我們得盡快想辦法,加強營地的防御。”

    接下來的幾天,李淵和埃方的軍隊一起,幫桑布魯部落加固了營地的柵欄,還教部落的男人們一些基本的防身術,讓他們能夠在遇到危險時保護自己和家人。同時,“中埃2號”項目的推進也沒有停下,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播種的種子也開始發芽,學堂的建材也陸續運到了營地,開始動工建設。

    李悅看著學堂的地基一點點打好,心中滿是期待“爹,娘,等學堂建好了,我要在這里教孩子們學中文,學數學,學科學,還要教他們畫畫、唱歌,讓他們像咱們華夏的孩子一樣,能學到很多知識。”

    甦瑤笑著摸了摸女兒的頭“好,娘支持你。等學堂建好了,娘也來幫忙,教孩子們做華夏的美食,讓他們知道,華夏不僅有淵博的知識,還有美味的食物。”

    李淵看著妻兒的笑臉,心中滿是欣慰。他知道,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中埃2號”項目就像一顆種子,已經在桑布魯部落的土地上開始發芽,只要他們繼續努力,這顆種子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為更多的人遮風擋雨。

    時間一天天過去,草原上的麥苗長得越來越高,學堂的屋頂也漸漸蓋了起來。部落的百姓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擔心餓肚子,不再像以前那樣害怕危險,因為他們知道,李淵一家人會保護他們,會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

    這一天,李淵一家人正在學堂的工地上幫忙,突然看到遠處的草原上出現了一支隊伍。李陽拿起望遠鏡一看,興奮地喊道“爹,娘,是老阿布他們!他們來給我們送新麥了!”

    李淵和甦瑤連忙放下手中的活,朝著隊伍的方向跑去。老阿布帶著幾個村民,牽著幾頭駱駝,駱駝上馱著滿滿的新麥,還有一些他們自己做的食物。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兵王歸回》,方便以後閱讀兵王歸回第1701章 尼羅潮涌攜初心,華夏薪火照非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兵王歸回第1701章 尼羅潮涌攜初心,華夏薪火照非洲並對兵王歸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