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碩果映初心 薪火續華章
夕陽的金輝透過寫字樓頂層的落地窗,給“中埃農業合作產業園”會議室鍍上了一層暖光。李淵站在投影幕前,指尖落在屏幕上那張泛黃的照片——五年前他和甦瑤剛到埃及時,在沙漠邊緣種下第一株改良小麥的場景,照片里的兩人還穿著沾滿塵土的工裝,身後是一望無際的黃沙,唯有手中的幼苗透著點綠。
“‘中埃1號’小麥今年在埃及北部的推廣面積已經突破十萬畝,畝產比當地傳統品種提高了三成,更重要的是,它耐旱性強,不需要大量灌溉,這對缺水的埃及來說,是實實在在的福音。”甦瑤的聲音溫和卻有力,她手里拿著一份厚厚的報告,指尖劃過“農戶增收數據”那一頁時,眼底藏不住笑意,“上個月我們去亞歷山大省調研,當地農戶馬哈茂德拉著我們的手說,今年收的小麥不僅夠全家吃,還能賣了錢給孩子交學費,這樣的反饋,比任何獎項都讓我們覺得值。”
會議室里坐著中埃雙方的農業專家,還有從國內趕來的項目考察組。听到甦瑤的話,有人忍不住點頭,埃及農業部的哈米德博士更是笑著舉起咖啡杯“李淵、甦瑤,你們是埃及農民的朋友!五年前你們說要在沙漠里種出高產小麥,很多人都覺得不可能,現在你們不僅做到了,還教會了我們的農民種植技術,這份情誼,埃及人民永遠不會忘。”
李淵拿起桌上的一個玻璃罐,里面裝著今年收獲的“中埃1號”小麥粒,金黃飽滿,在夕陽下泛著光澤。他輕輕晃了晃罐子,聲音帶著幾分感慨“其實最該感謝的是雙方的團隊,還有當地的農戶。記得剛開始推廣的時候,很多農戶不相信這新種子能種好,我們的技術員就住在村里,跟著他們一起翻地、播種、澆水,一點點教,一點點試,直到第一塊試驗田豐收,大家才慢慢放下顧慮。”
他的思緒飄回三年前的那個春天,埃及遭遇了罕見的倒春寒,剛出苗的小麥面臨凍害風險。他和甦瑤帶著團隊連夜趕到田間,和農戶一起用秸稈覆蓋麥苗,又協調國內調運抗凍劑,連續三天三夜沒合眼,終于保住了大部分麥田。那天清晨,看著田埂上疲憊卻笑著的農戶,甦瑤紅著眼眶說“只要能讓他們有好收成,再累都值。”
“說到團隊,不得不提咱們的‘青年技術組’。”甦瑤翻到報告的下一頁,屏幕上出現一群年輕面孔的照片,“這里面有埃及的大學生,也有咱們國內農業院校的畢業生,他們現在已經能獨立負責片區的技術指導了。上個月開羅農業大學還跟我們合作開設了‘中埃農業技術班’,要把‘中埃1號’的種植技術納入課程,這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漁’。”
會議室里響起掌聲,考察組的組長王教授看著李淵和甦瑤,眼中滿是贊許“你們不僅完成了項目目標,更搭建了中非農業合作的橋梁。現在國內很多農業企業都想來埃及合作,你們這個‘中埃1號’,已經成了金字招牌。”
夕陽漸漸西沉,把窗外的尼羅河染成了金色。會議結束後,李淵和甦瑤並肩站在落地窗前,看著遠處農田里勞作的身影,還有河面上緩緩駛過的船只。
“還記得五年前我們離開家的時候,陽陽剛上小學,悅悅還在牙牙學語。”甦瑤輕聲說,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手機殼——那上面是兒女去年暑假來埃及時拍的全家福,照片里的李陽已經比李淵還高半頭,李悅抱著剛收獲的小麥粒,笑得眼楮都眯了,“上周視頻,陽陽說他長大了也要來埃及種小麥,還說要幫我們培育更好的種子。”
李淵笑著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指尖傳遞過來“咱們的孩子懂事,知道這份工作的意義。去年陽陽在學校做的‘中非農業合作’主題演講,還拿了一等獎,他說‘爸爸媽媽在埃及種出的小麥,不僅喂飽了當地人,還讓中國和埃及的朋友走得更近’,這話讓我心里暖了好幾天。”
正說著,甦瑤的手機響了,是埃及農戶馬哈茂德打來的。電話里,馬哈茂德的聲音帶著喜悅“甦瑤女士,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我兒子考上了開羅農業大學,他說要學最好的農業技術,像你們一樣,幫更多人種出好小麥!”
甦瑤笑著答應著,掛了電話後,眼眶有些發紅“你看,這就是我們做這件事的意義。不僅是種出糧食,更是種下希望,讓這份合作的情誼,一代代傳下去。”
李淵點點頭,從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這是我們和開羅農業大學合作的‘種子改良計劃’,接下來要培育更適合非洲不同氣候的品種,還要在尼日利亞、肯尼亞等國建立試驗田。雖然任重道遠,但只要我們堅持下去,總能看到更多的麥田在非洲大陸上開花結果。”
夜幕慢慢降臨,寫字樓的燈光次第亮起,照亮了尼羅河的夜空。李淵和甦瑤收拾好文件,並肩走出會議室。走廊里,年輕的技術員們還在忙著整理數據,看到他們,紛紛笑著打招呼“李工、甦工,明天我們去南部試驗田,要不要一起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好啊!”甦瑤笑著答應,“正好去看看新培育的玉米品種長得怎麼樣。”
走出寫字樓,晚風吹拂著臉頰,帶著尼羅河濕潤的氣息。遠處的農田里,隱約能看到點點燈光——那是農戶在給麥田澆水,也是希望在夜色中閃爍。
“等忙完這陣子,我們回趟家吧。”李淵看著甦瑤,“陽陽說想跟我們學怎麼分辨小麥品種,悅悅還等著我們帶埃及的棉花給她做玩偶。”
甦瑤笑著點頭,眼中滿是溫柔“好,回去的時候,咱們帶些‘中埃1號’的小麥粒,讓孩子們也嘗嘗,這是他們爸爸媽媽在埃及種出的糧食。”
兩人並肩走在夜色中,影子被路燈拉得很長,像兩條緊緊相依的線,跨越山海,連接著中國和埃及,連接著初心和使命。他們知道,“中埃1號”的故事還遠沒有結束,在未來的日子里,會有更多的人接過他們手中的“種子”,在非洲大陸上播種希望,讓中非合作的果實,溫暖更多人的心田,也讓這份跨越國界的情誼,永遠銘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幾天後,李淵和甦瑤帶著團隊來到埃及南部的試驗田。金黃的小麥在風中搖曳,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當地的農戶圍著他們,手里捧著剛收獲的小麥粒,臉上滿是笑容。一個名叫阿米娜的小女孩,手里拿著一幅畫,畫上是一片麥田,麥田里站著黃皮膚和黑皮膚的人,手牽著手,背景是冉冉升起的太陽。
“這是我畫的‘中埃朋友’。”阿米娜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謝謝你們,讓我們有了好收成,有了好日子。”
甦瑤蹲下身,摸了摸阿米娜的頭,把一個裝著“中埃1號”小麥粒的小瓶子遞給她“這是‘希望的種子’,以後要好好保管,等你長大了,也可以種出這麼好的小麥。”
阿米娜用力點頭,把小瓶子緊緊抱在懷里。李淵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滿是感慨。他知道,這就是他們堅守的意義——用一顆種子,連接兩個國家,用一份初心,溫暖無數人心。而這份意義,會像“中埃1號”的小麥一樣,在歲月的澆灌下,不斷生長,不斷傳承,成為中非合作史上最溫暖、最堅定的注腳。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