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職校啟智播希望 農作扎根結友緣
盧本巴希的雨季剛過,空氣中還帶著泥土的濕潤氣息。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學樓前,五星紅旗與剛果(金)國旗並排飄揚,紅色的橫幅上用中剛兩國文字寫著“中非職業技術學校開學慶典”,陽光下,橫幅上的字跡格外醒目。
李淵穿著筆挺的西裝,甦瑤則身著一條繡著蘭花的旗袍,兩人牽著李陽李悅的手,站在學校門口迎接前來報到的學生和家長。李陽手里抱著一個裝滿拼音卡片的書包,李悅則把自己折的紙燈籠掛在手臂上,小臉上滿是期待——這些都是他們為非洲小伙伴準備的開學禮物。
“李總!甦總!”姆巴利帶著一群學生走過來,為首的是一個叫卡魯的男孩,正是去年李陽送文具盒的那個孩子。卡魯穿著洗得發白的襯衫,手里捧著一個用木頭雕的小獅子,走到李陽面前,有些羞澀地遞過去“陽陽,這是我爸爸雕的獅子,送給你。”
李陽立刻把拼音卡片遞給卡魯“卡魯,這是中文拼音卡片,我教你認,以後咱們就能用中文聊天啦!”李悅也跑過來,把紙燈籠掛在卡魯妹妹的頭上“這個燈籠送給你,晚上亮起來特別好看。”
看著孩子們交換禮物的模樣,甦瑤忍不住拿出相機拍照,鏡頭里,不同膚色的孩子湊在一起,認真地研究拼音卡片,臉上的笑容格外燦爛。李淵則和家長們聊天,一位叫莫妮卡的母親拉著他的手,激動地說“李總,謝謝您建這所學校,我的兒子終于能學技術了,以後就能去深加工基地上班,不用再擔心餓肚子了。”
開學慶典在上午九點正式開始。江西銅業的王工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拿著一張銅管生產的流程圖,向學生們介紹“只要你們認真學習,以後就能操作這些機器,把銅礦石變成亮晶晶的銅管,這些銅管會運到中國,還會賣到全世界,你們的雙手,能創造出了不起的價值。”
學生們听得格外認真,有的還拿出筆記本記錄。李陽作為“小嘉賓”,走上台教大家念《靜夜思》,他拿著放大版的拼音卡片,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台下的學生跟著念,雖然發音不太標準,但每個人都學得很投入。李悅則帶著幾個小女孩,在台上表演了一段中國傳統舞蹈,她穿著粉色的裙子,動作雖然稚嫩,卻引得台下陣陣掌聲。
慶典結束後,李淵和甦瑤去參觀學校的實驗室。實驗室里擺放著嶄新的機械設備,都是國內企業捐贈的,王工正在給學生們演示如何操作小型銅管加工機。看到學生們好奇地圍著機器,眼神里滿是求知欲,李淵對甦瑤說“這就是我們建學校的意義,不僅要教他們技術,還要點燃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甦瑤點頭,目光落在實驗室牆上的照片上——照片里是國內職業院校的學生在操作設備的場景,旁邊還貼著中文和法語的操作說明。“我們還可以搞‘交換生’項目,讓這里的優秀學生去中國學習,感受中國的文化和技術,回來後帶動更多人。”
下午,李淵和甦瑤去考察農業合作項目的試點基地。試點基地在盧本巴希郊區的一片平原上,國內派來的農業專家張教授已經在這里工作了一個月,他看到李淵一行人,立刻迎上來,興奮地說“李總,甦總,你們快來看看,我們種的雜交水稻已經發芽了,還有黃瓜、西紅柿,長得特別好!”
走進基地,一片綠油油的秧苗映入眼簾,陽光下,秧苗舒展著嫩葉,充滿生機。張教授指著秧苗介紹“這里的土壤很肥沃,就是缺水,我們建了灌溉系統,用的是附近供水站的水,現在看來,長勢比預期的還好。再過幾個月,就能收獲了,到時候就能分給村民們品嘗。”
一位叫卡瑪的村民正在田里除草,他看到李淵,放下鋤頭跑過來,手里拿著一個剛摘的西紅柿“李總,您嘗嘗,這西紅柿特別甜,比我們以前種的好吃多了!”李淵接過西紅柿,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嘴里散開,他笑著說“真好吃!等大面積種植後,我們還要建一個蔬菜加工廠,把西紅柿做成番茄醬,賣到中國去,讓更多人嘗到非洲的味道。”
卡瑪激動得連連點頭“太好了!要是能把番茄醬賣到中國,我們就能賺更多錢,就能給孩子買更多書和文具了!”甦瑤看著卡瑪興奮的模樣,對李淵說“農業合作不僅能解決村民的吃飯問題,還能幫他們增收,這比單純的捐贈更有意義。”
傍晚,李淵一家人回到酒店,李陽和李悅還在興奮地討論白天的事情。李陽說要教卡魯用電腦,李悅則說要和卡魯的妹妹一起種向日葵。甦瑤給孩子們洗了水果,坐在旁邊听他們聊天,臉上滿是溫柔的笑容。
李淵則打開電腦,處理“金線計劃”的工作郵件。國內的考察團已經確定了農業合作的投資方案,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在剛果(金)建設五個農業試點基地,推廣雜交水稻、蔬菜和水果種植,還會建設兩個農產品加工廠。另外,職業技術學校的教材也已經編寫完成,下周就能送到學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有好消息。”李淵關掉電腦,對甦瑤說,“國內的企業願意捐贈一批電腦給職業技術學校,還會派老師過來教學生們用電腦,以後他們就能通過互聯網學習更多知識了。”
甦瑤眼楮一亮“這太好了!有了電腦,他們就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還能和中國的學生視頻聊天,增進了解。”
第二天,李淵和甦瑤去深加工基地視察建設進度。基地的廠房已經建到了第二層,工人們正在忙碌地安裝鋼架,遠處的太陽能發電站也在緊張建設中。王工指著建設圖紙,對李淵說“按照現在的進度,明年年初就能投產,我們已經開始招聘工人了,優先錄取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
“工人培訓要跟上。”李淵叮囑道,“一定要確保每個工人都能熟練操作設備,安全第一。另外,要注意保護環境,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一定要處理達標後再排放。”
王工點頭“我們已經請了國內的環保專家,制定了詳細的環保方案,還會在基地周圍種上樹,打造綠色工廠。”
視察結束時,夕陽已經落下,晚霞染紅了半邊天。李淵站在基地的最高處,望著遠處的草原和近處忙碌的工地,心中滿是感慨。從選礦廠到供水站,從職業技術學校到深加工基地,從農業試點到農產品加工廠,“金線計劃”已經從一條簡單的資源運輸線,變成了一個涵蓋工業、農業、教育、醫療的綜合合作項目,越來越多的非洲人民因為這個計劃受益。
“爸爸,你看!”李悅指著遠處的天空,一群鳥兒正飛過晚霞,“它們要回家了嗎?”
李淵抱起李悅,點點頭“是啊,它們要回家了。我們也要努力,讓這里的人們都能有一個溫暖的家,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甦瑤走到李淵身邊,握住他的手“我們會的。只要我們一直堅持下去,帶著真誠和善意,‘金線計劃’一定會越來越好,中非友誼也會越來越深。”
晚上,盧本巴希的村民們為李淵一家人舉辦了一場篝火晚會。大家圍坐在篝火旁,敲著非洲鼓,唱著傳統歌曲,李陽和李悅跟著村民們一起跳舞,卡魯還教李陽吹非洲笛子。李淵和甦瑤坐在一旁,看著孩子們開心的模樣,听著村民們歡快的歌聲,心中滿是幸福。
莫妮卡端著一碗奶茶走過來,遞給李淵“李總,這是我們自己煮的奶茶,您嘗嘗。謝謝您為我們做的一切,我們會永遠記得中國朋友的幫助。”
李淵接過奶茶,喝了一口,溫暖的感覺從喉嚨傳到心里。他看著篝火旁歡樂的人群,忽然明白,“金線計劃”的真正意義,不是賺了多少錢,建了多少工廠,而是用真誠和善意,連接起中非人民的心,讓友誼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幾天後,李淵一家人準備返回江城。離開前,他們去職業技術學校和農業試點基地告別。卡魯把自己寫的中文作業交給李陽,雖然字跡歪歪扭扭,但上面寫著“陽陽,謝謝你,我會好好學習中文,以後去中國看你”。李悅則和卡魯的妹妹約定,明年春天一起種向日葵。
車子駛離盧本巴希時,李陽和李悅趴在車窗邊,揮著手喊“再見”,村民們也跟著揮手,直到車子消失在遠方。甦瑤靠在李淵肩上,輕聲說“我們還會回來的,對嗎?”
李淵點頭,目光望向遠方“當然會。這里有我們的朋友,有我們的事業,還有我們未完成的夢想。‘金線計劃’還在繼續,我們的故事,也還在繼續。”
車子在草原上行駛,陽光灑在車身上,仿佛為他們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這條連接中國與非洲的“金線”,正因為他們的付出和堅持,變得更加堅固、更加溫暖,也正因為這些充滿溫情的故事,在中非人民的心中,永遠閃耀著希望的光芒。而李淵、甦瑤和他們的孩子們,也將繼續帶著這份希望,在“金線”上書寫更多關于友誼、關于成長、關于幸福的動人篇章。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