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全球大會展風采,突發險情顯擔當
日內瓦的清晨帶著微涼的風,李淵和甦瑤站在全球有機農業大會場館外,整理著胸前的聯盟徽章。場館外懸掛著各國國旗,電子屏上滾動播放著“可持續農業•共築未來”的大會主題,來自全球六十多個國家的農業專家、企業代表正陸續入場,空氣中彌漫著期待與交流的熱烈氛圍。
“技術委員會的報告都準備好了嗎?”李淵側頭問身邊的老張,後者手里抱著厚厚的資料夾,點頭道“李總您放心,所有數據都反復核對過,還特意做了中英雙語的可視化圖表,等會兒展示的時候肯定清晰明了。”甦瑤補充道“市場部也和幾家意向合作企業約好了會談時間,就在下午大會休會的間隙,爭取這次能敲定兩個合作意向。”
上午九點,大會正式開幕。聯合國糧農組織代表率先發言,強調全球糧食安全與有機農業發展的重要性,當提到“中非農業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範”時,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輪到“金線計劃合作聯盟”發言時,李淵走上講台,身後的大屏幕緩緩亮起——先是尼日利亞玉米地從干旱到復甦的對比圖,再是非洲農戶捧著豐收作物的笑臉,最後定格在李陽寫的“抗旱小知識”和李悅畫的彩色畫作上。
“三年前,‘金線計劃’還只是一張藍圖,如今它已覆蓋非洲十二個國家,帶動三十萬農戶增收,”李淵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場館,“我們始終相信,有機農業不僅是技術的傳遞,更是溫暖的連接。就像這兩個孩子的作品,它們或許簡單,卻承載著中非人民對豐收的共同期待。”
台下的閃光燈不停閃爍,國際有機農業協會主席在會後主動找到李淵,握著他的手說“‘金線計劃’的模式值得全球推廣,協會願意為你們更多國際資源,幫助更多非洲國家發展有機農業。”幾家歐洲的大型超市連鎖企業代表也圍了上來,表達了采購非洲有機農產品的意向,其中一家企業的采購總監說“我們關注到‘金線計劃’的農產品質量管控非常嚴格,這正是我們需要的合作伙伴。”
下午的會談進展順利,聯盟與兩家歐洲企業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對方承諾將在未來三年內,每年采購不少于五萬噸的非洲有機玉米和小米。甦瑤在會談結束後,立刻給國內的林薇發去消息,讓她提前協調物流和倉儲,確保後續供貨順利。
然而,就在大會即將進入閉幕環節時,李淵的手機突然急促地響起。屏幕上顯示著“肯尼亞分部阿莫斯”的名字,他心里一緊——阿莫斯是肯尼亞種植基地的負責人,這個時間點來電,大概率是出了緊急情況。
“李總!不好了!”阿莫斯的聲音帶著顫抖,背景里能听到風雨聲,“基地遭遇了強對流天氣,大風把二十多畝的蔬菜大棚吹塌了,還有幾間員工宿舍的屋頂被掀翻了,幸好員工都及時撤離,沒有人員傷亡,但蔬菜損失慘重!”
李淵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他立刻走到場館外的僻靜處,沉聲道“阿莫斯,你先冷靜,立刻組織人員排查所有設施的受損情況,統計蔬菜的損失量,同時把受傷員工送到附近醫院檢查,所有費用由聯盟承擔。另外,加固剩余的大棚,防止二次災害。”
甦瑤察覺到異常,也跟著走了出來,看到李淵凝重的表情,輕聲問“是不是肯尼亞那邊出問題了?”李淵點頭,把強對流天氣導致大棚坍塌的事告訴了她。甦瑤立刻拿出手機,撥通了國內農業科技企業的電話“王總,肯尼亞基地遭遇大風災害,二十多畝大棚坍塌,需要緊急調運一批大棚修復材料,你們倉庫里有現貨嗎?能不能優先安排空運?”
電話那頭的王總毫不猶豫地說“甦總放心,倉庫里有足夠的修復材料,我現在就聯系貨運公司,爭取明天一早把貨發出去,最晚後天就能到肯尼亞。另外,我們派兩個技術人員跟著過去,指導當地員工修復大棚,保證不耽誤後續種植。”
掛了電話,甦瑤又聯系了肯尼亞當地的保險公司——聯盟在每個種植基地都投了農業保險,這次災害屬于理賠範圍。保險公司承諾會在三天內派人到基地勘察定損,盡快賠付保險金,減輕基地的損失。
李淵看著甦瑤有條不紊地安排各項事宜,心里的焦慮稍稍緩解。他知道,面對突發災害,慌亂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快速反應、多方協調,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這時,老張拿著平板電腦跑過來,上面是肯尼亞基地實時傳來的照片——倒塌的大棚骨架散落一地,剛成熟的有機生菜被壓在塑料膜下,員工們正冒雨清理現場,臉上滿是焦急。
“李總,歐洲那兩家企業剛才發來消息,詢問肯尼亞基地的情況,擔心後續供貨會受影響,”老張語氣擔憂,“要不要先和他們解釋一下,爭取寬限些時間?”李淵沉吟片刻,說“不用解釋,咱們用實際行動讓他們放心。你立刻聯系國內的其他種植基地,統計一下目前的蔬菜庫存,看看能不能先調配一部分給歐洲企業,確保首批訂單按時交付。另外,讓技術部制定一個大棚快速修復方案,爭取半個月內讓肯尼亞基地恢復生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甦瑤補充道“我再和非洲的物流合作方溝通,讓他們優先運輸修復材料和調配的蔬菜,確保物流時效。還有,要安撫好肯尼亞基地員工的情緒,告訴他們聯盟會全力支持,讓他們有信心渡過難關。”
當天晚上,李淵和甦瑤在酒店房間里召開了緊急線上會議,聯盟各企業的負責人都準時參會。李淵詳細介紹了肯尼亞基地的受災情況和目前的應對措施,然後說“現在是考驗咱們聯盟凝聚力的時候,希望大家能齊心協力,共同幫助肯尼亞基地渡過難關。農業科技企業負責技術和材料支持,物流企業負責運輸保障,保險企業加快理賠流程,其他企業如果有多余的資源,也可以伸出援手。”
“我們公司願意捐贈一批新的大棚骨架,明天就安排發貨!”一家機械制造企業的負責人率先表態。
“我們公司可以派農業專家去肯尼亞,指導員工進行災後補種,盡量減少損失!”另一家農業科技企業的負責人也積極響應。
“我們物流企業承諾,所有運往肯尼亞的救災物資和調配蔬菜,都免收運輸費!”物流企業的負責人堅定地說。
看著屏幕里大家踴躍支持的樣子,李淵心里充滿了感動。他知道,聯盟不僅是一個合作組織,更是一個團結的集體,在遇到困難時,大家總能攜手並肩,共克時艱。
會議結束後,已是深夜。甦瑤靠在沙發上,揉了揉有些發酸的肩膀。李淵走過去,輕輕為她按摩,輕聲說“辛苦你了,今天忙了一天,都沒好好休息。”甦瑤搖搖頭,笑著說“不辛苦,只要能把問題解決好,再累也值得。你看,咱們聯盟這麼多伙伴支持,肯尼亞基地肯定能很快恢復的。”
這時,甦瑤的手機收到一條消息,是李陽發來的視頻。視頻里,李陽和李悅坐在書桌前,面前放著一張畫紙,李陽拿著筆說“爸爸,媽媽,我們知道肯尼亞基地遇到大風了,我查了資料,知道怎麼快速修復大棚,我把方法寫下來了,你們發給非洲的叔叔阿姨吧!”李悅舉著剛畫好的畫,畫里有堅固的大棚,有綠油油的蔬菜,還有太陽公公在微笑“媽媽,我畫的是肯尼亞基地恢復後的樣子,希望叔叔阿姨看到能開心一點!”
甦瑤看著視頻里兩個孩子認真的模樣,眼眶有些濕潤。她把視頻轉發給李淵,笑著說“你看,咱們的孩子都這麼懂事,咱們更要加油,不能讓他們失望。”李淵點點頭,心里充滿了力量。他知道,有家人的支持,有聯盟伙伴的幫助,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第二天一早,李淵和甦瑤就收到了好消息——國內的大棚修復材料已經裝車,正運往機場;調配的蔬菜也從雲南、山東的種植基地出發,通過冷鏈物流運往歐洲;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已經抵達機場,準備飛往肯尼亞。阿莫斯也發來消息,說保險公司的勘察人員已經到達基地,正在進行定損,員工們的情緒也穩定下來,正積極清理受損現場,等待修復材料到來。
上午的大會閉幕式上,李淵再次上台發言。這一次,他不僅分享了“金線計劃”的成果,還坦誠地介紹了肯尼亞基地遭遇的災害以及聯盟的應對措施。“有機農業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自然災害、市場波動等各種挑戰,”李淵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但只要我們團結一心、積極應對,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金線計劃’不僅是一條合作的線,更是一條堅韌的線,它能連接起不同國家、不同企業的力量,共同抵御風險,共創未來。”
台下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之前擔心供貨的歐洲企業代表,主動走到李淵面前,笑著說“李總,你們的應對速度和擔當讓我們非常敬佩,我們相信,和‘金線計劃’合作是正確的選擇,後續的合作我們會全力支持。”
大會結束後,李淵和甦瑤馬不停蹄地趕往機場,準備返回國內。在飛機上,甦瑤看著窗外的雲層,輕聲說“等肯尼亞基地恢復後,咱們帶陽陽和悅悅去看看吧,讓他們親眼看看,大家是怎麼一起克服困難,讓農田重新煥發生機的。”李淵握住她的手,點頭道“好,等這件事忙完,咱們就帶孩子們去非洲,去看看那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與此同時,在肯尼亞種植基地,員工們正冒雨清理倒塌的大棚。阿莫斯拿著李陽寫的“大棚修復建議”和李悅畫的畫,向員工們展示“大家看,中國的小朋友都在為我們加油,還有聯盟的伙伴們也在全力支持我們,相信用不了多久,咱們的基地就能恢復原樣,甚至比以前更好!”
員工們看著畫里充滿生機的大棚,听著阿莫斯的話,臉上的焦慮漸漸被堅定取代。一位名叫娜奧米的女員工,擦了擦臉上的雨水,笑著說“對!我們一定能盡快修復大棚,不能讓中國的朋友們失望,也不能讓孩子們的期待落空!”
接下來的幾天里,聯盟的支持源源不斷地涌向肯尼亞基地——修復材料按時送達,技術人員現場指導,保險理賠款快速到賬,調配的蔬菜順利發往歐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受損的大棚開始逐步修復,員工們還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對大棚結構進行了優化,增加了抗風能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一周後,肯尼亞基地的第一批修復大棚重新投入使用,員工們種下了新的蔬菜種子。站在新搭建的大棚前,阿莫斯給李淵發來視頻,視頻里,陽光灑在綠油油的菜苗上,員工們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李總,謝謝您,謝謝聯盟的所有伙伴,”阿莫斯的聲音充滿感激,“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不可能這麼快恢復生產。”
李淵看著視頻里的景象,心里滿是欣慰。他知道,這次的災害雖然帶來了損失,但也讓聯盟更加團結,讓“金線計劃”的韌性更加凸顯。未來,或許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但只要大家攜手同心,就一定能在非洲的土地上,編織出更寬廣、更堅韌的“金線”,讓豐收的希望灑滿每一寸田野。
而在國內,李陽和李悅收到了阿莫斯寄來的禮物——一串用非洲紅豆串成的手鏈,還有一張肯尼亞小朋友畫的畫。畫里,中國的小朋友和非洲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豐收的農田里,頭頂是藍天白雲,腳下是金黃的作物。李陽拿著手鏈,興奮地對甦瑤說“媽媽,等咱們去非洲的時候,我要把這個手鏈送給肯尼亞的小朋友,還要和他們一起種蔬菜!”李悅則把畫貼在客廳的牆上,笑著說“這樣每天都能看到非洲的小朋友,看到豐收的農田啦!”
甦瑤看著孩子們開心的樣子,又看了看身邊正在處理聯盟事務的李淵,心里充滿了幸福。她知道,“金線計劃”就像一顆種子,已經在中非人民的心里生根發芽,未來,它會成長為參天大樹,為更多人遮風擋雨,帶來希望與豐收。而她和李淵,會一直守護著這顆種子,和所有聯盟伙伴一起,讓它在非洲的土地上,綻放出最絢爛的光彩。
日子一天天過去,肯尼亞基地的蔬菜長勢喜人,很快就迎來了新的豐收。當第一批災後種植的有機蔬菜運往歐洲時,聯盟特意舉辦了一場小型的慶祝活動。活動上,李淵通過視頻連線,和肯尼亞基地的員工們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阿莫斯拿著剛采摘的有機生菜,對著鏡頭說“這是我們和聯盟伙伴一起努力的成果,感謝中國朋友的幫助,讓我們在災害後重新收獲了希望!”
歐洲的采購商收到蔬菜後,也發來反饋,稱贊蔬菜的品質比之前更好。他們表示,願意和“金線計劃合作聯盟”長期合作,擴大采購規模,讓更多歐洲消費者吃到來自非洲的優質有機農產品。
全球有機農業大會的後續影響還在持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關注到“金線計劃”,紛紛表達了合作意向。聯盟的規模不斷擴大,從最初的二十三家企業,發展到五十多家,涵蓋了農業生產、技術研發、物流運輸、市場銷售等各個領域。
李淵和甦瑤也更加忙碌,他們不僅要協調聯盟的日常事務,還要接待來自各國的考察團,分享“金線計劃”的經驗。但無論多忙,他們都會抽出時間陪伴李陽和李悅,听他們講學校里的趣事,看他們畫關于非洲的畫作。
周末的時候,一家人會一起去郊外的有機農場,體驗種植的樂趣。李陽會把從聯盟技術人員那里學到的種植知識,用到農場的作物上,李悅則會在農場的角落里,畫下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和綠油油的作物。李淵和甦瑤看著孩子們的身影,臉上滿是溫柔的笑容。
他們知道,“金線計劃”的路還很長,但只要有家人的陪伴,有聯盟伙伴的支持,有中非人民的信任,這條“金線”就會一直延伸下去,連接起更多的希望,編織出更多的美好未來。而他們,會一直走在這條路上,用汗水和努力,守護著這份跨越國界的友誼與合作,讓豐收的歌聲,在非洲的田野上,在中國的土地上,永遠唱響。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