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非洲急訊牽家心,聯盟初建破萬難
清晨七點,生物鐘準時喚醒李淵。他輕手輕腳地走出臥室,剛到客廳就看見甦瑤正對著平板電腦皺眉,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動,屏幕里是駐尼日利亞團隊發來的實時農田監測畫面——成片的玉米葉卷成了筒狀,原本飽滿的穗子耷拉著,土塊一捏就碎,連扎根較深的雜草都蔫了半截。
“凌晨三點又補了次灌溉,但蓄水池的水只夠再撐兩天,”甦瑤抬頭時眼底帶著紅血絲,聲音有些沙啞,“尼日利亞分部的負責人說,當地氣象局預測未來一周都沒有降雨,要是再沒解決方案,至少三成的玉米會絕收。”
李淵接過平板,指尖放大畫面,盯著玉米根部的土壤看了許久。他想起去年去尼日利亞考察時,特意看過當地的地質報告——這片種植基地位于薩赫勒地區邊緣,土層薄、保水性差,往年這個時候雖也干旱,但總有零星降雨緩解旱情,今年卻反常得徹底。
“把技術部的老張和農業研究院的陳教授叫到公司,半小時後開緊急視頻會,”李淵一邊穿外套一邊叮囑,“另外,讓林薇查一下最近從中國發往尼日利亞的貨運航班,看看能不能協調優先運輸灌溉設備。”
剛交代完,臥室門“吱呀”一聲開了,李陽背著書包走出來,揉著眼楮問“爸爸,媽媽,你們怎麼這麼早?今天不是周末嗎?”話音剛落,穿著小熊睡衣的李悅也跑了出來,抱著甦瑤的腿仰著頭“媽媽,我昨晚夢到非洲的小朋友了,他們說玉米長得好高,還邀請我去吃烤玉米呢。”
甦瑤蹲下身,溫柔地摸了摸女兒的頭,聲音放軟“悅悅的夢真甜,不過現在尼日利亞的玉米遇到點小麻煩,爸爸和媽媽要去公司幫它們‘喝水’,等問題解決了,咱們下次帶悅悅和哥哥一起去看真正的玉米地好不好?”
李陽立刻挺直腰板“媽媽,我也能幫忙!我昨天在科學課上學了‘滴灌技術’,老師說能省很多水,說不定能幫到非洲的玉米!”他拉著妹妹的手,小大人似的補充,“悅悅可以畫一幅‘下雨的畫’,說不定老天爺看到了就會下雨呢!”
看著兩個孩子認真的模樣,李淵心里一暖。他揉了揉李陽的頭發“好啊,那陽陽把你學的滴灌知識寫下來,等會兒視頻會的時候,爸爸念給非洲的叔叔阿姨听,說不定真能用上。悅悅的畫也很重要,畫好了咱們掃描發給尼日利亞的小朋友,讓他們知道有中國的小朋友在為他們加油。”
半小時後,鼎盛集團頂樓會議室里,視頻會議準時開始。屏幕里,尼日利亞分部的負責人站在田埂上,身後是焦急的當地農戶,有人手里拿著枯萎的玉米穗,對著鏡頭不停比劃,雖然听不懂豪薩語,但從他們緊鎖的眉頭和泛紅的眼楮里,能清晰感受到他們的焦慮。
“陳教授,您看這種情況,除了緊急灌溉,還有沒有其他補救措施?”李淵看向視頻另一頭的農業專家陳教授,他是國內頂尖的抗旱農業專家,去年曾參與“金線計劃”的土壤改良方案設計。
陳教授推了推眼鏡,指著屏幕里的玉米田“從葉片卷曲程度看,玉米已經出現中度旱情,但還沒到完全不可逆的階段。除了補水,現在最關鍵的是保住根系——可以組織農戶在玉米行間覆蓋秸稈,減少土壤蒸發,同時噴施保水劑,增強玉米的耐旱性。另外,要立刻停止追施氮肥,避免玉米因缺水導致肥害,等旱情緩解後再補施磷鉀肥,能幫助恢復長勢。”
技術部的老張立刻接話“公司倉庫里有現成的保水劑和秸稈覆蓋膜,之前為應對突發情況備了一批,剛好能運到尼日利亞。我現在就聯系物流,爭取今天中午前把貨發出去,預計三天能到。”
“光有物資不夠,”甦瑤突然開口,“當地農戶可能沒接觸過保水劑的使用方法,得派技術人員現場指導。我查了一下,咱們在肯尼亞的技術團隊離尼日利亞最近,有三個經驗豐富的技術員,今天下午就能飛過去,剛好能和物資同步抵達。”
會議進行到一半,林薇敲門進來,手里拿著一份貨運清單“李總,剛才和航空公司溝通好了,今天下午兩點有一班飛往拉各斯的貨機,他們同意優先裝載咱們的灌溉設備和保水劑,不過需要咱們派專人去機場對接裝機事宜。”
“我去吧!”市場部的年輕員工王磊突然站起來,他去年曾駐過尼日利亞,熟悉當地情況,“我現在就去倉庫清點物資,保證按時送到機場。”
李淵點頭同意,又看向視頻里的尼日利亞分部負責人“等技術員和物資到了,先選一小塊玉米地做試驗,確認效果後再大面積推廣。另外,統計一下受旱情影響的農戶數量,後續公司會根據損失情況種子補貼,不能讓農戶白忙活一場。”
視頻會結束時已近中午,李淵剛走出會議室,就接到了國內農業科技聯盟的電話。聯盟秘書長在電話里語氣急切“李總,咱們之前籌備的‘金線計劃合作聯盟’,今天有五家企業突然提出要退出,說是擔心尼日利亞的旱情會影響項目收益,還怕後續有更多風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李淵皺起眉頭。“金線計劃合作聯盟”是上周剛啟動的,整合了國內二十三家農業企業,涵蓋種子研發、機械制造、物流運輸等領域,原本計劃下周舉行成立儀式,現在突然有人退出,很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
“我知道了,”李淵沉聲道,“你把這五家企業的負責人聯系方式發給我,我下午親自和他們溝通。另外,通知其他聯盟企業,下午四點召開線上說明會,我會詳細說明尼日利亞旱情的應對方案,以及公司對聯盟項目的風險保障措施。”
掛了電話,甦瑤遞來一杯溫水“是不是聯盟那邊出問題了?我剛听林薇說有企業要退出。”
“嗯,有五家擔心風險想退出,”李淵喝了口水,語氣卻很堅定,“不過也正常,企業追求收益無可厚非,關鍵是要讓他們看到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金線計劃’的長遠價值。下午的說明會,我準備把尼日利亞的實時情況、應對措施,還有未來三年的非洲市場規劃都講清楚,讓他們心里有底。”
下午四點,線上說明會準時開始。屏幕里擠滿了聯盟企業的負責人,有人臉上帶著焦慮,有人則在低頭記錄。李淵開門見山,先播放了尼日利亞旱情的畫面,接著詳細介紹了應急方案“我們已經協調了貨運航班,今天下午就會把保水劑、灌溉設備和技術人員送到尼日利亞,預計三天內就能看到緩解效果。另外,公司設立了兩千萬的‘風險保障基金’,如果後續因自然災害導致項目損失,基金將優先補貼聯盟企業的投入成本。”
他點開非洲市場分析報告,指著圖表說“大家看,雖然尼日利亞出現了旱情,但非洲其他地區的種植基地都長勢良好。東非的有機蔬菜已經進入采摘期,歐洲的采購商已經下了三千萬的訂單;南非的有機水果也即將上市,預計能帶來兩億的銷售額。從長遠來看,非洲有機農業市場的規模至少有千億,現在遇到的只是暫時的困難,只要我們攜手應對,後續的收益一定遠超現在的投入。”
話音剛落,一家種子企業的負責人就提問“李總,我們最擔心的是技術適配問題。比如我們研發的耐旱種子,雖然在國內試驗效果很好,但到了非洲會不會出現水土不服?要是種子不適應,我們的投入就白費了。”
“這個問題我們早就考慮到了,”李淵回答,“我們在非洲設立了三個農業試驗站,專門負責測試國內種子的適應性。你們的耐旱種子,上個月已經送到肯尼亞試驗站,目前長勢很好,比當地傳統種子的耐旱性強三成,等收獲後會出具詳細的試驗報告。另外,技術部會派專人跟進每個聯盟企業的項目,確保技術落地時能根據當地情況調整,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
另一家物流企業的負責人接著問“李總,現在國際貨運成本上漲,我們要是把物流設備運到非洲,後續的維護成本和運輸時效怎麼保障?”
“我們已經和中遠海運達成了合作,”甦瑤接過話茬,“他們在非洲的五個港口都有倉儲基地,能為咱們聯盟企業優先裝卸、倉儲服務,物流成本比市場價低十五個點。另外,我們還和當地的維修團隊簽訂了協議,物流設備的維護響應時間不超過二十四小時,保證不會影響運輸時效。”
說明會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李淵和甦瑤逐一解答了企業負責人的疑問。會議結束時,之前提出退出的五家企業里,有四家明確表示會繼續留在聯盟,剩下一家也說要再考慮考慮。
“總算穩住了,”林薇端來兩杯咖啡,笑著說,“剛才我看評論區,好多企業負責人都說‘放心了’,還有幾家沒加入聯盟的企業,私信問能不能申請加入呢。”
李淵喝了口咖啡,看向窗外。夕陽西下,把天空染成了橘紅色,樓下的車水馬龍漸漸慢了下來,遠處傳來孩子們的歡笑聲。他想起早上李陽寫的“滴灌技術筆記”,還有李悅畫的“下雨的畫”——畫里有藍天白雲,有綠油油的玉米地,有黑皮膚的小朋友和黃皮膚的小朋友手拉手,天上還飄著帶著笑臉的雨滴。
“對了,陽陽和悅悅呢?”甦瑤突然想起兩個孩子,拿出手機給家里的保姆打電話。電話接通後,保姆笑著說“甦總,您放心吧,陽陽寫完作業就一直在查非洲的資料,還說要給尼日利亞的小朋友寫一封信,悅悅則一直在畫玉米地,畫了好幾張,說要寄給非洲的小朋友當禮物。”
掛了電話,甦瑤的臉上滿是溫柔“等尼日利亞的旱情緩解了,咱們真帶孩子們去看看吧。讓他們親眼看看,自己的小舉動也能幫到別人,也讓他們知道,爸爸和媽媽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
李淵握住甦瑤的手,指尖傳來溫暖的觸感。他想起自己剛退役時,也曾迷茫過,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才能延續“守護”的意義,直到遇見甦瑤,一起創辦鼎盛集團,發起“金線計劃”——從最初的小種植基地,到現在覆蓋十二個非洲國家、三十萬農戶的大項目,從無人問津到國際認可,從獨自前行到萬企攜手,這條路走得不易,但每一步都值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會的,”李淵輕聲說,目光堅定,“等咱們的‘金線計劃合作聯盟’正式成立,等非洲的玉米豐收,咱們就帶著孩子去非洲,去看金黃的玉米地,去和當地的小朋友一起吃烤玉米,去告訴他們,不管相隔多遠,我們都是一家人,都會一起努力,讓日子越過越好。”
夜幕降臨,鼎盛集團的辦公樓依舊燈火通明。技術部的員工在趕制尼日利亞旱情應對的詳細手冊,市場部的員工在對接歐洲的采購訂單,法務部的員工在完善聯盟企業的合作協議,每個人都在為“金線計劃”的未來忙碌著。
而在遙遠的尼日利亞,當地時間下午三點,駐尼日利亞的團隊已經開始組織農戶清理灌溉溝渠,為即將到來的設備和技術人員做準備。一位名叫卡馬拉的農戶,拿著去年收獲的玉米種子,小心翼翼地包好,放在貼身的口袋里——他說要等玉米地恢復生機,就把這些種子種下去,等收獲了,再寄一些給中國的李陽和李悅,謝謝他們的鼓勵和幫助。
夜色漸深,星光灑滿大地。一條看不見的“金線”,連接著中國和非洲,連接著企業和農戶,連接著大人和孩子。這條“金線”上,有汗水,有焦慮,有擔憂,但更多的是希望,是信任,是攜手前行的力量。李淵知道,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但只要有甦瑤在身邊,有孩子們的支持,有聯盟企業的攜手,有非洲農戶的信任,這條“金線”就會越鋪越寬,越走越遠,最終編織出一張覆蓋希望的大網,讓更多人過上好日子。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