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歸回

第1460章 春卷里的江湖,屋檐下的詩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陽光燦爛的時光 本章︰第1460章 春卷里的江湖,屋檐下的詩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春卷里的江湖,屋檐下的詩

    一、準女婿的"春卷考核"

    李陽帶著女朋友周晴上門那天,甦瑤從凌晨五點就開始忙。面粉袋倒在廚房台面上,像堆蓬松的雪,她正往韭菜餡里撒蝦皮,李淵蹲在旁邊剝蒜,指尖沾著蒜汁,辣得眼楮發紅。

    "爸,你別剝了,周晴不吃蒜。"李陽穿著新買的襯衫,在客廳里來回踱步,皮鞋蹭得地板"咯吱"響,"她是南方人,口味清淡,要不……咱別做韭菜餡了?"

    甦瑤回頭笑"放心,給她單獨做香菇青菜餡的。"她往李淵手里塞了瓣蒜,"你爸剝的蒜,剁成泥拌香油,蘸春卷吃最香,周晴說不定嘗一口就愛上了。"

    李淵把蒜皮扔進垃圾桶,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見岳父時的場景。那天他穿了身筆挺的軍裝,卻被老爺子的拐杖敲著膝蓋問"會做飯嗎?我閨女可不會伺候人。"他當時挺了挺胸"在部隊學過野外生存,烙餅炖肉都行。"

    門鈴響時,李淵正把春卷皮往油鍋里放。油星濺在手腕上,他沒躲,反倒盯著周晴手里的禮盒——是盒包裝精美的茶葉,和他上次買向日葵的花店一個牌子。

    "叔叔阿姨好。"周晴笑得眼楮彎成月牙,手里還提著個保溫桶,"我媽讓我帶的桂花糖藕,說配春卷吃解膩。"

    甦瑤接過糖藕時眼楮一亮"這手藝看著就地道,比超市買的強多了。"李淵不動聲色地打量周晴——牛仔褲配白t恤,頭發扎成簡單的馬尾,指甲修剪得干干淨淨,不像以前李陽帶回來的那些女孩,指甲上瓖著亮片,說話時總瞟手機。

    飯桌上,李陽一個勁給周晴夾春卷,臉憋得通紅。周晴卻落落大方,拿起個香菇餡的春卷,咬了一小口說"阿姨調的餡真鮮,香菇里好像放了點雞汁?"

    甦瑤眼楮更亮了"是啊,前幾天熬的雞湯,凍成塊切碎了拌進去的,你這孩子真會吃。"

    李淵突然開口"在學校教什麼課?"他記得李陽說過,周晴是中學語文老師。

    "教文言文。"周晴放下春卷,擦了擦嘴角,"有時候給學生講《詩經》,他們總說"關關雎鳩"太老套,不如歌詞有意思。"

    "不老套。"李淵夾了個春卷放進她碗里,"就像這春卷,從唐朝傳到現在,做法沒變多少,可吃到嘴里的滋味,還是一樣香。"

    周晴愣了愣,隨即笑起來"叔叔說得對,傳統里藏著過日子的道理。就像我媽做糖藕,非要用砂鍋慢炖三小時,說"急了就沒那股糯勁"。"

    甦瑤在桌下踩了李淵一腳,眼神里帶著笑意。她知道,這關,周晴過了。所謂"考核",從來不是看門第、論工作,是看這孩子能不能懂"慢炖"的道理,能不能在快節奏的日子里,品出春卷里的踏實,糖藕里的耐心。

    二、舞蹈室的"小老師"

    悅悅的舞蹈班要選小老師,負責帶剛入學的小朋友壓腿。小姑娘競選那天,特意穿了周晴送的連衣裙——淡藍色的,裙擺上繡著小星星,是周晴親手繡的,說"跳舞時像踩著星星轉"。

    李淵和甦瑤坐在觀眾席最前排。看著女兒站在講台上,攥著小拳頭說"我會像大老師一樣溫柔",甦瑤忽然抹起眼淚"咱悅悅長大了,還記得她剛學舞時,怕壓腿疼得直哭,現在要當小老師了。"

    李淵遞過紙巾,視線落在舞蹈室的牆角。那里擺著盆向日葵,是他上次買的那束開敗後,周晴剪了花睫養在水里的,沒想到竟冒出了新葉。"周晴這孩子心細。"他低聲說,"上次來咱家,看見悅悅的舞蹈鞋磨破了邊,回去就買了雙新的,還縫了防滑墊。"

    甦瑤笑"比你強,你當年給悅悅買的舞鞋,大了三個碼,說"能穿到小學畢業"。"

    競選結果出來,悅悅以一票之差落選。小姑娘下台時眼圈紅紅的,卻沒哭,走到李淵面前說"爸,大老師說我太心軟,小朋友一哭我就不敢按要求壓腿了。"

    周晴正好來接悅悅,听見這話蹲下身說"溫柔不是缺點呀。你看春卷,外皮脆,里面軟,才最好吃。帶小朋友也一樣,該嚴格時嚴格,該心疼時心疼,就像阿姨給春卷調餡,鹽要夠,糖也不能少。"

    悅悅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忽然拉著周晴的手"晴晴姐,你教我繡星星吧,我想給新舞鞋繡上,這樣跳起來就有勁兒了。"

    看著兩個身影走進更衣室,甦瑤忽然說"周晴這孩子,身上有股靜氣,像她媽做的糖藕,看著普通,嚼著甜。"李淵想起周晴講《詩經》時的樣子,確實像本翻開的書,字里行間都是安穩。

    夕陽透過舞蹈室的窗戶,給向日葵的新葉鍍上金邊。李淵忽然覺得,所謂家,就是這樣——大的帶著小的,新的融進舊的,像春卷皮裹著餡料,彼此包容,慢慢熬出屬于一家人的滋味。

    三、春卷攤的"傳承課"

    早市的春卷攤要拆遷了。大爺大媽收拾東西那天,李淵特意請了半天假幫忙。舊保溫桶、缺角的面板、用了十幾年的油鍋,一件件搬到三輪車上,像在搬一段沉甸甸的時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其實早想歇了。"大媽擦著油鍋上的黑垢,聲音里帶著不舍,"兒子在外地開了家連鎖快餐店,讓我們去幫忙,說"炸春卷沒前途"。"

    大爺蹲在地上捆柴火,悶聲悶氣地說"他懂啥?這春卷攤炸的不是春卷,是念香。老主顧來買,不是圖便宜,是圖這口老味道,圖看見我們老兩口,就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

    李淵想起檔案室里的舊卷宗。那些泛黃的紙頁上,記錄著開發區從荒地變成新城的過程,就像這春卷攤,從推著小車走街串巷,到在早市扎下根,再到不得不離開,都是時光的印記,珍貴得很。

    "我幫您找地方。"李淵忽然說,"開發區新開了民俗街,招傳統手藝攤位,免三年房租,您二老去那兒,既不耽誤兒子的事,也能把春卷攤傳下去。"

    大媽眼楮一亮"真的?可我們不會用收款碼,也不會搞直播"

    "讓陽陽教你們。"李淵笑,"他女朋友是老師,耐心,保證教會。實在不行,我下班來幫忙,反正檔案室的活兒不忙。"

    大爺直起身,往李淵手里塞了個剛炸好的春卷"嘗嘗,最後一鍋了,放了雙倍的糖。"咬下去,甜得舌尖發顫,卻像有股暖流從心底涌上來。

    他忽然明白,所謂傳承,不是守著舊攤子不動,是把老手藝里的精氣神,裝進新的殼子里。就像大爺炸春卷時"穩準狠"的講究,到了民俗街,照樣能變成吸引年輕人的"匠人精神";就像他當年在部隊練的"隱蔽術",如今能變成教悅悅"躲貓貓"的小技巧。

    幫老兩口把東西搬上車時,周晴帶著悅悅來了。小姑娘手里拿著幅畫,是她給春卷攤畫的速寫,上面寫著"爺爺的春卷,最好吃"。大爺接過畫,笑得眼角的皺紋擠成一團,說要裱起來掛在新攤位上。

    三輪車駛離早市時,大爺突然喊"老李,等我在民俗街開張,第一個春卷給你留著!"李淵揮著手,看著車影消失在街角,忽然覺得,這春卷攤就像個流動的家,在哪兒扎根,哪兒就有煙火氣,有念想。

    四、檔案室的"詩與遠方"

    趙鵬把反詐宣傳的照片貼滿檔案室的牆時,李淵正給窗台上的多肉澆水。照片里,他站在社區廣場上,舉著個春卷當教具,說"詐騙就像壞餡,看著香,咬一口全是渣",大爺大媽們笑得前仰後合。

    "李隊,你這招太絕了。"趙鵬指著照片里舉著春卷拍照的老人,"王奶奶說,听你講完,她再也不信"免費領雞蛋"的套路了,說"不如回家炸春卷實在"。"

    李淵翻開桌上的筆記本,上面記著新的宣講提綱——要去學校給孩子們講,用"春卷皮包不住壞心思"比喻校園霸凌;要去養老院講,用"過期的春卷不能吃"提醒警惕保健品騙局。

    "周晴幫我改的比喻,說這樣孩子能听懂。"他指著"春卷皮"三個字,眼里帶著笑意,"她還說,《詩經》里的"民之質矣,日用飲食",講的就是過日子要懂基本道理,就像春卷要新鮮,人心要干淨。"

    趙鵬嘖嘖稱奇"李隊這是要從兵王變文化人啊。"李淵笑了,其實他懂,自己沒變,只是學會了用生活的語言,講那些硬邦邦的道理。就像當年在部隊,教官教的"一招制敵",到了家里,變成了給悅悅擰瓶蓋的巧勁;在戰場上練的"洞察敵情",到了檔案室,變成了從卷宗里找破綻的細心。

    傍晚下班,路過民俗街,春卷攤的新招牌已經掛起來了——"老兵春卷",旁邊畫著個穿軍裝的卡通人,舉著春卷敬禮。大爺看見他,隔著老遠就喊"老李,來嘗第一鍋!"

    李淵走過去,接過春卷時,發現油鍋里飄著片向日葵花瓣——是周晴早上送來的,說"給春卷添點春天的味"。咬下去,脆生生的,帶著陽光的甜,像把日子嚼出了詩的韻律。

    回家的路上,手機響了,是李陽發來的照片。周晴在廚房教悅悅繡星星,甦瑤站在旁邊 春卷皮,三個人的影子被燈光拉得很長,像幅溫馨的畫。配文是"爸,媽說等你回來吃熱乎的。"

    李淵加快了腳步。晚風帶著春卷的香氣,吹得路邊的向日葵輕輕搖晃。他忽然覺得,自己這輩子走過的路,從槍林彈雨的戰場,到煙火繚繞的廚房,從拆彈的緊張,到炸春卷的從容,終究是為了奔向這個屋檐下的暖——有甦瑤的笑,有孩子的鬧,有春卷的香,還有那些藏在時光褶皺里,越嚼越甜的糖。

    (本章完)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兵王歸回》,方便以後閱讀兵王歸回第1460章 春卷里的江湖,屋檐下的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兵王歸回第1460章 春卷里的江湖,屋檐下的詩並對兵王歸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