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家長會的硝煙與廚房的暖光
李淵對著鏡子系領帶時,左手指節在絲綢面料上打滑。這條深藍色領帶是甦瑤昨天特意去商場買的,標簽還別在領口內側,價格讓他皺了皺眉——夠買半箱壓縮餅干了。鏡中的男人鬢角泛著霜白,眉骨的疤痕在燈光下若隱若現,左膝的鋼板讓他站姿微微傾斜,一身嶄新的西裝穿在身上,像套不合身的鎧甲。
“領帶系歪了。”甦瑤的手指從他頸後繞過來,熟練地將領帶打成標準的溫莎結。她的指尖帶著淡淡的護手霜香氣,劃過他喉結時,李淵下意識地繃緊了肌肉——這是常年處于戒備狀態的本能,卻在她掌心的溫度里,慢慢松弛下來。“別太嚴肅,就是開個家長會,跟老師聊聊陽陽的學習。”
“知道。”李淵的目光落在她鬢角的碎發上,“你不去?”
“悅悅今天末考,我得去接她。”甦瑤替他理了理西裝袖口,“王老師是陽陽的班主任,教數學的,人挺好,就是嚴了點。陽陽那58分的卷子,估計要被重點‘關照’。”
李淵扯了扯嘴角,沒說話。他見過槍林彈雨里的生死時速,卻對“家長會”這三個字生出莫名的緊張。在部隊,他能精準判斷風速對子彈軌跡的影響,卻算不出李陽試卷上那些紅叉的成因;他能在沙漠里靠星辰辨別方向,卻看不懂兒子日記本里那些潦草的涂鴉。
“爸,走了!”李陽背著書包在門口喊,聲音里帶著顯而易見的抗拒。他今天穿了件干淨的白襯衫,頭發梳得整整齊齊,卻總忍不住扯領口,像只被束縛的小獸。
李淵跟著兒子下樓時,樓道里遇到了鄰居張阿姨。“老李這是去開會啊?穿得真精神!”張阿姨笑著打招呼,“陽陽這孩子越來越高了,跟你小時候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您過獎了。”李淵點頭致意,目光落在張阿姨手里的菜籃子上——里面有新鮮的排骨和蘿卜,是做蘿卜排骨湯的好材料。甦瑤昨天還念叨著想吃,說天冷了喝點湯暖和。
“爸,你認識張阿姨?”下樓後,李陽好奇地問。
“嗯,上次漏水,她家是樓下。”李淵說。
“你還真去修水管了?”李陽瞪大了眼楮,“我們班同學要是知道兵王去修水管,肯定笑掉大牙。”
“修水管不丟人。”李淵看著兒子,“能解決問題的都是本事。”
李陽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腳步卻慢了些,似乎沒那麼抗拒去學校了。
一、家長會上的“戰疫”
初三(七)班的教室被打掃得干干淨淨。三十多張課桌拼成了一個大圓圈,家長們陸續到場,互相打著招呼,空氣中彌漫著微妙的競爭氣息。李淵找了個靠後的位置坐下,桌面右上角貼著李陽的名字,旁邊用紅筆寫著“數學58,語文72,英語65”,字跡娟秀,是老師的手筆。
“李陽爸爸?”一個穿著職業套裝的女人走過來,臉上帶著職業化的微笑,是李陽的班主任王老師。她手里拿著個文件夾,里面顯然是學生的成績單。“我是王芳,陽陽的班主任。”
“您好,李淵。”李淵站起身,習慣性地想敬禮,手抬到一半又放下,改成了握手。
“早就想跟您聊聊了。”王老師在他旁邊坐下,翻開文件夾,“陽陽這孩子很聰明,就是心思不在學習上。上課總走神,作業也不按時交,尤其是數學,這次模考全班倒數第三。”
李淵看著成績單上的分數,眉頭微微皺起。他不是在意分數,而是在意兒子這種“放棄”的態度——這不像李家的孩子。
“他以前不這樣。”李淵說,“小時候挺愛學習的。”
“我知道您常年不在家。”王老師的語氣柔和了些,“陽陽這孩子自尊心強,又敏感。去年運動會他跑八百米摔了一跤,膝蓋擦破了,硬是咬著牙跑完了全程,回來跟我說‘我爸說過,不能當逃兵’。”
李淵的心像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悶悶的疼。他想起去年視頻時,李陽膝蓋上貼著紗布,卻笑著說“打球摔的,沒事”。
“是我對他關心不夠。”李淵說。
“也不全是您的原因。”王老師嘆了口氣,“這孩子可能是壓力太大了。班里同學都在拼中考,他基礎差,跟不上,就有點自暴自棄。我想請您多鼓勵鼓勵他,讓他知道,不管考成什麼樣,你們都愛他。”
李淵點點頭“我會的。”
家長會開始了。王老師先是總結了這次模考的情況,然後請幾位成績好的學生家長分享經驗。一個戴眼鏡的男人站起來,滔滔不絕地講著如何給孩子報補習班,如何制定學習計劃,听得李淵頭昏腦漲。
“……所以說,教育孩子就像帶兵打仗,必須嚴格要求,不能有半點松懈!”男人的話擲地有聲,引來一片附和。
李淵皺了皺眉。他帶兵時確實嚴格,卻從不認為“嚴”就是唯一的標準。他見過太多被壓力逼垮的士兵,也見過在信任中爆發潛力的戰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輪到家長自由發言時,那個男人又站起來,目光掃過全場,最後落在李淵身上“听說李陽爸爸是軍人?軍人家庭的孩子,怎麼會這麼散漫?我覺得還是教育方法有問題,太縱容了!”
教室里瞬間安靜下來,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李淵身上。李陽坐在教室後排,臉漲得通紅,頭埋得低低的,幾乎要鑽進桌子底下。
李淵緩緩站起身,沒有看那個男人,而是看著王老師“王老師,我能說說我的看法嗎?”
王老師點點頭“當然可以。”
“我兒子考58分,我這個當爹的有責任。”李淵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里,“五年里,我沒參加過一次家長會,沒陪他寫過一次作業,甚至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開始戴眼鏡。他摔了跤,不敢跟我說疼;考砸了,怕我失望。這些,都不是‘縱容’,是失職。”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那個男人身上“帶兵打仗,靠的不是一味嚴格,是信任。你得讓你的兵知道,你跟他們並肩作戰,不管輸贏,你都在。教育孩子也一樣,不是逼他考多少分,是讓他知道,就算考58分,他也是你的驕傲。”
教室里鴉雀無聲。那個男人張了張嘴,想說什麼,最終卻什麼也沒說,悻悻地坐下了。
“李陽爸爸說得對。”王老師率先鼓起掌來,“我們總想著讓孩子考高分,卻忘了問問他們累不累。陽陽,你爸爸很愛你。”
李陽猛地抬起頭,眼眶紅紅的,卻倔強地沒讓眼淚掉下來。
家長會結束後,李陽跟在李淵身後,一路沒說話。快到家時,他突然說“爸,我以後會好好學習的。”
李淵停下腳步,看著兒子“盡力就好,別有壓力。”
李陽點點頭,突然抱住了他“爸,謝謝你。”
少年的擁抱很用力,帶著青春期特有的笨拙,卻讓李淵的眼眶瞬間熱了。他拍了拍兒子的背,左膝的舊傷似乎又在隱隱作痛,卻沒那麼難熬了。
二、菜市場的煙火氣
下午,李淵去了趟菜市場。甦瑤說晚上想吃蘿卜排骨湯,他特意早下班,想去買點新鮮的排骨。
菜市場里人聲鼎沸。吆喝聲、討價還價聲、孩子的哭鬧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充滿活力的喧囂。李淵背著雙手,慢悠悠地逛著,像個普通的退休老人。他在部隊時學過野外生存,能分辨哪些野菜有毒,卻分不清哪種蘿卜更新鮮。
“師傅,要排骨?”一個賣肉的攤主熱情地招呼他,“今天的排骨剛殺的,新鮮得很,給孩子炖湯最好。”
“多少錢一斤?”李淵問。
“35。”攤主拿起刀,“要多少?”
李淵比了個手勢“兩斤吧。”
攤主麻利地剁著排骨,動作嫻熟。李淵看著他布滿老繭的手,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殺豬的場景。那年他才十五歲,跟著父親去山里打獵,套住了一頭野豬,父親讓他動手,他手抖得厲害,刀都握不穩。
“師傅以前當過兵?”攤主突然問。
李淵愣了一下“你怎麼知道?”
“看你站軍姿呢。”攤主笑著說,“我兒子也在部隊,去年剛去的,跟你一樣,話少,眼神直。”
“是個好地方。”李淵說。
“是好地方,就是太苦了。”攤主把排骨裝進袋子里,“我這兒子,從小嬌生慣養,去了部隊,不知道能不能扛住。”
“能。”李淵接過袋子,“部隊能把石頭磨成玉。”
攤主笑了,非要多送他一塊肉“給孩子加加餐。”
李淵謝過攤主,又去買了蘿卜、生姜、蔥。賣菜的阿姨很熱情,教他怎麼挑選蘿卜,怎麼炖湯才好喝,還給他便宜了五毛錢。
回家的路上,李淵提著菜,走得很慢。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落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突然覺得,這種提著菜籃子,想著晚上做什麼湯的日子,比槍林彈雨更讓人踏實。
三、廚房里的“秘密”
甦瑤回來時,李淵正在廚房里忙碌。排骨已經焯水,蘿卜切成了滾刀塊,生姜、蔥切得整整齊齊。他系著甦瑤的圍裙,藍色的,上面印著“為人民服務”的字樣,是他當年部隊發的,被甦瑤當成了圍裙。
“你還會做飯?”甦瑤驚訝地問,放下手里的包。
“在部隊學的。”李淵說,“野外生存訓練,不光要會打獵,還得會做飯。”
“我來幫你。”甦瑤走到他身邊,想接過他手里的鍋鏟。
“不用,你歇著。”李淵把她推出廚房,“今天我露一手。”
甦瑤靠在門框上,看著他笨拙卻認真的背影。他的動作不算熟練,卻很有條理,先炒香生姜,再放排骨翻炒,最後加蘿卜和水,蓋上鍋蓋。整個過程,像在執行一項精密的任務。
“爸,媽,我回來了!”李悅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她手里拿著一張試卷,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
“考得怎麼樣?”甦瑤迎上去。
“媽,我數學考了92分!”李悅舉起試卷,上面的紅勾密密麻麻,“全班第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真棒!”甦瑤接過試卷,笑得合不攏嘴,“快讓你爸看看!”
李淵從廚房探出頭,看到試卷上的分數,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不錯,比你哥強。”
李陽正好從房間出來,听到這話,不滿地嘟囔“我下次也能考好。”
“我等著。”李淵說。
晚飯時,蘿卜排骨湯成了最受歡迎的菜。李陽喝了三碗,李悅也多吃了半碗飯。甦瑤看著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眼眶紅了,卻笑著說“以後這做飯的活兒,就交給老李了。”
“沒問題。”李淵說,“明天給你們做紅燒肉。”
“好!”李陽和李悅異口同聲地說。
飯後,李陽主動提出要洗碗,說是“為了彌補58分的過錯”。李悅回房間寫作業前,偷偷塞給李淵一張紙條“爸,謝謝你的排骨湯,很好喝。”
李淵把紙條小心翼翼地夾在《公安內勤工作手冊》里,嘴角忍不住上揚。
四、深夜的台燈
夜深了,客廳的燈還亮著。李淵坐在沙發上,翻看張敏給的《公安內勤工作手冊》,上面的字密密麻麻,看得他眼楮發澀。甦瑤端著一杯熱牛奶走過來,放在他面前的茶幾上。
“還在看?”她在他身邊坐下,“別太累了,剛回來,慢慢適應。”
“沒事。”李淵喝了口牛奶,“以前在部隊,比這厚的手冊都背過。”
“不一樣。”甦瑤看著他,“以前是任務,現在是生活。”
李淵放下手冊,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很涼,他用掌心焐著“我以前總覺得,等轉業了,就能好好陪你們了。真回來了,卻不知道該做什麼。”
“陪著就好。”甦瑤靠在他肩膀上,“不用做什麼,就像現在這樣,看看書,聊聊天,就很好。”
李淵沉默了。他想起在也門的那個夜晚,他躺在野戰醫院的病床上,看著窗外的月亮,第一次那麼強烈地想回家。他想念甦瑤做的紅燒肉,想念李陽的笑聲,想念李悅的畫。那時他才明白,他用生命守護的山河,其實就是眼前這個人,這個家。
“對了,下周悅悅學校有個親子活動,包餃子,你有空嗎?”甦瑤突然問。
“有。”李淵說,“我去學怎麼包餃子。”
甦瑤笑了“不用學,我教你。”
客廳的燈亮了很久,直到深夜才熄滅。月光透過窗戶灑進來,落在沙發上,像一層薄薄的霜。李淵靠在沙發上,甦瑤依偎在他身邊,兩人都沒說話,卻能听到彼此的心跳,那麼近,那麼安穩。
這就是他用余生珍惜的家。有煙火氣,有爭吵,有溫暖,有等待。沒有槍林彈雨,沒有生離死別,只有日復一日的平淡與安穩。
而這份平淡與安穩,是他用五年的顛沛流離,用滿身的傷痕,換來的最珍貴的禮物。
(本章完)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