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可以,父皇和太後想什麼時間出去,隨時可以告知玉兒。”
黛玉輕啟朱唇,聲音如珠玉落盤,清潤中帶著暖意。
眉眼彎彎,笑意盈盈,仿佛春日初綻的梨花,不染塵俗,卻又透著幾分靈動的俏皮
她微微歪頭,語調輕快地補充道︰“玉兒隨時恭候,哪怕三更半夜,也會提燈來迎——提的是那盞父皇賜的琉璃燈,可以照得一路星月無光。”
她望著眼前這對曾執掌山河、號令萬方的老人,如今卻卸下龍袍鳳冠,只願在空間一隅共度晨昏。
太上皇鬢角微霜,目光卻依舊銳利如劍,而太後鬢發如雲,笑意溫軟,二人並肩而立,宛如一幅褪去金戈鐵馬的山水長卷。
黛玉心頭一熱,仿佛看見了歲月深處最溫柔的歸宿。
她輕聲低語,似吟似嘆︰“只羨鴛鴦不羨仙,不逐浮雲,不戀天宮。這世間最動人的,原不是權傾天下,而是執手白頭,共看斜陽。”
此言一出,如清泉滴落心湖,激起點點漣漪。
兩位老人相視一笑,眼角眉梢皆是暖意。
太上皇輕咳兩聲,故作威嚴道︰“胡言亂語,什麼鴛鴦不鴛鴦的,成何體統!”可那微微上揚的嘴角,卻早已出賣了他內心的歡愉。
太後更是笑得前仰後合,指著黛玉道︰“這丫頭,一張嘴說出來的話,比蜜還甜,難怪皇上日日念著。”
眼見事情已妥,塵埃落定,黛玉斂衽福身,衣袂輕揚,如風拂柳。
她低眉垂目,行禮如儀,姿態端莊卻不失柔婉。
眸光流轉之間,既有對長輩的敬重,又藏著一絲難以言說的不舍——仿佛她知道,這樣的溫情時刻,如朝露般短暫,卻足以在記憶深處凝成永恆。
黛玉見事情已圓滿解決,眉梢輕斂,素手微抬,正欲悄然退下,身影如風中柳絮,輕盈欲動。
然而還未邁步,老太後的目光已經溫潤地落在她身上。
“等等,林丫頭。”老太後捕捉到那抹欲隱欲現的縴影,聲音清朗而慈和,帶著幾分不容推拒的親昵,“你空手而去,豈不是辜負了這滿籃滿筐的心意?這些果子,可都是太上皇親手從御園摘下的,一顆顆挑,一枝枝剪,堆在這兒,若放著爛了,豈不是糟蹋了太上皇的辛苦?”
“哼!死老婆子,膽子不小!”太上皇,臉色漲得通紅,胡子都氣得微微翹起,佯裝怒道︰“誰說孤摘的?孤何時干過這等‘躬耕隴畝’的粗活?你這老太婆,慣會栽贓嫁禍,孤今日若不解釋,明日怕就要說孤替你繡花去了!簡直是無法無天!”
“對!哀家就是要無法無天!”老太後仰首一笑,眼中卻閃過少女般的狡黠光芒,仿佛歲月倒流,重回豆蔻年華。
她輕輕拍了拍黛玉的手背,得意中帶著寵溺道︰“哀家有林丫頭在,明察秋毫,聰慧如她,豈會看不出誰在胡說八道?你說是不是,丫頭?”
一語既出,皇上再也忍不住,掩唇低頭,肩頭微顫,似笑非笑,似忍非忍。
黛玉亦不禁抿唇,眼波如春水蕩漾,笑意從眼角眉梢悄然溢出。
她低垂著眸,心中卻如暖流涌動,翻騰不息。
原來,最深最真的情意,並不在金碧輝煌的龍庭之上,不在詔書玉璽之間,而就藏在這方寸煙火人間——有笑語盈盈,有嗔怪打趣,有白發相攜,有執手不離。
兩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依舊如少年般斗嘴拌舌,彼此牽念,彼此依偎,仿佛時光從未老去,愛意從未凋零。
“死老婆子,你拉林丫頭做靠山,孤還能如何?”太上皇故作悲嘆,長袖一拂,仰頭望天,一臉“生無可戀”之態,“孤這一生,英明神武,威震四海,到頭來,竟被你一個老婆子諷刺挖苦,真是命苦啊!”
黛玉笑意更深,眸光溫柔如月照深潭。
她蓮步輕移,上前一步,從袖中取出一只青玉小盒,打開來,兩顆綠瑩瑩、晶瑩剔透的藥丸靜靜臥于其中,清香隱隱,沁人心脾。
“父皇莫要抱怨了,”她柔聲道,聲音如珠落玉盤,清潤悅耳,“這是玉兒新制的疏肝理氣丸,以合歡花、柴胡、郁金為主,輔以甘草調和,專解郁結之氣。您方才氣得面紅耳赤,不如服下這藥,既順了氣,也順了心——省得太後又說您‘肝火太旺,需得靜養’。”
太上皇睨她一眼,嘴上仍不饒人︰“哼,孤才不吃丫頭的藥!誰知道是不是你和那老太婆串通好了,趁機整治孤?”
“听听,听听!”老太後卻已笑得前仰後合︰“如今連玉兒給的藥都不吃了,還‘孤’個不停!林丫頭,別理他,給他塞嘴里,不吃也得吃!”
這一刻,帝王將相皆退場,唯有家人圍坐,笑語喧喧,情意綿長。
而那兩顆綠瑩瑩的藥丸,不只是藥,更是一顆顆滾燙的心,裹著牽掛,裹著溫柔,悄然化作最樸素也最珍貴的歲月靜好。
老太後輕輕接過藥丸,頓時一股清幽馥郁的馨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太上皇目光一瞥,眼神一亮,頓時眼疾手快地搶過一顆,笑罵道︰“死老婆子,這可是玉兒親手贈予孤的靈藥,你豈能妄想獨吞?”
話音未落,便將藥丸拋入口中,一仰頭,利落地咽下。
霎時間,一股溫潤清涼之氣自喉間蔓延至四肢百骸,仿佛春風拂過經脈,令人神清氣爽,通體舒泰。
只覺一股清冽之氣自舌尖蔓延至四肢百骸,仿佛春溪穿石,暖陽破霧,渾身經絡如被春風拂過般舒展。
太上皇閉目輕嘆,額間竟浮出一層薄薄玉色光暈,全身的疼痛見消,似有生機在悄然復甦。
“哼,剛才還說不吃,現在比誰搶得都快!”老太後見狀,輕哼一聲道︰“老頑童,這可是玉兒孝敬我的。”
她將另一顆藥丸緩緩置于掌心,藥丸竟自行旋轉,發出輕輕的聲音︰“千年靈髓,凝于一息,非至親同心者,不得其效。”